第611章 身份敗露

似乎看出了文昭心中所想,張既忽然問道:“父子同堂受審,若是最終老父攬下所有罪行,被判了刑。”

“兒子卻因此得以免罪,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此人?更何況,李老漢年事已高,若因爲流放而去世,卻該如何是好?”

文昭微微一愣,繼而才恍然大悟。

若李文真的讓李老漢攬下所有罪行,他最終安然無恙的離開,哪怕財物果真爲李老漢所竊,世人也會罵李文不孝。

孝道,在這個時代極其重要。你可以貧窮,甚至可以窮兇極惡,可是你不能不孝。

一旦李文身上被打上了不孝的標籤,他這輩子也就真的廢了,再也沒辦法擡頭做人。

與之相反,假如李文攬下了所有罪行,無論財物是不是他所盜竊,李文反而會因此博取一個孝道的好名聲。

假如錢財真是他盜竊,李文能夠爲了救自己母親鋌而走險,這種事情也會爲人所稱道。

假如錢財乃是李老漢所盜,李文爲自己父親頂罪,更是會留下一個極好的名聲。

如此算來,哪怕李文真的因爲被判刑流放,對於他日後的生存發展,也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縱然他現在因爲犯了盜竊罪,而被流放,要不了多久也會被刑滿釋放。

這個時代,講究百善孝爲先,人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忠義,更是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個孝子。只要頂着一個孝子的頭銜,日後李文也就不會再爲生計發愁。

正是考慮到這些,張既才一心想要放掉李老漢,而給李文定罪。

雖然張既的做法,未免有些太講人情,而忽略了法律的公正性。可正如他前面所言,律法與刑法只是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爲,勸人爲善才是目的。

張既如此斷案,也正是秉承了這種思想。

法制與人治各有千秋,它們的目的卻是一樣。想通這些以後,哪怕一直講究依法治國的文昭,心中都有些動搖。

張既努力想將衣袖上面的褶皺撫平,而後再次說道:“當然,今日的案子只是一個特例。追根究底,李氏父子並非那種好逸惡勞之輩。”

“縱然他們盜竊他人財物,亦是爲了救人,故此我才如此寬容。若換成其他見財起意之輩,這種案情就不會如此宣判了。”

文昭心中一嘆,起身再拜曰:“先生果真乃當世大才,如此卻屈居於縣令一職,不覺得委屈麼?”

張既卻是大笑兩聲,忽然放聲說道:“鳳翱翔於天地兮,非梧不棲;若不能尋到一個真正的棲息之所,哪怕終生爲一縣縣令,又有何妨?。”

文昭心中一動,暗暗想到:“看來張德容並非不願到蒲阪爲官,只不過當初我隨意讓人徵辟,他覺得不受重視,這才拒絕前往蒲阪,反而在此擔任一縣縣令。”

“這些年來,與其說他是在等待時機,倒不如說是在養望。四年政績三輔第一,只要當政者不是太過昏庸,定會開始重視張德容。”

“若到了現在,我尚未來新豐親自邀請張既的話,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會棄了關中,轉投其餘諸侯吧。”

念及於此,文昭背後當即冷汗淋漓,感覺自己差點就要失去一位大才。

其實,文昭的猜測並沒有錯。

張既本人,雖然對於陳旭前途非常看好。可若是陳旭不能重用他,張既最多於新豐縣城再待一年,就會掛印而走。

畢竟,連續五年養望,張既的名聲不可能不傳入陳旭耳中。這個時候,張既還得不到重用的話,也就說明陳旭不會用人,並非明主。

那時,縱然文昭親自前去邀請張既,他可能也不會出仕了。

平復了一下心緒,文昭忽然正色道:“如今天下大亂,朝綱不振,諸侯並起,不知先生以爲,何人能夠清平四海?”

張既聞言,卻是斂容盯着文昭,過了許久,他才搖頭嘆道:“天下局勢瞬息萬變,現在留下的幾位諸侯,都非易與之輩。”

“若天下局勢沒有大變,短時間內恐怕只會形成諸侯並起的局面,一方若想清平四海,談何容易?”

文昭當然也知道這些,可他仍舊有些不甘的問道:“天下一統固然不易,我輩仍當奮起,早日幫助一位明主結束這個亂世。”

“先生心中若有想法,但說無妨。”

張既仔細打量了文昭一陣,這才嘆道:“大將軍既然執意要聽張既之言,吾又豈敢不從?只是希望,大將軍聽完之後,莫要見笑便是。”

文昭身子一震,這才苦笑的說道:“不知吾何時露出馬腳,既然讓德容識破身份?”

張既微微一笑,說道:“吾對於《周易》有所涉獵,於觀氣之法亦是有些瞭解。初次看見大將軍,吾便知大將軍絕非常人。”

“無論是大將軍身上,蘊含的鋒芒以及霸氣,還是那種久居高位帶來的氣場,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擁有的。”

“當然,起初吾並未斷定大將軍的真實身份,只不過在縣衙的時候,當百姓都散去以後,我發現了一位帶着雙鐵戟的大漢,還有十位便衣勁卒,心中已經有了懷疑。”

“典韋將軍身材異於常人,而且乃是大將軍親兵統領,又善使雙鐵戟。想要在關中找出,這樣兩個相似裝扮之人,卻也並不容易。”

“而且那十位便衣勁卒,雖然臉上看似毫不在意,實際上卻分散在大將軍四周,把大將軍嚴密保護了起來。”

“若非閣下身份地位極高,又豈會擁有這樣的待遇?”

張既說這些話的時候,沒有絲毫誇耀的意思,語氣之間非常平淡。

他繼續說道:“大將軍方纔問我何人能夠清平四海,言語之中流露出來的迫切,以及捨我其誰的意味,非一方諸侯而不能擁有。”

“故此,吾才肯定了大將軍的身份。”

其實張既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他等待陳旭已經很久了,四年的養望,爲的就是釣到陳旭這條大魚。

如今陳旭已經來了新豐縣城,他又豈會沒有絲毫覺察?

陳旭聞言,這才嘆道:“德容慧眼如炬,令人歎服不已!”

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262章 中計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29章 薦文昭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28章 有鬼第52章 暗鬥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310章 馬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47章 快來了第310章 馬騰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226章 百態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925章 改名第504章 判刑第235章 鮑信第77章 奇襲丘縣第732章 第三天第611章 三問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62章 中計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66章 內亂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446章 考覈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1001章 怒火第816章 天子崩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965章 一封信第223章 安頓第116章 很年輕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260章 分歧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33章 離間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530章 議事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437章 離間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86章 劍道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689章 中伏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23章 小霸王第744章 糾結第412章 獻策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932章 隕將日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12章 騎兵第727章 始末第84章 水淹第405章 軒轅關第201章 封官第322章 饑荒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460章 大捷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981章 殞命第24章 國輔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65章 密謀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684章 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