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既的言論,文昭思量許久,亦是感覺非常有道理。
羌人經過幾次屠戮、兵敗,能戰之士也只有不到八萬。而現在的涼州,精選的關中兵,以及原本的涼州軍,加起來亦有八萬之衆。
這八萬兵馬,還沒有加上各地的郡兵,只是單純的正規軍。
文昭之所以在此地,駐紮瞭如此多的兵馬,不僅是爲了在涼州練兵、屯田,以及預防羌人復起。
若是日後文昭領兵攻打益州,也可以從此地,迅速領兵殺入漢中。
也許有人覺得,直接在漢中練兵,豈不會更加方便。
然而,漢中之地雖然富饒,卻並不是訓練精兵的地方;更何況,假如在漢中大張旗鼓的練兵,劉璋、劉表必定會心存忌憚。
若兩人聯合在一起,恐怕就會爲文昭奪取益州,帶來天大的麻煩。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文昭纔在涼州駐紮了將近十萬兵馬。
別看羌人與關中軍的兵力相當,可是羌人的戰鬥力卻是非常低下,根本無法與關中兵相提並論。
縱然這些關中兵,有許多都是新徵召不久的士卒,可是他們再加上甲冑、武器精良的優勢,哪怕正面作戰,也不見得就會輸給羌人。
可以說,只要陳靜不率領大軍不長途奔襲,孤軍深入荒漠,根本沒有畏懼羌人的道理。
及至最後,張既還說道:“雖然涼州兵鋒強盛,可也不能讓涼州諸將有小覷羌人之心,主公不妨提點一下馬騰兵敗之事,好讓涼州諸將心懷警惕。”
文昭深以爲然,這才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陳靜,讓他自己判斷是否出征,而且不能輕敵大意。
卻說涼州諸將,瞭解到了文昭的意圖之後,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陳靜身上。
雖然有些人,對於陳靜這個空降的涼州刺史,非常不以爲然。
有些人認爲,陳靜若不是仗着與陳旭的親戚關係,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一州刺史的高位。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敢真的在陳靜面前說什麼。遇到這等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讓陳靜拿主意。
因爲很多人都見識過,陳靜冷酷的手段,以及他睚眥必報的性格。
以前有不少人不知道進退,在陳靜面前風言風語。
陳靜當時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可是過不了多久,那些人的腦袋,就會被懸掛在城牆上。
若是嚴重的,甚至連他們家人都會遭致牽連。
直到此時,衆人才知道陳靜乃是一個面帶微笑的毒蛇,敢於惹他的人,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當然,陳靜也並非單純的公報私仇,他所殺的那些人,背景也不是多麼乾淨。可以說,現在的許多官吏,乾淨的人根本沒有幾個。
只不過有時候是官府不想查,有時候是苦於沒有證據,才讓這些人逍遙法外。
可是陳靜卻從來不會按照常理出牌,只要他認定這個人有問題,沒有證據也沒關係,栽贓陷害是他的拿手好戲。
若是論起行軍打仗,陳靜算不得什麼,可要是論起詭詐以及玩手段,整個關中也沒有多少人比他強。
十二歲那年,陳靜就敢摸李家寡婦的屁股,而後嫁禍給同行的少年,讓其有苦說不出。
十七歲那年那年,陳靜就謀劃讓文昭燒燬村中田地,而後嫁禍給張其一家,再讓文昭殺人揚名,好成爲一方豪俠,擺脫黔首的身份。
也正是因爲陳靜的謀劃,文昭才能夠結識橋宇父子,並且最終得到橋玄的賞識,而學到了一身本領。
可以說,如果沒有陳靜這個族弟,文昭也不會走上這條爭霸的道路,更不會擁有現在的這種地位。
了不起,他也只是在一方諸侯帳下,討口飯吃罷了。
陳靜本來就是一個陰柔之人,笑裡藏刀,與程昱、李儒、賈詡交往的多了,他更是將這種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只不過由於陳靜一直隱藏在幕後,故此許多人不知曉他的才能罷了。
擔任涼州刺史以來,陳靜通過拉攏分化,栽贓嫁禍,刺殺打壓,迅速掌控了整個涼州的軍政大權。
縱然馬玩等人心有不滿,卻也不敢在陳靜面前表露出來。
更何況,陳靜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關中之主陳旭,這個強勢的男子。
若是他們敢暗中對付陳靜,沒有人會懷疑,文昭的怒火將會燒便整個涼州,伏屍遍地,血流盈野。
這段時間,陳靜雖然牢牢掌控了涼州的軍政大權,卻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威望不以服衆。
這些人名義上雖然聽從自己調遣,可是心裡面,這些驕兵悍將,卻仍舊對他不以爲然。
畢竟,軍中強者爲尊,哪怕手腕再高,陰謀詭計再厲害,也不會得到士卒們的擁戴。
陳靜也知道,這些年來雖然文昭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他陳靜,卻經常隱於後方,名聲不顯。
涼州諸將之中有好幾位,以前都是雄踞一方的諸侯,看不起他陳靜也在情理之中。
故此,陳靜一直也想要立下赫赫戰功,讓自己擁有與地位相匹配的名聲。
以前他總覺得,有兄長文昭在臺面之上,自己隱於後面就可以了。然而他來到涼州之前,文昭與他的一番談話,才讓陳靜知道自己想錯了。
隨着陳氏勢力的擴張,隨着地盤越來越大,文昭就必須更多的挖掘宗族子弟,讓他們在各個地方擔任要職。
特別是陳虎與陳靜,早晚也會成爲領兵駐守一方的大將。
在這一方面,陳虎雖然魯莽,領軍駐守一方卻要遠遠強過陳靜,這個只知道背後使絆子的傢伙。
那一次交談過後,也讓陳靜猛然驚醒,曉得自己未來,也要在明面上有着顯赫的名聲才行。
只有這樣,當自家兄長需要他駐守一方的時候,陳靜才能夠穩住局面。
而這一次閻行意欲投降關中,就是陳靜立下天下功勞,揚名立萬的大好時機,他絕對不願意輕易放棄。
深深吸了一口氣,陳靜將目光放在了鍾繇身上,懇切的說道:“不知對於此事,先生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