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義父

既然程玉不肯答應,喬玄也不能說什麼,只有把話題岔開說:“其實要說我把這兩女兒嫁出去,我也還真的有點捨不得。我一輩子也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

程玉一聽,什麼時候他還有一個女兒了,不是隻有大喬小喬兩個女兒嗎?喬玄繼續說着他的話:“可惜還有一個在五歲的時候走失了,唉,我可憐的女兒啊。我現在只想給這兩個孩子找個好人家了,女兒啊,終究是別人的。老天爲何待我如此刻薄啊!”

程玉一聽,心中又是一動,雖然自己不喜歡幼齒,但自己的心裡還是很想和喬玄攀上點關係的,既然這樣,爲何不試試看看能不能認喬玄做義父呢?

於是他試探的問了一聲:“我對老人家一直心懷崇敬,家裡又早以沒有高堂在,如果老人家不嫌棄的話,在下願意侍奉在您老人家的足下,不知您老人家可否收下我這個不成材的孩子?”

喬玄一聽,這個建議也十分和他的意,他想把女兒嫁給程玉不過是一個政治投資,如果能收他爲義子也能達到這樣的目的,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爲什麼不同意呢。於是對程玉說:“哎,你是國之棟樑,小老兒怎麼能有這福氣呢?”

程玉一聽老人的語氣,連忙心領神會起身跪倒,一個頭碰在地上:“爹爹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喬玄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用雙手相攙:“好孩子,好孩子。”然後又擡手叫身後的兩個女兒,“無華無雙,過來見過你們大哥。”

兩個女孩子雖然對剛纔程玉拒絕她們感到有點失望——這年頭,女孩子生活的最大理想就是嫁一個好男人,程玉年輕英俊,爲人又懂得溫柔,況且已經是一郡的長官,自然是嫁人的最佳對象,不過既然沒有緣分,也就不要太強求了。

兩個人聽見父親叫,等父親把程玉扶起來,都飄身向這個新哥哥下拜行禮:“哥哥在上,小妹這裡有禮了。”總算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然後自然就是大肆的慶祝,程玉叫太史慈特別把本地的名流富戶都請來——主要是爲了向衆人宣揚一下自己和喬玄的關係,這下程玉可真的就成了風雲人物了,既是孔融這個名門子弟的結拜兄弟,又有喬玄這樣的世家重臣(雖然喬玄退隱了,但門生子弟還是有很多的)作爲乾爹,自然會是衆人目光焦點了。

一頓酒飯過後,程玉在士紳的心目中已經是名門望族了。過了幾天,喬玄的傷和病都沒有什麼關係了,決定告辭回鄉去了,程玉派石虎帶領兵馬務必要將喬玄送到家爲止。

轉眼間,又到了春暖花開,這整整的一年中,程玉都專心在政事上,不過是一年的功夫而已,程玉的建設竟然將整個東萊城擴大了一倍有餘,一到了冬閒季節,恰好是練兵的大好時機,程玉的屯田兵戰鬥力都提高到了不錯的水平,他的政治教育也初見成效,本來這些黃巾出身的士兵就悍不畏死,經過程玉的愛“國”主義教育,已經達到程玉要他們去死恐怕也會去執行。

就在冬天過去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給了程玉一個機會,這天,有人來報,徐州的陶謙病重而亡,長子陶商自稱徐州牧,次子陶應此時正在下邳,聞訊也自稱徐州牧,聲稱是陶商害死父親,舉兵造反。看來陶謙還是很有遠見的,果然兩個兒子在他一不在以後,馬上就反目了。

這可是介入徐州的最好時機,不過這是他們的內部事卻不好插手,程玉聽到這個消息後,整夜翻來覆去睡不着覺,怎麼能有機會介入到徐州紛爭裡去呢?

第二天一大早,卻有家人來報,有下邳來的故人來求見程玉。來了,程玉心裡說,看來是陶應覺得自己的實力不足想找外援,不過這個自稱是故人的會是誰呢?連忙讓請到會客廳。

等到了客廳一看,卻真是故人,不過交情到也泛泛,來得人正是徐州的第一智囊——陳登,陳登一見程玉行了一禮:“故人來此,不知程大人歡迎否啊?”

程玉連忙客氣,其實在徐州的時候,他就刻意的去接近陳登,不過那個時候呆的時間短,加上那個時候的他還是一介平民,雖然是客人,和徐州陳家還是很難套上什麼交情,想不到陳登竟然跟了陶應。

兩人聊了些閒話,當然都是各懷鬼胎。過了一會兒,陳登掃視了一眼左右說:“程大人,在下有些體己話想和大人聊聊。”

程玉一聽,心領神會,將手下的人趕了出去,讓兵丁把守好門戶,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卻聽陳登說:“不知道程大人的志向是否只在這一偏遠之地呢?”

第8節 結親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7節 抉擇第8節 無功第3節 血詔第8節 倒戈第三節第1節 成就第2節 談和第十節第8節 陰謀第9節 頹唐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3節 敗兵相遇第8節 說客第8節 誓言第4節 雙雄第6節 拒降第4節 決鬥第4節 混戰第7節 絕境第3節 平叛第5節 擾敵第9節 出使第10節 棄城第4節 內亂第4節 登位第5節 擾敵第2節 治胡第7節 堅持第1節 失敗第10節 治療第9節 通行第2節 異軍突起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2節 海船第1節 “妥協”第2節 背叛第5節 破城第5節 驕兵第1節 擁立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十一節第10節 敗逃第2節 會盟第5節 訪賢第6節 人才第7節 撤退第5節 二劫第十四節第9節 出使第3節 追殺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單于第2節 不撓第4節 雙雄第5節 夜襲第9節 諾言第2節 得逞第2節 兩難第2節 亂戰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7節 低落第9節 意外第7節 反目第2節 速戰第10節 異心第2節 海船第8節 倒戈第1節 使者第8節 歸降第3節 借兵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8節 再會第10節 敗逃第5節 求和第8節 條件第1節 歸降第1節 擴軍第9節 攻防第3節 平叛第3節 破陣第2節 奉獻第10節 聯姻第7節 郡守第10節 先兆第6章 內應第3節 神醫第10章 城牆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7節 郡守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轉變第4節 獻門第2節 約定第5節 重逢第10節 叛亂第5節 啓示第3章 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