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修內政

平定烏桓後,緊接着,張繡又傳來捷報,張繡大軍於數日前攻破帶方郡,公孫度死於亂軍之中,至此,遼東大局方定。

大勝之後必有大賞,可呂布卻不知該如何去分封麾下衆文武,實乃呂布麾下文武官制太過混亂不堪。

對此,龐統先是建議道:“主公今已獲遼東此霸業之基,又有青州一地,當建號“燕侯”以抗曹賊,此乃凝聚人心之需也!”

呂布聞言,略一沉思,隨後搖頭道:“若建號燕侯,乃自立也,今羣雄皆未有此舉,若我行之,必失大義於天下!我以爲當‘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主公此言大妙,統不如也!”

龐統聞言,臉露驚異之色,隨後便轉爲深深的敬服,隨後龐統又建議道:“既如此,主公可向朝廷請爲鎮北大將軍,開衙建府!”

呂布點了點頭,雖然他不想太早稱侯、稱王,但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官職比曹操低太多,曹操如今已貴爲丞相,而他還只是個左將軍,這可不行!

大將軍是東漢將軍的最高封號,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四鎮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

呂布若爲鎮北大將軍,那在官位上將不遜色於曹操,至於曹操把控的朝廷是否會授予此職,這並不重要,上報朝廷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議定自身的官職後,呂布擬龐統爲鎮北將軍府長史,爲幕僚之長,賈詡爲鎮北將軍府別駕,魯肅爲鎮北將軍府治中,沮授爲鎮北將軍府主簿、馬良爲鎮北將軍府功曹,徐庶爲軍師祭酒。

由於鎮北將軍府初建,呂布手下核心文官的官職暫且如此安排,今後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說來,呂布很久以前就在考慮如何高效的發揮自己手下智囊的才能,高效的處理軍政大事,此時設立鎮北將軍府,讓呂布想到了歷史上有名的軍機處。

呂布當前要成立的軍機處,只是在鎮北將軍幕府基礎上,成立的一個臨時性的衙門,甚至稱不上衙門,只是找幾個核心官員在一起討論軍情而已,等到將來戰亂結束,這個臨時性的衙門自然會撤銷。

這個衙門成立之後,今後的重要軍情無需直接稟報呂布,可以先送到軍機處之中!

一旦送到這個衙門之後,軍機處大臣們先給出處理意見,再交由呂布決斷,呂布當日查閱,當日給出決議!而呂布的決議結果,則通過軍機處直接下發到諸將手中(呂布親征期間,軍機處可單獨處理一些非重要官職任命的事情)

歷史上雍正皇帝經歷九子爭嫡成爲皇帝,可是朝中仍舊有八皇子、十四皇子等諸黨存在,雍正的權利受到了極大地制約,於是他成立了軍機處!

這軍機處表面上是爲了處理西北戰事,然則過了沒有多久,這軍機處便成了清朝的最高權力機構,無論是內閣、六部都成了軍機處的附屬機構!軍機處成爲大腦,決策一切,其餘的內閣、六部只是執行軍機處的命令罷了!

軍機處不設專門官員,軍機大臣只是鎮北將軍府官員兼任,軍機大臣的任命、廢除由呂布一人決定!

軍機大臣表面上是處理軍務,但是也可以以處理軍務的名義辦理其他事情!時間長了,不管是軍事、民事都可以隨意處置,任何人不得阻攔!重大案件,也可以以涉及軍務爲由交給軍機大臣處理!

人心難測,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陳宮、高順那樣大公無私,對呂布忠心不二,隨着呂布地盤、勢力的不斷擴大,利益的糾葛的出現,必然會導致人心的變異,而一旦有了軍機處,呂布就能一舉牢牢掌控整個呂布勢力!

至於武將軍職方面,張遼爲三品龍驤將軍,高順爲三品虎威將軍,臧霸爲四品鷹揚將軍,甘寧爲四品橫江將軍,張繡爲四品驍騎將軍,文丑爲五品虎衛將軍(親衛大將),張頜爲五品建威將軍,高覽爲五品建武將軍,徐晃爲五品討逆將軍,何靖爲五品討寇將軍,文聘爲五品凌江將軍(被賈詡勸降),周倉、胡車兒、關平等爲六品牙門將軍........

至於軍制,經過實踐檢驗,呂布當初在徐州進行的軍事制度改革並不成功,軍銜制度以及軍隊編制革新,在實際戰鬥過程中,並沒有推廣開來,也沒有發揮出想象中的效用,因此,呂布決定將其廢除,暫時恢復舊制。

而由於遼東一直偏離中原核心之外,人口稀薄,儘管中原大戰,有不少普通百姓、士族遷移遼東,遼東人口還是隻有不到六十萬。

遼東地域遼闊,未來將會是呂布的根基之一,因而以最快的速度繁榮遼東,成爲當務之急。

對此,呂布在和龐統充分討論後,決定在遼東全面推行屯田制度和鼓勵行商的政策。

說來,之前呂布在徐州、青州等地都實行過屯田制度,屯田制分爲軍屯和民屯,在徐州和青州多爲民屯。

即官府爲百姓提供土地,百姓收穫的穀物按比例分成,當時呂布制定分配比例是官府六、百姓四,如今爲了激勵百姓屯田,呂布決定將屯田的分成變爲五五。

同時,呂布還打算在遼東實行軍屯,既軍隊在征戰、訓練之餘,需自食其力開墾軍屯,當然這指得只是普通的衛戍兵士,像幷州狼騎兵、西涼鐵騎、虎豹騎、獵鷹營、陷陣營等精銳,並不在此列。

有糧,就能減少叛亂,令百姓、流民穩定安居樂業,而呂布也不用擔心日後大戰,無糧可用,這可爲一舉三得的措施。

談到從商,龐統忽然一笑,饒有趣味地望着呂布道:“既然要從商,就要有賣品,不知主公,可有能夠暢銷的賣品呢?”

被龐統這麼一問,呂布方纔陷入沉思當中,呂布重生前也看過不少穿越小說,那些穿越主角大多通過發明肥皂,香水,或者釀製蒸餾酒等產品迅速積累大量財富。

此刻當輪到呂布需要通過經商,迅速獲取財富時,呂布一時間竟不知盜版後世什麼商品爲好。

想到自己麾下衆人各個嗜酒如命,而漢末的酒又度數太低,一點味道都沒有,當下,呂布決定先生產出蒸餾酒來銷售。

同時,呂布和龐統討論後,決定在轄地各郡城開闢專門的交易坊市,降低交易稅利,並且由呂布心腹組建商隊,將遼東特產、草原特產銷往中原。

在對待異族的政策上,呂布平定烏桓後,將大部烏桓部落內遷入遼東,只留親厚呂布勢力的部落,留在烏桓故地,爲呂布培育戰馬,爲呂布蓄養牛羊,提供奶類和肉類食物。

同時,呂布在烏桓部族中,挑選體格健壯,射術高強之人組建烏桓突騎兵,人數定爲五千,同時挑選大量優良戰馬,擴大呂軍騎軍的規模。

其中幷州狼騎軍、西涼鐵騎皆擴充到萬人,“虎豹騎”(雖被呂布藏匿,至今還未亮相)擴充到五千人。

虎豹騎成員在全軍篩選,需體格健壯,精於騎射之輩方可入內,百人將以上,校尉以下軍官優先入內。

儘管目前呂布麾下可謂是‘謀士如雲,猛將如雨’,但在優秀中下級軍官,郡守、縣令之才方面卻頗爲缺乏。

這種情況下,在遼東設立招賢館,顯然很有必要,歷史上曹操對人才的追求不拘一格,唯纔是舉,這頗對呂布的胃口,呂布讓龐統主持招賢館事宜,凡是有一技之長之人,皆可入招賢館。

並且,只設立招賢館還不夠,畢竟未入仕的賢才已經不多,未來呂布還會有更爲廣闊的地盤,光靠招賢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培養。

想到潁川書院,荊襄書院培養出的衆多人才,現在大多都已成爲諸侯爭霸的主要配角,呂布不禁眼熱不已。

驀然間,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呂布的腦海中,自己可以建立一座學府,來培養現在與今後所需要的人才,戰亂時期,妖孽多生,但佔據主體的還是普通衆人,只要給予他們機會,他們也可以成才,也可以左右時代大勢。

自己建立學府的好處多多,相反,若不注重人才培養,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歷史上蜀漢前期可謂是人才濟濟,可蜀漢後期卻是人才凋零,甚至出現了“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戲談。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才無論何時都是一個勢力興盛壯大的關鍵,有了這個主意後,呂布當即找來龐統討論建立書院之事。

龐統聽聞呂布有這番想法之後,對此大加讚賞,並且當即推薦了兩個書院院長的人選,即呂布的兩位岳父黃承彥和喬玄,兩人都是聲名遠播,博學多才之輩。尤其是黃承彥,他在荊州已經執教多年,諸葛亮、蔣琬、龐統、馬良、董允等人都接受過黃承彥的指導,由其擔任院長,必然能夠吸引衆多寒門士子就學。

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6章 因戰封神(一)第496章 梟雄末日(三)第62章 一步被動,步步被動第517章 張飛使詐第24章 周瑜的陰謀第495章 梟雄末日(二)第593章 追殺孫權第701章 形勢逆轉第793章 軍心亂第142章 陳、賈入局第367章 南征北戰,雙管齊下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5章 毀約與強取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484章 被迫撤退第745章 劫囚(上)第696章 兇悍的反擊(上)第425章 鴻門宴(上)第312章 自相殘殺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395章 法正來攪局第630章 精密算計第157章 默契坑劉表第276章 四方雲動(二)第5章 曹操的反擊第587章 舌辯虞翻第467章 約戰之鬥陣(下)第774章 破陣第516章 氣勢如虎第778章 曹操的心思第54章 迫降關羽,刀向呂布第229章 諸葛算計周郎(一)第483章 關羽戰死第536章 謀戰巫城(中)第255章 馬超襲營第663章 受辱反抗第230章 諸葛算計周郎(二)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752章 文丑戰張飛(上)第602章 鬥智鬥勇(上)第627章 夏侯淵的猜測第721章 議取交州第652章 兄弟生隙第354章 諸葛千里料敵第一謀第266章 曹操除隱憂(三)第432章 蜀軍大敗,陳到身死第288章 馬騰入局第515章 反攻開始第240章 壯士斷腕之謀第531章 失效的空城計第770章 取廬陵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10章 半個英雄第757章 曹孫最後一戰(三)第487章 激戰蜀軍(上)第592章 東吳之殤(下)第751章 邀戰!!!第320章 大局終定第435章 陣破,蜀軍再敗第560章 追剿殘餘第662章 曹操起色心第228章 孫劉初交鋒(二)第400章 馬超至,變局生第183章 江東困局第108章 劉備見水鏡第629章 衆意難違第796章 誤導第362章 生擒黃忠第225章 江東意動(一)第333章 巧破謠言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87章 脫困境,尋出路第631章 夏侯淵惡鬥張飛第84章 倉亭之戰第679章 妙用俘虜第338章 西川援軍至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450章 虛實有道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734章 兵臨城下第572章 成公英論勢第190章 周瑜的反擊(一)第258章 馬超入彀第142章 陳、賈入局第766章 搶佔吳南第119章 孫乾說曹第796章 誤導第348章 劉備的心術(二)第192章 蔡氏的耳邊風第715章 戰後安撫第396章 迫敵相殘第67章 玩的是心跳第92章 黃祖中伏第653章 吳郡大戰開幕第69章 回到徐州第480章 黃權計謀南安(上)第292章 呂布得民望第208章 最後一搏第754章 曹操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