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空中纏鬥

建安九年的盛夏。在以北冥城爲中心,方圓五百里的漠北地區完全平定穩固後,呂布親率兩營騎兵兩營步卒,沿着鄂爾渾河水陸並進,向北方的北海開進。那是中原王朝從未到過之地,即使當年的霍去病也未到達過那裡。

即使盛夏的季節,草原上依舊涼風習習,重裝騎兵與輕騎愜意的邁着碎步,鄂爾渾河上的維京船中滿載着步卒和輜重,如同兩條長龍向北海行去。

呂布當年的那匹赤兔馬還活在世上,只是已經老去,呂布將它放歸北冥城的馬場上養老。此時,他騎乘在一匹沒有一根雜毛的黑色戰騎上。又默默的想起了兩個月前的事…

兩個月前,北冥城就已完全做好了再次遠征的準備。只是此時遠征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北,征服北海沿岸遊牧的丁零人。二是向東,繼續攻擊鮮卑諸部。呂布在這二者之間難以抉擇。而難以抉擇的原因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原因。

按道理來說,東征比北征容易。因爲東部的鮮卑人雖然還佔據着廣大的地盤,但在軻比能死後,已是一盤散沙,不足爲患。有袁紇,鐵勒各部的相助,攻滅鮮卑,讓他們臣服問題不大。若是按先易後難的順序,自然應該是先東征。

當他將想法告知北府的首席軍師龐統後,對方搖搖頭,抿着嘴脣上剛剛冒出寸長的短鬚說道:“如此一來,北域長使府就會和曹氏家族的魏國以及公孫家族的北燕接壤。日後難免就要與這兩家中原王國公國接觸。那王上會做何感想?將軍想過沒有?”

呂布聽了這話,心裡騰的一下就明白過來龐統是什麼意思。若是自己這個節度控制的地盤與另外兩個諸侯國,特別是魏國交往緊密,勢必要引發樑王的疑慮。可是,從軍事上說,確實先東征更爲妥當。左右爲難的他千里迢迢的給馮宇去了一封信,要馮宇親自做這個抉擇。

誰知馮宇的飛鴿回信又將球踢了回來,回信上說,既然已委任呂布爲北府節度使,這種具體軍略上的決策自然應由呂布親自決定。

思慮幾番的呂布最終決定先行北伐。他寧可仗打的難一點,也要讓樑王寬下心來。當馮宇得知呂布還是選擇北征後,心中確實寬慰不少。至少,這證明呂布還是以自己的意志爲重。

北征就沒有東征那麼容易了,首先呂布就不便調動那些歸附的部族,其次是氣候問題。其實這兩點本就是相關的。

北海沿岸的冬天極其漫長,一年中除了兩個多月的夏季,其餘的時間幾乎都是冰天雪地的世界。這種情況下,調集如此多的兵馬前去,一但遭遇意外的惡劣天氣,很容易陷入補給不上的困境。

所以,呂布只能以小股部隊快速突進,在兩個多月時間內迅速攻入北海腹地,爭取征服收降一兩個部族,然後在夏天結束之前,迅速退出。否則晚一步就會困在冰天雪地之中,死無葬身之地。

終於,一望無際的碧藍湖水展現在呂布視線中,若是不知情,根本無法知道這是湖還是海。呂布跳下戰馬,用手在湖泊中鞠了一口水嚐了嚐,是淡水,北海到了。

那些在鄂爾渾河中漂流的維京船隻也一艘接着一艘駛入北海,在岸邊依序停靠。步卒們跳下船隻,其中的輜重兵開始修建起營帳。

呂布此刻有些焦灼起來,因爲從北冥到此處他還沒碰到一支丁零人的部落,甚至連個人影都沒見到。儘管丁零人分佈的區域地廣人稀,但也不至於沿河近千里路程,沒碰到一支丁零部落。

要知道,遊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北海南岸相對而言比北岸氣溫要暖和些,所以鄂爾渾河河邊不可能沒有丁零人遊牧。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丁零人已早有準備。

呂布猜測的不錯,就在呂布到達鄂爾渾河河口處時,北海南岸的丁零部族的可汗頭人正匯聚一堂。

一個月前,當他們得知呂布北攻北海時,便結成了互保聯盟。共推最大的丁零部落速達部可汗撥差爾爲盟主。

而且,他們立刻制定出了迎敵方略,就是在北海南岸地區避而不戰,將呂布逐漸誘入北海東岸地區,只要拖上一個多月,呂布要麼退走,要麼就在夏季過去時,兵困於冰天雪地中,活活凍死。

丁零各部動作迅速,僅僅半個月時間,他們就在北海東岸的中部構築起多個過冬的地坑窩棚,同時將糧食,牲畜等迅速的向北轉移。

呂布對丁零藏身之處的搜索很快展開,他撒出五十股,共兩百騎的斥候。他們沿着北海東西兩岸向北,做如梳篦般的覆蓋式搜索。

……

蔥綠的草原上,四騎呂布軍的斥候正在策馬飛馳。戰騎前方奔跑着獵犬,這些獵犬除了樑軍常用的攆山犬,還有一些漠北本地犬種。它們是經過數名從筑陽調到北冥城的訓犬師,調教培育出來。其實它們就是原世界中的西伯利亞犬。

這種犬的嗅覺和戰鬥力雖然不如攆山犬,但它們卻有一個後者比不了的長處,就是耐寒。在惡劣氣候環境下,能發揮出攆山犬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斥候頭目叫道:“快放金雕!”他話語未落,專門負責伺鷹的斥候將一隻金雕放飛,金雕直衝雲霄,與那海東青纏鬥在一起。那隻獵隼乘機脫離戰團,飛到斥候肩頭,胸脯還驚魂未定的起伏着。

金雕與海東青纏鬥幾個回合便佔據了上風,抽個空擋,一爪抓破了海東青的肚皮,後者如同個秤砣般從空中落下,斥候們臉色並沒有好看起來,因爲他們發現這是隻人飼養的海東青。

第464章 藍氏城血戰(上)第640章 鴕鳥騎兵第444章 以何爲界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600章 戰火起南陽第546章 樊城閃電戰第197章 大破象陣第1034章 費利奇的死訊第473章 樑王反了第510章 破城而入第709章 仇首王第327章 一觸即發第075章 成皋慘敗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343章 北島戰爭第387章 羅馬開戰第695章 大局已定第157章 沮授之策第164章 北地槍王第681章 拉開序幕第1087章 繼續玩第167章 橫貫五百里第472章 突變第973章 馬克裡努斯之死第501章 料事在先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225章 朱羅的大敗退第1023章 密謀第444章 以何爲界第1050章 自由的代價第495章 並非完美第615章 萬萬沒想到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257章 火海第1143章 被低估的馬洛爾第1031章 西西里傭兵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390章 北口第436章 奇怪的靜默戰爭第1030章 戰利品第297章 消失的匈奴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275章 漢疆南延第273章 另一份合約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273章 另一份合約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604章 再圍宛城第390章 北口第453章 危在旦夕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1076章 拋棄第565章 深深的恐懼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068章 伏兵第771章 一戰而定第956章 大紅袍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839章 一場及時雨第791章 互相算計第1062章 不可信之人第539章 老鱉溝第143章 層疊交錯第390章 鷹旗不展第442章 解圍第993章 赤條條第928章 橫掃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638章 兵臨方城第316章 征服者第1041章 東方古語第345章 大量的獨木舟第829章 月牙堡激戰第1073章 故伎重演第386章 峽口狙擊第462章 及時止損第640章 鴕鳥騎兵第438章 孰輕孰重第511章 分頭逃散第675章 “千里駒”的突襲第075章 成皋慘敗第1079章 帝國病根第064章 人口暴增第871章 坐觀其變第1136章 秘密武器第951章 地峽上的潟湖第1100章 西西里學院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第588章 擒賊先擒王第816章 差點完工的長城第693章 錯誤的判斷第082章 終收子龍第963章 時間換人命第624章 山間伏兵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842章 丟不起這個臉第1128章 親自出使第136章 連擊第204章 南安城下第767章 意料中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