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九州

夏日一場暴雨過後,九州島海岸上,幾個漁民正在海灘上的淺水處撒網捕魚。這淺水海灘上不可能有什麼大魚,撈上來最大的魚也只有兩尺來長。

他們身上的衣物也很奇特,就是一整張粗麻布縫成一個像麻袋樣的東西,然後在麻袋底部開個洞,兩側再各開一個洞。如此便能往身體上一罩,露出腦袋和兩條胳膊算是一件衣服。下身則是用麻布帶綁成個丁字形,再用麻上衣的下襬遮蓋住。

這些人便是生活在這瀛洲九州島上的倭人。當下倭人因爲被大量從大陸遷移而來的“渡來人”所影響融合,文明從石器時代進入到當下的銅器時代。除了掌握了農耕種植的技術和青銅器的鑄造,還有了自己的語言。即便如此,倭人的文明無論與北面的海東半島還是西面的中土江東地區相比,依舊十分落後。他們的漁民甚至都還不普遍擁有船隻,中土風格的衣物或是其餘高級一點的器物,還只是達官貴人才能擁有。

這九州之名也是“渡來人”所命名的,顯然因爲他們是來自九州所代指的大陸的緣由。九州在瀛洲三大島中是最接近中土文明的地方,因此幾個世紀來,這裡的諸倭國的國力普遍比其餘倭國要發展迅速。

其中實力最爲雄厚的是位於九州海之西南的狗奴國。它幾乎吞併了大半個九州,控制了九州島的整個南部和西部。九州只有東北一隅被另外一個叫奴國的小倭國佔據。而這奴國之所以能與強大的狗奴國抗衡,是因爲它早已歸附了一個更爲強大,名叫邪馬臺的方國。

邪馬臺位於本州島西南部的大和盆地中。它的地理位置雖然不如九州離中土和中原那麼近,但是它是個臨海倭國,且擁有當下所有倭國中最大的平原---大和盆地。“渡來人”輸入的農耕技術讓邪馬臺這一優勢得到充分體現。這一優勢也讓邪馬臺所在的平原盆地被諸倭稱爲大和。大和即是大禾的諧音,表示這塊平原上種植的禾苗十分繁茂。

當然,本州島東北部的蘇奴國,呼邑國握有更廣闊和肥沃的平原。但這兩國在關原以東,那實際是蝦夷的地盤,嚴格意義上當下還不屬於諸倭國之一。倭人與蝦夷雖然都是瀛洲土著,但最大的區別是前者血緣中有很大的“渡來人”成份。

此外邪馬臺還有相對安全的海道---本州與四國之間的內海。從這條相對風平浪靜的海路可以直通九州島,所以它與大陸文明的交流並不太遜色於狗奴國。

當下,這幾名倭人漁民中的一人直起腰來伸了個懶腰,突然看到遠方的海面上悄然間出現了幾條船。這些船隻顯然比他們往日能見到的船隻要大的多,也精良的多。他嘰哩哇啦的驚呼起來:“你們看,哪來這麼多大船!”

衆人紛紛直起身來,循聲望去時,那幾條形狀奇特的船隻已距離他們不到百仗。來的正是衛溫艦隊的七八條大型維京船。

維京船上滿載着魏軍的虎豹騎和部分支援他們的樑軍斥候。他們這次來九州的任務便是探明曹丕軍在瀛洲的詳情以及曹丕軍主力所在的位置。

海灘上的那些倭人漁民卻已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其中一人說:“是不是狗古智卑狗帶着兵馬又打回來了?”

“胡說八道,怎麼可能是狗奴國的兵馬。我們曾經都速狗奴國的下戶,難道還不知道狗奴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船隻?所以他們不可能是狗奴國的船。”

“那就是邪馬臺的船了。”

“也不可能!別管那麼多了,我們還是趕快逃命,去報告町裡的大人吧。”

衆人聽了這話,沒有一個不贊同的。他們立刻收了漁網和已經捕撈好的船隻,匆匆上了岸而後拼命向他們所居的村落中狂奔而去。然而,沒等他們走出五十仗,就聽到如同夏日雷奔的聲音。他們中有的人擡首向天空望去,卻是豔陽當空,沒有一絲一毫的雲彩,怎麼會來滾雷之聲呢?而且除了滾雷之聲,腳板下的大地似乎也在微微顫慄。

這些倭人不是沒見過馬匹,只是沒遇見過近三十匹鐵騎同時奔騰的場景。他們平生也只有兩三次瞅見過他們的大夫出行時所騎的坐騎。其中一名倭人扭頭望了一眼,高聲驚呼起來。因爲他發現數十騎高頭大馬正排成一排向他們追來。

衆倭紛紛扭頭看去,個個都嚇的臉色蒼白。他們奔逃的速度不僅沒有加快,反而慢了不少,因爲他們的腿都嚇軟了。戰馬上的虎豹騎手大聲呵斥起來,可惜這些倭人也聽不懂,還在連滾帶爬,踉踉蹌蹌的跑着。幾匹虎豹騎加速越過到他們的前方,攔在他們面前高聲喝道:“再跑就開殺戒了!”而後幾支騎槍噗噗的被投射到這些倭人漁民的腳下。這幾名倭人方纔明白對方的用意,兩腿一軟紛紛跪倒在地,不停的作揖哀求起來。

接着又有一人策馬飛馳而來,他是魏軍招募的一名伽耶韓人通譯,他對這些倭人用倭語說道:“你等不用驚慌,我等是來自大梁的軍隊,只因萬王之王的詔令,我們的魏國的魏王要在瀛洲也就是你們這就國。日後你們這九州,還有東邊的四國,本州都是大梁治下的魏國之地。現在我等要將汝等帶到對馬島上,我們的魏王和將軍大臣們有些話要問你們。”

當下,倭人對天子皇帝還沒有概念,也不知道瀛洲是馮宇給這些列島的命名,所以通譯翻的很生硬。這些倭人十句話能聽懂八句,當他們知道對方要將自己帶離家鄉,送到幾百裡外大海中的對馬島時,一個個都痛哭流涕起來,以爲再也回不來了。

那通譯又連忙說道:“你等放心,只要問完話,便會放你們回來,還有賞賜。”而後使個眼色,幾名虎豹騎上的彪形大漢跳下馬來,不由分說的將這幾名倭人綁了,扛上馬背送回到船上。而後這幾十騎虎豹騎再次揚鞭策馬向九州島腹地衝去。

第694章 人海對決第689章 負荊請罪第544章 心如刀絞第320章 回馬槍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485章 遠程交鋒第351章 北府信使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854章 陳調被俘第225章 朱羅的大敗退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265章 初遭挫折第232章 金沙道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903章 固若金湯也有隙第1072章 還有個機會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告各位書友,本書會完本第1071章 靈光乍現第899章 酷刑第874章 火海灰燼之下第719章 反伏擊第874章 火海灰燼之下第540章 向西突圍第712章 反殺第622章 車騎大戰第1109章 局勢初定第362章 雪橇大戰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205章 剎帝利將軍的野心第850章 羅馬皇帝第017章 窮追不捨的荊州軍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971章 燃燒的海峽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080章 二選一,趙雲第510章 破城而入第1051章 水和白麪包第1157章 高盧大決戰第637章 幾個時辰的皇帝生涯第846章 街巷中的鏖戰第431章 善惡自有報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1089章 全包了第696章 破牆而入第1062章 不可信之人第1001章 皇宮爭議第051章 老匹夫壞我好事第824章 水網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221章 南安城下的血戰第570章 老手段不靈了第032章 難道還不相信老夫?第715章 強悍之軍第831章 阿姆河左岸第170章 丟向潼關的誘餌第183章 匈奴的優勢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030章 一邊倒的單挑(求推薦)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1129章 隻言片語的默契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1096章 十字架第1089章 全包了第910章 西面戰事第1040章 詭異的失蹤第740章 纏鬥第846章 街巷中的鏖戰第440章 相遇在阿姆河序章三 西園閱兵,天子之怒(可跳過閱讀)第570章 老手段不靈了第539章 老鱉溝第616章 舉棋不定第447章 滴水不漏第236章 爭奪徐州第572章 冥頑不靈第1040章 詭異的失蹤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107章 雙喜臨門第1157章 高盧大決戰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430章 取而代之第930章 結盟對敵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955章 斬草除根第1126章 滅頂覆巢之禍第1065章 落空的計劃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933章 從東到西第284章 何去何從第079章 拯救朱八戒第997章 鉛管毒水第748章 藏兵之處第726章 野心勃勃第351章 北府信使第371章 載具化步兵第552章 破關而入第550章 破江第630章 冰城難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