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只誅首惡,脅從不問

“陛下聖明!”

看着朝堂上三公九卿齊刷刷的話語,劉協心頭生出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自己這皇帝,做得挺失敗的,這遷都之議,自己不過首肯而已,在他們心裡,就成了聖明天子,劉協這一刻,心中生出一抹濃濃的殺意,要是有機會,他要好好學一學父祖,將這些無膽腐儒,都逐出朝堂,永不敘用。

劉奇緩聲說道,“陛下,回頭臣就分出兩千人馬,交由周太尉組織,協助陛下和朝中公卿遷都事宜。”

周忠輕輕頷首道,“如此,就有勞襄陽侯了。”

渭水河畔,李傕長長舒了一口氣,看着不遠處張濟的營寨,李傕意氣風發,朝着侄兒李利說道,“利兒,去傳令軍中諸將,搭建蕩板,我等,今日渡河。”

“轟!轟!轟……”

隨着一塊塊橋板在這連接着渭水南北的橋樁鐵鏈上鋪設,一隊隊人馬弓馬砥礪,緩緩朝着渭水北岸推進。

渭水有三橋貫通南北,東有東渭橋,剩餘兩橋一曰橫橋,正對着長安城西側北門橫門,出城三裡,便是橫橋,不過當年董卓入關,爲了自身安全,已經將此橋焚燬,西有便門橋,便門,是指長安西門最南側的章城門,此橋由長安西出,緊緊聯通渭城,也就是今天的咸陽,唐時喚作咸陽橋便是此橋了。

李傕屯兵霸陵之下,也就是藉着地利,想扼守此橋阻止郭汜南渡渭水,畢竟橫橋已經焚燬,自己又派人屯駐渭城,郭汜想要攻佔長安,那也只能從東渭橋上渡河,不過兩軍相持,現在李傕有了張濟援兵,這纔有底氣渡河,要不是如此,李傕都打算死守霸陵,等到郭汜手頭糧草不足,人心散了再說進攻。

李傕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已經有一隊人馬,整齊劃一的從橫門而出,一個個手持木板,迅速的架着橋,這被焚燬的剩下殘垣斷壁的地方,被人組織着愣是架起來了一丈多寬的窄橋,這纔不到半日功夫,四百餘步寬的河面,已經被架起來一半。

時間已經臨近午時,看着李傕隊伍已經和郭汜的隊伍廝殺起來,正在李傕隊伍後方的張濟含笑看着身旁的青年,“公衡,我等,是不是能行動了?”

黃權輕輕抿了抿嘴,帶着幾分笑意說道,“張鎮東,不要急,現在他們纔剛剛接觸,等到他們打得差不多了,纔是我等出場的時機。”

張濟皺了皺眉說道,“公衡,我是怕,我等躲在後方不出手,到時候李傕發現了端倪。”

“嘿嘿!”黃權嘴角露出一抹溫煦的笑容,“張鎮東,別忘了,我等只是來助拳的,沒打到重要關頭,張鎮東就沒必要去摻和,張鎮東又無心和李傕爭奪關中,旁觀反而能讓李傕更放心一點。要是李傕來催,張鎮東就先找點藉口推辭一番,我想,這個關頭,李傕心中就是不快,怕也得忍着,壓下面子來求張鎮東。”

張濟斜眼看了黃權一眼,“公衡先生,我看,你怕是在等什麼吧!”

黃權含笑朝着長安方向看了一眼,看了看天色說道,“張鎮東勿急,這個時候,我看,郭總管差不多快要到了吧!”

“郭總管?”張濟輕哼一聲,帶着幾分不解看了黃權一眼。

黃權解釋道,“張鎮東,郭總管,便是我家侯爺府中內庫總管郭嘉郭奉孝了,和賈管家共同替我家侯爺打理府中事務,我等在南陽一路暢通無阻,就是郭總管的功勞,這次我家主公派郭總管前來,恐怕是**不離十的事情了。”

“哦?”張濟帶着幾分好奇,不由多看了身側少年幾眼,這小子,看似沉默寡言,實際上,心有溝壑,所作所爲,看似都不起眼上不了檯面,可是每一個舉措,都大有深意,不知不覺就將那些小動作連作一團,佈下了天羅地網,之前率着幾名士卒扮作自家侄兒打獵的功夫,就和自家侄兒做好算計,武關中五百士卒沒有絲毫損傷的被拿了下來,之後商縣、上雒、嶢關、藍田等地無一不是毫無損傷的拿下,就連杜陵、南陵二地,都留了後手做了打算。

“公衡就如此篤定?”

聽到張濟帶着幾分質詢的話語,黃權輕聲笑道,“此次主公所率心腹,有戲祭酒、有賈管家、有郭總管,戲祭酒定然要隨主公坐鎮長安,賈管家另有要事,那能來的,就只剩下郭總管了,身旁其餘那些人,來臨陣籌謀,還差了些許。”

張濟嘴角不由得抽搐,“我看公衡一路走來,所行所謀皆無差錯,我想,眼前這局勢,公衡就能搞定了吧!”

黃權搖了搖頭說道,“要是暗中籌謀,以有備算無備,黃權還勉強上得了檯面,可是臨機應變,臨陣決斷,黃權卻沒有那份眼光,斷然不敢誤了大事。”

張濟若有所思,瞥了黃權一眼問道,“公衡,不知你一身本事,是誰人所授?我那侄兒,就差得遠了,我也想送他去學些東西。”

黃權稍稍有些愣住了,自己這些手段,好像不知不覺就使出來了,仔細回想半晌,黃權才緩緩開口說道,“張鎮東,黃權在跟隨我家主公之前,不過是閬中一小吏而已!這些手段,也都是跟着我家主公跑了大半年一點一滴自己瞎琢磨出來的,都上不了檯面,倒是讓張鎮東見笑了。”

黃權頓了頓說道,“張鎮東,我看少將軍勇武非凡,張將軍不妨求我家主公讓少將軍到我家主公麾下任職,到時候看我家主公意思,讓少將軍跟在哪位將軍身旁適應,只要少將軍用心,定然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張濟帶着一抹不解問道,“公衡是覺得我家繡兒不足以獨領一軍?”

黃權跟在劉奇身旁,別的沒學會,琢磨他人心思這一點不差,聽到張濟語氣中那一抹不滿,自然聽了出來,對於自家侄兒那點手段,張濟還是很滿意的,可是,自家主公麾下,需要如此驕縱的將士麼?

黃權輕輕晃了晃腦袋說道,“張鎮東,請恕黃權直言,少將軍正當年少,勇武有餘,機變不足,若是爲將,或許足夠了,可若是獨領一軍,還差了些許火候。

我家主公曾言,擢猛將於軍伍。縱觀我家主公麾下,黃漢升被我家主公提拔起來之時還是軍中一校尉,文仲業被提拔起來的時候還是新丁,蘇飛、陳就、周倉等將,也都是我家主公從微末之中提拔起來的。能夠直接坐鎮一方的,也就是如今坐鎮益州的荀公達和坐鎮豫章的徐元直了。

說實話,若是論勇猛,少將軍也許不錯,可是論行軍打仗,排兵佈陣,張少將軍怕是還比不上我家主公麾下一曲長。”

“嘶……”張濟倒吸一口涼氣,“公衡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看到張濟滿臉不相信的神色,黃權心中清楚,要是不壓一壓這老小子,這老傢伙心中指不定還在打着什麼小算盤呢!

黃權帶着幾分不經意說道,“忘了告訴張鎮東一聲,我家主公麾下,不能識文斷字的士卒,爲將最多到曲長就到頭了,我家主公雖然沒在軍中頒佈這個禁令,可這差不多已經成爲了我家主公麾下不成文的規矩。”

“這……”張濟被驚得說不出話來,可臉上依然滿是不相信的神情。

黃權帶着幾分年輕氣盛的炫耀說道,“張鎮東,我家主公在襄陽開辦了學宮,可是有幾千上萬的學子,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等到差不多了都會去軍中任職,就是再不濟,也必須到軍中去擔任半年助教,專職負責教授士卒識文斷字。”

看着張濟不解的神色,黃權淡然一笑道,“這麼多士子,除卻那些世家大族出來的之外,其餘的哪個不得謀個生計,就是聖人也還得吃喝拉撒不是,只要我家主公大筆銀錢砸下去,願意去的人就多了,更何況,就是不願意去軍中任職的,也得去荊州治下各鄉村授教。

如今荊州實施新政,凡是新生兒童,都得按照律令受到啓蒙,就是孤兒,也有專門的地方收容,教他們讀書識字,爲我家主公效力。”

張濟臉上帶着幾分黯然的陰鬱,“襄陽侯所謀,乃是萬古之計,張某深感佩服,我有一言想問公衡,不知道當不當問?”

黃權含笑點頭說道,“張鎮東儘管說吧!只要黃權能說得上來,那定然知無不言。”

張濟挑了挑眉說道,“我那侄兒要是到了侯爺麾下,以公衡之見,侯爺會將我那侄兒放到侯爺麾下哪位將軍麾下任職?”

黃權稍稍思索片刻,這才偏過頭看了張濟一眼,含笑說道,“若是張鎮東開口了,我家主公多半會將張少將軍放到黃漢升帳下聽用。”

看着黃權神色,張濟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公衡就如此篤定?”

黃權輕輕搖了搖頭,“黃權不敢說篤定,但六七分把握還是有的,少將軍勇武,文仲業老成持重,加上年紀不大,如今奉命駐守江夏,少將軍不可能去,徐榮雖然謀略、臨陣指揮一流,但徐榮並非勇將,少將軍定然耐不住性子,唯有黃漢升,武藝高強,性烈如火,威嚴有度,加上機變謀略,都足以坐鎮一方,與少將軍性子倒是有幾分相似。”

“殺……”

看着李傕和郭汜血拼,戰爭已經到了白熱化,李桓這草包騎着馬衝到了張濟的大纛之下,眼神中帶着幾分說不出的興奮說道,“張鎮東,還請助我家兄長一臂之力。”

張濟輕輕頷首,擡眼看了看場上形勢,朝着李桓說道,“李兄,煩請轉告李車騎,就說東翼留給我張濟,我保證東翼不失。”

李桓臉上滿是笑容的拍馬離去,“多謝張鎮東,我這就讓我家兄長調度。”

張濟這才朝着身旁的親兵吩咐道,“去傳令李蒙將軍,就說本將命他爲先鋒,助李車騎一臂之力,我等大軍隨後壓上。”

黃權也看了看場中形勢,渭水由此往北偏了些許,這中部和西側都是大片平地,需要的兵力極多,可這東側,有渭水在後,加上地勢爲倚,只需要少數兵力就能維持戰鬥平衡,有李蒙那一千多兵馬,還能頂個一時三刻。

黃權微微眯着眼睛說道,“張鎮東倒是好算計!”

張濟尷尬的笑了一聲,“李蒙的人終究沒本將麾下兵馬好使,還不如現在送出去迷惑李傕,要不然,等到我大軍動了起來,李蒙這點兒人反水或者鬧出什麼幺蛾子,平白損了我軍幾分士氣。”

“噠噠噠噠……”

“咚咚……”

隨着人羣從後方自覺地分開一條道路,張繡率着數十人縱馬上前,走到了張濟的大纛之下,旁的士卒沒什麼,可中間一名寬袍大袖的儒生端坐馬上,倒是讓這些士卒有幾分詫異。

等到了張濟大纛之下,那儒衫男子縱馬上前,衝着張濟拱手道,“恭喜張將軍,賀喜張將軍,恭喜張將軍高升衛將軍,如今雙方大戰,事急從權,這詔書,我也就直接送到張將軍手上了,還請張將軍過目。”

待到那襦袍男子將手中詔書遞到張濟手中,張濟身旁的黃權這才衝着那儒衫男子拱手道,“黃權見過郭總管。”

郭嘉不動聲色的衝着黃權點了點頭,“公衡,此番辛苦了,等到此間事了,郭某就爲你向主公請功。”

黃權面上帶着一抹矜持,長長舒了一口氣,“黃權不懂戰陣之道,生怕誤了主公大事,郭總管現在來了,黃權就安心多了。”

郭嘉招呼過黃權,在黃權耳畔耳語一番,黃權當即就朝着張繡招呼一聲,領了軍中令牌,率着一隊人馬往後軍奔去。

已經是午後時分,隨着士卒體力的消耗,戰場上明顯多了幾分沉悶,士卒揮動刀qiāng的手臂也緩了下來,李傕當下就命人前來求援,郭嘉含笑應允。

看着張濟不解的眼神,郭嘉從懷中掏出一卷空白詔書,交到了張繡手中,含笑說道,“還要煩請少將軍衝陣,宣佈陛下詔書,李傕、郭汜二人挾持天子,罪大惡極,今命衛將軍張濟討伐二賊,只誅首惡、脅從不論,凡取李傕、郭汜首級者賞金五百兩,去李傕、郭汜親族首級者賞金百兩,繳械投降者免罪。”

張繡滿上滿是興奮之色,衝着郭嘉抱拳道,“尊靈,末將這就去辦!”

第五百七十六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八百一十八章 荀彧的自救第四百八十九章 許褚搶人頭,賊溜!第八十六章 黑白學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九州風初起第一百零四章 應對第九十章 戲周倉第四百九十九章 撲朔迷離,天子攪局第一十五章 李豐第七百八十章 南陽問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事態惡化第八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被趕出門的鐘演和戲志才的婚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孔明畫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口藏利劍禰正平第二百三十五章 公審大會第一百零四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七章 揮師長安第七百零四章 將軍一箭落旄頭第九章 親身誘敵第八百三十四章 願與百姓共患難第五百三十六章 自作自受小天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殺馬日磾,孫策南奔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學院的狂想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青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局第七百四十章 驍騎出擊——名士猛將各自算計第七百一十四章 驚恐馬騰終歸心第七十六章 六勝六敗論第七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穿越衆第六百九十二章 陽謀堂皇行大事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的邀請第六百零九章 有刀名曰定烏蠻第六百三十章 修德方是綿延根第六百八十二章 改頭換面禰正平第九百零一章第八百五十一章第八百零二章 孔明的毒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古大計第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罪己詔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曹操無所謂,鄭玄必須死第一十七章 困境第五十三章 安排第五十五章 張機(上)第一百六十章 蠻人攻略之京觀方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馬玄身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長沙事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第七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潰敗第五百二十三章 殺馬日磾,孫策南奔第五百一十一章 驚呆了的華佗第三百五十九章 密詔第三百七十四章 孔明仗劍自西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疑點重重複重重第三十一章 小手段第八百零四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疑點重重複重重第八百四十六章第一十九章 暗流第九百零二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好看的皮囊與有趣的靈魂第四百七十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四十八章 誑惑愚蒙呼殺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黃巾來襲第七百九十四章 絕望的左伯第三百六十六章 關羽算計,趙雲斬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練武練武!先鋒先鋒!第四百五十八章 臣請陛下另擇賢才第四百一十三章 軍師祭酒的危機感第七十一章 襄陽風波第六百七十六章 狂生禰衡罵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願與百姓共患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徐榮直言羌人禍第五百九十八章 淳于何如?佔得人間一味愚第一百八十章 謀馬允第八百零五章 大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甘心的蔡瑁第五百二十二章 裝純賣慘是孫郎第四百二十章 破危局駱俊奔亡第三百八十章 史阿的大來頭第四十二章 戰畢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妄周舒,霸氣甘寧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儒自刺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七百一十四章 驚恐馬騰終歸心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實至名歸戲祭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荊州刺史的佈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火燒博望——繞不過的宿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碩儒心思顯萬端第八十三章 賣官第四十三章 袁營蹊蹺第一十一章 三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驚呆了的華佗第一百五十三章 蠻人攻略之竇衍回府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紀訓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胭脂血色琉璃篆第八百八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