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述點頭道:“此言對極。實則想要拯救百姓,真正辦法只有一途,降低賦稅,行使仁政。如今天下還未統一,商稅還未達到一定程度,短時期沒有辦法實行。朝廷底子太薄,這些事情也急不得,治國之道不能下猛藥,不然反彈太大,政局動盪,反而不是好事。只須逐步改良調整,一年修正一點,一年效果不顯,十年便會看出成效,只需及時調整,國家必能健康發展,所謂改革變法要如潤物細無聲般,法制漸改而百姓不覺,不會引起社會動盪,如此方算是成功的新法。”
銀行司、財政司隆重成立,規格之高引起強烈轟動。部分人提出反對意見,特別是高利貸商,不過在百姓一片讚揚聲中,反對聲音顯得十分弱小。專業高利貸商畢竟很少,豪強大族盈利大多放在地租、作坊、商業方面,能從銀行受益,畢竟高利貸收益比起主導產業比例佔據不高。需要資金的中小商人舉手歡迎,生意週轉難免有缺少資金之時,高利貸太黑,他們承受不了,銀行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年息,正好在他們的合理承受範圍內。百姓也是十分歡迎,家中略有餘錢者,放在家中防賊惦記,放在錢櫃需付費用,如今放在銀行,安全又有利息可賺,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姜述對開礦相關事宜非常慎重,開採有難度的、純度不高的、會造成極大浪費的、會嚴重破杯環境的,姜述斷然不會批准。現在開礦,除了鐵礦、銅礦、銀礦、金礦、石炭礦,其餘礦藏不具備開採技術,粗放型開礦並不應該提倡。以現在技術能找到的鐵礦、石炭礦多屬露天礦,開採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資源浪費也少,因此批准的開礦證大多是鐵礦和石炭礦。
姜述影響了東漢末年的歷史,黃巾之亂並未造成太大社會危害。張角與歷史上不同,受姜述影響,張角十分注重內治,因此冀州雖然處於黃巾之亂的核心區域,人口也流失不多。董卓雖然暴虐,但是受損最大的是富戶和士族,殺良冒功之類的事件畢竟很少,因此司隸、雍州減戶不是很多。歷史上減戶最多的幽、涼、並三州,也因爲姜述的介入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姜述數次發動大規模戰爭,殺戮均不重,對漢人士兵皆以招降爲主,因此所佔之地,元氣恢復很快。姜述之所以想盡快統一天下,就是不希望衆諸侯混戰,最終導致漢人人口大降。史上記載東漢末年人口四千萬,司馬炎建晉之時,人口只餘四百萬。史書記載與實際情況差別很大,姜述爲青州牧時,清點隱戶,統計青州人口近千萬,而戶籍記載只有四百餘萬。隱戶是附在大漢的毒瘤,以此推斷,黃巾之亂爆發前大漢十四州人口應在八千萬至一億之間。
依照現在形勢預判,姜述控制區域百姓豐衣足食,不出二十年,人口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即使全境精耕細作,養活這些百姓也很困難。種肥農具及耕作技術飛躍進步,糧食生產將會養活更多的人口。但是人口即使再多,姜述也不會擔心,隨着造船技術的提高和航運能力的進步,大漢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爲了生存,百姓也將響應政府號召,自發向海外移民。
趙雲滅了三韓,原三韓區域出現大片無人區,朝廷下達詔令,前往三韓的移民每人可分五十畝良田,目前各郡報名遷移者已達上百萬之衆。這百萬無地農民,數年便可將三韓變成糧食基地,三韓自此也將永遠納入大漢疆域。
夷州、倭島皆可以移民開發,安置數百萬移民,何況還有地廣人稀的大洋洲和美洲。現代中國大陸就可以養活十幾億百姓,再加上還有許多未經開發的大片殖民地,姜述對於人口的急速膨脹並不擔心。
銀行新創,糜竺等人經常前來請求詢問,又要授課,還要佈置攻打豫州事宜,姜述近期格外繁忙。甄姜、糜貞僅知皮毛,糜竺只能說是略知一二,所幸大家齊心協力,姜述又熟悉銀行業務,指點得力,各項章程很快有了頭緒。
一陣春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藍天白雲,綠樹紅花,正是一年最好的季節。郊外莊稼綠油油的,天氣不冷也不熱。程立一路走來,望着冀州這片新氣象,不由感慨萬分。
程立從來未曾想過自己升遷竟然如此之快,短短數年,從被徵辟爲東萊督郵,到遼東太守,如今身居九卿高位,又得姜述信任,手握京城駐軍大權,統領南軍,掌管門內屯兵。
虎賁中郎將姜乙引兵隨行,對程立說道:“大人,再有五里,就是清河治地甘陵。”
姜乙掌管南軍一營,負責衛護內城,他原爲姜述家將,辦事認真負責,爲人非常低調,向得姜述重用。程立道:“此次之事,與征伐不同,這羣大戶不敢公然造反,軟刀子要多些,要多加小心。”
清河太守阮瑀字元瑜,陳留人,與北海徐幹、廣陵陳琳、東平劉幀等均以文名顯於世。阮瑀爲蔡邑弟子,是姜述師兄,蔡邑曾舉弟子數人,姜述考察後重用兩人,一人是顧雍,另一人便是阮瑀。
阮瑀雖有文名,並非清談不識世事,有親民之名,又廉潔奉公,甚得清河民心。阮瑀出身寒門,深知民間疾苦,自到任以來,不畏權貴,行事斷案均偏向百姓。
清河往昔雖被黃巾佔領,境內豪族因與平原相鄰,多躲入青州避禍,錢糧雖然損失不少,但是人丁土地仍存。清河大族以崔家爲首,族長崔琰靈帝時曾爲三公,此時在長安任司徒之職。崔家世出高官,在洛陽五百石以上官員也有十餘人,官府長期以來對崔家十分照顧,族人在地方上多有飛揚跋扈者。
清河修築水利工程所佔之地,一半爲崔家所有,官府備案卻僅有二十頃,補償佔地時重新丈量,竟有八百餘頃,隱田之害,由此可見。還有小半佔得是王家之地,王家族長王經,曾任江夏太守,劉表到任後去官還鄉。
崔王兩大家族在清河勢力龐大,族人在郡縣爲吏者十之三四。此次官府修建水利佔地,補償按照官府備案畝數,崔王兩家因此損失慘重。崔家、王家尋阮瑀理論,阮瑀按律答覆,絲毫不爲所動。崔王兩家畏懼朝廷清明,不敢公開叫板,暗使小吏掣肘,又串連大戶狀告阮瑀枉法。
崔家有名子弟,名喚崔林,字德儒,爲崔琰從弟,大器晚成,並不知名,惟崔琰對其十分欣賞,得以參與宗族會議。崔林得知崔家聯合王家背後生事,勸道:“族人在朝廷爲官者,皆五百石以下小官,朝堂之上無話語權,如何能與官府抗衡?隱田本屬違紀之事,興修水利惠及萬民,長兄又在長安爲官,倘若背後生事,招惹朝廷嚴查,崔家將臨大禍。崔家產業衆多,些許薄田,與生計無礙,還是息事寧人爲好。”
然而崔林人微言輕,勸阻無效,心中憂愁萬分,聞聽洛陽派衛尉程立前來辦案,使人打聽程立過往事蹟,心中大駭,連忙遊說族中各長老,可惜無人聽從。
程立與阮瑀相見,問明詳細情況,當日入駐東武城縣,讓諸軍城外紮營安頓,與姜丁帶上護衛到街上微服私訪。阮瑀偏袒百姓,因此口碑極好,程立一路打聽,心中暗自稱讚。程立私訪兩日,心中有了底氣,潛令姜乙收集崔王兩家不法之事。
崔王兩家族人衆多,多有欺壓百姓之事,證據很快收集上來。崔王兩家出仕官吏,恆靈兩帝最是興旺,貪墨不法之事衆多,因此家大業大。自靈帝后期,崔家錢財無數,爲高官者不屑貪墨,因此頗有清名,然族人在鄉行事肆無忌憚,欺壓鄉民,甚或草菅人命。
姜乙奉命查找證據,又有阮瑀全力輔助,很快就掌握了大量崔家族人的犯罪證據。程立得了證據,當即高調亮相,發出公告,在東武城縣衙當堂理案。
百姓聞知朝廷派人查辦阮瑀,紛紛來替阮瑀鳴不平。程立依據崔王兩家狀告阮瑀的文書,逐事落實,最終皆查無實據,多是誹謗之言。當堂宣佈:查阮瑀並無貪贓枉法之事實。
百姓雀躍,崔王兩家失望萬分,兩家商議,湊些金銀,入夜後至驛館求見程立。程立見求見之人,一是崔森,原爲陳留郡丞;一爲王經,原爲江夏太守;均有文名,不好不見。讓左右迎兩人入室奉茶。
王經讓人奉上禮物,道:“聽說大人已還阮太守清白,但其欺壓良民之事,實是實情。”
程立道:“可有實證?”
王經道:“只是民間傳言,在下並非官員,無權查證。”
程立見崔王兩人禮物,足有百金,道:“兩位有事便說,但這禮物卻不能收,兩位見諒。”
崔森道:“些許禮物,請大人收下,只求大人爲崔王兩家做主,太守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