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是黃巾公會派來的可靠子弟,名叫徐平,是黃巾舊部徐和的二弟。徐平正在門前張望,見張靖行近,急忙上前說道:“方纔一位隨從送來一封信,還帶來一個口信,說有位姓岳的官員在下塌處恭候。”
張靖接過書信,一看便知是母親筆跡,撕開信匆忙讀了一遍,心頭涌現出一份濃郁的親情。張靖略想一想,進房寫了一封回信,招呼張一安等人一道往驛館走去。
驛館建在人工湖東側,佈局十分合理,檔次很高,距離張靖居處不遠。張靖存着心事,想從嶽石處探聽京中消息,與親隨護衛皆騎馬過去。到了驛館門口,正好遇到鮑旭從門內出來,張靖向鮑旭打個招呼,在鮑旭驚異的目光中匆匆進了驛館。
鮑旭對張靖印象很好,對於張靖意外貶到理河,以他的背景不難打聽到背後的原因,當然這個原因並不準確,只是表面上的消息。壓制張靖之舉,雖然無人向他打招呼,但張靖遭遇的不公,讓鮑旭對某些人的做法十分不滿。鮑旭對張靖看起來冷淡,其實這是鮑旭的性格使然,他對誰也是這幅冷冰冰的模樣。上午讀了張靖的五份文件,鮑旭十分認可張靖的能力。在鮑旭看來,張靖貶任理河縣尉,是受了別人的暗算,若是常人或是牢騷滿腹,或是借酒澆愁,張靖卻能鋪下身子,從細緻處入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整理出可在全國複製的縣級軍務治安規章制度,這本身就很不簡單。
鮑旭見張靖進了驛館,心中不由好奇,轉而向裡走,恰好見到一幅讓他大吃一驚的場面:嶽石竟然親自出門迎接張靖。鮑旭不由愣在那裡,他是鮑三孃的堂弟,身爲占城郡尉,方纔去見嶽石,也在外面立候了一刻鐘左右。張靖究竟是何背景,竟讓嶽石出門相迎?張靖身後有嶽石這尊大神,怎會任憑別人將他貶到理河?
鮑旭感覺此事很不簡單,心思一會,並未回府,而是匆匆去了尉衙,讓值班吏員尋出張靖官憑檔案細看。張靖的官憑很簡單,父親是國學東萊分院的老師,母親是東萊作坊主,張靖國學畢業後在攻堅軍任職,因功授校尉,主動要求到邊州工作。
鮑旭看着手中的官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觸起什麼,讓吏員尋出周樹等人的官憑。待吏員送來,鮑旭打開周樹的官憑一看,不由嚇了一跳。鮑旭身爲郡尉,現在才知道手下竟然藏着將門虎子。單純從官憑上看,周樹父親周倉,在野戰軍某部任職。因爲上面未寫明具體職務,若是普通吏員,可能不知道周倉是誰,但是鮑旭身爲郡尉,又是鮑家嫡系子弟,怎會不熟知周倉這些開國將領?看完周樹官憑,鮑旭又翻看與張靖同時報到的餘人官憑。與張靖同時報道的軍官共有九人,除了周樹,官職高者還有劉開和龔省。鮑旭打開官憑一看,雷得目瞪口呆,原來劉開是偏將軍劉闢之子,龔省是射聲將軍龔都之子。
三人皆是開國將領之後,爲何甘心追隨張靖左右?這三人父親都是關羽部將,難道張靖與關羽有關係?沒聽說關羽有姓張的姻親。三人皆是黃巾將領出身,黃巾的創始人是張角,張角一族沒聽說有男性後人,只有兩女,一是張寧,另一人是張雁。張寧是皇貴妃,張雁是四品嬪妃。張寧有一子過繼姓張,繼祀張家香火,莫非張靖是……
鮑旭是個聰明人,很快想明白其中關節,內心不由暗自慶幸。幸虧處於公心,未行打壓張靖之舉,若是苛待張靖,定會傳到京中,即使姜述不說,也會有黃巾一脈出頭,將他打入另類,即使身後站着鮑三娘也不行,以鮑家的淺薄底蘊,如何鬥得過遍佈朝野的黃巾系?
想到這裡,鮑旭又想起一個可能。張靖被安排在理河,是否有其他皇子出手?衆皇子年紀漸長,背後均有勢力支撐,至今還未立儲君,即使皇子們安於本份,背後之人又怎會無動於衷?
鮑旭本是皇親,對宮中之事瞭解甚多,甄姜、糜貞出身鉅商,曹氏姐妹之父是長安系領袖曹操,馬雲鷺身後是涼州系,呂雯身後是呂布爲首的幷州系,幾乎每位皇妃都代表一股勢力,即使皇子皇妃沒有想法,誰敢斷定背後沒有推動的黑手?
鮑旭想到這裡,不由驚出一身冷汗,張靖就是燙手山芋,職務雖然不高,殺傷力卻不小,一人牽動了無數人,他在占城的起落,很可能會成爲大齊政治的焦點。同樣,也可能是他鮑旭仕途中一個嶄新的契機。
鮑旭沉思一會,又拿出日間張靖遞上來的材料,內心下了決斷,不管此事幕後到底如何,這件事情既然於全軍有利,於大齊有利,就要全力推出去。至於最終會得罪誰,會引發什麼不良後果,還不到考慮應對方案的時候。
臨出門時,鮑旭看了看案几,回去將張靖等人的官憑鎖了起來,出門後又喚來輪值吏員,小聲叮囑一會。
嶽石來了又走了,並未多說什麼話,也未驚動多少人,但嶽石的到來向占城文武述說了一個秘密,鮑旭與宮中后妃有親,換而言之,鮑旭是皇親身份。或許蔣琬早就心知肚明,前後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其餘官吏卻不一樣,明裡暗裡與鮑旭來往增多,鮑旭在郡內的話語權驟然加重。
此時,回在理河的張靖,成了熙倩和蔣璃兒的嚮導。理河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空氣清新,張靖在頓丘新建的木居,成了兩女最喜愛的去處。張靖初到理河之時,看好了城北這個位置,將整座小山買了下來。占城地廣人稀,山地更不值錢,請人平出一片區域,伐木蓋了十餘間房子,就有了這所典雅舒適的木居。
蔣璃兒從路旁掐了一朵野花,擡頭看着張靖,笑道:“大哥哥,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事關你頂頭上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