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六章 無題

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足,此一戰中劉憲兩次率部與張遼死磕,軍卒死傷了六七千人,偌大的傷亡真是把他給心疼壞了。不願再同張遼於這九原城下死拼硬打,幹這沒水準的仗,遂才心生退意。最終也導致了此翻九原城下劉備軍的再次敗北。

而事實上張遼所帶人馬只有四萬不到的騎兵,其中還有八九千的外族兵馬,算上九原城內的守衛兵馬,實力較之洶洶而來的劉備軍也是差上許多。兩軍步軍實力且不言,單在騎軍對比上劉憲也是佔到了不小的上風的,三萬劉備軍鐵騎外加兩萬鮮卑附庸騎軍對陣三萬曹軍精騎外加八九千的雜牌軍,硬撼絕對是能夠佔到便宜的。而九原城中的人馬不及一萬,只要張遼被託在外面,五日之內魏延有足夠的信心拿下。

可惜劉備軍沒有那麼厚的本錢,劉憲捨不得用着兩三萬騎軍爲代價去換取五原郡。幾年來,雍涼地界上劉備軍固然是招募了不少騎兵,經過苦訓之後,這些新生血脈也已經在逐步完善着劉備軍的兵種配置,大大改變了劉備軍當年依靠鮮卑、羌族騎兵打天下的局面,可這種改變到底不是一瞬間就可以完成的,現在的劉備軍騎兵,外族人的實力依舊佔據着毋庸置疑的主要地位。

與張遼要頭疼於中東部鮮卑各部、南匈奴五部和幽州烏丸各部之間,誰出兵多寡,誰損失大小,種種錯雜紛亂的矛盾相比,劉憲同樣要時刻關注着鮮卑附庸軍各部件的損失比例,讓他們各部間大體上維持着一個實力相對平衡,而且還需要每時每刻關注到自家騎兵內部羌族人馬的損失情況。這些羌人來自於湟中和長離的各個羌人部落,相互之間也不是平安無事,同樣有各種各樣因原有不同而產生的利益聯繫,要是猛然間哪一部落或是哪一方的族人折損太多,很有可能就會因此而引起一場發生在湟中或長離草原上的騷亂。

種種原因使得劉憲與張遼雖然交手多次,鏖戰兩載,卻很少在草原上展開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對決,他們間的戰鬥多是那種奇謀詭計頻施,而少有血拼硬撼的技術活。反倒是馬超、龐德領軍之時,多是要與曹軍狠狠地幹上幾場硬仗。

這一次因爲九原城危機,張遼發了瘋似的領軍往城下衝,劉憲不得已同他硬幹了兩仗,果然損失慘重,已經讓他有些擔負不起了。雖然這兩仗下來他還是佔了不少便宜,尤其是第二戰中,一戰就放到了曹軍五千多騎,可劉憲最終還是選擇了後退。

張遼拼得起,曹軍拼得起;劉憲卻拼不起,劉備軍也拼不起。

四萬多騎軍,浩蕩無涯,卻掩蓋不了冬日草原的惆斃和凋零,正如此刻劉憲諸將的心意一般……

————————————————————————————

江東,柴桑,孫吳軍水師大營。

塞北已然是冰天雪地之境,大江之南的地界卻纔剛剛穿上冬衣。

孫權已經三十六歲了,無論精力還是才情智謀都已經進入了人生的巔峰時期。從兄長小霸王那裡他不但繼承了江東六郡之地,還繼承了一顆壯志雄心,他不甘於亂世之中始終蟄伏在這一隅之地,然而江東軍隊先天性的短板卻讓他多少年來不得不一再剋制。

三年前,孫權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淮南,這一仗雖然江東一方始終佔據着戰略上的主動,可實際作戰效果卻是並不太理想。

無論是合肥、壽春兩地的圍城,還是外圍防線的一系列拼殺,曹軍的馬步大軍用自己的強悍戰力好好地給江東人上了一課。

水戰,你們固然可以稱雄。但是陸戰,就差得遠了。

江東最終是奪取了淮南,雖然因此惡着了劉備軍,但孫權已經顧不得了。

內有即將拼死一搏的張遼、李典部六萬曹軍餘部,外有十幾二十萬糾纏不休的曹操重兵,這個關頭孫權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做出一個有利於江東的選擇。況乎,劉備軍勢大非江東可敵,對江東的威脅在某些方面也更勝過曹軍,所以孫權很樂意自己站在一邊看劉曹兩家去拼個頭破血流。

對於這些年曹劉兩家在雍並戰場上的反覆絞殺,孫權自然是樂觀其成。可惜北邊一開打,南面的荊襄戰局卻是寂落了下來,無論是鎮守荊州的關羽還是坐鎮南陽的曹仁都沒有重啓當日大戰的架勢。

要是他們也拼起來那該多好啊!孫權常常念想着這一句。

曹仁坐擁精兵勁卒十餘萬,麾下戰將如雲,可要真是與關羽對上,孫權卻是不看好他。因爲在上庸劉備軍還有李嚴、劉封這一支勁旅,關羽若是全面北上,李嚴、劉封必然傾兵相助。

且荊州劉備軍水師強勁,雖然幾年前被調去了北方一部,可這兩年下來人數不減反增,已經是超過了四萬人馬,幾乎佔到了荊州劉備軍的三分之一。

這纔是讓孫權真正趕到懼怕的所在。四萬多水軍,個個訓練有素,指揮者也是真正的善水戰之將,如此一股力量即便還不能與江東水師抗衡,卻也足以對江東安全構成真正的威脅。

孫權不怕劉備軍陸戰無雙,卻懼怕這支荊州水軍真正的發展起來,要知道當初劉備定鼎荊州的時候,其麾下的這支水軍纔不過萬人而已。而到現在,它的分量卻已經佔據了整個荊州軍團的三成之多。

當初的水軍正副都督甘寧、丁奉,地位僅僅是劉備軍中的普通一員干將,比丁封強也不到哪兒去,可現在此二人卻已然是荊州軍團裡僅次關趙的所在,地位之高比江夏太守霍峻還強出一頭。便是在整個劉備軍中,也是僅次於劉關張等這一級的存在,與陳到或老將軍嚴顏相當。

ps:渾身無力,頭也暈的要是,今個是寫不下去了。說實在的,這一章本來是準備寫五千呢,到現在剛做個鋪墊,主要內容還沒露頭……鬱悶ing……

四百二十四章 兵將齊出三十五章 定九江四百二十五章 韓當之逝四百二十一章 還能戰否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二百五十三章 刑楊鬥將二百五十四章抄襲曹一百一十四章 唯有常山趙子龍二百章 雲霞似錦二十八章 風雲聚變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不氣二百三十六章 絞殺二十五章 立威下一百九十一章 真的很輕鬆四百二十五章 韓當之逝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三百二十四章 無題六十九章 一城鎖江淮下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一百四十三章 西涼之變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城下一百六十章 葭萌戰起七十四章 丹陽戰起三十四章 淮南屯田三百九十五章 打草驚蛇三百八十章 長安攻略九兵出子午谷第6章 天下驍銳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二百三十九章 賈詡三十章 渡江征伐一百九十八章 南蠻勢力二百零九章 羊峒二百零九章 羊峒一百八十八章 蔣琬之謀二百九十九章 鐵滑車四十六章 八百驍勇一百零二章 又見曹操二百零四章 帥位更迭二百四十七章 長離戰終八十章 正道詭計一百一十八章 還江夏四百一十九章 心都涼了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八十五章 襄陽風雲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一百六十一章 道榮大斧四百零八章 陸遜之謀荊州之議一百八十章 剪除私兵四十八章 生擒韓當一百七十七章 續三百六十三章 無題一百一十九章 曹操之怒三百七十三章 長安攻略二地道二百五十八章 用間一百九十二章 捲毛神駿四百三十八章 河洛之役中三百四十章 破敵六十四章 操與使君耳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二百零一章 山谷遇襲二百二十一章 奪門三百八十八章 長安攻略十七一百六十二章 兵悍將勇一百四十六章 起兵入川二百八十三章 張既靈覺天水戰臨一百七十六章 劉封大悟五十一章 外內皆定四百一十三章 敗漢口二百二十五章 虎步關右二百六十四章一百四十三章 西涼之變一百七十七章 續一百零二章 又見曹操一百五十二章 斬獲兩萬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二百一十三章 曹操出手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五十二章 拐賣黃忠三百六十一章 現代人的前觀性一百五十九章 劉憲命劫二百七十八章 狐篤街亭戰張合下五十章 終於開胡了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四百一十五章 江東弊端一百一十八章 還江夏四百三十三章 方向三百零三章 安定韓德二百九十五章 劉憲兵到龐統點將三百九十六章 兵進西域二百七十章 立足已穩一百六十七章 殺馬爲食二十八章 風雲聚變二百一十九章 鬥智三百四十章 破敵三百一十五章 血戰鮮卑一三百七十一章 渭橋九十八章 備戰長阪六十二章三百四十六章 曹劉再交兵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