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 攜民渡江

九十一章攜民渡江

在劉憲的記憶中,曹仁新野大敗之後,曹操還遣了次徐庶前來聞降。在被拒之後,這才發兵樊城。

可現在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曹操根本就沒再做什麼“虛情假意”來收買民心,而是直接起了數十萬主力望樊城壓來。

“主公,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第二把火大獲全勝之後,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謀主的地位徹底得到了穩固。

關張二將之下的劉憲,眉頭再次皺起,這個諸葛亮還真是夠“死心眼”的,現在還抱着——逼劉奪襄陽的念頭。

“奈百姓相隨許久,我安忍棄之?”劉備面上顯出了愁容,新野一縣就有近十萬百姓相跟隨。這幅重擔,劉備是萬萬推脫不得的。

諸葛亮自然不會勸劉備“撂挑子”,一個“仁”字可是劉備的最大資本,“主公可令人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便留在樊城。”

“安民公告,此事就有憲和、公祐去辦。”劉備倒真有些劉氏老祖宗劉邦的風範,知人善任。

簡雍、孫乾二人踏前一步,拱手領命,“主公安心就是。”倆人都是內政型人才,這點事情自然不成問題。

“渡江用船,就有二弟操辦。”關羽久在樊城巡江(漢江,不是長江),各渡口船隻屬他最明白。

“兄長放心,弟自辦齊全。”

劉憲看着就要下令散會的劉備,終是站了出來,先向劉備行了一禮,“主公,末將有一事敢問關將軍。”

“元度盡言。”

“敢問關將軍,沿江可蒐羅多少船隻?”有意無意的劉憲白了諸葛亮一眼,卻是讓左手的諸葛亮、徐庶二人瞧得清楚。

嘴角一翹,徐庶隨之也揶揄的望了諸葛一眼。

諸葛亮胸前羽扇略一頓促,接着便再次恢復了正常定律。

“大船二三十,小船八九十。”關羽略略的估摸了一下,給出了一個頗爲客觀的數目。

劉憲嘴角一咧列,轉而向劉備詢言,“敢問主公,此番南去,隨在左右的百姓黎民估有幾許?”

“這……”劉備眉宇一皺。他雖說不出具體數目,可也知道這個數目很不小。

“主公在新野七年有餘,裕民仁德,百姓做歌: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此便可見主公是人心所歸。新野,大火之中付之一炬,這般情形下十萬新野民衆定會跟隨左右。

再看樊城之民,憲敢斷言,不少於九成的民衆也會跟隨主公而去。

曹操是何等的名聲,兗州人脯,徐州民屠,官渡殺俘,鄴城掘水(掘漳河倒灌),狼藉若此樊城百姓有幾人敢留?”

“二十萬百姓扶老攜幼,還有那民間傢俬,軍中糧秣兵甲輜重,如此巨大單靠百十艘船隻幾日能渡完?”劉憲遙指西北,“曹操數十萬大軍傾涌而下,不日就可抵達樊城。”

“到時,主公如何應對?”真真的——時間就是生命,劉憲征戰沙場十年,卻從沒遇到過這樣急迫的戰事,心中暗自感嘆。

實際上劉憲這一刻並不是在質問劉備,而是在問諸葛亮,在問徐庶,在問關張趙……

“若爲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備何生哉!”劉備很清楚,劉憲‘問’的並不是自己,所以在第一句話上他只是定了一個基調,“然劉備資質庸碌,諸公誰能教我?”

“主公,樊城周邊有七座荊州水寨,三大四小,何不拿下那四座小寨,以補充我軍渡船?”徐庶說話間還有些忐忑,他有點拿不準襄陽那邊的反應。

“元直所言甚是,主公儘可出兵討之,亮敢斷定,襄陽定不敢阻礙。”諸葛亮看的得出劉備的憂鬱,立刻進言。“前日,亮已遣散百餘人在襄陽各處,宣揚劉琮降曹之事,荊州軍此刻人心惶惶,戰必勝也。”

劉備兩眼一閉,口中甚是無力的說道,“如此,二弟、三弟、元度、子龍,就有勞你們走上一趟了。”

“主公放心,各取一千精銳足以。”

“切記,自取這四座小寨,萬不可再生事端。”

“是。末將得令。”

關張劉趙,四將得了軍令,先去軍中取了四千精銳,然後有關羽遣人指引,分頭到各渡口取來船隻。

張飛直接引一千騎軍到樊城東三四十里處,去取那座荊州水寨。而關羽、劉憲、趙雲則是各領一千步卒,渡江到對岸。

待到日落時分,四座水寨大小船隻三百餘艘盡在樊城幾處渡口等待,而四座水寨的近萬荊州軍士除去逃散和放走的三四千外,餘下的都在船上做勞。

這六七千人,自然不可能收編了事,但想要走也至少要等渡江之後。

便是有了這三百餘大小戰船的助力,還是花了將近兩天的時間纔算渡完。而就像諸葛亮說的那樣,這兩天時間裡,襄陽城空有十萬大軍,蔡瑁、張允卻始終不敢露頭出來一探。

熊熊的烈火映紅了大半個江面,劉憲策馬立在江邊,看着四百多艘船隻被付之一炬,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可惜、不捨,尤其是這裡面還有三百餘艘戰船。

這火堆裡可是不乏艨艟、鬥艦啊!

“劉將軍,可是捨不得?”諸葛亮清亮的聲音在劉憲身後響起。

兩匹馬,另一個應該就是徐庶吧!劉憲心中暗咐,策馬轉過半身,果然是他二人。雙手一抱拳向諸葛亮、徐庶見了一禮,“自然不捨,三百艘戰船,足可組建起一支過萬人的水軍,我在淮南時,皖口若是有這等水軍,丹陽、豫章亦能爲我所供。”

“哈哈,將軍數年來縱橫徐豫,所得糧秣已然多不勝數,便是繞了江東兩郡又何妨?”徐庶打馬行到江邊,“我相信,將軍來日定可有一隻比這更強大的水軍。”

劉憲兩肩頭一聳,這前世的毛病是真的很難改掉,“我水戰外行,再好的水軍放我手裡也白搭。但想在荊州立足,沒一支說得過去的水軍,是很難辦到的。”

“荊州立足”,聞言,諸葛亮笑了,“將軍既也有此意,何不隨我共勸主公?”

“我說的立足荊州是敗了曹操之後,可不是在此之前。”劉憲用白眼珠子再次瞄了諸葛亮一眼,隨後一拱手,打馬飛去,只留下身後一臉驚愕的諸葛亮、徐庶。

“敗曹操?”諸葛亮、徐庶都是一臉的驚愕。劉憲那不經意的語氣中,流露的卻是一股信心十足。

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一百四十八章 鳳雛謀川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八十八章 生死丈夫二百一十八章 聲東擊西二百一十章 無當飛軍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二百四十一章 襲營二百四十二章閻行二百零一章 山谷遇襲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鮮卑五車陣三百七十九章 長安攻略八再攻城二百二十九章 箭如飛蝗三百五十八章 烈焰一百二十四章 劉營首將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四百零五章 曹劉比拼五十二章 拐賣黃忠二百零三章 萬安隱者二百四十八章 再看陽平關二百七十三章 歷程會戰二八十二章 鴻運阿斗一百零八章 長阪坡上一百二十八章 油江口四百零一章一百五十四章 收李嚴定綿竹一百零四章 死戰不得脫身三百四十二章 過渡一百五十六章 落鳳坡前不棲鳳八十五章 襄陽風雲四百一十三章 敗漢口一百一十七章 臥龍之謀一百七十三章 楊任的杯具三百四十六章 曹劉再交兵一百八十九章 鄂煥九十一章 攜民渡江三百九十三章 劉憲使西域一百五十三章 後路不寧三十四章 淮南屯田二百九十五章 劉憲兵到龐統點將一百九十九章 孟獲設計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一百三十三章 席捲荊襄下一百五十一章 黃魏爭鋒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一百二十八章 油江口九十五章 天生反骨二百九十五章 劉憲兵到龐統點將二百四十四章 衝陣一百八十四章 孫權的算盤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兵出二百八十八章 大戰序幕三百一十六章 血戰鮮卑二一百九十五章 夾山峪一百六十九章一百四十章 願爲武將一百三十五章 可護子孫五十五章 郎陵趙儼二百九十二章 無題了三百零八章 錢貴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一百六十七章 殺馬爲食三百零三章 安定韓德八十七章 魏延霍峻三百九十三章 劉憲使西域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三百四十三章 鐵騎南來二百七十章 立足已穩四百二十章一百四十七章 二劉會第1章 關公月下斬貂蟬三百六十六章 奪城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一百七十一章 慈悲毒計一百五十章 取白水二百六十五章八十六章 脫困襄陽三百三十八章 一場屠殺一百七十二章 望遠一百三十六章 公安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三百六十一章 現代人的前觀性三百六十四章 步騎二十萬三百六十一章 現代人的前觀性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二百六十九章 烈火焚轅門一百五十五章 將逼雒縣一百七十四章 生死抉擇一百零七章 紫金冠寶雕弓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一百八十五章 面子問題四百一十九章 心都涼了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二百四十九章 願韓遂大敗三百四十九章 劍二百七十七章 狐篤街亭戰張合上一百七十三章 楊任的杯具二百七十章 立足已穩九章 貂蟬爲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