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唐.王建 《送薛蔓應舉》詩

話說勸學從事尹墨,將科舉計劃放在陳龍面前,零陵第一屆科考的盛舉,即將出現。

科舉制度本是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從隋唐開始盛行,直至清光緒年間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爲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如今零陵的科考,雖然規模尚小,無疑卻具備了大規模科考制度的雛形。

當時的漢朝,推舉人才普遍的方法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爲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爲孝廉。後來,陳羣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覈民間人才,分爲九品錄用。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人由地方官推舉,改爲由任命的官員負責推舉。

但是,當時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覈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朝堂簪纓無數,袞袞諸公,都是來源於世族大家,不但把持了朝政,還阻塞了向上的通道。

尹墨本來只考慮了文科考試,陳龍又加入了武科。召集起一衆文官武將,陳龍指定了文科考試主考官爲陳羣,副主考官爲尹墨和許靖;武科主考官爲陳龍,副主考官爲黃蓋和趙雲。文科考試舉辦地點,就設在原定設立零陵大學的文學苑;武科考試地點,設在了湘水邊一塊空地上。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零陵即將舉辦科舉考試和零陵大學招生的廣告一直打到了世族大家聚集的南陽和潁川。人們對這一新鮮的事物,顯示出極大的熱情,畢竟這次科舉,竟然允許寒門和百姓共同參加,不再是世家大族的專利。然而畢竟教育資源不同,世族大家子弟畢竟從小接受名師教導,欲出仕者,仍然趨之若鶩。

陳龍還設置了文武各科考試對應的職位,文科總計招收三十人,武科總計招收六十人,如果達標人數衆多,則擇優錄用。所對應部門包括內政、後勤、管理、商業、經濟、文化、教育、醫學、設計、軍務等,科舉成績按照榜單排名,直接成爲各個部門的各級官員。

試題一共分爲三套,除了文科統一試題之外,有醫學專長的允許直接考醫科試題,武科試題是兵法考覈。各位主考忙乎了數日,終於將試卷做好,放到陳龍面前。醫科、武科試題也就罷了,文科試題卻是之乎者也一大堆,看的陳龍頭大,陳龍乾脆別出心裁,讓陳羣只擬題目,以論文形式取材即可。

科舉日期將近,零陵的客運碼頭,出現了越來越多文裝的秀才,武裝的大漢,都是奔着科考前來。陳龍想起天下才俊,盡入吾彀中矣這句話,整天笑的合不攏嘴,歡樂之餘,不忘囑咐各位考官嚴格將試題保密,若有泄露,嚴懲不怠。

考試前日,報名截止,尹墨興沖沖將名單放在陳龍面前道:“主公,文科實報六百五十六人,武科實報九百二十八人,醫科實報二十六人。首屆科舉就有如此盛況,實在出人意料。”

陳龍喜滋滋拿起文科名單看時,腦中光腦也已經就位,絕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三國名人。名單按照姓氏筆畫排列整齊,文科第一個名字竟是丁儀丁正禮。

陳龍呆了一下,想不到第一個名字就是三國名人。光腦中早將正史中丁儀的一生事蹟盡情描述,陳龍看罷,微微沉吟。丁儀的父親丁衝,竟然與曹操是至交好友,想起曹操的深謀遠慮,難道這考生之中也是諜影重重?

首次科舉,並沒有進行背景篩選,陳龍卻因爲丁儀的名字,沉吟起來。最後用紅筆圈了一下丁儀的名字,吩咐尹墨道:“凡是我用紅筆圈下名字的,一會兒你都拿到主母那邊備案,做背景調查或預備監控。”

緊接着的名單,大都是陌生的名字,凡是陳龍光腦中查到歷史記載道德品行低下的,或者陳龍有懷疑的,都用紅圈圈定。忽然一個無比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陳龍大喜過望,剁了剁雙腳,渾然忘了尹墨還在身邊。

尹墨好奇的看了看名單,只見主公在一個名字下面挑了一個紅勾,紅勾上面的名字是徐庶徐元直。尹墨正想着紅勾是什麼意思,陳龍喜滋滋的聲音傳來道:“我畫紅勾的,務必選中。”尹墨忙拱手答應,心想這畫紅勾的莫不是主公的親戚?

徐庶本名徐福,生爲寒門子弟。早年爲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終成大器,與司馬徽成爲師友。徐庶文武雙全,謀略無雙,朋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這次竟來參加零陵科舉,能不讓陳龍喜出望外?更不要說等諸葛孔明成纔出山之時,恐怕還需要徐庶出馬搞定。

文科名單終於閱完,尹墨見畫了四個紅圈,三個紅勾,仔細看時,畫紅圈的有丁儀丁正禮、向朗向巨達、步騭步子山、李儒李文優。畫紅勾的有徐庶徐元直,薛綜薛敬文,魯肅魯子敬。

陳龍早就樂瘋了,沒想到魯子敬也來了,不知道他們家的大糧堆還在嗎?魯肅一來,周瑜起兵之時,恐怕就只能餓着肚子了。

武科名單更長,陳龍也是邊看邊畫,最後交給尹墨。尹墨看時,只見畫紅圈的一共五人,分別是劉勳劉子臺,胡軫胡文才,朱治朱君理,蔡勳蔡王薰,張南張燕北。挑着紅勾的,卻只有一人,紅勾之上寫着一個鼎鼎大名的名字:張郃張儁乂。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四百九十五章 臨別定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戰虎牢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戰糾纏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誰是獵物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五百四十一章 盯梢計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二百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一百九十章 真假龍蛇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五百五十七章 惡補玄學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州戰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大金剛第一百六十一章 幷州飛燕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二百四十章 飛燕來投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七十章 張角歸天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六百零五章 兩美兼得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六百七十五章 廖立入局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四十一章 神童對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會第八百一十章 迴歸家園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四百一十八章 劍主之選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一百六十四章 碧野茫茫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雲中驥騄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退敵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五十二章 退守廣宗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