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謀主智鬥

第一百五十四章 謀主智鬥

將不智則三軍大疑,將不明則三軍大傾。----------《孫子兵法》

話說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胯下白龍馬,掌中百鳥槍,在陷陣營中來回衝殺,傅彤、劉先、劉敏、劉邕四大師長,帶領着陳龍麾下最精銳的青龍軍第一軍團,四萬部隊協同作戰,在郭嘉、周不疑、徐庶、潘濬四大軍師的指揮下,終於將名揚天下的陷陣營擊潰,高順見大勢已去,抽出腰刀就要自裁,多虧親兵死死抱住,苦勸得免。

高順茫然望着滿地屍骨,不能相信自己千錘百煉的陷陣營灰飛煙滅。趙雲知高順爲人自律嚴謹,敬高順是一員好將,令人將馬匹還給高順,給了他最後一個賭約。高順早聽說過陳龍在零陵愛民如子,聲勢日隆,早有些意動,加之無心戀戰,武藝發揮不到五成,很快被趙雲快槍刺穿髮髻而敗。

周不疑哈哈大笑,指出子龍乃是青龍軍第一猛將、常勝將軍。高順順勢下馬,跪地請降道:“高順願賭服輸。請子龍善待降兵。”趙雲大喜,命人打掃戰場,帶高順收攏降兵。衆兵丁見高順已降,紛紛放棄抵抗,只有原來華雄手下的騎兵,多數不肯投降,紛紛將馬匹丟棄,翻山越野逃竄不提。

此戰趙雲大獲全勝,得馬匹輜重無數,殺敵數千,降兵上萬,義降高順,盡顯名將風采。得勝之兵並不停留,與甘寧、黃蓋匯合後,沿着郊野分幾路到達了皇甫嵩大營側翼。

高順敗兵逃回,已將陷陣營遇襲大敗的消息告知了李傕等人,李傕等大驚之下,迅速進行了調防,趙雲這一支奇兵行蹤,也已暴露無遺。

李傕、郭汜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立刻對戰場的形勢進行了重新的評估。根據敗兵描述,不太能肯定高順是被俘還是投降,看陷陣營大敗的程度,預估敵人兵力在五萬左右,加上皇甫嵩的五萬大軍,自己四萬多大軍面對的敵人,忽然增長爲十萬。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都是董卓旗下大將,各自帶着萬餘精銳,卻是互不統屬。此時面對皇甫嵩和趙雲的重兵,是攻是守,登時起了爭執。幸虧智囊賈詡在座,一番分析,壓住了衆將的火氣。

賈詡道:“高順之敗,在於不知道身後埋伏着一支奇兵。此兵從子午谷而來,又有白馬將軍,恐怕與城裡的守兵同源,頗像是陳龍手下的趙雲軍馬。看來陳龍志不在小,竟然將零陵軍馬傾巢出動而來。”這一番分析,竟一下子切中了要害,將事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不得不佩服賈文和這顆睿智的腦袋。

李傕、郭汜等向來知道賈詡是太師倚重的智囊,恭敬問道:“軍師,沒想到陳龍竟然從零陵調來兵馬。如今對方陣容鼎盛,我方該如何進退?”

賈詡捻着齜須,氣定神閒道:“各位將軍,我料西涼這條路,已經打不通了。且不論長安城難以攻破,單是陳龍主力,橫亙在長安城外,咱們就難言必勝,更不用說還有皇甫嵩的部隊。”

“西涼方面,我聽說馬騰出兵,韓遂叛兵反正,殺了咱們的羌人盟友北宮伯玉、李文候。韓遂已受長安廢帝冊封,西涼不再是咱們能回去的地方了。”

“所以,在下認爲,不惜代價攻打長安西進,只會損兵折將,非智者所爲。如今休論攻守,最應該保存實力,此處大營虛設人馬,主力退到潼關據守,控制住風陵渡口,可進可退,方爲上策。”

李傕、郭汜等四將深以爲然,當下主力全數退入潼關,只留了數千人馬留守大營,與趙雲、皇甫嵩大營對峙。

趙雲剿滅陷陣營之後,長安四周,壓力頓時消於無形,長安城內物資,源源不斷送出城外,進入皇甫嵩和趙雲大軍之中,一時士氣大振。黃蓋、趙雲二軍團長,終於匯合,沒有陳龍的命令,兩人並不敢私自互換主帥,第一軍團仍由趙雲統領。

漢少帝下詔嘉勉皇甫嵩、趙雲救駕之功,各自封侯。城內城外,連成一片,趙雲、皇甫嵩聯軍擁有了巨大的地利與人和。這一日,偵察兵忽然來報,李傕、郭汜等大營人馬,紛紛退入潼關據守。趙雲立刻請來三大軍師,加上黃蓋、甘寧和荀攸,彙報敵人動向,研究下一步行動。

四位謀主聽罷彙報,徐庶皺眉先道:“我軍兵力佔優,正要與他決戰。西涼兵歷來驕橫,這敵人忽然退卻,頗爲詭異。”

周不疑和郭嘉點頭同意,郭嘉道:“敵方三軍之中,必有謀主。今若全力進攻潼關,敵人主力尚在,我方必損兵折將。但若不攻,又不能牽制其四萬大軍。敵人隨時可以回防洛陽,接董卓北渡黃河逃入幷州,甚至進入洛陽城對主公不利。”

周不疑腦子最快,早在想着潼關地理。聽郭嘉說完,笑道:“有皇甫嵩的五萬人,足夠牽制敵軍。若要孤立敵軍,圍困潼關,必須拿下風陵渡口,讓敵人無法輕易回防洛陽。”

郭嘉也笑道:“你的意思,可是讓子龍的兵馬再度消失在敵人視野,成爲奇兵?”徐庶也笑道:“;你們倆個,休要打啞迷。快說說控制黃河水道的計劃,說不定還能配合主公在洛陽的行動,將董卓甕中捉鱉。”只有荀攸一直笑而不語,最後說道:“長安還是要控制在手裡,至少給我留兩萬人守城,畢竟還要將漢少帝控制在主公手裡。皇甫嵩那邊,雖然目前是聯盟軍,涉及到漢少帝皇權歸屬,卻不得不防。”

趙雲雖是有勇有謀,也感覺有點跟不上這幾顆腦袋的節奏,佩服的看着三位軍師謀主。周不疑對地理最熟,率先說道:“元直兄長,一語道出玄機。如今洛陽北部,有袁術大軍活動,聽說正在與張遼的守軍對峙。”

“虎牢關東面,討董聯盟十萬大軍,也與呂布、徐榮鬥了個你死我活。皇甫嵩大兵剛好堵住洛陽西面,如今可謂圍三缺一,董卓讓李傕等死守潼關,佔有黃河渡口,隨時可以北渡黃河,進入原來呂布的領地逃命,所以沒有後顧之憂。咱們青龍軍要做的,就是如何再度帶兵繞過潼關,進入幷州,成爲埋伏在董卓逃跑路線上的一支奇兵,如果可能,就佔領渡口,控制黃河,讓潼關和洛陽之間的聯繫切斷,成爲兩座孤城。”

黃蓋一拍大腿道:“此計大妙。如何行動,請軍師明示,這一回,我可一定要帶兵出戰,再別讓我守城啦!”

甘寧一聽,你們都出戰,難道留我守城,忙裝作聲淚俱下的樣子道:“子龍將軍,我情願做你的下屬副將,請你將我帶在身邊出征吧!”

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八百三十五章 海納百川第八百四十四章 烏程虎膽第七十二章 外戚何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徐家公明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四百六十九章 未央風雨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四百六十九章 未央風雨第七百八十五章 交州李進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四百七十九章 廖化逞威第十章 比翼雙飛第七百四十五章 翼德娶妻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六百一十二章 嘉賓雲集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水鏡論英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心未忘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四百四十三章 貂蟬心願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四百零五章 誰是幕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色令智昏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一十四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第二十六章 美女郎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家鉅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六百三十六章 以一敵三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水幫前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伊闕巨劍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郭圖末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安仙隱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七百二十二章 蝴蝶羽翼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