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

第八百一十七章 時機成熟

話說陳龍、呂常、胡車兒三人,與千軍萬馬之中劫持陳蘭,四人三騎遁入深山。陳龍終道出自己就是青龍之主,成功說服陳蘭投誠。

三人藝高人膽大,跟隨陳蘭沿路迴歸陳蘭大營。陳蘭一路思緒翻飛,想起袁術似乎大廈將傾,洛陽也即將黑雲壓頂,終暗下決心徹底投靠青龍之主。

大營之外,迅速集合起隊伍,人人都擡頭望着馬凳上筆直戰立的陳蘭。陳蘭臉上,隱約還有幾絲鼻血,模樣甚是滑稽,臉色卻是白如嚴霜,拉長音喝道:“兄弟們!”

羣兵不由一個立正,只聽陳蘭繼續道:“兄弟們!諸位隨我出生入死多年,正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俺身後這三位,原來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指引我等明路而來。今日帶我回來,正是給兄弟們指出一條活路。”話音剛落,馬凳前一片譁然,衆大兵立刻開始議論紛紛,紀律果然散亂。

陳龍心中好笑,默默站在陳蘭身後,看他在那裡如何裝神弄鬼。

陳蘭等衆人稍微沉寂,硬着頭皮繼續道:“兄弟們靜一靜!剛纔天使劫持俺到一片森林,忽然天星明滅、神光乍現,俺仔細看時,卻是無量天尊降臨人間。”

“天尊強按吾頭,教化與俺。原來天意仲氏並非真主,袁公路將軍手中玉璽,卻是偷竊而來!”

一句話向袁術身上潑了一層污水,引起一片譁然,看來陳蘭是已經下決心離開袁術,再也不肯回頭。

忽然隊伍中一聲大喝,卻是陳龍認得的小隊長李奇:“然則誰纔是真命之主?你說仲氏皇帝手中玉璽是偷竊而來,又有何證據?”

陳蘭怒目掃了一眼李奇,喝道:“天尊諄諄教導,再不離開仲氏,兄弟們都活不過這個秋天。至於真命之主,天尊言道就在長安城內,卻不是青龍之主?”顯然迴避了玉璽偷竊的證據這個話題。

衆人聞聽青龍之主,誰不知道陳龍之名,可謂是如雷貫耳,隊伍中頓時起了一頓大譁,紛紛道原來陳龍纔是真命天子,怪不得一身武藝如同神仙下凡。陳蘭清了清嗓子,大吼一聲道:“兄弟們!今日俺陳蘭不敢違拗天尊意旨,已經決定追隨身後三位天使,正式投靠青龍之主。你們都是跟隨俺多年的兄弟,想當年窮的叮噹響,一起打土豪劫劣紳,何等痛快!所以我才請求天尊准許俺回頭,來帶着兄弟們,一起投靠青龍軍!俺陳蘭願意與衆兄弟同患難,更願意與衆兄弟同富貴!”

底下的士兵人羣聞聽,已經是一片混亂,主帥莫名其妙倒戈,人人都是一臉懵逼。陳龍見時機差不多了,運起內力,中氣十足喝道:“願降者,都到陳將軍左手集合。不願降者,拋下兵器,任憑自去。”

一句話,讓六神無主的士兵們開始抉擇,一時間兵器拋卻無數,也有直接溜號的,陳龍只當做看不見。擾攘一番之後,陳蘭左手已經集合了一支隊伍,人數約莫五六千人,願降者佔了絕大多數,看來青龍軍的名聲並不差。

陳龍見李奇也在投降之列,微笑起來,對陳蘭道:“陳蘭將軍,迅速整軍,重新拿起武器,不必換裝,迅速行軍至洛寧縣城封鎖。若是袁術軍來,我要你死守洛寧碼頭,保證碼頭貨運暢通。待我引青龍大軍到來之日,再行交接。”

陳蘭聽得目瞪口呆,訥訥道:“主公,您這是要取洛陽?”

陳龍不置可否,說道:“只要你守住洛寧,就記你取洛陽第一攻。若是再叛,定斬不饒。”

陳蘭臉色忽明忽暗道:“請主公放心。”

陳龍手點呂常、胡車兒二人,三人重新翻身上馬,想起雷薄,對陳蘭道:“雷薄一直是你的副將,若是能說服雷薄來降,記你陳蘭第二功。”陳蘭茫然點頭,看着陳龍三人三騎,再次風馳電掣而去,消失在視野之中。

放下陳蘭滿懷心事,整軍趕奔洛寧不表,陳龍這一次兵不血刃,說服陳蘭來降,實際上已經將洛陽城外西南方的防禦消弭於無形之中。

三人一路打馬向北,傍晚時分接近洛陽西城,已經能夠隔遠望見洛陽城恢弘的城樓剪影。道路上空無一人,看來洛陽袁術忙於與曹操大戰,西城的防禦確實薄弱,陳龍等人並不停留,就從西城外郊野打馬而過,直奔洛陽的西北角而去。

再說周不疑與黃蓋、張郃、張遼、顏良、徐庶等大將,早已約定了一套分工合作,攻取洛陽的計劃,當晚在洛陽西北角埋伏的,正是大將張郃。按照約定,今夜子時,五路兵馬同時發動,張郃、徐庶領兩萬軍攻西城,張遼領一萬軍攻洛陽城西北角,黃蓋、周不疑引四萬軍攻洛陽北城,顏良領兩萬軍攻取虎牢關。黃河孟津一線夾岸防禦,卻是從上黨方向來的張牛角軍一萬人,駐紮在黃河兩岸,確保船隻暢通,另有從上黨撤回的大將太史慈領軍兩萬人,在武涉一帶險要處駐紮,封鎖黃河水道,專門抵擋沿黃河水陸兩路趕來的曹丕曹植軍。

原來,太史慈與一衆河北降將,秉承陳龍走時的囑託,一直在滄州沿線駐紮,鎮壓暗中降曹的滄州麴義,並伺機解救田豐。周不疑因與公孫瓚聯絡不暢,特意讓已經投降的審配,再次回到袁紹處臥底,以便掌握袁紹和公孫瓚動向,袁紹輸的灰頭土臉,整日愁眉苦臉,對審配並不深疑,只有郭圖暗中對審配實行監視。

當日,司馬懿領軍在陳留大敗郭嘉,曹植攻克平原直取濮陽,周不疑見勢不妙,計劃拋棄了濮陽和鄴城兩個孤懸河北重鎮,目標卻是大軍迅速度過黃河,聯合長安黃蓋、徐庶,直取袁術僞都洛陽,來不及等太史慈軍撤回。太史慈的部隊被曹軍和袁軍分割在了滄州郊野,一時間無路可退,陷入進退維谷之境。

顏良書信引來文丑取了鄴城,審配正在一旁,連忙暗中通知了太史慈,趁着文丑軍進入鄴城,太史慈軍迅速利用邯鄲與鄴城之間的空隙,穿過牛頭峽谷和壺關,順利抵達了上黨褚燕處落腳,並立即知會了周不疑。周不疑歡喜之餘,安排太史慈立即領軍在武涉封鎖黃河,抵擋司馬懿順黃河西進,爲爭奪洛陽爭取最大的時間保障。

文丑駐軍鄴城之後,雖然並未主動出擊,卻令身在濮陽的曹丕、曹植如同芒刺在背,不敢輕易出兵西進洛陽,曹丕雖然深悔濮陽慶功會當晚,沒有聽司馬懿的軍事行動搶奪鄴城,但爲時已晚,也絕不肯在司馬懿面前承認錯誤,因此暫時按兵不動,只讓司馬懿領軍做好鄴城方向的防禦,纔好一鼓而下,殺向洛陽黃河以北。

戰局至此,雖然仍然撲朔迷離,但洛陽以西以北,已經全是青龍軍的部署,且並無其它的部隊掣肘,奇襲洛陽的計劃,就在這無聲無息間成熟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十六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三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七百一十八章 破山劍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八百零八章 裴潛心事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三百二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六章 河北麒麟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七百三十三章 地底激流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河戴陵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六百零四章 風流雲散第八百四十章 雪洞藏妖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四百九十一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三十三章 白虎遇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會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斬韓猛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八十九章 團息神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五百零二章 亂華前奏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五百三十九章 百族大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動湘江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義勸顏良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零六章 黃忠神箭第九十三章 羣星捧月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七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六百三十章 典韋許褚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二百四十二章 袁術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