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卻說徐庶趲程赴許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謀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見曹操。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劉備乎?”庶曰:“某幼逃難,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與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勝愧感。”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矣。”庶拜謝而出。急往見其母,泣拜於堂下。母大驚曰:“汝何故至此?”庶曰:“近於新野事劉豫州;因得母書,故星夜至此。”徐母勃然大怒,拍案罵曰:“辱子飄蕩江湖數年,吾以爲汝學業有進,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讀書,須知忠孝不能兩全。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佈於四海,況又漢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憑一紙僞書,更不詳察,遂棄明投暗,自取惡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汝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耳!”罵得徐庶拜伏於地,不敢仰視,母自轉入屏風後去了。少頃,家人出報曰:“老夫人自縊於樑間。”徐庶慌入救時,母氣已絕。後人有《徐母贊》曰:“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無虧,於家有補;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讚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後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慮見母已死,哭絕於地,良久方蘇。曹操使人齎禮弔問,又親往祭奠。徐庶葬母柩於許昌之南原,居喪守墓。凡曹操所賜,庶俱不受。

時操欲商議南征。荀彧諫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長驅大進。”操從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於內教練水軍,準備南征。

卻說玄德正安排禮物,欲往隆中謁諸葛亮,忽人報:“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視之,乃司馬徽也。玄德大喜,請入後堂高坐,拜問曰:“備自別仙顏,因軍務倥傯,有失拜訪。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聞徐元直在此,特來一會。”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馳書,喚回許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爲操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驚問其故,徽曰:“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玄德曰:“元直臨行,薦南陽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爲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衆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纔不可量也。”玄德曰:“何潁川之多賢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羣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時雲長在側曰:“某聞管仲、樂毅乃春秋、戰國名人,功蓋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過?”徽笑曰:“以吾觀之,不當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雲長問:“那二人?”徽曰:“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衆皆愕然。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玄德嘆曰:“真隱居賢士也!”

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玄德聞歌,勒馬喚農夫問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臥龍先生所作也。”玄德曰:“臥龍先生住何處?”農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帶高岡,乃臥龍岡也。岡前疏林內茅廬中,即諸葛先生高臥之地。”玄德謝之,策馬前行。不數裡,遙望臥龍岡,果然清景異常。後人有古風一篇,單道臥龍居處。詩曰:“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鬆陰裡;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牀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閒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玄德曰:“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說劉備來訪。”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處去了?”童子曰:“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玄德曰:“幾時歸?”童子曰:“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玄德惆悵不已。張飛曰:”既不見,自歸去罷了。”玄德曰:“且待片時。”雲長曰:“不如且歸,再使人來探聽。”玄德從其言,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遂上馬,行數裡,勒馬回觀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皁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玄德曰:“此必臥龍先生也!”急下馬向前施禮,問曰:“先生非臥龍否?”其人曰:“將軍是誰?”玄德曰:“劉備也。”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玄德曰:“久聞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二人對坐於林間石上,關、張侍立於側。州平曰:“將軍何故欲見孔明?”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州平笑曰:“公以定亂爲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爲,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玄德曰:“先生所言,誠爲高見。但備身爲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與論天下事,適承明問,故妄言之。”玄德曰:“蒙先生見教。但不知孔明往何處去了?”州平曰:“吾亦欲訪之,正不知其何往。”玄德曰:“請先生同至敝縣,若何?”州平曰:“愚性頗樂閒散,無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言訖,長揖而去。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張飛曰:“孔明又訪不着,卻遇此腐儒,閒談許久!”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

三人回至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備馬。張飛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孟子云: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乎!”遂上馬再往訪孔明。關、張亦乘馬相隨。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無數裡,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張飛曰:“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風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輩怕冷,可先回去。”飛曰:“死且不怕,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隨同去。”將近茅廬,忽聞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馬聽之。其歌曰:“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歇罷,又有一人擊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羣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罷,撫掌大笑。玄德曰:“臥龍其在此間乎!”遂下馬入店。見二人憑桌對飲:上首者白麪長鬚,下首者清奇古貌。玄德揖而問曰:“二公誰是臥龍先生?”長鬚者曰:“公何人?欲尋臥龍何干?”玄德曰:“某乃劉備也。欲訪先生,求濟世安民之術。”長鬚者曰:“我等非臥龍,皆臥龍之友也:吾乃潁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玄德喜曰:“備久聞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隨行馬匹在此,敢請二公同往臥龍莊上一談。”廣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明公請自上馬,尋訪臥龍。”

玄德乃辭二人,上馬投臥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曰:“現在堂上讀書。”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玄德待其歌罷,上草堂施禮曰:“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昨因徐元直稱薦,敬至仙莊,不遇空回。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爲萬幸,”那少年慌忙答禮曰:“將軍莫非劉豫州,欲見家兄否?”玄德驚訝曰:“先生又非臥龍耶?”少年曰:“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爲幕賓;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臥龍今在家否?”均曰:“昨爲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矣。”玄德曰:“何處閒遊?”均曰:“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玄德曰:“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均曰:“少坐獻茶。”張飛曰:“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玄德曰:“我既到此間,如何無一語而回?”因問諸葛均曰:“聞令兄臥龍先生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可得聞乎?”均曰:“不知。”張飛曰:“問他則甚!風雪甚緊,不如早歸。”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車騎;容日卻來回禮。”玄德曰:“豈敢望先生枉駕。數日之後,備當再至。願借紙筆作一書,留達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均遂進文房四寶。玄德呵開凍筆,拂展雲箋,寫書曰:“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羣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統希鑑原。”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着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詩曰:“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火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玄德聞歌曰:“此真臥龍矣!”滾鞍下馬,向前施禮曰:“先生冒寒不易!劉備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驢答禮。

諸葛均在後曰:“此非臥龍家兄,乃家兄岳父黃承彥也。”玄德曰:“適間所吟之句,極其高妙。”承彥曰:“老夫在小婿家觀《梁父吟》,記得這一篇;適過小橋,偶見籬落間梅花,故感而誦之。不期爲尊客所聞。”玄德曰:“曾見令婿否?”承彥曰:“便是老夫也來看他。”玄德聞言,辭別承彥,上馬而歸。正值風雪又大,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後人有詩單道玄德風雪訪孔明。詩曰:“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偏生傑士疑。未知其言若何,下文便曉。

第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第30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第150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第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第111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第6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第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第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第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第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第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第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第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第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第2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第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第24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第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第110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第160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第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第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第86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第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第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第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第54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第2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第26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第2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第83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第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第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第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第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130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第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第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第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第74回 龐令明擡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第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第56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第33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第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第6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第4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第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第180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第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第170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第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第29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第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第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第89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第26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第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第15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第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第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83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第40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第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第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第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第59回 許諸裸衣鬥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第43回 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衆議第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第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