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將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張飛趕來,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劉封、糜芳已安排船隻等候,遂一齊渡河,盡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將船筏放火燒燬。卻說曹仁收拾殘軍,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見曹操,具言失利之事。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山塞野,盡至新野下寨。傳令軍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令大軍分作八路,一齊去取樊城。劉曄曰:“丞相初至襄陽,必須先買民心,今劉備盡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徑進,二縣爲齏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若其來降,則荊州之地,可不戰而定也。”操從其言,便問:“誰可爲使?”劉曄曰:“徐庶與劉備至厚,今現在軍中,何不命他一往?”操曰:“他去恐不復來。”曄曰:“他若不來,貽笑於人矣。丞相勿疑。”操乃召徐庶至,謂曰:“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憐衆百姓之命。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義,故特使公往。願勿相負。”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見,共訴舊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來招降使君,乃假買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進。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計。”玄德欲留徐庶。庶謝曰:“某若不還,恐惹人笑。今老母已喪,抱恨終天。身雖在彼,誓不爲設一謀,公有臥龍輔佐,何愁大業不成。庶請辭。”玄德不敢強留。

徐庶辭回,見了曹操,言玄德並無降意。操大怒,即日進兵。玄德問計於孔明。孔明曰:“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先使雲長往江岸整頓船隻,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曰:“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玄德於船上望見,大慟曰:“爲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聞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顧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雲長催船渡之,方纔上馬。

行至襄陽東門,只見城上遍插旌旗,壕邊密佈鹿角,玄德勒馬大叫曰:“劉琮賢侄,吾但欲救百姓,並無他念。可快開門。”劉琮聞玄德至,懼而不出。蔡瑁、張允徑來敵樓上,叱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爲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衆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張飛便躍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驚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軍馬入城。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將文聘麼!”魏延大怒,挺槍躍馬,便來交戰。兩下軍兵在城邊混殺,喊聲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願入襄陽!”孔明曰:“江陵乃荊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爲家。”玄德曰:“正合吾心。”於是引着百姓,盡離襄陽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陽城中百姓,多有乘亂逃出城來,跟玄德而去。魏延與文聘交戰,從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盡。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卻說玄德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揹包者不計其數,路過劉表之墓,玄德率衆將拜於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託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干。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言甚悲切,軍民無不下淚。忽哨馬報曰:“曹操大軍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趕來也。”衆將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擁民衆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爲上。”玄德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爲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聞玄德此言,莫不傷感。後人有詩讚之曰:“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卻說玄德擁着百姓,緩緩而行。孔明曰:“追兵不久即至。可遣雲長往江夏求救於公子劉琦。教他速起兵乘船會於江陵。”玄德從之,即修書令雲長同孫乾領五百軍往江夏求救;令張飛斷後;趙雲保護老小;其餘俱管顧百姓而行。每日只走十餘里便歇。卻說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陽,召劉琮相見。琮懼怕不敢往見。蔡瑁、張允請行。王威密告琮曰:“將軍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無備。願將軍奮整奇兵,設於險處擊之,操可獲矣。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此難遇之機,不可失也。”琮以其言告蔡瑁。瑁叱王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威怒罵曰:“賣國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瑁欲殺之,蒯越勸止。

瑁遂與張允同至樊城,拜見曹操。瑁等辭色甚是諂佞。操問:“荊州軍馬錢糧,今有多少?”瑁曰:“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八萬。錢糧大半在江陵;其餘各處,亦足供給一載。”操曰:“戰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領?”瑁曰:“大小戰船,共七千餘隻,原是瑁等二人掌管。”操遂加瑁爲鎮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爲助順侯、水軍副都督。二人大喜拜謝。操又曰:“劉景升既死,其子降順,吾當表奏天子,使永爲荊州之主。”二人大喜而退。荀攸曰:“蔡瑁,張允乃諂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顯爵,更教都督水軍乎?”操笑曰:“吾豈不識人!止因吾所領北地之衆,不習水戰,故且權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後,別有理會。”

卻說蔡瑁、張允歸見劉琮,具言:“曹操許保奏將軍永鎮荊襄。”琮大喜!次日,與母蔡夫人齎捧印緩兵符,親自渡江拜迎曹操。操撫慰畢,即引隨徵軍將,進屯襄陽城外。蔡瑁、張允令襄陽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撫諭。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撫慰曰:“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遂封蒯越爲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爲關內侯;而以劉琮爲青州刺史,便教起程。琮聞命大驚,辭曰:“琮不願爲官,願守父母鄉土。”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隨朝爲官,免在荊襄被人圖害。”琮再三推辭,曹操不準。琮只得與母蔡夫人同赴青州。只有故將王威相隨,其餘官員俱送至江口而回。操喚于禁囑咐曰:“你可引輕騎追劉琮母子殺子,以絕後患。”于禁得令,領衆趕上,大喝曰:“我奉丞相令,教來殺汝母子!可早納下首級!”蔡夫人抱劉琮而大哭。于禁喝令軍士下手。王威忿怒,奮力相鬥,竟被衆軍所殺。軍士殺死劉琮及蔡夫人,于禁回報曹操,操重賞于禁。便使人往隆中搜尋孔明妻小,卻不知去向。原來孔明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內隱避矣。操深恨之。襄陽既定,荀攸進言曰:“江陵乃荊襄重地,錢糧極廣。劉備若據此地,急難動搖。”操曰:“孤豈忘之!”隨命於襄陽諸將中,選一員引軍開道。諸將中卻獨不見文聘。操使人尋問,方纔來見。操曰:“汝來何遲?”對曰:“爲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早見耳。”言訖,欷歔流涕。操曰:“真忠臣也!”除江夏太守,賜爵關內侯,便教引軍開道。探馬報說:“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裡,計程只有三百餘里。”操教各部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卻說玄德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進發。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孔明曰:“雲長往江夏去了,絕無迴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煩軍師親自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孔明允諾,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當日玄德自與簡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間,忽然一陣狂風就馬前颳起,塵土沖天,平遮紅日。玄德驚曰:“此何兆也?”簡雍頗明陰陽,袖佔一課,失驚曰:“此大凶之兆也。應在今夜。主公可速棄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從新野相隨至此,吾安忍棄之?”雍曰:“主公若戀而不棄,禍不遠矣。”玄德問:“前面是何處?”左右答曰:“前面是當陽縣。有座山名爲景山。”玄德便教就此山扎住。

時秋末冬初,涼風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玄德大驚,急上馬引本部精兵二千餘人迎敵。曹兵掩至,勢不可當。玄德死戰。正在危迫之際,幸得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張飛保着玄德,且戰且走。奔至天明,聞喊聲漸漸遠去,玄德方纔歇馬。看手下隨行人,止有百餘騎;百姓、老小並糜竺、糜芳、簡雍、趙雲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正悽惶時,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言:“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張飛曰:“他今見我等勢窮力盡,或者反投曹操,以圖富貴耳!”玄德曰:“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糜芳曰:“我親見他投西北去了。”張飛曰:“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槍刺死!”玄德曰:“休錯疑了。豈不見你二兄誅顏良、文丑之事乎?子龍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龍必不棄我也。”張飛那裡肯聽,引二十餘騎,至長阪橋。見橋東有一帶樹木,飛生一計:教所從二十餘騎,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以爲疑兵。飛卻親自橫矛立馬於橋上,向西而望。

卻說趙雲自四更時分,與曹軍廝殺,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尋不見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雲自思曰:“主公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斗,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回顧左右,只有三四十騎相隨。雲拍馬在亂軍中尋覓,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着槍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趙雲正走之間,見一人臥在草中,視之,乃簡雍也。雲急問曰:“曾見兩位主母否?”雍曰:“二主母棄了車仗,抱阿斗而走。我飛馬趕去,轉過山坡,被一將刺了一槍,跌下馬來,馬被奪了去。我爭鬥不得,故臥在此。”雲乃將從騎所騎之馬,借一匹與簡雍騎坐;又着二卒扶護簡雍先去報與主人:“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人來。如尋不見,死在沙場上也!”

說罷,拍馬望長阪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那裡去?”雲勒馬問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劉使君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夫人消息。軍士曰:“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只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雲大叫曰:“內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後面望見趙雲,放聲大哭。雲下馬插槍而泣曰:“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糜夫人與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逐,棄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枝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斗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

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着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雲請甘夫人上馬,殺開條大路,直送至長阪城。只見張飛橫矛立馬於橋上,大叫:“子龍!你如何反我哥哥?”雲曰:“我尋不見主母與小主人,因此落後,何言反耶?”飛曰:“若非簡雍先來報信,我今見你,怎肯幹休也!”雲曰:“主公在何處?”飛曰:“只在前面不遠。”雲謂糜竺曰:“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往尋糜夫人與小主人去。”言罷,引數騎再回舊路。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揹着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揹着曹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着趙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槍,復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兒,左腿上着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

趙雲聽了,連忙追尋。只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着阿斗,坐於牆下枯井之傍啼哭。雲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雲曰:“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爲累也。”雲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妾身委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阿斗遞與趙雲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爲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後人有詩讚之曰:“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殺散衆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後人有詩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張郃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涌泉。殺退衆軍將,直透重圍。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徵袍。正行間,山坡下又撞出兩枝軍,乃夏侯惇部將鍾縉、鍾紳兄弟二人,一個使大斧,一個使畫戟,大喝:“趙雲快下馬受縛!”正是:“才離虎窟愈生去,又遇龍潭鼓浪來。畢竟子龍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第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第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第29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第113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鬥陣破鄧艾第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第130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第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第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第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第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第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第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第190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第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第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第23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第120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第180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第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第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第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第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第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第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第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第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64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第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第87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第42回 張翼德大鬧長阪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第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第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第160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第9回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第67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56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第71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第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第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第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第56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第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第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第71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第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180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第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第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第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第90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第67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111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第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第180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第10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第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第140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第170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第79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第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第71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第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第140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第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羣英會蔣幹中計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第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第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第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第110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