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兒子的滿月酒,但陳翎還一直在書房處理着政務。
半壁翼州之中的各項物資,爲陳翎調撥至各處,安撫黎民。
諸葛亮所言及的就近安置百姓,陳翎有過此意,但在難民自動開始遷徙之後,便不加攔阻了。
這是爲將來考慮,太過低下的農業耕種,一直影響着呂布一勢的糧食問題。同時,諸郡縣下各地的富商、世家,他們亦在陳翎的思量範疇之內。
若是能趁此災難之年,將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百姓集中起來,安置在各郡縣城池之中,那麼就算現在困苦一些,但若能熬過此一段時間,便可依此形成較大的幾座城池來。
一座城池的發展、繁榮,最主要的基礎是人口,若無人口,城池再大再廣亦是枉然。
設想,一座城池當中,有呂布所派遣的官吏,有本地的富人,有居住於此的寒門、世家,雖然他們是這座城池的上層,但這些人都是不產出的。他們所消耗、交易的食物、財寶,都來自底下百姓的辛勤勞動,若無有相對基數量的百姓在此,他們什麼都不是。
正因此,陳翎纔不顧其他,任由百姓在遷徙當中餓死、凍死,而不加援手,只等他們自己踏入城池之後,這纔給予食物、房屋,滿足他們日常需要,讓他們苟且活着。
當這些背井離鄉聚居至城池之中後,他們原來的村莊便會荒廢下來,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爲略有積蓄富家、世家所得,只等來年,他們回至家鄉之後,重新訂立勞役條款,繼續維持着這樣的生活。
爲富不仁指的就是這樣一類人,對此,陳翎所能做的就是派遣出軍伍,一部、一營的,由麾下將校率領着,前去誅滅!
貧賤之人是沒有積蓄的,只有這些人才會在此刻,憑藉着早就屯積下來的糧食過活,斬殺他們,陳翎覺得絲毫沒有內疚之意。
抄沒的家產可以用來向孫策購入糧食,查繳的糧食可供自己分發給現在居住在縣城中的百姓,一舉二得之事,何樂而不爲呢。
讓黎民遷徙至縣城中,這是一個陳翎能給出的希望。只要到達郡縣城池中,便能活下去,不然就只能強撐過今年,自己無能爲力。
地域實在太過廣大,自己所掌之兵力所不能及,只能如此這般行事。
至於百姓到達郡縣城之中後,能否這樣存活下去,陳翎已有所慮及。
不是每一個能到達縣城中的百姓都會生活美滿的,有人會在此過程中,淪爲其他之人的僕役,或操持賤業,爲奴爲婢,不一是處。
沉痛哀思間,陳翎只得藉着“他們至少活了下去”這樣的信念來勸慰自己。
百姓進入後的城池,將來的構成勢必是這樣的。
富人永遠是富人,除非爲自己所忌憚,給予剷除,否則就只能等待曹操攻陷過來,纔會有所變化。
世家亦是如此,他們的人間關係複雜,在自己軍政衙府之中,就有他們當中的人,若想長治久安,自己無他法,勢必要依靠他們來治理當下的轄地。
除了這二類人之外,接下來的就是依附在他們身上的親眷、好友,乃至僕役。
這些人或許沒有富人、權貴這般得意,但在與龐大的普通百姓相較之後,他們或許是活得最爲舒心的一類人。
他們沒有來自頂頭的危機感,他們沒有來自自己的威脅感,他們高高在上,只需臣服某一人或某一羣體,便能生活無憂,安享着權勢與財富帶來的愉悅感。
刨去這少數的兩類人之外,剩下的全部是靠出賣自己、出賣力氣的苦力、勞役。
他們這些百姓,能活着便是唯一的目的。
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在他們身上,只有靠着機遇才能過上相對較好生活。
他們在城池中,佔着絕大多數,陳翎不希望這些百姓失去進取之心,這樣的城池將會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一個沒有進取之心的城池是沒有未來可言的。
由此,陳翎籌劃中,醞釀着“開科取士”這一政略。
開科取士就是科舉考試,爲國求賢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異的士人爲官吏。
爲了這一開科取士之舉,陳翎所要做的事項很多,非常繁瑣。
首先,得確保百姓至少衣食無憂。
如何做到這一點,那麼就是荒廢下來的田畝,得重新釐清,然後分發給百姓。
今年,死的人比較多,加上陳翎毫不留情的斬殺了無數鄉間富人、世家,遭遇重大災難的諸郡縣,爲之一空。
有了這些田地之後,雖然現在無產出,但只要有人在,來年想必自給自足,應該能勉強達到的吧。
如此想着之後,陳翎將這些田畝按照均田制來實施。
均田制:即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百姓耕作,土地爲呂布所有,耕作一定年限後歸百姓所有。
有了均田制來確保百姓能夠衣食有餘之後,便可在此前提之下,實施其他方略。
農莊制再一次出現在陳翎的心中,城池有限,且距離所轄田地較遠,耕種之時,不可能行走數個時辰之後,來到屬於自己的土地上耕作。
這樣的事情實在太不合理,因此在原來荒廢下來的村落上,重新安置人口,構建成新的農莊就成了陳翎必然的選擇。
隨着農莊的展開,陳翎會添加一些其他,譬如匠作、鄉間私塾等人等物進入其中,爲將來的“開科取士”作準備。
這一項,今年已經是來不及實施了,只能留待明年再說。
最後,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事項,其實都爲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增加自己的實力,爲將來的征戰預先做出準備。
因此,逐漸開始重新聚衆招募士卒,以成精兵,亦在陳翎的思量之中了。
原來遣散的兵卒會被召回,經歷大難大災之後,能夠活下來的不是婦孺就是體健壯碩之人,由此而組建的兵勢,只要不存在缺衣少糧的情況,勢必會比之前的軍勢更爲精銳,陳翎對此,相當的有信心。
觥籌交錯間,諸葛亮向着居上首的陳翎
行近。
自三月離開北海之後,四月便開始生變,災難臨頭中,陳翎無暇再至北海,呂布亦未曾派遣人過來請陳翎至青州,故此,陳翎與諸葛亮兩人間,僅僅是見過數面,那還都是在三月北海之時。
諸葛亮向着有些微醺的陳翎拱手言道:“在下賀大人喜得貴子。”
陳翎哈哈一笑,持酒樽相待諸葛亮,言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孔明…”陳翎頭昏眼花間,忘記的隱瞞心思,脫口而出,喚起諸葛亮未起的字來。
剛剛張嘴說完,陳翎一個激靈就醒悟過來,瞅着諸葛亮迷惑的神情,心中急思,開口言道:“吾有諸般神通,望人生字便是其一,子瑜之弟,孔明一字,是否妥貼?”
聽得陳翎胡亂吹噓,諸葛亮呵呵一笑,將方纔疑惑的念頭甩開,唸叨起“孔明”兩字來。“孔”字本義是通,也有大的意思,而“明”則毋需多思,就是明白的意思,兩者加一塊說得是洞見和清晰,洞見事物通達其旨。
自己唸叨幾遍之後,諸葛亮覺的甚合己意,乃向陳翎拱手致謝,言道:“大人所言不差,此一字與吾頗爲合契,不知能否贈予在下?”諸葛亮心思中暗想着,孔明兩字莫非是陳翎想加給自己兒子的?
須知此時,陳翎之子至今尚無名字,方纔見他若有所思,想必是爲此在思忖着罷。
如此一來,陳翎脫口而出的禍事,在未及散佈開來之前,便已消除,陳翎不知諸葛亮心中所思,聽聞他如此言語,心中暗喜,乃道:“你若喜歡,拿去便用,毋須在意我。”
諸葛亮聽聞陳翎所語,貌似粗魯,但己甚爲感激,乃不以爲念,拱手施禮再拜謝言道:“來年亮就要加冠,大人能否賞光,前來北海一觀?”
加冠禮一般是男子年至二十方纔會行此禮,不過有武帝珠玉在前,又值此亂世,早早加冠的不在少數,諸葛亮的緣由更多,陳翎不以爲怪。
暗自思量着翼州諸多繁雜之事,要等自己解決處理,陳翎只能帶着歉意推辭言道:“非是不肯就行,不過這平原…”陳翎話沒有說完,諸葛亮已明白其中原因,兼之此一說亦不過是順勢而爲,不是真心所想,諸葛亮遂截斷陳翎所說之話,頷首言道:“亮心中明白,大人事務繁忙,不能得空,毋需遷就於吾。”
陳翎點頭,智者如諸葛亮者,世間不多,惟有此一人矣!
諸葛亮接着揚眉說道:“不過,據我所知曉,翼州之中,平原、渤海、清河等郡縣地內,黎民百姓生活無所依靠,皆聚衆向各城而行,大人,對此可有方略對策?”
聽得諸葛亮見聞,陳翎對其頗有好感,乃將心中謀略講來,以供剖析。
陳翎講畢,諸葛亮臉上浮現出不忍之色,拱手開口爲百姓言道:“民貴君輕,只聞解民倒懸,未曾見過見棄於人之事,大人何以反視之?”
這是理念的不同,諸葛亮講究的是一個“仁”字,而陳翎則認爲人心叵測,只需顧全大局,便可安頓天下芸芸衆生,使得民有所食,老有所依即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