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

建安十二年,晉泰始元年,經由長達二月的兵圍之後,陳翎在七月開始攻擊成都城池了。

其實經過陳翎與呂布封賞王爵於一事上相互拖延,成都城中的存糧已經不多了,儘管川地有天府之國的名聲,在成都的周邊都是適應種植作物的平原,但成都城中畢竟有四十萬的人口,一個月不足爲慮,二個月之後,也就捉襟見肘了。

劉備的病體已經痊癒,不過傷感關羽、張飛兩人先後離去,又因城外有陳翎的大軍包圍,他怎能有心情繼續養病不出?

也就在月餘前,糧食即將告罄的消息傳來之後,劉備扶病體出來主事。

當陳翎遣人進城反覆勸降之際,劉備心痛雲長、翼德兩人之逝,怎會不抵抗一番就此投降?

因此,在這二個月內,劉備、徐庶、陳登、法正等人在其他無事可做的情況之下,將成都的城防生生增厚了一成,待等張郃、周泰等將帥引兵欲攻城之時,這才發覺這成都城池已經變厚實了。

不管如何,大軍陳列城下已經有二月之久,若不攻擊一番,怎知不能打破?

何況,此是劉備僅有唯一可供依靠的城池,只要攻下了這一城,劉備就算不投降,亦由不了他了。

戰鬥就在晌午時分開始,陳翎遣柳毅、公孫羽爲前軍,張郃、馬岱爲次,張任、周泰爲最後一軍,輪番攻城。

周泰的部從在之前的戰鬥中耗損不少,不想再折損他兵卒的陳翎,纔會安排下這般攻擊陣容。

至於將成都全部包圍起來,陳翎沒有這般狂妄自大,且放開一條生路,讓城中的將卒動搖,亦不失爲一上策。

須知,此時的劉備的將卒,就算能夠從成都逃脫出去,又能去得了哪裡?

去投曹操,綿竹關還在自己手中,審配是被自己調遣了回來,但吳蘭還在那裡,陳翎又遣了辛毗、王昶兩人過去相助,就算吳蘭念舊情,亦不能得過矣。

除去北上之後,也就剩下南下,南蠻那塊地,是個中原人都不願意去,陳翎量

成都城中的將卒寧願投降自己,也不會願意去往南蠻。

南蠻,南蠻,也就是野蠻之地,誰會想去那裡。

薛蘭的投石機拋射出的巨石砸在城池上,但沒有破開城牆,陳翎見之,心中一擰,暗自念道,看來這成都想急切攻下,還是比較爲難。

想着這些,陳翎下令命柳毅、公孫羽兩人開始向城頭攻上去。

他倆人一軍不多,止有一萬餘人馬,對上劉備的軍勢很是吃虧。

但此次陳翎的攻城策略就是以戰對攻,消耗城中的兵力,然後由周泰帥軍攻下此一城。

自己既然已經受封爲王,除非想做那皇帝,不然再多再大的戰功對自己都沒有意義了,就算呂布想晉身自己,亦沒有辦法了,除非他會讓出皇位來。

可那是不可能的,亦非是陳翎所追求的,畢竟皇帝、聖上、陛下,這樣的人都自稱朕,寡人。

初,趙高爲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衆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這是趙高欺主之言,不必提他,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建議“朕”爲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

而寡人,即爲寡德之人,意爲“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世人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就是說君主、諸侯王的權位是上天賦予的,但上天只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君主、諸侯王如果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位,所以君主、諸侯王就謙稱自己是“寡人”。

對於“孤”這個王侯自稱,陳翎就已經覺得相當耐人尋味,何況其他。

除了這明面上的原因,在陳翎的心底深處,其實對於這個世道已經深深的厭倦了,他本是一富貴子弟,在達到了人生頂點,爲衆人的安全作出佈置之後,他已經萌生退意,一如昔日范蠡,只想泛舟五湖,翩然而去。

兵馬的廝殺聲震耳欲聾

,漫天的戰鼓聲不絕於耳,陳翎閉上雙目,靜待着戰事結束。

城中的兵卒由於缺少足夠的糧食,體力不支,在柳毅、公孫羽一輪攻擊之後,便開始呈現出敗退的模樣。

張郃、馬岱兩人騎在戰馬上,相互抱拳道了一聲保重之後,便分別馳向城門的左右兩側,各帥着本部將卒開始的攻城之戰。

於路之上,一地的死屍,這是前軍柳毅、公孫羽兩人的部從,他們或爲弓矢所射中,或是被強弩穿胸而過,斃命當場。

張郃見之,策馬避過,驅馬直入。

在他的身後,是一支萬餘人組成的兵勢,這些將卒各個都是軍中精銳勁卒,奔跑起來自有一股不可披靡的氣勢在裡頭。

“殺啊!”

“衝啊!”

這樣的情形張郃不知見過多少回,但在這般的氣勢之下,他胸膛中還是不由得升起一股戰意,激盪在他心間。

他瞭望城頭,無數的敵兵敵卒正在奮力抵禦着自己一方的侵攻,張郃哂笑了一聲,望着那同樣看向自己的老將,張郃喃喃道着,黃忠黃漢升,此戰中,就由我來取你的性命罷!

劉備帳下將帥凋零,如今能堪自己一戰的就是此人,除了此人,其他人等,張郃都不放在眼裡。

暗暗的偷窺了一眼身後焦慮的周泰,張郃暗笑不已,此次大戰,陳翎不知出於何種考慮,將周泰這一猛將佈列在最後一陣攻城。

是因他前些日子折損太過了嗎?

還是其他?

這些緣由不須弄清楚,張郃只知道此際,若是由自己先登攻上成都城頭,那麼自己的大名肯定會響徹環宇,就算昔日的關羽關雲長,張飛翼德,都不能與自己相提並論。

他們是失敗者,而自己是勝利者,攻下成都之後,自己會轉戰西涼長安,或是江東建業,在曹操、孫策兩家還與自家並存於世之時,自己的征戰之路還未走完,自己還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戰功。

шωш◆Tтkд n◆co

而他們的前進步伐,只能到此爲止了!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顏良攻城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諸將爭功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回 拜見呂布正文_第六百零八回 兵圍廬江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回 紙上談兵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四百四十七回 呼之欲出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襲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回 思緒萬千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一百五十四回 曹軍攻戰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