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

“張將軍,男兒流血不流淚,切不要哭,如此豈不是好似陶某委屈了你一樣?”陶商寬言安慰他。

張郃擡手將眼淚擦乾,道:“丞相說的極是,是郃失態了。”

陶商命人暫且替張郃收下佩劍,甲冑,然後拉着他坐下,道:“儁乂,你我也算是相識多年,對於陶某治政治軍,想必你也多有耳聞,說一句不吹噓的話,陶某治軍八年,治下之將,從無一人無辜獲罪,也從沒有因爲自身喜好,而擅動過手下一人,這個想必你也是清楚的。”

張郃咧嘴笑了笑。

陶商這一點確實值得人欣賞,他從來都沒有收拾過手下下的人……他一般專門拾掇別人手底下的人。

“郃亦曾有聞。”

陶商繼續道:“河北袁氏,樹大根深不假,袁紹是一位明主亦是不假,但袁紹如今年紀已經漸大,且袁氏身上還有擅殺天子罪名,失了天下人之心!其二子亦是暗地裡多有相爭,如此下去,袁氏的勢頭怕是並不會長久。”

張郃長嘆口氣,道:“袁氏之衰,郃亦是有所感觸,但當年大將軍對我甚厚,張郃打定主意,必當竭盡心力輔佐,但如今大將軍因一己之喜好,欲害我性命……郃不欲枉死,得丞相對我這般重視,郃雖結草銜環而不能報答,今願降丞相,以保全性命建功!”

張郃這人說話,倒是實在,並沒有說什麼過多的大道理,而是擺明了告訴陶商自己並不想死。

陶商很是開心,他站起身來,道:“待冀州大定之後,陶某便表奏天子,敕封將軍爲蕩寇將軍,領一社區侯。”

張郃急忙起身,連道:“不敢,不敢!多謝丞相栽培。”

隨後,張郃琢磨琢磨不對味,隨即問道:“敢問丞相,何爲社區?”

陶商笑着道:“是陶某新研究的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你以後就會明白了。”

張郃恍然的點了點頭,也沒太把陶商的話往心裡去。

少時,便見阿飛將那七個被劫持的信使身上的信物取了來,呈遞給了陶商。

這當中有袁尚的親筆書信,還有一些鐵製符牌。

陶商左右來回的擺弄,然後問張郃道:“這個可是袁氏的信物?”

張郃點了點頭,道:“是袁紹給幾個兒子專用的符牌,用以他們從各處調遣兵將,或是求援之用,非危機之時不會使用。”

陶商恍然的點了點頭。

他略一沉思,道:“我倒是有一條計謀,可以破袁尚和袁譚兩兄弟,但需要儁乂相助……不過你要幫我對付的,是袁紹的兩個兒子……舊主之子,你可下得去手?”

張郃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低頭仔細的思考。

陶商也沒有催逼他,只是靜靜的等待着他的答覆。

畢竟他原先曾是河北舊臣,如今驟然跳槽子反叛,已經是做出了極大的心理鬥爭,讓他立刻出手對付袁紹的兩個公子,想必他心中一定會經過一番心理鬥爭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理解,張郃若是不答應,陶商也不會強迫。

少時,卻見張郃點了點頭,道:“末將願意效勞。”

陶商詫然的看着他,奇道:“儁乂如何想通的?”

張郃淡淡道:“本來也想不通,但一則我既已經爲了保命而投效,便自當爲丞相效力,何須再做顧念舊主之事?如此,也不過是僞君子之行徑,況且袁譚和袁尚昔日也非我主,相助丞相也是理所應當。”

陶商點了點頭,張郃這話若是換在一般士人的耳朵裡,必然會被一頓抨擊,但聽在他的耳朵裡,卻有了一些直率的意味。

寧做真小人,不做僞君子。

“儁乂既然如此說了,那陶某便跟你說把計謀交待一下,首先我打算派手下的精銳校事,扮做袁尚的手下,去給袁譚送求救書信……當然了,河北信使一般碰見袁家公子如何說話,這些還要儁乂告訴我一個大概,然後,我們就……”

……

袁譚大寨。

袁譚連日來一直沒有動地方,倒不是他不想動,而是他不敢輕易動。

各處營寨受到敵襲的消息他也通過斥候知道了,就連袁紹的主營都受到了攻擊。

袁譚昔日曾打過好幾場敗仗,爲了這些敗仗,他已經被袁紹冷藏的太久太久了。

別說是昔日鎮守的青州,便是連鄴城也回不去了。

如今的袁譚,吸收了以往的教訓,卻是不在隨意出戰。

自己的營寨至今還沒有受到攻擊,袁譚雖然也曾想過是陶商顧念舊情對自己手下留情,但這種想法最多也就是想一想,當不得真。

舉棋不定之下,袁譚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陶商手下:裝扮成袁尚求救使者的人,來到了他的面前。

呈遞上袁尚的求救書信,又拿出來袁尚的符牌……袁譚確認無誤,確實是袁尚的求救無疑。

按道理來說,這個時候,來送信的這個使者若是好言相勸,或是耐心引導,讓袁譚出兵倒還真是沒有什麼問題。

偏偏那個使者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張口閉口都是“三公子這,三公子那”,完全不似是在求援,彷彿是代表袁尚來命令袁譚出兵救他一樣。

袁譚對袁尚本就是仇視大於親,再一看這個求援使者的態度,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父親還沒死……這混賬東西就好像已經開始以袁氏之主自居了。

袁譚本就不是什麼省油的等,面對這種情況,他自然是不會出兵。

他打發了“袁尚的使者”回去,然後繼續幹乾巴巴的在營寨裡待着。

袁尚居然這樣派使者跟我說話,自己若是應了他的話而出兵去救,豈不是承認了袁尚爲袁氏之主。

別看袁譚這一年多的時間客居幷州,但長子的身段卻一直沒有放下,他的心中還是惦記着鄴城那個大將軍的位置!

靜靜屯兵的時節,“袁尚”又派了手持書信的使者前來督促袁譚出兵,但袁譚只是口中答應,行動上一點沒有。

直到過了幾波催促出兵的使者之後,袁紹本寨的上將張郃,親自率兵來到了袁譚的大營!

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七百章 賤招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