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洛陽2

“大將軍,您現在坐擁二十萬大軍,執掌大漢神器,天下諸侯看見大將軍雄踞洛陽,威震天下,哪一個不動心,那一個不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性大將軍這樣威風?所以眼下朝廷雖然平靜,但是暗流涌動,許多針對大將軍的策劃,已經開始實行。而大將軍現在需要的,就是震懾羣雄,使得天下所有打壞主意的諸侯,都感到膽寒,從而樹立起強大的威信,這樣大將軍才能稱霸天下,而沒有後顧之憂。”李儒眼中露出神秘一笑,看着董卓,等待着董卓的反應。

“恩,你說的確實不錯。灑家三萬涼州鐵騎進入洛陽,到了現在,也只不過堪堪控制住洛陽的局勢。可是真要號令天下,稱霸天下,的確困難無比,不知李儒你有什麼好辦法?”董卓雖然心中興奮不已,面上卻做出淡定的神色,向李儒請教。必定董卓現在一旦穩住洛陽的局勢,就很可能一下子行霸天下,但是隻要稍有閃失,也會落得的死無全屍的下場,這就由不得董卓不加謹慎。

“在下已經爲大將軍想好了兩條計策,有我李儒這兩天計策,大將軍足可以稱霸天下。這第一就是讓李傕郭汜分兵兩路,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洛陽周圍城池的控制權,徹底控制洛陽周邊,這樣一來我軍就在洛陽徹底紮下了根基,即便有其他諸侯想要染指洛陽,也變得困難無比。而另一路大軍,則開往長安,長安乃是大漢龍興之地,民富國強,易守難攻,先秦吞併天下之根及所在,大將軍若是的了長安,則三輔之地盡歸大將軍所有,到那時大將軍進可虎視中原,吞併天下,退有三輔雄關可割據一方,到了那個時候,大將軍雄霸天下,實力之強無人能夠撼動。”李儒堪堪而談,說道高興之處,竟然止不住眉開眼笑,好像董卓的霸業,只在他言語之間便可完成一般。

“李儒你說的沒有錯,不過我剛入洛陽,執掌朝廷不過數日,這樣大的動作,怕是朝臣們不會同意吧?”董卓雖然狂妄,但是身爲武人,和那是士子學者想必,總覺得自己低了一頭,現在董卓即使當了大將軍,對於那些執拗地文人,還是免不了有些擔心。

“將軍執掌兵事,只需發令即可,何必和那些酸儒商議,那些人平日裡飽食終日,只知道誇誇其談,哪裡懂得是麼治理天下,此事當將軍當斷則斷,萬萬不可延誤,遲則生變。”李儒倒是和董卓不同,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謂的名門之後,天子門生。

“不錯,這件事情就照你說的去做,我準你拿我的令箭傳令李傕郭汜,即刻行動,不得延誤。等我真正掌握了長安和洛陽,我倒是要看看,還有誰能和我抗衡。”董卓終於下定了決心,要以最快的動作,掌握天下形勢。

“大將軍,我今天要獻給您的第二策,就是專門對付這些文臣士子的。大漢立國以來,因爲高祖懼怕將領擁兵自重,故而重文輕武,大力提高文臣的地位,而打壓武將的地位,以至於那些士子,一個個自以爲聖人門徒,高傲自大,桀驁不馴。大將軍執掌朝政,要想減少麻煩,就必須像秦始皇那樣,清洗朝中文臣勢力,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朝廷的純潔性,樹立大將軍無上權威。”李儒隱隱的一笑,狠辣之情油然而生。

“是啊,說真的灑家已看不慣那些自以爲是的文臣嘴臉,但是殺人總要有個由頭,我若隨便殺人,怕是會引起朝野不滿,必定我來到洛陽時日尚欠,還需要鞏固根基。”董卓雖然殺伐果斷,然而文臣在大漢朝的地位特殊,即便是靈帝在位,雖然有黨錮的紛爭,但是也沒有敢對朝中的文臣下死手,所以對於這件事情,董卓還是很有顧慮的。

“呵呵,大將軍放心,我李儒做事,怎麼會沒有輕重,讓大將軍背黑鍋呢?”說到這裡李儒突然掉轉了話題。“大將軍覺得劉協此子如何?我觀此子聰穎,有君王之像。聽說靈帝死前,曾有遺詔要傳位於此子。”李儒此時,倒是顯出對劉協很感興趣的樣子。

“嗯,這件事情灑家也是聽說過,不過這件事情與灑家有何關係?”看着李儒突然提起劉協,董卓倒是有些不解。

“嘿嘿,大將軍明日可在朝議之時,與朝中諸位大臣商議廢立新帝之事,到時候那些不滿大將軍的大臣,必定會跳出來反對,到那時大將軍再拿出靈帝的遺詔,當場宣讀。如此一來那些反對大將軍的人,就變成了反對劉協做皇帝,反對靈帝的遺詔。屆時大將軍可以以叛逆之名,將這些大臣統統處死,自此之後,朝堂之上,還不是大將軍一個人說了算麼?”李儒偏着腦袋,嘿嘿笑道。

“你說的有理,可是我們哪裡來的靈帝的詔書?”董卓看着李儒,有些發癡,顯然現在的董卓,還沒有進入手握權柄,執掌天下的狀態,所以做起事來還有些束手束腳。

“大將軍請看這是什麼?靈帝的詔書,屬下已經爲大將軍準備好了。”說着李儒從懷中,取出了一張明黃色的絹布,交給了董卓。

董卓伸手接過李儒手中的絹布,展開一看之下,竟然下了一跳。原來這竟然是一道聖旨,上面還加蓋了靈帝的玉璽。董卓再看這聖旨上的意思,一下子明瞭了,這竟然是一封,讓劉協繼位的傳位詔書,不過這並不是董卓的吃驚之處,真正讓董卓吃驚的是,這張聖旨上,竟然指名道姓的寫着託孤與董卓,希望董卓能夠輔助劉協,中興大漢。

這可就了不得了,本來董卓進京,不過是奉了何進的命令,可是有了這張聖旨,董卓的身份就不再是一個小小的刺史,而是大漢朝真正的託孤重臣,厚實的顧命大臣。這顧命大臣的權力極大,在皇帝不能親政的時候,幾乎可以享有皇帝的一切權利。

董卓拿着這張聖旨,翻來覆去的在手中把玩,久久也捨不得放下,好像這張聖旨有着多麼的珍貴,雖然董卓心裡也明白,這聖旨不過是李儒搗鼓出來,欺騙天下人眼球的而已。

要是死去的靈帝,知道自己的傳位詔書,在董卓手裡有了這樣一張翻版,而且自己的幼子劉辯也終於可以登基稱帝的時候,靈帝會作何感想?不過無論如何,靈帝臨終的寄託,董卓還是最終幫助靈帝完成了,從這一點上來說,董卓也算是靈帝冥冥之中的託孤重臣了。

“大將軍,現在雖然一切盡在我軍掌握之中,但是任然有不少的變數,大將軍不可不防。我軍雖然軍力強盛,但是諸侯之中丁原,袁紹以及袁術卻都不可小覷。將軍還需防備一二。”看見董卓的神情,李儒忍不住又出言提醒道。身爲軍師,李儒深刻的明白,無論如何都不可小覷自己的敵人。

“哈哈哈,李儒你放心吧,丁原不過老朽而已,我早晚必殺之,至於袁紹袁術兩兄弟,他們若是合成一股,我尚且忌憚三分,然而他們兄弟離心,有哪裡能夠和我爲敵,不過是些宵小而已,我彈指間就可以讓他們灰飛煙滅。”董卓哈哈大笑,對於這幾個人卻是並不在意。

第二天一早,洛陽皇宮之外人頭攢動,要上朝的官員,都早早的來到了皇宮之外等候。不過來到這裡的,卻並非都是官員,大多是官員們帶來的僕役,護衛之類。試想能夠上得了朝的,都是大漢王朝的高官,誰家了不是僕役門人一大堆,有些喜歡顯擺的官員,自然會帶上很多隨從前來。

當然帶僕役隨從的,其實只能是大漢朝庭的小官,像董卓,丁原以及袁紹這種大漢朝的實權人物,來到的時候,卻是直接帶來了自己的衛隊。也是沒辦法,現在的洛陽爭鬥的厲害,不多帶點人麼,這些人還真得不敢隨便出門。

終於朝議開始了,董卓大馬金刀就率先走了出來,往堂上衆人面前一站,撫摸起自己肚皮。

“諸位,本大將軍入朝以來事必躬親,兢兢業業爲我大漢做事,然而各地紛爭不止,天下百姓仍舊不得安居樂業,本大將軍思慮良久,終於得知我大漢朝的問題,不是出在別處,而是出在朝堂之上。我等想要中興大漢,就要率先改革這大漢的朝堂。”董卓繞了一個彎,自以爲得意的看看衆大臣們,馬上就有和董卓親近的官員隨聲附和。

“大將軍說的對,這大漢的朝廷是該改改了,也只有大將軍才能完成這種改革的創舉,令得大漢朝舊貌換新顏。”衆人人望去,這個附和董卓的官員,乃是董卓新近提拔的陳二狗。

這陳二狗本來是個地皮,後來家裡人使了些錢財,讓這陳二狗在洛陽城混了個守門的差事,卻不成想這陳二狗一發不可收拾,竟然靠上了董卓這顆大樹。

原來當日,董卓大軍抵達洛陽後。卻看見洛陽城門緊閉,竟讓將董卓攔在了城外。必定洛陽乃是國都,守城的官兵看見有大軍到來,很自然的關閉了城門,可是這陳二狗卻是不同,趁人不備,帶了幾個地痞,竟然悄悄開啓了城門,將董卓放了進來。

這下子,陳二狗可是發達了,董卓爲了對他表示讚許,決定要升陳二狗的官。可是董卓進入洛陽,守城的自然就變成了西涼兵,讓陳二狗再去守城門顯然不行,必定有了這次的經驗,就算陳二狗想去守城門,董卓也不放心啊。不過看見陳二狗能言善辯,董卓就讓陳二狗做了個文官,專門負責上朝的時候,找大漢朝的大儒名流們擡槓,這樣一來倒也發揮了陳二狗的特長,而且地皮和文士也不是一個路數,陳二狗上任以來,倒是也爲董卓在朝堂上出了不少力,這不現在看見董卓開口,陳二狗馬上就附和了起來。

第五百九十四章 甄姬仙舞第三百四十章 王允的戰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開溜第三百五十五章 敗走第四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戰火中成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衛仲道的教唆第一百七十六章 火併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江東孫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攸獻計第一百八十章 馬超解圍第二百九十九章 智鬥王允第二百二十章 殉葬第二百四十二章 話別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假孫策第四百零六章 馬超來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三十二章 呂布救美第五十五章 監軍袁術第二百五十六章 關羽出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太尉楊彪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攻寨第三百二十七章 圍殺董卓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六百零九章 東吳第五百六十四章 袁紹託孤第一百三十一章 二愣子的豔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戰第九十七章 管亥來追第一百四十七章 隴西2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遂脫身第五百零二章 造反第六十四 關羽誅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肥羊第一百三十章 盧植獻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壽春之爭第五百八十一章 諸葛亮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三百六十九章 和氣城之戰2第三十一章 呂布報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五章 丁原誘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呂布點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傷關羽第四百九十章 鬥智第三百一十三章 武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江東孫策第六十四 關羽誅心第四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四百四十八章 削髮代首第二百三十八章 尋找張遼第一百四十六章 隴西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戰蕭關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戰三英第五百四十四章 長弓親兵第八十九章 黃巾來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華雄之威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水3第五百章 截殺孫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荀彧臣服第五百八十五章 罷免馬超第六十章 銀搶裴元紹第一百九十三章 司徒王允第六百一十六章 水軍之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魚和熊掌第五百九十一章 信都城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零二章 馬雲祿獻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曹操被救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七十一章 夜襲第二百零三章 殺人第四百八十章 出戰第五百零六章 陳圭見袁紹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四章 怒殺匈奴百夫長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四百三十章 張遼的計劃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二十八章 匈奴破陣第四百章 新的危機第三百零七章 隴西武備學校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術撤軍第四十六章 偶遇田豐,文丑第一百二十章 獻帝登基第六百三十六章 周瑜之死第五百八十九章 廣平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中郎將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戰孫堅第六百零七章 蒯良蒯越第六十一章 義釋衆官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亞父之爭第六百一十章 出兵江夏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十二章 丁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