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衛仲道的教唆

“呵呵,那董卓說穿了原本不過是西涼一刺史而已,只因爲世事巧合,這纔能有今日之勢大。說穿了不過是小人得志,那裡比得上袁家樹大根深,底蘊深厚。這次袁將軍出面組織義軍,一定能夠將那董卓連根拔起,重現漢家榮光。”見袁術心情好,衛仲道也忙上前說道。

兩人說話間,便有士兵帶了一個將領走了過來。這將領正是宛城陳到派來請求援兵得人。

“袁將軍救命啊。昨日,呂布突然率軍來到宛城,趁着我軍不備,竟然就佔據了宛城,我家太守大人派遣小的前來向袁將軍求援,只希望袁將軍能夠派兵相助,消滅呂布,還宛城一個太平。”一見到袁術,那將領忙拜倒在地,向袁術哭訴着說道。

“你說什麼?呂布居然佔了宛城?”聽了這將領的話袁術明顯有些驚訝道:“不是說這呂布纔出了洛陽沒幾天麼?怎麼這麼快就佔據了宛城?”

“將軍,這呂布佔據了宛城,對於將軍來說可是一大威脅啊。要是呂布佔着宛城不走,假以時日必成氣候,倒是怕是會對將軍的汝南形成巨大的威脅啊。”聽到這個消息,衛仲道向袁術說道。

“哦,那依你之見,我應該如何是好?”袁術轉身向衛仲道問道。

“將軍自然要相助陳太守,將宛城奪回來。只是不知道陳到太守有多少誠意啊?”衛仲道笑嘻嘻的說道。

“呵呵,不錯。我袁術的兵馬也不是憑空得來的,不能說打仗就打仗的。這次和牛輔華雄一戰,我軍已經是損失慘重,再去援救宛城,實在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啊。”袁術自然聽出了衛仲道話裡的意思,當然也是希望可以藉此大撈一筆。

“將軍放心,我家太守說了,只要袁將軍能保宛城平安,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即便是以後宛城尊袁將軍爲主,也不是不可能。”這個將領倒是識趣的緊,馬上向袁術說道。

“哈哈哈,陳到太守太可氣了,大家同爲大漢臣子,這種危機的時候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見來人識趣,袁術自然滿心歡喜,這才問道:“不知呂布這次帶來了多少人馬?”

“據小人所知,這呂布這次帶來的人馬不過兩萬有餘,其中不過只有一千騎兵而已,其餘皆爲步軍。只要袁將軍發兵宛城,我家太守願意聯繫舊部,裡應外合,將呂布置於死地。”看着袁術高興,這來人趁熱打鐵的說道。

“呵呵,好,你且下去休息,容我調整兵事,之後便會派出援兵相救宛城。”袁術擺了擺手,讓來人退了下去。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將軍這次便可乘機將宛城收入囊中了。”見來人退下,衛仲道上前一步,向袁術賀喜的說道。

“哈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這宛城太守陳到,實在沒有什麼能耐,也就不配擁有宛城這樣的城池,我若取之,正好可以威脅洛陽。不過眼下這魯山之上還有牛輔和華雄的人馬,對於他們我又當如何呢?”袁術見有機會得到宛城,自然不肯放過,不過對於魯山之上的牛輔和華雄卻是有些擔心。必定現在牛輔和華雄已經到了羣圖陌路,要是不能趁機斬殺,日後說不得就會成爲大患。

“嘿嘿,根據小弟所知,這牛輔和華雄與那呂布也並不是一條心。牛輔和華雄乃是董卓手下的老人,可是近年來呂布風頭太盛,以至於西涼軍中很多人對呂布不滿,而這牛輔和華雄就是其中之人。以小弟之見,將軍不妨就此放二人一馬,西涼軍中有了此二人,也必不會讓呂布得勢太多。再說了將軍,既然現在呂布已經到了宛城,牛輔和華雄又困在魯山,就說明此時洛陽空虛。這個時候要是袁紹和曹操等人,要是集合其他諸侯,從陳留進攻洛陽,豈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攻下洛陽麼?”在對於牛輔和華雄這方面,衛仲道倒是並不想置他們於死地,反而是想留着這些人對付呂布。在衛仲道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爲了能夠將呂布打到,衛仲道願意和一切人合作。

“哦,你這一說,倒是的確提醒了我。當日曹操約我和他一同署名,發檄文與各諸侯,想必現在諸侯已經收到檄文正在趕來。可是這個時候我卻獨自面對了牛輔和華雄的進攻,現在又要和呂布交戰,這樣一來,的確是很容易讓別人趁虛而入攻下洛陽。不過我們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放了牛輔和華雄,卻也是不妥得很。”袁術也不想樹敵太多,更何況這種樹敵會給別人帶來好處。可是就這樣放過牛輔和華雄,袁術又有不甘。

“呵呵,小弟原以爲將軍走上這一趟,使得兩家化干戈爲玉帛。以後將軍就可以兩邊得好,成爲諸侯之中的翹楚。”衛仲道看出了袁術的意思,自然毛遂自薦的說道。

“呵呵,知我者衛賢弟也,有勞賢弟走這一躺了。”見衛仲道願意牽線搭橋,袁術自然高興。

於是在袁術的有意安排之下,衛仲道很快抄小路來到了魯山之上,和牛輔以及華雄見面。

“哈哈哈,在下衛仲道,久聞牛輔將軍,華雄將軍乃是西涼名將,今日一見果然有名將風範。”一看見牛輔和華雄,衛仲道就呵呵笑着說道。

“哼,袁氏派你來見我們,莫不是來勸降的?若是如此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你馬上下山點齊人馬,我們打過,我華雄雖然是個粗鄙漢子,但是卻絕不會背叛丞相。”看見衛仲道,華雄一臉不悅的說道。華雄雖然戰敗,但是卻絲毫不影響他對於董卓的忠心。

“華將軍稍安勿躁,且聽他有什麼來意。”此時牛輔也走了過來,和華雄不同,牛輔倒是個穩重的個性。

“哈哈哈,袁術將軍派我前來,自然是向放兩位將軍一條生路,只是不知兩位將軍有沒有誠意了。”衛仲道神秘的一笑說道。

“誠意,這個牛輔倒是願聞其詳,不過醜話要說在前邊,我與華將軍乃是丞相身邊的老人,但凡對不起丞相的事情,我們是不會做的。”牛輔也是對董卓忠心得人,儘管現在處境艱難卻也是不願意對不起董卓。

“哈哈,兩位放心,我家袁術主公,非常敬重兩位的爲人,不但不會讓兩位作對不起丞相的事情,相反先下諸侯並起,都想要誅殺丞相而後快,而我家袁術將軍有意放兩位回去,助丞相剿滅一衆諸侯。只要兩位答應回去之後,不會與我家袁術主公爲敵,不會興兵犯我河山既可。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衛仲道哈哈一笑,開出了非常誘人的條件。

“此話當真?只要我們答應不在進攻汝南,那袁術就願意放我們一條生路?”華雄一骨碌跳了起來,他已經準備好了,如果援兵不來,就戰死在這裡了,卻沒有想到到了現在盡然讓他有了一條活命的路。

“當然是真的,今日中午,我軍就會叢山下撤走,到時候兩位將軍儘可以帶兵迴歸洛陽。”衛仲道點頭說道。

“天下怕是沒有這麼好的事情吧?你家袁術還有什麼話說,就儘管說來吧。”牛輔倒是沉穩,相信袁術不會無緣無故的放過自己和華雄。

“呵呵,兩位都是聰明人,我也就是實話實說了。兩位將軍若是死了,這天下得益最大的是誰?不是我家袁術主公,卻是那呂布呂奉先是也。兩位將軍都是西涼軍中的老人,丞相對兩位將軍委以重任,若是兩位將軍出個什麼閃失,那呂布便可順理成章的成爲西涼軍的統帥,完全代替兩位將軍在西涼軍中的位置。我家主公正是看出了呂布的陰謀,所以纔要放兩位將軍回去,以免兩位將軍受了呂布那小人的算計。”說道這裡衛仲道停了停,繼續說道:“兩位將軍可知道,這次董卓派了呂布來營救兩位將軍,可是那呂布的兵馬已經到了魯山,卻是偏偏不救援兩位將軍,反而集中兵力攻下了宛城。呂布此舉說好聽了,是想要霸佔宛城,成就一方諸侯。說難聽了就是要以勢壓人,逼迫我家主公殺了兩位將軍,然後再與他決戰宛城。我家將軍不忍兩位這樣被奸人所害,所以纔要放兩位回去,一來和兩位結個善緣,二來表明我家將軍對於丞相大人的態度。”

“真沒有想到,那呂布爲人如此陰險,我日後定要叫他好看。”華雄一聽之下,首先就暴跳了起來,雖然剛纔的話出自衛仲道這個袁術手下之口,並不可信。但是華雄和牛輔一死,呂布便回成爲呂布軍中最爲位高權重得人,即這兩人一死,呂布得到的好處最多,這卻是實實在在的,由不得人不信。

“呂布將軍的人馬果然已經攻下了宛城?”牛輔雖然穩重,但是如果呂布的人馬已經攻下了宛城,但是卻沒有來接應自己,這就使得牛輔不得不懷疑呂布的用心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重重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投靠袁術第一百九十二章 曹操與蔡琰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荀家搬遷第四十一章 奴隸的用處第四百五十七章 宛城之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上黨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三百八十章 兄弟一第十二章 丁原出現第五十九章 活捉袁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七章 宛城之戰第七章 深入草原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璋動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壽春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士子龐統第八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零三章 龐統見諸葛第五百四十七章 趙雲辭行2第四百八十一章 鞠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敗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水6第七十二章 張寶大戰皇甫嵩第二百八十五章 帶回荀彧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伏第一百九十二章 曹操與蔡琰第九十七章 管亥來追第八十六章 廣宗換將第四百七十五章 幷州第八十四章 朝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渙戰華雄第五十三章 張靈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賊喊捉賊第六百零六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武威第五十四章 唐寧造反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兵兗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隴西3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騰之死第二百六十章 中牟備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魯山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厚葬馬騰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萊太史慈第八十二章 陽謀第六十三章 呂布和張靈兒的賭約第四百零一章 馬雲祿的決定第二十四章 許攸來訪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戰火中成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虧本生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提親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弩車第三十章 高順的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襲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二百章 衛仲道第五百五十章 高順來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等待劉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五百零七章 范陽城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得冀州第五百五十七章 士子龐統第二百六十九章 逃亡滎陽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覽請纓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九十四章 貂禪第五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三崤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曹仁逆襲第三百九十章 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二百零三章 殺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晉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爭奪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假孫策第二百二十章 殉葬第二百七十三章 華雄大戰太史慈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到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曹仁逆襲第一百二十三章 說服盧植第一百九十一章 逼婚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遼第四百一十五章 荀彧見呂布第三百零七章 隴西武備學校第四百三十章 張遼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義父董卓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攸獻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備掌管徐州第五百二十九章 重奪河內第三百六十章 潼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宮伯玉之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鄴城之外第五章 火燒匈奴第三百零二章 周瑾第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第二百九十章 澠池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