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在薄落津的一番口舌還是有作用的,雖然大家心裡都覺得他有些仗勢欺人,但懾於他麾下那十數萬大軍,最終被點了名的三縣大戶們基本上都拿出了足夠的誠意。
奉命前往南和縣徐家借糧的振武營官兵,本來已經做好了強攻徐家塢堡的打算,他們甚至還帶了雲梯和牀弩等大型兵械,如果不是覺得巢車和投石車過於駭人,說不定也一併帶了過來。在率隊前來的這名都尉看來,只要能平了南和徐家,就等於是殺猴給雞看,後面再去別家就會容易許多。
幸好徐家的老家主足夠睿智,知道在這個人人都被大旱烤得心裡冒火的時候,任何與劉和對抗的行爲都是取死之道,所以他力排衆議,不等官兵到來之前,便打開了莊庫,將足夠數量的糧食搬到了莊門外。
負責在南和縣內借糧的都尉雖然是個狠角色,但卻不是不分青紅皁白的屠夫,他見徐家配合,便約束部下在莊外等候,而他本人則進入塢堡內檢查徐家糧倉內剩餘的糧食數量。陪同這位都尉的徐家家主暗中要賄賂於他,結果被都尉眉毛一橫眼睛一瞪,嚇得縮了回去。
“徐家主大可放心,本都尉只是秉公辦事,只要你們徐家如數借出四成糧食,我絕不會刁難你們!”
經過一番檢查,徐家確實拿出了足夠的糧食,這名都尉立即讓士兵們擡着稱量糧食的容器忙碌起來,等到將徐家借出來的所有糧食稱量結束,都尉便從懷裡拿出一張印製精美的拮据,刷刷幾下添上具體的糧食數目,然後又在簽有劉和大名的落款最下方恭恭敬敬地寫上一行小字:執辦人,振武營左部前鋒郭恆,某年某月某日。
“徐家主,還請收好這張借據。等這場災禍過去之後,你可以前往幽州和冀州的任何一處官倉取糧,也可以要求南和縣將糧食給你送到莊上!”
郭恆將借據塞進還在發抖的徐家家主手中,然後帶着隊伍押運着糧食揚長而去。
等到這隊凶神惡煞一般的大兵頭們離開徐家莊之後,莊內一些有頭面的圍着徐家家主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老天爺,我剛纔看到了幾架牀弩!”
“哼,這還用你說麼,大家都看見了。除了牀弩,還有云梯呢!看這雲梯的長度,足以搭上咱們塢堡的頂了。”
“今日我們徐家可是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啊。幸好那個姓郭的對部下約束嚴厲,沒有縱兵入莊劫掠。”
“嘿嘿,現在知道怕了?要我說呀,還是老家主睿智,這次全力配合了官兵,結果雖然是少了一些糧食,但莊子一點事也沒有。”
“糧食也沒少,只不過暫時借出去了而已。你們看看這份借據,紙張堅韌厚實。印製的清晰精美,根本不似敷衍於人,而且還簽署了劉世仁的名字,還有那個郭都尉的名字。要我說啊。這次我們可能真的是有些小人之心了,劉世仁雖然強勢,不過做事向來講信用,只要他親口承諾的事情。從未有毀約的時候。”
徐家人衆說紛紜的時候,郭恆帶着隊伍正朝下一家而去。
“哈哈,郭都尉。今天咱們可是把徐家莊裡的老少爺們嚇唬的不輕啊!”
“哼,他們還算識相,若是給臉不要,今日說不得也要砍幾顆腦殼下來。”
“老郭,聽說你那女人還是南和縣裡的,你這次帶着兄弟們前來借糧,就不怕這裡的人背後罵你吃裡扒外?”
“愛怎麼罵隨他們,只要能拿糧食就行。當初我從幷州逃難到幽州時,可沒想過能有今天。當時多虧了大公子接納安置流民,後來又從流民中招募軍士,我纔有機會吃上軍糧,從此月月都有餉銀往家中拿。如今大將軍向這些富戶借糧,還不是想多救一些饑民,咱們都是苦出身,說什麼也不能把這件差事給辦砸了!”
“郭都尉說的這些話,跟我心裡想說的一摸一樣呢,這次咱們一定好好給大將軍辦差!”
接下來的幾天,郭恆帶着麾下兄弟在幾縣借糧,然後遇到了幾家不開眼的,都被他以雷霆手段震懾下來,強行借出了糧食。
類似郭恆率領的這種借糧隊伍還有數支,他們跟在劉和的身後,劉和厚着臉皮在前面召集所過之處的富家大戶商議借糧的事情,這些大頭兵們便黑着臉跟在後面執行。
等劉和到了南皮的時候,跟在他身後搬運糧食的部隊已經從沿路各縣籌借到了數十萬石的糧食。
消息自後面傳到劉和這裡時,劉和心裡忽然想起了前世聽人開玩笑時說過的那句話“時間就像乳溝,擠一擠總會有的。”,如今看這冀州各地富戶家中的糧食,逼一逼也總是有的嘛。
南皮縣作爲渤海郡的治所,很早以前就被劉和的手下佔據,當時鮮于輔和劉政兩人做搭檔,下了不少的力氣治理此地,如今劉和前來,看到的景象明顯要比安平郡要強上許多。
劉和接見南皮縣令時,問這個縣令這次爲賑災籌集了多少糧食,結果南皮縣令的回答讓劉和不大不小地吃了一驚。原來按照南皮縣的人口和出產情況,只需向盤踞在平原一帶的田楷提供二十萬石糧食即可,結果南皮縣不僅向田楷提供了二十萬石糧食,居然還主動又向駐守在高唐對面的振勇營提供了三十萬石糧食。
劉和擔心南皮縣令好大喜功,這次爲了個人的考績前途而加大徵糧力度,然後導致本縣民怨沸騰,甚至是糧食不夠吃。爲了弄清本相,劉和在見過南皮縣令之後,吩咐田疇派人暗中調查,而調查的結果再次出乎了劉和的預料。
前去調查的軍情司探員送回來的情報顯示,南皮縣令是個好官,不僅爲官清正廉明,而且愛民若子,甚得本地百姓的擁戴。這次徵糧,南皮縣之所以敢主動再交上來一倍多的糧食,卻是百姓們受了縣令的感召,自發地多捐糧食出來。當然了,南皮縣令也不能幹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他可不會坐視本縣百姓挨飢受餓。因爲南皮縣向東便是渤海,這位縣令便發動縣裡的百姓前往海邊從海里撈取海菜、貝類和蝦蟹充作糧食,若是有漁網和海船的,則全部下海打漁,然後將撈上的海魚曬乾,也能當做口糧來吃。
劉和對南皮縣令這種靠海吃海主動作爲的做法大加褒獎,並且從中受了啓發,他親自給環渤海的各縣寫信,要求這些縣的縣令向南皮縣令學習,將渤海這個天然的大糧倉充分利用起來,發動本縣民衆問海要糧,然後將節省下來的糧食出售給官府,這樣就能再籌集到一批數量可觀的糧食出來。
“環渤海”這個新名詞,自然又是劉和首創,不過聽起來倒是十分的貼切入耳。此時北方的百姓雖然有不少住在渤海的周圍,但人們都視大海爲兇險之地,更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吃海中出產的魚貝蝦蟹,這就導致偌大一個渤海年復一年的出產少人來取,白白浪費和淹沒在浪潮之中。
下海捕魚雖然有風險,時不時還有漁民落水遇難,但因爲劉和的一聲號召,再加上《大漢時報》的一番引導鼓吹,不久之後靠近海邊的百姓們便積極響應官府的號召,開始向海灘進軍,問大海要糧食了。
如果僅僅是靠號召,百姓或許還沒有這麼積極,但劉和願意拿出銀錢從靠海各縣的百姓手中購買糧食,而且出的價格還很誘人,這就導致靠海的各縣百姓寧可將糧食賣掉一大半,然後再從海里找吃的,說什麼也要趕上難得糧價高的時候賺這一筆快錢。
劉和在南皮剛剛掀起了一陣問海要糧的浪潮,鄴城方向便有快馬來報,將弘農李傕搞摩擦的事情做了報告。劉和沒想到在這種鬧心的時候,李傕這廝居然還敢打自己的主意,他本來暫時還沒有解決李傕的心思,現在卻被挑得火起,決心馬上解決李傕這個尾巴。
劉和覺得微服私訪的效果已經達到,也就不再繼續逗留南皮,他騎馬迅速往鄴城回趕,還在路途中時,便派出快馬前往河內和洛陽送信,將自己準備對李傕動手的決心告知趙雲和李嚴。
等到劉和抵達鄴城時,賈詡正好趕來,兩人自然少不了一番久違之後的長談。
劉和雖然喜歡招攬人才,特別是有能力的人才,如今他麾下能用的軍師也就郭嘉和李儒兩人,如果賈詡能投效過來,自然是如虎添翼,不過他現在卻不似當初那般窘迫,所以對賈詡的到來並沒有顯得太過熱情急切,言語之間自有一種自信從容。
劉和問賈詡:“文和先生不在潼關輔佐李傕,卻跑到我這裡來,難道你也看出來李傕敗亡在即了嗎?”
賈詡苦笑說道:“世仁這句話可是把我貶得不輕,賈謀不敢說自己智絕天下,卻也有幾分謀國之才,我早就知道李傕不是謀取天下的雄主,遲早都要敗亡。若非跟李傕有幾分禮遇之情,我早就離他而去了。”
劉和又問賈詡:“文和先生盡然已經擺脫了李傕,這次來我這裡,所爲何事?”
“公子,我這次來,卻是勸你不要對李傕斬草除根,不如留他一命,放他一馬。”
“想必文和先生心中也清楚,當初我從武關經過的前一日,還遭到襲擊,差點性命不保,而當時對我下手之人,便是那李傕。我這人雖然不喜歡睚眥必報,可對曾經想要害我的人,也不會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