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

劉赫想了想,回答道:“根據唐週迴報的消息,那個馬元義已經聯絡好了洛陽城內的部分禁軍統領,又賄賂了一些中常侍以及朝中大臣,等到張角登高一呼,裡應外合。不過依我看來,太平軍戰鬥力遠不能與朝廷禁軍相比,即便張角一時得逞,但朝廷之中多有名將,只怕張角就算暫時佔領了洛陽,也守不了幾天。”

張妤雖然不像劉赫這樣對這段歷史瞭解得如此清楚,但是在劉赫的提點下,也不難想到這一點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官軍反撲,天下大亂,只怕百姓還是要遭殃了。”

這點劉赫也知道,只是自己現在勢力微弱,就算能夠憑藉前世的知識預知未來,卻也暫時無力去改變什麼。

“太平道的勢力主要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其中以冀州爲大本營,組織不夠嚴密,又缺乏足夠的有能力的將領來統帥,張角一旦起事,信衆跟着各自渠帥四處奔走,也無法耕種,久必生亂,到時候這羣原本由農戶組成的軍隊,只怕會爲了吃飯問題而變成兇狠的豺狼,成爲百姓的敵人。”

劉赫這話也確實沒說錯,歷史上的黃巾軍,後來確實演變成了佔據各處山頭的劫匪,著名的黑山軍、白波軍、泰山寇等等,都是從黃巾軍演變而來的,爲禍一方,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是盜賊假借黃巾軍旗號的,但也確實有不少就是黃巾軍本部落草。

張妤終究善良,聽劉赫這樣一描述,有些不忍心了。

“這些人也是可憐人,被逼無奈才走上那樣的道路,若有機會,咱們還是應該要救一救的。”

劉赫點了點頭,這自然是必須要做的。

根據史書記載,如今的大漢,登記的人口大概在五千多萬,經過黃巾之亂,三國混戰,到了晉初統一的時候,只剩下幾百萬了,可見其慘烈。

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擁有了一定的資本,當然是要儘可能地避免這樣的慘劇發生。

阻止黃巾之亂,他是沒這個能力做到了,但是有了唐周這個內應在手,使些手段,或許可以減少這場大亂對天下的損傷。更何況黃巾軍這樣大的一個經驗包,如果自己不能抓住機會好好刷一波的話,只怕很快自己實力就會被甩開十八條街了。

“等到軍械配齊,騎兵訓練到位,咱們的實力在這幷州,也就僅次於刺史大人了。等大亂爆發,咱們多多收編亂軍,吸收流民,對這些人,還是堅持以招降爲主,誅殺爲輔,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實力。”

張妤聽了劉赫的計劃,也覺得有理。

“夫君思慮周全,妾身就沒什麼好補充的了,只是要提醒夫君,少造殺孽,最主要的是征戰時多多保重自己。”

劉赫心中一暖,忍不住又親了張妤一口。

“妤兒放心,以夫君我的武藝,如今又有神兵寶甲在身,尋常將領縱有三五十個,也未必能傷得了我,更何況雲長他們幾個也個個神勇,我們幾人齊心合力,世間還有何懼?”

張妤想想也確實如此,心中也放心了一些,二人聊了一些家常,慢慢地也就都睡去了。

狼調縣此時是一片寧靜,而就在縣城東側的太行山之中,此地已經地處冀州安平郡境內,在某座大山深處,搭着一片簡易的窩棚和營帳,看上去像是軍隊,可是裡面的人卻都沒有統一的鎧甲,有的穿着殘破的朝廷官軍制式鎧甲,有的就是明顯粗製濫造的皮甲,還有的完全就是尋常布衣,顯得十分雜亂。

有一騎出現在了衆人的視線之中,馬上就有人察覺,拿起長戟上前攔住。

“站住!來者何人?”守衛大聲喝斥道。

騎馬之人摘去了戴在頭上的帽子,露出了整張臉龐,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守衛:“大膽!連我都不認識了?”

守衛一看到這張臉,馬上變得恭敬起來了:“原來是唐周神使,小人肉眼凡胎,請神使莫怪!”

唐周冷哼了一聲,策馬走進了大營,直奔中間的帥帳。

此地正是太平道在安平郡內的一處據點,也是太平軍的三十六方人馬之一。這裡的渠帥聽人稟報說唐周神使來了,不敢怠慢,趕緊親自出迎。

唐周來到帥帳數十步以外,就看見有一人在兩個隨從的陪同下走出來迎接自己,便下了馬,走了過去。

“屬下李大目,見過唐周神使!”

這渠帥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禮,這人長相着實奇異,身高八尺有餘,虎背熊腰,一對眼睛和沒有眼皮的牛眼一樣,瞪得老大,這樣的長相五官,越是恭敬,越是難看。

唐周不願多看他一眼,擺了擺手,沒有說話,就徑直朝帥帳走了進去。

唐周也不客氣,直接坐在了原本屬於李大目的主位之上,而李大目和兩個親信隨從則分別站立兩側。

“神使此次可是帶了大賢良師的什麼命令來傳達?”李大目恭聲問道。

唐周眉毛一挑,看了看李大目的那兩個隨從,李大目當即會意。

“你們兩個先下去吧。”

二人躬身領命,退出了帥帳。

唐周這纔開口:“卻有命令來傳與你,不過不是大賢良師的。”

李大目一愣,隨後有些明白過來:“難道是幷州的那位劉仙長的?”

唐周點了點頭,李大目隨即站直了身子,顯得愈發恭敬了。

李大目自由父母雙亡,生活困苦,得到了周圍鄰里們的接濟纔不至於餓死。但是年紀越大,飯量也增長得驚人,鄰里們最終也無力接濟下去了,他只得流浪四方,給別人做苦力混口飯吃。

一次偶然之中,遇到了唐周。唐周見他孔武有力,就想招入麾下做個幫手,於是李大目從此就加入了太平道。

這李大目心眼實在,從此把唐周看成自己的救命恩人,對唐周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而唐周前兩年從幷州回來之後,就添油加醋地對他說了一些那位劉仙長的事蹟,他心眼直,對此深信不疑,很快也認爲跟着劉仙長才是正途,張角只是個騙子。

最後,在唐周的舉薦下,李大目得以坐上這一方渠帥的位子,而唐周則告訴他這是劉仙長算出來的結果,他只不過是奉仙長之命辦事,這下讓李大目對劉赫無比感激,自己一個人在夜間對着幷州的方面默默磕頭謝恩。

第四百八十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騎末日第六百章 深夜激戰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漢中初戰第五百零一章 皇城哭喪第二百二十九章 凱旋迴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驚神連弩第二百零六章 金錘之威第五十八章 又中埋伏第一百二十九章 拔諸行伍第八百七十三章 重重伏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六十章 冀州袁紹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上鉤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場夜宴第六百三十一章 徐州陳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韓遂陷阱第三百二十五章 最終大戰第七十六章 分發武技第七百二十五章 執行軍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姓響應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上黨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雲暴怒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局變幻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九百五十九章 曹操密探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一章 懾服西域第六百零四章 橫掃冀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公進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血戰第六百四十章 久違兌換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荀璟送禮第一千五十一章 獸王遲暮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定內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人標準第四百九十三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二十章 開府治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東霸王第五百八十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零九章 談論天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天外有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忽悠董卓第八百四十八章 周瑜應戰第四十一章 賭徒心態(加更一章)第三百一十章 重重阻截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五百二十九章 爭吵不休第八百十七章 世家雲動第四十三章 惡賊中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朱燁中伏第八百零三章 救人有方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召天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徐楊進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踏營第六十六章 士氣全無第八百五十六章 敗漢武卒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馬超攻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漢商行第五十四章 剿匪生活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九百五十二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凱旋迴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曹劉激戰第一千十五章 射術對決第二百五十一章 張蘇劫難第一千九十五章 苗家遭難第四百七十三章 絕世大勝第五百八十五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八十章 丁原問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問罪劉正第八十八章 五狼鑄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二十九章 雙槍合璧第四百一十五章 懸殊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神使造訪第五十六章 關朱神威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上鉤本書大概走向說明第七百五十六章 故友探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松林四傑第四百九十二章 宮門被破第八百六十章 高順行蹤第四百五十一章 瞬間懾服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三十九章 打上山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雲奇功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三章 準備兵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雲奇功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軍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