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

就是這樣,劉備再次投入到了修修補補的,裱糊匠一樣的政務工作之中了。

很遺憾,這一會兒沒有人來幫助他。

河內郡本地,的確有一些人才……但是遺憾中的遺憾是,就好像後世的河北一樣,因爲毗鄰北京,所以其優秀的,第一流人才幾乎被北京吸乾了。

現在的河內郡也一樣。

南邊不遠就是洛陽。那些優秀的,覺得天老大他老二,覺得自己有安國定邦之才的傢伙們,理所當然的都去了南面,留給劉備的,只有一些二流人才而已。

更遺憾的是,劉備沒辦法教他們做表格——

維持州政穩定的一個“象徵”便是“維持舊有的統治方法”,就好像劉備明知道硬筆書,減筆字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卻仍舊要維持使用毛筆書寫一樣。

這是讓河內郡的守舊勢力安心,麻痹他們的一種辦法。

所謂見微知著——就好像古代寓言故事裡說的那樣:某天箕子看到紂王多了一雙象牙筷子,然後就覺得商朝要滅亡了。

——有了象牙筷子,自然要用玉盤,用金碗來配套。有名貴的餐具,自然要吃山珍海味。吃着山珍海味,自然要配綾羅綢緞。

吃,穿的這麼好,自然不能住在破房子裡,必然要修很好的宮殿。這樣一來國力就完蛋了,國家就理所當然的要滅亡啦……

當然了,劉備當然知道,這個寓言故事其實是在扯淡。但這並不妨礙某些蠢貨將它當真。

既然新的郡守連寫字這種基礎的東西都要修改,那麼他能真心實意的奉行流傳了千萬年的辦法嗎?

當然不行。

雖然實際上,他們的“舊辦法”,只是在東漢建立之後纔開始奉行,並且愈演愈烈的。到現在滿打滿算還不到兩百年。

但對他們來說,這樣對自己有利的情況,自然該是奉行千年萬年不會改變的聖賢之言……至於說一些真正古代流傳下來的聖賢之言,如果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話,他們反而會棄如敝履。直接呵呵的無視掉。

所謂的既得利益集團,基本就是這個德行。這一點倒是真的,千年萬年都不會改變。

……

劉備就這樣,處理了半個時辰的郡政。然後站起身來,在郡府裡走了兩圈,溜溜腿。再接下來又接着處理政務……這樣連續循環到了申時(晚八點),纔將一天的政務處理完。再然後,便與郡屬官員們一起吃晚飯。

在大家談談笑話,聊聊天,吃晚飯後,藉着燈火,劉玄德思考了一會兒,又拿出了太平要術,看了一會兒,便開始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們寫信。

……

在今年年初,遠征涼州的戰爭結束之後,參與戰事的諸人,在大肆慶祝勝利後,便宣告分道揚鑣了。

劉備上任河內,暫且不說。董卓與孫堅兩人都得了美職。

孫堅開心的獲得了潁川太守這個職務。而非歷史上的長沙太守。

潁川地處中原,無論人口還是物產,都要比荊南,邊遠之地的長沙強得多。這也是因爲遠征涼州大獲全勝,孫堅的戰功更多,因此獲得的好處。

只是……潁川乃是人文薈萃之地。他一個“粗鄙武夫”卻出任了潁川太守……

這讓劉備多少有點擔心,這位江東猛虎在任上,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讓劉玄德有點兒擔心的——那就是孫堅的二兒子去年降生。雖然因爲孫堅在外,所以還沒起大名呢。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應該就是歷史上的那個很出名的碧眼兒了。

與原本歷史上,一八二年降生的不同,這孩子晚出生了好幾年……

這讓劉備多少有點擔心……嗯,是的,就是家庭倫理方面的——這孫文臺出征在外,他老婆就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計算一下日子,好像有點兒……

——當然了,這裡不排除晚產的可能。但如果這個孩子也像是歷史記錄的那樣,眼珠子發綠,頭髮發黃的話……那麼……

前世,或者之前劉備跟孫堅不熟悉的時候也就算了。但現在劉備和孫堅的關係這麼好……這種事情就不好不管對不對?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這個還真不太好管。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兒如果你直接跟人家說的話,自然就是不太好。如果真出了問題,孫堅或許不會感激劉玄德,反而會生劉備的氣呢。

所以劉備只是旁敲側擊——正好,他們大敗叛軍,裡面有不少西域俘虜。

在對待這些外族俘虜的問題上,劉玄德做到了一視同仁。不管大小,統統丟到了礦山裡面去進行勞動改造。

——當然劉備也給過他們機會了——但這些傢伙一個兩個,不知道蘇格拉底也不知道亞里士多德。更不知道數學,幾何,天文學與航海知識。雖然有兩個對着劉備大聲喊,他們讀過荷馬史詩來着。但這對劉備沒有一點卯月。

所以,這些俘虜的作用,就只剩下一個了。

“啊,你看,這些胡人都是眼珠子發綠,發藍的呢,文臺。”

在與孫堅愉快的交談時,劉備三不五時的和孫堅探討了一些人種方面的不同。以及樸素的,父母基因遺傳決定孩子的容貌等等理論。

“再接下來就看你自己的了,文臺啊文臺。”

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對得起朋友的事情,劉備心情好了很多。

……

另一方面,董仲穎非常愉快的獲得了一個讓他驚喜的任命——那便是幷州牧——

是的,他董仲穎這一次發達了。成爲了漢末,自冀州,幽州之後的又一個實權“州牧”……儘管幷州之地荒涼的要命,人口數量甚至不如內地一個富足大郡多。但是他似乎與劉備一樣,將幷州牧,當成了一種混資歷的必要途徑……

至於原本的幷州刺史……那個傢伙是叫丁原還是叫什麼。劉備並沒太在意這傢伙的去向。反正無論歷史上還是演義裡,這傢伙都只是個死跑龍套的。不值得在他身上浪費太多時間。

……

與開開心心,尚且不知道文士究竟有多厲害的去潁川上任的孫堅不同。董仲穎是知道好歹的人。

他上任之前,就拉着劉備的手,對着劉備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話。主要就是訴苦——

幷州作爲邊地,承載着極大地軍事壓力。

北方的遊牧民迫於公孫瓚遼東軍的壓力,不敢靠近東方。也因爲這個原因,以幷州爲分界線,幷州以西的遊牧民族——目前主要是鮮卑諸部的活動力度,比歷史上強了許多。

對於一個內地都叛亂頻繁,自顧不暇的帝國來說,邊角之地的收縮,乃至拋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今的幷州就是這樣。幷州北方的大片領土,目前已經從事實上淪陷。

……

而除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力之外,幷州內部面對的壓力同樣不小。

幷州的東南方向,便是巍巍太行山脈。如今在這片地區,大批的黃巾殘黨,山賊,以及流民們不斷聚集着。

這便是原本歷史上的所謂黑山賊,以及白波賊。

儘管因爲幷州是個非常荒涼,沒什麼油水,所以這兩批打着黃巾旗號的叛賊的主要掠奪目標,也是東南方向。

但無論如何,他們的巢穴,從理論上說處於董仲穎的管轄範圍之內。

身爲幷州牧,董卓執掌幷州軍政大權。他又與孫堅一樣,是個“粗鄙武夫”來着,朝廷裡有的是“正人君子”左看右看都覺得他不順眼的呢。倘若被他們挑出些許差錯。一個革職……到時候董仲穎是聽話還是造反。這真是個問題……

“所以說啊,玄德……”

在離開之前,董卓就拉着劉備的手,一副快要哭出來了的樣子對他說:

“你的河內和俺的幷州,咱們就是鄰居,玄德千萬拉老哥哥一把。”

面對董仲穎這樣的耍賴,劉玄德也只能苦笑。

說着:“放心放心,仲穎兄——我原本便與你有貿易不是麼?”

“原本有是有,但是……”

聽劉備這麼說,董胖子稍微有點不好意思的同時,也嘿嘿嘿的舔着臉笑着:“就是,那個……”

“我知道了,仲穎兄。”

看他這樣子,劉備哈哈一笑,而後說道:“今後伯圭兄如何,你便如何。”

聽劉備這麼說,董卓這纔開心起來。就好像生怕劉備反悔一樣,連連點頭——看看劉備是如何扶持遼東軍,獲取利益的吧。他自認爲能力絕不遜色於公孫伯圭。

有了劉玄德這一句話。那麼大漢天下與西路草原的貿易,他董仲穎難道不能承包下來嗎?!

“好,好!”他說道:“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啊呀,真是,玄德,你這麼對老哥哥,老哥哥都不知道該怎麼報答你纔好啦啊——這樣吧,俺孫女,俺孫女之後就讓她跟你了,怎麼樣?”

聽他這麼說,劉備忍不住笑着搖起了頭:“仲穎兄啊,你那個孫女,今年好像才十歲大吧?說這話真的沒問題?”

“沒問題沒問題!”董卓沒口子的說:“十歲怎麼了?就兩年的功夫嘛……哈哈哈哈哈……”

第六十章發怒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十四章黃天之世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十五章是座好城市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九章賑濟災民第八章初識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六十一章百萬規模的大會戰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五十章進攻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二章出山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十章大計劃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三十七章攻城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十九章沒錢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十六章潰退第四章婚事?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六章不存私心?第十九章沒錢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二十四章就算是單挑仍舊是勝利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五十一章天下!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十四章黃天之世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二十六章面色不太好看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四章後宮擴充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一章鄴城事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