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廬江自治區

等到李儒帶着董卓殘部來到了樅陽,時間已經到了公元190年元月,不過?34??農曆而言,還只是189年12月而已。

李儒派人先一步來到華夏共和國,提出收容的申請。揚言數萬大軍,將絕對服從李煜的吩咐。同時,隨着他們南下的還將有數十萬百姓,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這個時候,共和國的最高人大代表大會剛剛成立。就如同李煜所言,以後類似政策或者立法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資格坐下來談,而不是他繼續乾綱獨斷。

於是乎,是否接納董卓殘部,就成爲了代表大會成立之後的第一個需要討論的議題。

和後世相比,如今這個代表大會顯然是被簡化的,現階段只有原本特區所在的幾個縣城,同時還要有社會黨的背景,纔有資格成爲人大代表。人數有所下降不說,權力方面罷免主席,相當於共和國來說就是罷免元首的這個權力,並不存在。

李煜的權力受到《憲法(尚未制定出來)》限制,同時若要制定基本國策和法律,也必須要在代表大會上進行說明,分析利弊,然後在得到投票並且通過之後,才能繼續進行。

“董卓殘暴不仁,在關中推行軍管政策,但卻是默許軍人對百姓和士人進行欺壓。哪怕如今董卓已經伏誅,但他的屬下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驟然讓他們過來,難免會和我們這裡的習慣造成衝突。而且南方本來就多山多林,並不適合騎兵作戰,我個人的意思是讓他們佔領皖縣、居巢縣、舒縣、臨湖縣和襄安縣,並且駐紮在當地。

如此,一則可以發揮他們的騎兵作戰能力,二則可以避免雙方里面不和造成的衝突,最後也方便我們逐漸對他們進行轉化,最後達到真正合流的目的!”在代表大會上,最先發話的卻不是李煜,而是並不支持吸納他們進來的袁渙。

他率先走上講臺,把吸收董卓殘部的危害,還有不確定因素都詳細進行介紹。同時把處理的辦法說了出來。

“若放任董卓殘部留在長江對岸,會否讓他們心有不滿,繼而轉投大漢共和國或者蜀漢?”在詢問的階段裡面,陳瑀起身詢問道。

“把他們放過來,若他們不習慣我們這裡的生活,同樣會產生衝突。到時候,甚至我們之間連緩衝的餘地都沒有,而且若是全部鬧起來,對共和國也很有可能會造成損失!”袁渙據理力爭。

“可是我們如何轉化他們?這樣是否會引起他們的戒備,甚至抵抗?數萬大軍在長江那邊駐紮,不管如何不安定因素還是太大了!”來自軍方的李懿起身提問。

“軍隊我們並不插手,但必須要按照我們的標準進行裁撤一批亢員,免得財政負擔太重。同時一視同仁,既然他們前來投靠我們,那麼就必須要遵守我們的規章制度,反正軍餉和補給我們絕對不會虧欠他們!但同樣的,他們必須要接受,我們在部隊裡面安插政委,同時由我們派遣官員在這五縣擔任官職……我唯一擔心的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官員!”袁渙說完看向了後面上首處的李煜。

“實在不行只派遣一個縣令,其他則保持不變,避免刺激到他們!”李煜提議道。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回答,也已經表示他支持袁渙的提議。實際上袁渙的提議最爲保險,同時有董卓殘部頂在前面,能爲共和國的防務分擔一些壓力。

這其實也算是玩另外一種形勢的‘一國兩制’和‘自治區’制度。給予董卓殘部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權利,以此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再通過啓蒙和幫帶的後續工作,來逐步把這支部隊真正的吸收到共和國裡面,就如同昔日的黃巾軍殘部一樣。

李煜既然同意了這個觀點,那麼大家基本上就沒什麼好說的。整個會場頓時就安靜了下來。這多少讓李煜有點不滿意,畢竟行不行應該大家討論過後來得到結果,而不是他說了什麼就是什麼。

只是看在代表大會不過剛剛建立的份上,他也不好追究什麼。說到底,大家都還習慣以前那種制度,要轉變觀念還沒有那麼快。表決的時候,自然是所有代表清一色支持袁渙的意見,這讓李煜有點無奈,也無可奈何。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負責把這件事情通報回去的,便是三天前剛剛來到共和國的賈詡。這位剛剛纔開始和李煜進行洽談,卻不想董卓已經掛掉了,那麼自然不需要繼續談下去。之後李煜表示希望能徵辟賈詡,後者倒也是順勢出仕了共和國。

短期內掛着秘書的職位,主要還是在李煜身邊學習一些基本的規矩。不過也兼着總參謀部參謀的職位,同時私下也接管了李煜的獨立情報系統。

賈詡在算計人,甚至可以說在情報工作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賦。很多事情基本上是一點就通,甚至可以舉一反三。

雖然不知道,歷史上他是不是老曹的間諜頭子,反正李煜覺得曹操絕對會有專屬於他的情報系統,麾下所有人裡面,顯然經常把自己關在家裡的賈詡,是最有嫌疑的一個!

賈詡以前曾經出仕董卓,是故在董卓殘部裡面也有不少人認得他。

“文和,你覺得這華夏共和國,真的能接納我等?不會是打算趁機吞併我等,然後就讓我們哪涼快哪去吧?”把那邊的通告說了出來,李傕做主出來詢問道。

“這個卻不需要擔心!”賈詡搖了搖頭,“李煜與太師有舊,兩人其實還是非常投緣的。也曾勸過太師不要妄圖用武力逼迫別人妥協,如今想來卻的確是爲太師着想!

李煜麾下的部隊,不能說是萬里挑一,但也是精挑細選。能加入軍隊的,不僅需要能夠識字,而且甚至伍長什長都有一定的兵法知識,在臨敵的時候,甚至根據需要,伍長和什長要分散成一個個小團體來對敵,這一點我能現階段無法做到。

是故若讓我們直接融入進去,互相之間的配合就容易出問題,到時候鬧了矛盾,也容易傷害到的大家的感情。

索性這邊暫時有些東西不動,讓各位將軍好好習慣一下他們的習慣,到時候大家再坐下來好好討論討論如何整改,這樣才比較穩妥,至少不會傷害到各位將軍的利益!”

實際上這番話卻不是他要說的,而是幫李煜帶來的。以賈詡的性格,他自會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進行考慮,不會主動偏向哪一邊。不過這番話說出來,對他也有好處,至少也沒有什麼壞處,是故自然也不介意給李煜帶帶話。

“這番話是李煜讓你帶過來的吧?”到底是自己人,賈詡剛說完李儒就反問了句。

“正是如此!”賈詡自然沒必要否認,反正這番話對任何人都沒有壞處。他就是知道這點,而且也明白李儒會明白這點,所以才願意幫忙帶話的。

“以後這五縣之地,都由我們做主?若我們把廬江都給打下來如何?”李儒追問道。

“有些方針必須要以共和國爲主,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自行治理地方。初期而言,士卒啓蒙和政委安排必須要進行,同時縣令也由他們來派遣。不過若建立自治區,則主事在各位之中產生,共和國並不參與。”賈詡回道。

“那好,告訴李煜,條件我們答應下來了!不過我們也希望共和國派點人來,幫助我們組建衛生制度,農業和工業制度。至於土地要不要贖買,他們說了算!”李儒回道。

“文優,這土地國有,那我們兄弟豈非累死累活都沒有個田產給後代了?”李傕卻是多少有點意見。

“你就想着後代,玩意你的後裔不肖,文不成武不就,最後給人把土地搶了或者迫於生計把土地買了,到頭來還不是一樣?若才華橫溢,還愁沒飯吃?!

再說現在只要有手有腳,總能幹活有口飯吃,共和國這裡的福利很好,既然要投靠別人,豈能一點代價都沒有?”李儒搖了搖頭,沒好氣的說道。

由於董卓一直對共和國,當時甚至還是自治區的時候,就已經派人秘密前來打探。作爲他的心腹,李儒對自治區的情況自然也非常瞭解。

“這樣說的話也是……”李傕其他還不能認可,但投名狀卻肯定是要準備,這點他們都懂。足量提供軍餉,甚至各種補給,包括他們垂涎三尺的武器和裝備。對他們的約束也少,很多東西一切照舊這點也很合他們心思。

但要得到這些,完全不付出點什麼,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都是實在人,關鍵是李煜也實在的對付他們,那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其他幾個將領多少也是這個意思,反正軍隊只是要識字,多了個宣傳教育的政委。反正又不是監軍,奪不走他們的兵權,又有糧餉拿,也不需要改變太多的習慣。就衝着這個,投靠共和國怎麼都比別人舒服!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次日賈詡就回到了桃源縣。以李傕爲主的董卓殘部,卻是直接對周圍的縣城發動了進攻,最後在三週內成功佔領整個廬江郡。隨着共和國派來縣令,幫忙穩定好地方百姓的情緒,李儒以主事的身份,正式宣佈華夏共和國廬江郡自治區成立!

與此同時,廬江郡隔壁的九江郡太守,卻是直接宣佈投靠陶謙,支持九江郡卻是併入徐州,徐州大將曹豹,遵守陶謙的命令,前來鎮守。陶謙則繼續遵守原本的制定政策,宣佈向雒陽的朝廷效忠,如此徐州也併入了大漢共和國疆域內。

大漢共和國,也派出了以呂布爲主的主力部隊,來到了汝南郡,以朱儁和皇甫嵩爲主的部隊,則坐鎮沛郡,雙方開始正式接壤,發生衝突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到了190年三月,新年剛剛過了不久,幽州發生了一件大事:公孫瓚攻入薊縣,殺了劉虞並且正式佔領幽州,同時宣佈,加入大漢共和國!

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40章 新人與新軍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21章 冬日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