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

足夠十萬大軍吃的糧草,那得有多少?

封建社會早期,由於生產原因,農民一般只吃兩頓飯,分別在上午和下午,這時候只有富家大戶才吃得起三頓飯。

按照兩頓飯來計算,每頓飯半斤主食,一天也就是消耗一斤,而漢代一石是二十七斤,基本上等同於人一個月的飯量。

十萬黃巾賊吃一個月,也就是十萬石,也就是兩千七百噸糧食,忽然之間被劉燁一把大火就給燒掉了,那聲勢得有多雄壯?

一把大火熊熊燃起,長社城頭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恩,這是?”

皇甫嵩饒有興味的看着一把熊熊大火,竟然是在黃巾賊大營之中燒出來的。隨後只見得無數黃巾賊忙進忙出的來回救火,但是卻有一隻鐵騎忽然從營寨之中殺了出來,殺得黃巾賊丟盔卸甲,無力救火,於是乎火焰越發的高漲。

皇甫嵩津津有味的看着,只見得這隻漢軍頗爲勇武,先後殺散了數只黃巾賊。

不過如今這隻漢軍卻好像陷入到了麻煩之中,因爲波才率領大軍親自來了,劉燁和于禁站在平地還不怎麼看得清楚,但是皇甫嵩就站在城頭上,站得高自然看得遠。

波才通曉兵法,早就在正面殺到之前,命令何曼諸將從兩翼引軍包圍,大軍從三面包圍而來,陣勢好似鐵桶一般,將歷城軍四面合圍,牢牢的包裹起來。

而這時孫鐸興沖沖的跑上城頭,馬不停蹄的跑到皇甫嵩身邊,興奮道:“郎將!方纔某出城已經查清,黃巾賊囤積在東大營的糧草被燒了個七七八八,黃巾賊無能爲也矣。”

皇甫嵩聽聞此言大喜:“當真?”

孫鐸拍拍胸脯:“末將以項上頭顱做擔保!”

皇甫嵩微微一笑,隨後指向城外。

“你看。”

孫鐸放眼望去,只見得黃巾賊鋪天蓋地,隱隱約約將一彪軍馬合圍一處,四面的陣勢重重圍圍交疊在一起,不知道多少重軍陣佈下了天羅地網,鋪天蓋地的黃色已經把那一小搓鮮紅色顏色徹底淹沒。

“這?”

皇甫嵩沉聲道:“這便是燒燬了黃巾賊糧草的軍馬。”

孫鐸轉過頭來,吃了一驚:“便是他們?”

皇甫嵩點點頭,而孫鐸則是嘆一口氣,神色複雜:“郎將,這隻軍隊只怕要被波賊圍殲了……”

皇甫嵩的身影緩緩轉了過去,似乎是不忍心看到這隻微不足道的漢軍被吞沒。

“孫鐸。”

“郎將。”

“汝可知道,本朝章帝舊事?”

孫鐸摸了摸腦袋,搖搖頭:“某隻知道上陣殺敵,卻不通曉舊事。”

皇甫嵩也不以爲意:“本將給你講講如何?”

雖然對於郎將這個時候給自己講故事有些不理解,不過孫鐸還是洗耳恭聽。

“那是本朝章帝時期的舊事了,永平十八年,明皇帝駕崩,章皇帝親理政事,北匈奴遣兵數萬寇西域,耿恭領兵三百往救車師。匈奴數萬大軍圍城,耿恭以數百人堅守,吃皮甲,挖井水,匈奴不能破。

求援信發到洛陽,朝廷爲此展開廷議,司空第五倫言時過一年,恐城早破不能救,時而司徒鮑昱卻說出了另一番回答。”

皇甫嵩本來隨意的面孔忽然鄭重起來,似乎將要說出的每一個字都重若泰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爲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孫鐸則是聽得入了迷,畢竟他本身就是軍中戰將,對於百年前漢軍前輩的命運,自然也十分關心。

皇甫嵩笑笑:“章皇帝下定決心,以王蒙,皇甫援,範羌三人爲將,率邊軍及西域鐵騎七千人往救之,趕到柳中城大戰一場,斬殺四千人,而耿恭還在天山以北,此時大雪封山,漢軍不願向前。”

孫鐸認真的傾聽着。

“範羌堅持要救,王蒙皇甫援二將只好分他兩千兵,範羌率軍翻過天山,見到耿恭,只餘二十六人,回到玉門關,只剩十三人。”

“此即十三將士歸玉門。”

皇甫嵩悠悠一嘆,而孫鐸則是聽得熱血沸騰。

“那皇甫援和王蒙當真氣煞個人,要不是範羌堅持,耿恭哪裡回得來呢?”

皇甫嵩搖搖頭:“皇甫援公,正是本將祖上。”

孫鐸話語戛然而止,好似被捏住了脖子的公鴨,老臉一紅,嘿嘿一笑。

皇甫嵩盯着他,目光深邃。

“先祖之事,某想來至今遺憾,若是範羌不越過天山,漢家將士豈不必死無疑?”

他的手掌指向城外,正在與黃巾賊浴血奮戰的歷城軍。

“我等同袍就在城外,也不需要越過天山,難道眼睜睜的看着這些漢軍死於亂賊之手?”

孫鐸站了起來,咬緊牙關。

“若蒙郎將不棄,某願領精兵出城,援應城外漢家將士!”

皇甫嵩欣慰的點點頭:“汝率兩千精兵,某親自爲汝擂鼓助威。”

孫鐸應聲抱拳,走下城頭,從長社城中挑選了兩千銳卒,其中正有數十員頂盔帶甲的甲士。以往孫鐸殺賊,是因爲他是個將領,當然就要殺賊,不過如今的孫鐸卻忽然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長社城門緩緩打開,孫鐸舉起斧鉞,情不自禁的吶喊一聲。

“大漢!”

“大漢!”

兩千銳卒同樣大吼一聲,跟在孫鐸身後,從城門之中魚貫而出,朝着面前幾乎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巾賊殺了過去。

而這時,一陣激昂的戰鼓聲則是在城頭之上陣陣響起,竟然是皇甫嵩這個中郎將親自敲鼓。一面戰鼓擺在長社城頭之上,皇甫嵩兩隻手分別握住一隻鼓槌,咚咚咚的敲響了戰鼓。

以主將之尊,親自擂鼓,可想而知皇甫嵩對救援歷城軍的重視,而他敲響戰鼓,除了爲孫鐸擊鼓助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要讓城外的歷城軍聽到,知道往哪個方向撤退,和孫鐸相會和。

皇甫嵩再也不想看到一支浴血奮戰的漢軍,卻無人救援了。

(注:皇甫援與皇甫嵩的關係爲編纂,情節需要)

第845章 走馬上任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36章 以戰養戰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754章 意想不到第180章 董卓請戰第941章 城陷第61章 如之奈何?第19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585章 龍虎鬥第46章 劉燁使詐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1章 黃巾來襲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930章 太史戰黃忠第980章 厲兵秣馬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825章 南中叛亂第126章 孤注一擲第752章 正面交鋒第508章 班師回朝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737章 擊破敵營第210章 驍將龐德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45章 黃巾猛將第492章 人心變數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585章 龍虎鬥第540章 北渡黃河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201章 竊符救北宮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435章 攻城受挫第9章 周駿的野心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839章 城破第101章 大會諸將第515章 大將之才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331章 猛將無雙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96章 百步送人頭第46章 劉燁使詐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59章 一戰定青州(下)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633章 山雨欲來878章 後院起火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1011章 內外夾擊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318章 引狼入室第923章 佳人怨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308章 幷州之變第5章 暗箭第1019章 數面合圍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517章 水中激戰第839章 城破第54章 合兵一處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31章 名將之姿第76章 西涼鐵騎第937章 猛攻彬縣第294章 勢如破竹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149章 管亥戰張頜第714章 相持日久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512章 商議水師第317章成皋會盟(下)第798章 用兵出奇第37章 孤城臨淄第904章 夏侯惇成獨眼了第10章 夜戰八方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277章 神威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