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河北戰場如火如荼,南陽同樣面臨着荊州軍的入侵。
張頜一身戎裝,面色冷峻的走進了議事廳中,而南陽軍諸多軍將則是分列左右,見到張頜走了進來,當即齊齊抱拳道:“見過張將軍!”
“嗯。”張頜微微點頭,走到主位之上,坐了下來,而法正則是站在一旁,同樣一身披掛,雖然看上去十分年輕,不過眉宇間卻有一分淡定,似乎天塌下來他也不會叫喚一聲。
張頜坐定之後,對法正道:“孝直,給諸將介紹一下蔡瑁的進軍形勢。”
“諾。”法正面對拱手,隨後則是面向諸將,站在輿圖之後,意氣風發。
“諸位請看。”法正將手掌搭在了輿圖之上,正色道:“蔡瑁率軍從襄陽出發,沿着漢水一路北上,藉助着荊州水師沿水而上,行軍速度十分之快,前幾日根據情報已經到了新野,估計如今恐怕已經抵達育陽。”
“荊州軍來得好快。”
“是啊,有水師戰艦,日夜疾行,兩條腿當然趕不上了。”
“這可不行,宛城同樣坐落在漢水之畔,按照荊州水師的速度,只怕三日便到了。”
諸將議論紛紛,面色都嚴肅起來。
法正則是繼續道:“蔡瑁軍大約在四萬上下,而我南陽軍總數不過兩萬,而且敵軍擁有水師,從這一點來看我軍是處於劣勢的。”
由於劉燁採取的戰略基本上屬於先北後南,因此張頜雖然是劉燁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但是在南陽郡的任務主要就是牽制和防範荊州,而非進攻,因此南陽郡兵馬數量並非很多。
見到諸將面露難色,法正卻是微微一笑:“諸位請放心,我軍雖然兵少,但是都遵循大將軍法制,精兵簡政,訓練有素,況且我軍將士在南陽郡都有分下田地,必定會賣力死戰,敵軍四萬大軍也佔不了便宜。”
關於軍中授田,這是劉燁效仿唐朝府兵制而提出的政策,唐朝的兵制並非募兵制,而是府兵制。所謂府兵制,也就是給軍中將士分發田地,平時爲農,戰時爲兵,府兵爲了自己的田地自然會賣力死戰,因此唐軍戰鬥力強大。
“諸位,蔡瑁乃是荊州豪族蔡族之族長,他一旦佔據南陽,必定會侵吞南陽土地,據爲己有,因此這一戰乃是保衛我軍利益之戰,千萬不能夠後退,否則大將軍分給大家的土地就沒有了。”法正嚴肅道:“諸位明白了麼?”
諸將聽到這裡,紛紛義憤填膺,振臂高呼。
“保衛南陽,絕不讓敵人佔我寸土!”
“大將軍均田限田,我等誓死擁護。”
見到衆人士氣高昂,張頜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劉表身爲宗室之後,卻與袁紹狼狽爲奸,妄圖顛覆朝廷,大將軍討伐逆賊袁紹,我等絕不能拖了大將軍的後腿!”
鼓動了南陽軍中諸將的士氣之後,法正則是趁熱打鐵道:“請諸位放心,關於此戰正心中已經有所籌謀,只要諸將聽從將軍號令,此戰必勝!”
說罷,法正看向張頜:“請將軍宣佈吧。”
“嗯。”張頜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大聲道:“諸將聽好,大將軍遠見卓識,留下龐德將軍駐兵武關,在武關有五千西涼鐵騎!”
“此戰我軍的方略便是,誘敵深入!”張頜沉聲道。
“誘敵深入?”李嚴略有所思。
“不錯,正是誘敵深入!”
張頜走到輿圖之前,手指指向育陽,道:“蔡瑁藉助水師之力,進軍神速,蔡瑁欺負我軍沒有水軍,因此氣焰囂張,必定會攻下沿途城池炫耀兵威。”
“而我的計劃就是——”張頜拖長了聲音,手指則是挪到了宛城,鎮定道:“首先我軍堅守育陽數日,挫敗蔡瑁兵鋒,同時修繕宛城城牆,堅守數日之後則是悄悄撤退。蔡瑁性格驕傲自大,在育陽城下受挫,必定會加快進軍速度,而突破育陽之後,沿着漢水一日千里,不日便可抵達宛城。”
“而這時,我軍需要做得就是死守宛城,等到龐令明從武關率領西涼鐵騎到來,我軍裡外夾擊,大破敵軍!隨後沿途追殺,徹底消滅荊州軍的膽氣,讓荊州軍再也不敢犯我南陽!”張頜昂然道。
誘敵深入至宛城之下,隨後集結境內守軍,等待龐德到來之後裡應外合,正是法正與張頜兩人商議之後制定的計策。
“誘敵深入至宛城城下?未免有些太冒險了吧?”
“是啊,若是如此萬一蔡瑁縱兵搶掠,我南陽豈不是遭受兵災?”
“是啊,若是荊州軍把還沒成熟的麥子給毀了,今年的收成豈不是?”
有些將校則是出聲反對道。
張頜點了點頭,緩緩道:“嗯,你們說的對,這些事情本將自然也有考慮,不過荊州軍有水師戰艦,如果我軍禦敵於國門之外,在育陽堅守,城池必定遭受荊州軍水陸圍攻,到時候損失慘重,因此還是誘敵深入的好。”
張頜雖然能征慣戰,但也不可能憑藉着兩萬大軍就把蔡瑁四萬人擋在南陽郡外,誘敵深入雖然難免會有一些損失,不過總比死守徒損士卒要強的多。
左右諸將雖然還有反對之聲,不過大多數還是選擇顧全大局,不再作聲。
“而眼下,最重要的任務,莫過於堅守育陽。”
張頜目光環視左右諸將,鄭重道:“育陽乃是抵擋荊州軍的第一道屏障,堅守育陽必定會面臨荊州水師和陸軍的四面圍攻,十分艱難,諸將誰敢堅守育陽三日,挫敗蔡瑁兵鋒?”
左右諸將互相對視一眼,都嘆了口氣,畢竟荊州軍有四萬大軍,而且還有水師戰艦,堅守三日只怕……
“末將請纓,請將軍恩准!”
一道昂然之聲響徹廳內,張頜聞聲看去,只見得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嚴。李嚴拱手開聲,面色鄭重,兩隻肩膀平如山嶽。
“好!”
張頜開口道:“李嚴聽令!”
“末將在!”
“命你堅守育陽三日,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