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書講到孫策大敗張英得了橫江,兵過巢湖,向着廬江進發。劉繇大怒,欲取罪於張英。其麾下大將陳橫、陳武、樊能紛紛勸阻:“主公,陣前斬將恐失了軍中士氣!”其實劉繇本就是形色於表,給衆將做樣子而已。張英乃是他部下親信,焉能斬首示衆?
劉繇接納了陳橫的建議,留陳武引兵鎮守廬江;親自帶着張英、陳橫、樊能、太史慈,統領大軍趕至雞籠山,陳兵於神兵亭南。
孫策領兵趕到雞籠山,早有信報告之劉繇陳大軍守於神兵亭南麓,遂於嶺北安營下寨。待一切安頓停當,孫策使人找來當地土人詢問:“此山之中可有光武大帝廟宇所在否?”
土人遂告之:“嶺上有亭曰神兵亭,乃光武大帝昔日陳兵之所在。後於亭後建廟。”
孫策大喜,向麾下主將言道:“吾夜夢光武大帝召我相見。今光武大帝廟宇建於山上,某當往祈之。”
長史張昭聞言大驚,上前進諫:“主公不可也!嶺南乃是劉繇軍寨,倘有伏兵,我等奈何?”
孫策不以爲然,笑着說道:“神人保佑於我,吾有何懼焉?”
言畢,遂整裝披掛綽槍上馬,帶着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直奔漢光武大帝劉秀的廟宇。
來到廟宇,孫策衆人下馬焚香,一同參拜。孫策向前跪地磕頭,口中祈禱:“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復興故父之基業,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祭拜完畢,引衆人上馬出廟,他擡眼望見遠處飄擺的旌旗,突來想法,回顧衆將言道:“吾欲翻過此嶺,探查劉繇營寨虛實。”
衆將皆以爲不可,程普遂勸解:“主公不可,我等出來乃是爲了祭拜。今祭拜完畢,自當返回。不然周將軍於營寨着急。”
孫策不以爲然,笑着對程普說道:“程將軍怕是擔憂小侄之安危吧!請叔父放心,劉繇軍中能傷我之人,怕還未出生矣!”言畢,哈哈大笑不已,亦是策馬上嶺而去。
程普等人怕他有失,遂策馬直追,一同上嶺,南望村林。
早有劉繇軍伏路探馬看見,飛奔回營,往報劉繇得知。劉繇聞聽孫策僅僅十餘人於高高的山崗之上瞭望自己營寨,頗爲不信,隨口說道:“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斷不可追也!”
太史慈在側聞聽孫策竟然立於眼前,如此大功豈肯放過?連連說道:“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整裝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着喊道:“有膽氣者,都跟我來。”
衆將皆不以爲然,無人行動。只有一小將言道:“太史慈真猛將也!吾當助之!”遂拍馬同行,更是惹來衆將譏笑。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回馬而走。行至嶺下,但聽見那嶺上有人高聲喊喝:“孫策休走!”孫策回頭觀看,只見自打對面衝出兩匹快馬,前面一人與自己年齡相仿,穿青掛皁,身披爛銅甲,手執丈長鋼槍;身後那位年紀更小,稚氣未脫,一身行伍裝備,手中拿着一柄長矛。此二人正是太史慈和那員小將。此小將姓高,名義。
孫策遂將身後一十三騎一齊擺開;橫槍立馬於嶺下靜待之。太史慈來到近前,立馬停住,高聲叫道:“哪個是孫策?”
孫策問道:“汝是何人?”
太史慈答道:“吾乃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拿孫策!”
孫策聞言大笑,說道:“某便是孫策。你兩個一齊來並我,吾不懼你!吾若懼怕於你,非孫伯符也!”
太史慈亦不甘示弱,長槍一點,說道:“你便衆人都來,吾亦不怕!”言畢,縱馬提槍,直取孫策哽嗓。
孫策舉槍相迎,兩馬相交,戰在一處。二人槍快,馬亦快。轉眼五十回合過去,不分上下,難見勝負。但見戰團之中青影一團攪拌着白光一片,又見兩條長槍似怪蟒打架,相互糾纏;又似二龍出水,正欲奪珠。
一旁裡,孫策麾下衆將和那個小牙將高義可得是兩眼發直,忘記了是戰場上的廝拼,只記得眼前精彩的對決;一個個看的是目瞪口呆,心中暗暗稱奇。
再說太史慈一心要捉拿了孫策回去請功,卻不成想孫策如此厲害,戰了半天竟然無法竟功。打在當中,太史慈心中合計:相較數十合,未見這個孫策槍法有半點兒滲漏,不如賣個破綻,佯裝不敵,詐敗之下引弓射之。
想罷多時,太史慈假裝一槍使老,買了一個破綻於孫策,佯輸詐敗,往嶺上撤逃,引孫策來追趕。
孫策不以爲是計,驅馬直追,口中喊着:“走的不算好漢!”
太史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見孫策追來,他心中暗自尋思:“這廝有從人十三四個,我只得一人,即便是在此活捉了去,也定然被此衆人奪了去。再引一程,叫這廝沒處尋找,方好下手。”
打定主意,他回身便與孫策且戰且走。
孫策哪裡肯放,在後面緊追不捨,一直追趕到了平整之地。二人再次戰在一起。又過了五十多個回合。太史慈一槍搠去,孫策閃過,探膀臂挾住槍;孫策也一槍搠去,太史慈亦閃過,挾住槍。兩個人全都用力只一拖,雙雙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人完全沒了大將儀表,猶如街市之上的混混打架,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
孫策眼快手快,擎住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亦是不慢,探掌抓住了孫策頭上的兜鍪。孫策擎戟便刺,太史慈把住兜鍪遮擋攔架;太史慈以孫策的兜鍪頂上纓槍返擊孫策,孫策以短戟格擋。
忽聞身後喊殺聲大起,原來劉繇見太史慈真的只引一人而出,本惱其不聽將令,後因太史慈以本郡同鄉所投,放不下同鄉情,遂使張英引兵來接應。孫策見狀,大慌,遂棄了太史慈。正好遇到程普等十二騎亦策馬衝來。孫策馬匹被程普收得,孫策接過馬匹,取槍上馬。太史慈亦從軍中討過一匹馬,取了槍,上馬復來。
張英引一千餘軍兵“呼啦”一聲衝將上來,與程普等十二將混戰起來,逶迤殺到神亭嶺下。
正在打殺之中,忽然四下裡又傳出喊殺聲。原來周瑜見孫策等人就不歸寨,遂引兵來尋,見衆人落入敵圍,便驅兵來救。恰在此時,劉繇又引大軍殺下嶺來。
然,時至黃昏,趕與風雨暴起,兩下里才各自收兵回營。
次日,孫策引兵來到劉繇營前討戰。劉繇親引大軍出迎。
兩軍擺開陣勢,相對峙之戰場上,孫策以槍挑着太史慈的小短戟,在陣前羞辱太史慈,令麾下士兵齊聲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經被刺死了!”
太史慈亦是將孫策的兜鍪挑於陣前,也令軍士大叫:“孫策頭已在此!”兩軍吶喊聲轟鳴,這邊誇勝,那邊道強,只落個各自羞恥;這一方丟了打仗用的兵器,還如何打仗?那一方丟了項上護頭的兜鍪,豈不是猶如首級?
還道是孫策究竟戰陣臉皮厚,先是太史慈禁不住這個打擊,火性急竄,驅馬出陣,又要與太史慈再決雌雄。
孫策昨日裡好像也沒有打得過癮,見狀欲出。程普心疼少主,遂止住孫策,說道:“不許主公勞力,某自擒之。”言畢,持矛出戰。
太史慈見孫策未出,又看程普年歲高出自己很多,雖說道:“汝非吾之敵手,快快回陣,換得孫策出戰。免得白白溼了性命。”
程普聞言大怒,舉起鐵基長矛,分身便刺,直取太史慈。太史慈見程普矛來,喊了一聲“好!”遂挺槍相迎,二馬錯蹬,兩人戰在一處。
戰至三十多個回合,忽聞劉繇鳴金收兵,太史慈心中頗爲驚訝,遂收槍回陣,問道:“我正要捉拿賊將,明公何故收兵?”
劉繇一臉死了爹孃的樣子,哭喪的說道:“士兵來報宋謙領兵馬襲取了曲阿,周瑜領軍入住了廬江。陳武竟然揹我投敵,和那孫賁一起打開了廬江城門,放了周瑜入城。現今吾家基業已失,不可久留。現下只剩秣陵,速速知會陳橫、樊能軍馬,急來接應。”言畢,遂帶着太史慈、張英領大軍退回營寨。
原來昨晚周瑜見孫策拿着太史慈的短戟入營,知是得了太史慈的兵器,遂向孫策獻計:“今已近廬江,某已經使人潛入城內,知會了舅老爺一聲,更是有兄長本家孫賁說服了城內的守將陳武;陳武乃廬江鬆滋人,字子烈,久慕兄長之雄才,早想結交,故此來投。劉繇現今已佔據廬江、曲阿一線。前番我等謀取了橫江,其勢力只餘廬江、曲阿以及幾個小城。明日兄長挑戟出戰,引劉繇注意。弟自領一部前往廬江接收陳武一部;再使宋謙將軍引一部突襲曲阿。劉繇不戰自敗。”
孫策遂從其意。
再說那陳武自那日見張英敗仗而回並未受到刑罰,心中頗爲不忿。又想到,張英此人向來剛愎自用,卻擅長溜鬚拍馬,深得劉繇喜愛;自己身懷一身武藝,竟然屈居此人之下數年,心中更是久久不得平衡。劉繇引兵出征之後,孫賁便經常到府中來找陳武喝酒,早已瞭解了陳武的心事,遂把孫策、吳景之事訴說,更是向陳武表示一定在孫策面前推薦。陳武向來聽說孫策爲人英雄,更是久慕,自然答應下來。
是故周瑜輕鬆得了廬江。
宋謙引一隊降兵詐開曲阿城門,雖然廢了一些周折,亦是輕鬆拿下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