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旁觀者清

洛陽城中,曹植此時正堂而皇之的坐在原本屬於大漢王朝皇帝的寶座之上,跟隨他到洛陽候命的那些臣子則是站在漢朝皇宮的朝堂之上,儼然曹植已經是天子一般,的確曹植在等待這場戰鬥的結果,一旦楊修不負所望,將荊州的門戶重鎮南陽和襄陽盡皆拿下,那麼曹植就可以趁着這場大勝直接在洛陽稱帝,並且遷都到洛陽或是距離洛陽不遠的許昌,將魏國的軍事重心進一步的向南方推進,給劉封,諸葛亮以更大的壓力。

但是這樣做的前提,自然是楊修能夠戰勝劉封,並且取了南陽與襄陽之地。但這第一次傳回來的戰報,卻讓曹植不得不在心中暫時將那些想法壓抑下去,三十萬大軍,不出十數日就折損了六萬之多,這樣的消息怎能讓他高興起來,特別是聽聞劉封在宛城的守軍不過折損了一萬左右,若是按照這樣的比例下去,這一場戰爭楊修拼到最後一人不剩的回來,也不見得能夠消滅劉封的五萬守軍,更重要的是,南陽和襄陽這兩處重地,到現在爲止還一處都沒能打下來。

朝堂上,衆臣已經是開始紛紛懷疑楊修的能力了,三十萬大軍,面對着只有數萬守軍的宛城,竟然這些時日未得寸進,這樣的結果由不得人們不懷疑。

“據德祖信中所言,此時他們數人已經是佈置好了一個計策,只等劉封中計,若是此事成功,則定然能夠讓劉封的主力守軍折損大半,此時雖然我軍有些損傷,但是也在承受範圍之內,我等再等待一些時日,看德祖能否給我等一些驚喜……”

曹植將朝堂上衆臣的意見暫時壓下去,心中也是頗爲緊張,到現在爲止,他已經是有些後悔因爲一個潁川庚氏之事就將司馬懿官降三級,他不由得猜測若是將此戰的領兵之人換做是司馬懿,那麼此時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同時曹植也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並沒有將事情做絕,要是當真按照楊修所言的那樣將司馬懿罷官逐出朝堂的話,以後楊修一旦不能成事,再想找司馬懿回來挽救便是難了。

總之,不論是在曹植的心中還是在魏國百官的心中,這三十萬大軍,這一場戰爭,就是楊修唯一的機會,作爲如今華夏最爲龐大的一股勢力,決不能讓一個不能打硬仗的人掌控兵權。

而遠在江東已經沉寂了不少時日的諸葛亮,此時也正坐在建業原本孫權所坐的位置上看着前方傳回來的戰報,南陽之地,距離江東並不算遠,加之諸葛亮奪取了江東之後自己也付出了不少兵力的代價,他時刻關注着劉封和曹植勢力的大軍動向,唯恐他們首先將自己當做了目標,但如今看來,這樣的情形並沒有出現,不論是曹植還是劉封,顯然都不想在江東這樣的地界上耽誤時間,因爲只要將另外一個勁敵消滅掉,奪取江東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在這樣的夾縫之中,諸葛亮小心翼翼的生存着,他知道,自己唯一的機會或許就是劉封和曹植陷入了艱苦的拉鋸戰之中,他不希望看到任何一邊倒的戰鬥,因爲那樣會讓其中的一方加速滅亡,而自己則很可能會在還沒有發展壯大起來之前就步入了失敗一方的後塵。

此時關羽和張飛二人,關羽在江東以西鎮守,以防荊州有變,荊州的精銳水軍全部都駐紮在距離江東不遠的地方,這讓關羽很難脫身;而張飛則是防止曹植兵出合肥,但根據此時的情況來看,這樣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所以張飛的任務更加輕鬆一些,此時的他,正在建業城中。

“益德以爲,這一戰楊修與劉封何人能勝?”諸葛亮到了江東之後,雖然也利用自己的兄長諸葛瑾之前在江東的人脈將不少自己看中的江東年少臣子吸納到了自己的麾下,但是此時畢竟距離自己奪取江東時間尚少,並且還有一件很少有人知道的事,那就是孫權與呂蒙二人,在諸葛亮破城之後的圍剿之中並沒有出現,至於二人逃到了何處,諸葛亮此時也並不能確定,所以一旦有什麼要緊之事,還是自己自荊州帶來的臣子纔是值得信賴之人。

此時的張飛正在看着那封戰報,看罷之後,低聲嘆了口氣道:“若是以常理論之,這三十萬大軍對上劉封的七八萬守軍,勝負顯而易見,但劉封此人已然是不同往日,加之麾下週瑜,龐統,趙雲,馬超等賢臣良將,當真是不知其能夠想出何種計策,此事若是軍士帶領着我與二哥前往,勝面倒是不小,但是這楊修據傳言不過是一個好吟詩作對,飲酒取樂之人,之前又並無甚建樹,怎能指揮得了這三十萬大軍,依我之見,此番曹植怕是要損失慘重了……”

經過這些年諸葛亮的提點,張飛也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張飛了,他往往對於一些戰鬥都能有着自己的見解,顯然,就是張飛此時的眼力和水平,比之楊修也是強上不少。

諸葛亮聽罷張飛之言,微微頷首,以示對於張飛之言的贊同,同時又自顧自的言道:“此時曹植的兵力與疆土,都是遙遙領先於劉封,但劉封坐擁漢中與荊州等地的險要城池,若是守衛得當,倒也不至於立即便被曹植擊潰,此番曹植將司馬懿的軍權拿下,又對楊修委以重任,顯然是自毀長城之舉,就算日後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二三十萬大軍的損失已然是不可避免,但劉封能夠藉此機會拉近與曹植之間的差距,對於我江東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軍師儘管放心,我與二哥已然派遣了可靠之人,正在江東境內積極招兵買馬,一旦中原有甚機會,不消兩三載我等便可出兵北上!”顯然,張飛與關羽已經開始準備起未來之事了。

“此時的第一要務,乃是找到孫權與呂蒙的蹤跡,若不知他二人行蹤,我等在江東終究是並不安穩……”

第33章 歸心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12章 初見孔明第337章 後手第14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浴血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37章 一戰成名第344章 空城計第511章 擒徐晃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88章 再相見第96章 提請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09章 妥協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34章 戰神揚威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90章 勸說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254章 猜疑第61章 公瑾之邀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293章 醒來第75章 夜談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100章 終歸來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9章 策馬送計第167章 痛處第86章 酒後真言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197章 回信第33章 歸心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377章 終親往第6章 女匪首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61章 刺殺之策後記第197章 回信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253章 觀虎鬥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257章 仁心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376章 僵局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130章 埋刺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4章 賜字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66章 斬使立威第79章 再至柴桑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7章 收編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383章 兩條路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130章 埋刺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34章 戰神揚威第520章 襲魏營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511章 擒徐晃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298章 密謀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14章 一觸即發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350章 得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