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奇緣如此

“孫將軍謬讚了,封只是陳述實情罷了,此等形勢,怕是孫將軍早已看得通透,不過是礙於情面,無法親自將此事與子布先生等人言說罷了,封尚且年少,出言不遜,此等事,便交由封最爲合適。”

劉封這話說得孫權欣喜非常,孫權年紀尚輕,比之劉封僅僅大了五六歲而已,又見劉封如此懂得審時度勢,心中對劉封便十分推崇,當下二人便將孫劉兩家結盟之事又探究了一番。

如今結盟已然成功,剩下之事便是如何共抗曹操大軍,由於劉備與那劉琦麾下軍師共計兩三萬此時皆屯於江夏,劉封便與孫權商議,乾脆將劉備軍馬退至樊口,與孫權麾下週瑜所率水軍成掎角之勢,沿長江江岸駐防,等待曹操大軍渡江而來,到那時曹操大軍由於不擅水戰,孫劉聯盟纔有可乘之機。

孫權聽罷劉封建議,未及思索便點頭應允,只是讓劉封去與劉備商議具體事宜,再行定奪。劉封看在眼中,心中更是篤定孫權實則早已決計與劉備結盟,這才遣魯肅前去江夏面見劉備,而劉封出使這一遭,不過是孫權堵住那張昭等人之口的權宜之計罷了,其中變數,不過是孫權也未能想到劉封不但勇武,更有三寸不爛之舌,這倒是省去了他諸多麻煩。

二人既然有了定計,孫權便當場修書一封,囑託劉封將此書信帶回呈給劉備,若是劉備並無異議,將那兩萬餘軍士駐紮於樊口即可。

寫完書信,孫權忽地又望向劉封,一副似笑非笑表情,劉封一看,便知此次結盟重點,這纔剛剛開始。

“子威,不知此次前來,劉豫州是否言明,若是此次擊退曹操大軍,待其退入許昌,那荊襄九郡之地,劉豫州是否有意?”孫權看了半晌,方纔手撫額下鬍鬚,緩緩言道。

按之前諸葛亮所說,此次與孫權結盟,便是爲了那荊襄九郡之地,而孫權也並非是易與之人,若是劉備依靠江東水軍擊退了曹操百萬大軍,那孫權心中豈有不分羹之理。

劉封深知,此事若是給了孫權答覆,那日後果真得了荊襄九郡,多半便會因此於孫權結仇,劉備已然漂泊半世,居無定所,一旦得了荊州,哪有讓給孫權數郡的道理,但今時今地,劉封卻不能一口回絕,若是那樣,這結盟之事,又會橫生變故,劉備手中空無一物,除了荊州之地,亦是並無可以許諾孫權之物。

劉封此時也是沉吟片刻,才目光真切看向孫權,道:“孫將軍之意,封心中甚爲明瞭,父親對於此事,確是曾與封商議些許,但卻並未得出結果,父親所想,便是先退了曹操即可,曹操不退,孫劉兩家皆是如芒在背,寢食難安,若能僥倖讓那曹操大軍退回北方,得了那荊襄九郡之地,父親之意便是我軍能有安頓之處便可,至於細節之事,孫將軍若不介意,待父親日後到了江東,定能與孫將軍商議一二。”

孫權聽罷,便是一副無奈之情,劉封此言說得是滴水不漏,先將事情全部推到劉備身上,自己卻是並未作出任何承諾,並且言明劉備大軍需安頓之所,這便是說明,那荊襄九郡之地,劉備多少都要佔上一些,至於多少,還要等待劉備親至方能商談,孫權若是放劉封回去覆命,便算作是答應了劉封,荊州定會有劉備安歇之所,如若不放,便又有了處事反覆之嫌。

想到劉封那連張昭都奈何不得的利嘴,孫權便未再出言,恐言多有失,又被劉封抓住把柄取了諸多好處,便笑言道:“子威這使者之責,當真是實至名歸!”

劉封見孫權並未有何異議,心中一塊大石便落了地,對於此事,孫權不覺如何,那皆是因孫權便是這江東之主,到時若是少得了荊州一兩郡之地,麾下文武亦是無人敢質疑孫權抉擇,但此事對劉封而言,卻不似那般輕鬆。

劉封深知,一旦自己並未與孫權說出劉備需要安頓之地,那待劉備與諸葛亮到了江東,與孫權談及此事之時,諸葛亮多半便會以此爲由,向劉備談及劉封此次辦事不利,而以劉備對荊州之地急切之心,此時若是賴在了劉封身上,劉封在劉備心中定然會留下陰影。

此事既然已經埋下伏筆,劉封便想要起身告辭離去,曹操大軍隨時都有可能出發,若是不能趕在曹操大軍出發前從容出發,那便又有了倉皇逃竄之嫌,到了樊口,說不定又會惹得江東一衆老臣非議。

但正當劉封說出告辭之事時,孫權卻又是笑着擺了擺手,劉封一看,心中便是一沉,此行所需之事,已然盡皆完成,孫權若是仍要強留,多半便不是好事。

“子威且慢離去,這結盟之事今日已然了結,可算作是爲劉豫州盡忠盡孝之事,然吾尚有一件私事,卻也算是事關子威將軍,不知將軍能否停留片刻?”

劉封本就心中沒底,孫權如此一說,劉封更是不知所謂,他與孫權,今日纔是平生第一次相見,孫權卻說有私事事關劉封,劉封心中怎能不疑惑重重。

“不知孫將軍所言何事,竟與封有所關聯,封之前從未涉足江東之地,故對孫將軍之言,有所疑惑。”

“子威將軍有所疑惑,也屬正常,但也正是因此事緣故,吾對子威將軍才萬分信任。”

孫權如此一說,劉封心中疑惑更甚,當下便不知何言以對。

“子威莫急,那青釭寶劍,乃是曹操所鑄,舉世無雙,是故攜此青釭寶劍者,便是子威將軍無疑,子威將軍也還記得前日在柴桑縣中小巷之內斬殺那數名賊人之事?”

劉封一聽孫權竟知曉了此事,心中對孫權對江東之掌控敬佩非常,但念及孫權竟然知曉青釭寶劍,劉封心中便又升起新的疑惑。

“子威將軍不必驚疑,恕吾未能言明此事,子威將軍那日所救之人,正是舍妹尚香!還未謝過子威救妹之恩情,那日若非子威將軍仗義出手,怕是吾便再難與舍妹相見。”

第60章 危情初現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2章 初見孔明第66章 斬使立威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12章 發難第121章 逼降第364章 垂釣第64章 一拍即合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39章 問計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2章 智勇退敵第26章 難阻頹勢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303章 水軍可期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92章 厚禮第455章 主動出擊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70章 連環之計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21章 逼降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後記第554章 時間差第469章 稱帝第99章 出逃第96章 提請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57章 拒絕第345章 識破第58章 返程第11章 救駕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2章 智勇退敵第42章 江東來使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392章 厚禮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99章 出逃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228章 殺一儆百(第二更)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299章 行動第4章 賜字第277章 得與失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61章 公瑾之邀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17章 誘敵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23章 山窮水盡第504章 浴血奮戰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172章 三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