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策馬送計

回到府邸,劉封心中頓覺萬分煩躁,徐庶乃是新野城中唯一與他真心相待之人,現曹操已將其母收押,仿其筆跡,徐庶定會去投曹操,並將諸葛亮引薦給劉備。

劉封心中明瞭,那諸葛亮對劉備收劉封爲義子之事的看法,與關羽一拍即合,到那時,自己在新野地位定會岌岌可危,若被諸葛亮關羽打壓,便會造成十數年後手中無兵無將,任人宰割之境地,而劉封既已到了這裡,自然不會任憑此事發生。

直至天色將晚,劉封仍舊在府中苦思良策,此時軍士來報,劉備急招其議事。劉封一聽便知,徐庶已將隱情全部告知劉備,劉備正在左右爲難,故纔有此議事之舉。

劉封匆匆趕到劉備議事廳,便見關,張,孫乾,糜竺等人均立於廳內,獨不見徐庶,劉備此時面帶愁容,顯是心中尚未有定計。

見心腹衆將均已到了廳內,劉備便緩緩擡頭,強作精神,低聲道:“單福本名乃徐庶,字元直,本欲盡心事吾,無奈曹操奸詐,執其老母,現下徐母手書來喚,徐庶不得不去,請命明日便去許昌見其老母,吾心中不忍其離去,又恐妨了元直盡孝之心,諸位可有良策?”

衆人咋聞此言,均是瞠目結舌,徐庶自入了新野,雖時日不多,卻功績卓著,在其良策之下,劉備以少勝多,大破曹仁李典,並取了樊城,便是關張之流,對徐庶之才亦是讚不絕口。

起初,廳中之人只是低聲嘆息,卻未有出言獻策之人,良久,孫乾才跨步出列,立於劉備面前,低聲道:“元直乃是奇才,吾不及其半數之才,然其久居新野,對我等軍中實情知之甚詳,此去曹營,曹操若重用,恐其暴露新野虛實,不如暫且穩住元直,暗自回信許昌,曹操見元直不去,多半害其母,如此,元直便可爲使君所用!”

衆人聞言,皆是低頭不語,劉備長嘆一聲,說道:“如此豈不白白害了元直老母?吾有何面目再納元直計策,不可!”

顯然,劉備不願用這取巧的方式留住徐庶,衆人見此計不成,便無人進言,又惹得劉備一陣嘆息,劉封此時略一思索,便也站了出來。

“父親,封斗膽進言,明日便可放元直去那曹營!不必擔憂我軍虛實爲曹操所知。”

劉備正在嘆氣,忽聽此言,忙開口問道:“子威此言何意?”

“元直既是忠義之人,定不會將新野境況告知曹操,父親此時放元直離去,元直得以盡孝,父親則得一個義字,此事一過,何愁大賢之士不來?況新野武有子龍將軍與二位叔父,文有孫、糜,何愁不能成事?”

劉封早知徐庶定會去見老母,只得讓劉備定心,雖言語中並未提及自己,但卻是變向點醒劉備,自己這個屢立奇功的義子在,新野便無事!

劉備聽了此言,果然面色略微好看了些,向劉封點頭致意,而後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又是良久之後,劉備終於擡起頭來,對衆人道:“明日清晨,隨吾設宴送元直前去尋母!”之後,便遣散了衆人。

劉封回到府中,心中卻是極其矛盾,他已知徐庶此去其母必死,卻不知如何相勸,亦不知應否相勸,畢竟自己空口無憑,無法斷定那信件乃是曹操僞造,若貿然相勸,徐庶也未必盡信。

而徐庶此人,乃不計前嫌,不羈小節之人,與諸葛亮大爲不同,此時徐庶已是讓劉封起了愛才之心,與其身在曹營終生不設一謀,倒不如時機合適之時使其重歸蜀漢,當然,到那時效忠之人便是劉封。

思來想去,劉封並未走出府門,卻也並未睡下,此時,恰逢孟瑤清洗梳妝,卻並無睡意,路過劉封門前,見劉封屋內燈火未滅,便叩響房門。

劉封開門,便見孟瑤着一襲淡粉色裙裝,長髮高高挽起,面上略施粉黛,緩步走入屋內,身影搖曳生姿,劉封乍一見之下,便看得呆了。

“將軍滿面愁容,可是因徐元直之事,可否告知小女,看能否爲將軍解憂。”孟瑤只得對劉封的驚豔之色故作不知,開口打破僵局。

新野本就不大,孟瑤雖足不出戶,但既當了劉封軍師,便命原本山寨中的部衆打探城中大小事件,對今日之事倒也知之甚詳。

“正是此事,我料想元直此去,必會逼死其母,卻又難阻其盡孝之心,正在左右爲難。”

孟瑤一聽,明眸中碧波流轉,只思慮了片刻,便開口說道:“欲要取之,必先與之,將軍只讓那徐庶得知將軍真心便好,其餘之事,便不在將軍掌控之中。”

劉封聽了孟瑤之言,略一思索,便懂了其中意味,他並未想到,孟瑤小小年紀又是女兒之身,竟如此懂得取捨。當下便放鬆了神色,起身拜謝孟瑤,此舉卻又讓孟瑤漲紅了俏臉,當下便匆匆告辭,回了客房。

翌日,劉備清晨便設宴相送,徐庶雖身處席中,卻是茶飯不思,劉備見此情形,也並未強加勸慰,便匆匆了結了這宴席。

席畢,徐庶別了衆人,上馬準備離去,劉備見狀,頗爲不忍,便也翻身上馬,並屏退左右,約定獨自相送徐庶至十里亭,衆人不敢反駁,徐庶亦無法推辭,只得隨他去了。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這十里亭存在的意義便在於此,故劉備提出相送至此,徐庶便無法回絕,二人策馬到了十里亭,又言語多時,這才各自揮手道別。

且說徐庶別了劉備,卻是想起一事,並未立即奔許昌而去,但行了數裡,到了一分叉路口,卻見一人一騎正立於那分叉之處,走近細看,可不正是劉封。

“子威怎知吾改道至此,莫非聞聽了吾與使君之言?”徐庶此時臨時起意,並未去往許昌,劉封卻在此等候,讓其大感震驚。

“封並未聞聽元直之言,只因不熟道路,才誤至此處,卻無心插柳,可見你我緣分!”

劉封此言真假參半,徐庶聽罷也是將信將疑,只得又出言問道:“子威此來,只爲相送?”

“非也,吾有一言,昨夜思慮良久,方纔決定告知元直,元直信與不信,權作提醒之用。”

“子威何必如此,你我之間,只管說來。”劉封忽出此言,徐庶自然不知底細,面色十分詫異。

“數日前偶然得見水鏡先生,聽聞潁川徐元直,其母高義非常,昨日見其書信,內中言辭與水鏡先生之言不甚相合,故封大膽猜想,此信或有作僞之嫌。”

“吾母筆跡無誤,縱有作僞之嫌,老母卻定然落入曹操之手,今已不得不去,得見老母之日,方解心中之惑。”徐庶聞言長嘆一聲,他已料定了母親落入曹操之手,故此書信真假,他反倒不甚在意。

“然元直可曾設想,倘若到了許昌,令母知其筆跡引你前去,以其高義,定不願揹負不義之名苟活於世,若其因此損了性命,元直將如何自處?”

徐庶聽完此言,面色頓時詫異非常,顯是沒能想到這層,忙抱拳對劉封拜謝道:“若非子威之言,幾欲釀成大禍!”

劉封見狀忙將其攙扶起來,雙目與徐庶對視,鄭重言道:“封望元直攜母前來,到時封必躬身相迎,與元直兄弟相稱!今日言盡於此,你我就此別過!”

說罷,劉封便欲翻身上馬離去。

第435章 安置完畢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57章 半日之緣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90章 以誠相待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50章 萍水相逢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157章 拒絕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38章 江夏第134章 巧取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257章 仁心第87章 真真假假第3章 父子相見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74章 非汝不可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146章 發難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281章 難與易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5章 剿匪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266章 時局紛亂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299章 行動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82章 不可貌相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35章 戰許褚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511章 擒徐晃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75章 夜談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273章 夜會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309章 曹植的舉薦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28章 一年之約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96章 提請第46章 前路多艱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278章 邀戰第326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390章 勸說第40章 打頭陣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97章 萬事俱備第273章 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