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

劉表請得劉備和孔明進入府中後,便對他倆說道:“東吳孫權興兵犯我荊州,我打算出兵江夏收復失地,並替黃祖報仇,不知將軍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此時的劉備嘆了一口氣,道:“那黃祖性情暴躁、不會用人,所以纔有如此一劫。而現在荊州四面禦敵,一旦興兵南征,倘若那曹操從北面攻來,又該如何是好?”

劉表一聽此話,頓時就拿不定主意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又說道:“我老了,近來又時常生病,已經沒有多少的精力再來治理荊州的事務了,所以我希望將軍能來幫我。一旦我去世之後,將軍就是這荊州之主了。”

“州牧大人何出此言,這個重任備可不敢擔當啊。請州牧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會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的。”

而此時的孔明是不停地給劉備使眼色,那意思就是讓劉備接下劉表的話來,可惜劉備並不爲所動。當兩人告辭了劉表並回到館驛後,孔明就忍不住問道:“那劉景升欲將荊州託付給主公,主公爲何又要推卻呢?”

而劉備搖了搖頭,就答道:“劉景升對我有恩,我不想乘他病危之時奪下那荊州來。再說劉景升好歹也是漢室宗親,一旦我真這麼做了,你說那劉子安會放過我嗎?我聽說劉子安很護短,特別是對漢室宗親的人。當初公孫伯圭就是殺了那劉虞,才遭到劉子安的報復的。而且孫伯符在攻打豫章時,劉子安也曾放過話,那就是不許傷害了劉繇的性命,以至當孫伯符拿下了豫章後,對劉繇的家人們也是以禮相待,並沒有做出任何不當的行爲來。你說我要是逼死了劉景升,並拿下這荊州後,那劉子安會放過我們嗎?”

聽劉備這麼一說,孔明也果然不敢在勸說什麼了。而就在兩人商議該如何答覆劉表時,忽然接到護衛來報,說那大公子劉琦前來拜見劉使君。當劉備將劉琦請進來後,劉琦是苦着一張臉,就向劉備懇求道:“劉使君,我被繼母迫害,性命早晚不保,還請劉使君救我一命。”

“賢侄,這可是你的家事,爲何要來問我呢?”

劉備雖然嘴裡在推託着,但心裡還是有些不忍。當劉備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孔明時,孔明只是笑了笑,並沒有過問此事。

當劉備將哭泣着的劉琦送出館驛時,不由得是小聲地對他說道:“賢侄,明日我託孔明來你府上回拜,如果你能說服於他,他必定能給你想出一個好辦法來的。”

第二天,劉備推說有病,並請孔明代他前往劉琦的府上進行回拜,而孔明也沒有多想便答應了下來。當孔明來到劉琦的府上時,劉琦是殷勤地就將他迎進了門裡。當兩人交談了一會兒後,劉琦又提起了昨日之事來,並懇請孔明想個辦法救救他。

而孔明則一臉嚴肅地說道:“我與劉使君來襄陽也只是客人罷了,哪裡還敢管你們劉家的事情,一旦事情泄漏了出去,我與劉使君都很難在這裡立足的。”說着孔明起身就要告辭離開。

而劉琦連忙挽留他道:“我書房裡收藏了不少的孤本經史,不如孔明先生隨我去書房一觀如何?”

孔明見他態度誠懇,便隨口就答應了下來。當兩人在走上了一間閣樓後,孔明就問他那孤本經史放在何處。而這時的劉琦是淌着眼淚,就拜在了孔明的面前,說道:“繼母不容於我,琦命在旦夕,還請先生乞言救我一命。”

此時的孔明不想在搭理他,於是便起身準備下樓去。可是當他纔剛走到樓梯口時,就發現那樓梯已被撤去,而這時的劉琦又苦苦哀求道:“先生怕泄漏不肯設策,現在這閣樓上就只有你我二人,還請先生賜教於我,琦終身不忘先生的恩賜。”

孔明看着一臉誠懇的劉琦,最後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現在黃祖新死,江夏以北的地方還在你父親的掌控之中,不如你主動申請前去屯兵駐守,這樣豈不就能避開你繼母對你的迫害了嗎?”

劉琦一聽此話,頓時是大喜,他連忙向孔明表示了一番感謝後,又親自將他是送下了閣樓。而孔明在回到館驛後,也把今日之事是告訴給了劉備。

次日,劉琦進言欲去江夏駐守,而劉表猶豫不決,於是請來了劉備商議此事。當劉備在得知了事情的緣由後,便說道:“江夏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正需要大公子前去駐守。這樣東南面的事情就可以交給州牧大人自行解決,而西北面備願意承擔起這責任來。”

聽完劉備的這番話後,劉表點了點頭,立刻令劉琦點齊五千軍馬就前往了江夏。而劉備與孔明再辭別了劉表後,也快速回到宛城,並加緊了對新兵的招募,以及教演陣法。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在平定了揚州以北的地盤後,又將目光盯在了荊州劉表的身上。他已經從細作那裡得知了劉表的近況,知道劉表已是重病纏身、命不久矣,所以他召來了文武大臣,並商議起了南征之事來。

而這時的夏侯惇主動站出來說道:“主公,我聽說宛城的劉備正在招兵買馬、操演戰陣。同時此人的野心極大,日後必會成爲我等的後患,所以我建議應儘早除去此人爲好。”

曹操聽了夏侯惇的建議後,也微微點頭同意了他的說法。而就在曹操準備派兵去攻打宛城時,一旁的荀彧卻說道:“主公,劉備此人不可小覷,聽說他又找來了‘伏龍’諸葛亮做他的軍師,所以咱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而夏侯惇一聽此話,頓時就不服氣地說道:“那劉備乃鼠輩耳,就算他找來了一個諸葛村夫,我也同樣能將他們生擒活捉過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