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

劉贇的分封讓大家是皆大歡喜,同時劉贇還提出了招兵買馬的事宜來。現在劉贇所掌握到的兵力有近八千人,城外莊園處已招到了近五千鄉勇。而太史慈在北海城也招到了三千人馬,同時張世平與蘇雙等人也給他送來了三千匹好馬,這倒是讓劉贇是樂了好一陣子。

不過現在地盤大了,那兵力也同樣要增加。好在青州本來就出壯丁的地方,當初曹操就是憑着剿滅了青州黃巾軍,才組建起了一支十萬人馬的青州兵來,所以當劉贇提出再招一萬人馬的兵力時,立刻就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等到會議結束時,劉贇拍了拍徐庶的肩膀說道:“元直,你的職位我會一直給留着,等你學成歸來必當重用。”

此時的徐庶向劉贇鞠了一躬,便說道:“主公,庶必不負你所望,我已經想好了去荊州的鹿門書院學習,快則三年慢則五年我必迴歸主公的帳下,爲主公盡一分薄力。”

聽到徐庶要去荊州的鹿門書院時,劉贇點了點頭便說道:“鹿門書院的司馬徽的確不錯,又被人們稱之爲是‘水鏡先生’,你去了以後要認真的學習,並多交一些朋友。我會在青州等你回來的。對了,後年必會有一場大亂,你自己出門在外也要小心行事才行。”

“是,主公,庶記下了,您也要多多保重纔是。”

就在劉贇交待完徐庶的事情後,他又找來了沮授並說道:“公與兄,你打算何時去北海上任,到時我與你一起去吧,順便也去看望一下我的恩師和子義他們。”

沮授沒想到劉贇會親自送他上任,只見他拱了拱手就說道:“主公,在下打算明日就赴北海上任,等下次來濟南城再與元晧兄見面吧,哈哈哈。”

聽到沮授的笑聲,劉贇也笑了笑說道:“好吧,那咱們就明日出發。對了,以前的濟南太守孫璞如何了,他可曾對我王府有所怨言。”

聽到劉贇的問話,沮授立刻就回答道:“孫太守哪敢抱怨王府的事情,我覺得他離開這裡反而會是一件好事。”

聽到沮授的回答後,劉贇頓時就明白了什麼,並說道:“現在青州我王府已掌控了大半,最多兩年我必讓父王登上青州刺史的位子,到那時整個青州將變成我們的大後方,而我們旁邊的翼州和徐州就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此時的沮授在聽到了劉贇的計劃後,頓時就感覺眼前一亮地說道:“主公,翼州倒不是什麼問題,不過徐州可是四戰之地,不好守啊。”

“嗯,這點我知曉,不過咱們可以徐徐圖之。一旦機會成熟,再出手也不遲。”

第二天天剛亮,劉贇與沮授一行便前往了北海郡,隨行的還有徐晃徐公明。而高覽和黃忠則留在了濟南城裡負責招兵的事宜。同時劉贇還找來了劉福,並讓他做好擴建莊園的準備,他打算把那些帶回來的鐵匠們也安排在莊園裡。

當劉贇一行到達北海城時,太史慈親自在城門口迎接了他們,並且太史慈也已經知道了劉贇對他的封賞,所以當他一見到劉贇後,就跪在了地上說道:“慈見過主公,謝主公的封賞。”

此時的劉贇一把扶起了太史慈,並說道:“子義不必客氣,這是你應得的榮譽。我早就說過子義有大才,而我劉贇也絕不會埋沒了你的才華的。”

聽到劉贇的話後,太史慈是更加地感動了起來。而這時的劉贇又把沮授介紹給了太史慈,並告訴他們以後北海郡就交給他們了,希望他們能治理好這座城池。

就在劉贇進入了太守府時,太史慈又領着一名壯漢來到了劉贇的面前,說道:“主公,這位是屬下新收的部將武安國、字霸候,同時他也是武安君的後人。”

當劉贇一聽到武安國這個名字時,頓時就說道:“武安國,你所使用的武器可是一對鐵錘,而且還力大無窮。”

當武安國在聽到劉贇的問話後,立刻就點着頭說道:“侯爺,在下的武器確實是一對鐵錘,難道侯爺以前見過我嗎?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看着武安國那憨厚的樣子,劉贇不由得又笑了起來,說道:“好,能使用鐵錘的武將可不多見,而你就是其中之一。武安國聽封,本將軍任命你爲越騎校尉、秩四百石,以後你就歸在太史慈的帳下聽用吧。”

此刻的武安國沒想到劉贇一見面就給了他一個官職,這頓時把他給樂得立馬就跪在了地上說道:“謝主公的封賞,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

當劉贇扶起了武安國後,就說道:“以後北海城的防守可就交給你們倆了,有什麼不懂的事情可以去請教公與先生,同時你們也要聽從公與先生的安排,明白了嗎?”

當太史慈和武安國在點了點頭後,劉贇又對太史慈說道:“子義,現在咱們的地盤擴大了,所以我允許你擴兵至五千人。同時我也會催促工部儘快給你們送一批武器裝備來,到時候士兵的操練可就交給你們兩人了。”

“是,主公,屬下謹遵您的命令。”

交待完太史慈他們的事情後,劉贇不由得又想起了武安國這個人來。按三國演義中的記載,他應該是北海相孔融的屬下,而且還隨孔融參加了反董聯盟。可惜這傢伙命不好遇上了飛將軍呂布,並且還被呂布一戟給斬斷了手腕,並從此沒落了下來。

其實武安國的武技並不差,能接下呂布的十幾招來可見此人的本領不弱了。劉贇之所以對武安國是記憶猶新,也是因爲在三國演義中使錘的武將並不多,除了武安國以外,還有一位就是羌族大將越吉了,一出祁山就與關興大戰了數十個回合不敗,可見此人的武技也是非同一般。

至於卞喜、馬超、王雙、甘寧等人使用的大都是鏈子錘、飛錘和流星錘,他們都只當是副武器在使用,絕不會像武安國、越吉這樣精通的。

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十二章 打臉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