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

就在華歆出使雒陽城之時,劉贇已率兵來到了武功縣,而馬超三兄弟早已在那裡等着他了。當劉贇在見到了馬超後,便對他說道:“孟起,本王任命你爲先鋒軍,帶一千騎在前方開道,務必在十天內趕到成都府,你明白了嗎?”

“請主公放心,超知道該怎麼做了,絕誤不了主公的大事的。”說着馬超就率領着自己的一千騎,先一步就出了武功縣。

而劉贇則在武功縣歇息了一晚後,並補充了一些糧食和飲水就朝漢中駛去。經過了數日的千里馳聘,他們終於趕到了成都府。而留守在成都府的董和、法正、黃權等人是親自出城迎接了劉贇一行。

劉贇在府上梳洗了一番後,便召集羣臣說道:“現在永昌郡怎麼樣了,那些蠻人是否攻破了永昌郡?”

“回主公的話,幸虧元直和子龍去的及時,那些蠻人未曾攻破永昌郡,不過建寧和興古兩郡已被蠻人和雍闓攻破,而元直也正在率軍收復失地。”

“元直他們去了多少人馬,可曾寫信回來增兵?”

“回主公,由於情況緊急,元直和子龍只帶去了三萬大軍。在前日元直確實寄來了書信,懇請我等再增兵五萬,併發往永昌城。昨日我等商議一番後,已派張任、冷皰及張嶷,率五萬人馬已出了成都府,現在他們正趕往越雋郡。”

“越雋郡那邊的情況如何?特別是那位夷人王高定,有沒有受到雍闓、孟獲等人的挑唆,想反我大漢王庭的。”

“請主公放心,那夷人王高定一直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他也並無反意。”

“這樣最好,現在說說這次的雍闓謀反及蠻人入侵,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吧。爲什麼你們沒有提前收到消息,反而讓他們攻破了建寧及興古兩郡。”

聽到劉贇的責問聲,不少的大臣們都羞愧地低下了頭。而做爲益州刺史的董和更是慚愧地說道:“回稟主公,都怪我等太大意了,才讓雍闓這反賊是奸計得逞。而蠻人的入侵也是這反賊引進來的,做爲益州刺史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請主公責罰。”

看着董和那自責的樣子,劉贇也不由得是搖了搖頭。董和的爲人他很清楚,此人善治理地方朝政,與少數民族相處得也很融洽,並深得蠻夷人的愛戴,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劉贇選他任益州刺史的原因,不過董和在軍事上就不如徐庶和法正等人了。

當劉贇在安撫了董和一番後,又將目光看向了法正和黃權等人說道:“此事既然已發生,再追究誰的責任也晚了,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儘量減少我們的損失,並將那些蠻人們趕出我們的地界。現在我命令朱提郡守將魏延率大軍進攻建寧郡,而派出增援的五萬大軍不用趕去永昌郡,直接從越雋郡向建寧郡發起攻擊,務必要將建寧郡裡的蠻人和叛軍趕出城去。等到平息了建寧郡的內亂後,所有的大軍都在建寧郡會合,本王要親自出馬拿下興古郡和那些叛匪的人頭來。”

“諾,謹遵主公的命令。”

當衆大臣下去準備之時,劉贇又叫來了法正和王平說道:“這次雍闓和蠻人造反,本王總覺得裡面有什麼蹊蹺,就好像有人在背後指使一樣。子均,你們的無當飛軍可查到什麼消息沒?”

“回主公的話,前方已有探子來報說,在雍闓的身邊發現了趙韙的身影,如果屬下沒猜錯的話,這背後主使之人應該就是這個趙韙了吧。”

聽到王平的話後,法正卻搖了搖頭說道:“趙韙已成了喪家之犬,他有什麼資格主使雍闓和蠻人造反,他最多跟在雍闓的身邊出謀劃策罷了,他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來策劃這一次的反叛。”

法正的話讓劉贇微微地點了點頭,趙韙孤身一人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的財力和物力來策劃這一場戰爭。蠻人這次可是出動了近十萬人馬,就算雍闓富甲一方也未必能說動蠻人的入侵,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當劉贇回想了一下演義中的情節時,他立馬就說道:“派人去打探一下江東和荊州的情況,看看那兩邊有沒有什麼動靜。對了孝直,夷陵郡那邊可有什麼消息傳來,我對那劉大耳可是很不放心。這傢伙一直都在窺視我益州的地盤,一旦益州出現了大規模的叛亂,這傢伙肯定會出兵攻打我益州的,所以咱們不得不防。”

“回主公的話,夷陵郡那邊並沒有什麼動靜,不過數月前劉備將他的二弟關羽派去了長沙郡,那裡也是離我們夷陵郡最近的一個州郡了。如果我沒預料錯的話,劉備也是想防着我們的進攻吧。”

“哦,關雲長竟然去了長沙郡,這倒是有些意思了。孝直,你也去夷陵郡看看吧,只要本王還沒有平息南部的叛亂,夷陵郡就歸你掌管,要小心諸葛亮那傢伙,他可是其智若妖的人物,千萬不可小瞧了他。”

就在劉贇派遣法正趕往夷陵郡之時,曹操派出的使者華歆也已到達了雒陽城,而做爲河南尹的管寧是親自出城迎接了他。當華歆看到管寧之時,不由得就笑了起來說道:“幼安,你我數年未見,沒想到你已成了朝中重臣,真是羨煞爲兄矣。不知根矩兄何在,他如今還好嗎?”

“多謝子魚兄的關心,根矩他現在可是戶部侍郎,其官職不在我之下,過幾日你必能見到他。”

華歆、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而華歆爲龍頭。可惜當初三人的志向各不相同,於是便分道揚鑣了。華歆投了曹操,成爲了曹操手下的名士及重臣。而管寧和邴原在很早以前就認識了劉贇,並甘願依附在了劉贇的麾下,同樣成爲了名士和重臣。

當管寧將華歆等人迎進了館驛後,便對華歆說道:“子魚兄來我雒陽必是受了曹公所託,不知曹公有何交待,我也好上書請示沮大人、顧大人及田大人等。”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