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

龐大的馬隊從白土出發,漸漸地來到了長城面前,看着巍峨的城牆依然如往昔一般肅立,蔡文姬的心中卻是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時隔十年,沒想到自己還有重新見到長城的一天。

過了長城,便是大漢的疆土了,十年已過,不知道大漢還是不是往昔的樣子?

蔡文姬的心中忍不住猜測起來。

“我剛剛離開大漢的時候,這裡正是一片混戰,董卓被殺,朝政風氣眼看就好起來,可是王允老賊居功自傲,剛愎自用,父親聽聞董卓死訊,只不過嘆息了一聲,就被王允無辜殺害,當時父親爲了能夠寫成漢史,委曲求全,向王允陳辭謝罪,願黥首爲刑以繼漢史,可是老賊卻獨操權柄,不顧士庶所勸,將我父殺害。如果僅此而已,大亂定然難以形成,老賊在董卓死了之後,不僅不赦免董卓麾下衆將之最,反而欲要盡滅涼州之士,終於逼反李傕郭汜,令我大漢陷入大亂之中,如今楚公到了北地,戰亂應該止歇了吧?”

可是在進入長城以南之後,蔡文姬並沒有看到自己所預料的那般繁華景象,而是人煙稀少,天地荒蕪的景象,有的地方甚至還堆積着皚皚的白骨。

這時候蔡文姬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暗暗想道:“難道這楚公竟然也像董卓一般是個兇殘之輩?”

看着眼前的衰敗景象,蔡文姬幾乎認定了自己的推理,心中頓時感到了一絲的失望,同時不知爲何竟然感到了一絲的難過。

默默地想了片刻,蔡文姬便決定冒死進諫,讓劉琦放棄兇殘的政策。對百姓施以仁政,以圖百姓安寧,國家繁盛。

正好劉琦的大軍趕到了高奴。決定在這裡修整一日,與駐紮在離石的驍衛軍和親衛軍回合之後再出發前往長安。蔡文姬便決定乘此機會向劉琦進諫,要他採納忠言,與民休息,施行仁政。

於是,蔡文姬在晚上早早就將兩個兒子哄睡,然後在幷州刺史龐德宴請劉琦返回營帳之後,悄悄來到了劉琦的大帳之外。

“何人在此出沒?”深夜之中,一名大將面色冰冷。提着寒光閃閃的鋼刀,沉聲喝道。

蔡文姬雖然不知此人就是廖化,但是卻見過此人,知道他是楚公身邊的護衛。連忙躬身說道:“妾身乃蔡文姬,有要事要見楚公。”

“原來是蔡姑娘。”廖化這才發現眼前之人便是主公從匈奴要回來的這個女人,臉色頓時和緩了一些。笑着說道:“不知姑娘深更半夜去見主公,有何要事?”

廖化這句話剛一落下,便見身旁的兩個軍士向他遞來一抹不屑的目光,他們的意思很明顯:“咱們頭兒可真是不解風情,人家三更半夜的找主公。還能有什麼事兒?上一次主公半夜三更的去找人家,這一會人家自然是主動投懷送抱來了。”

雖然如此想,但是這些軍士卻不敢當真說出來。只好拼命的對廖化擠眉弄眼。

只可惜如今是夜裡,他們的擠眉弄眼算是白做了,因爲廖化根本就看不見。

不過廖化卻也不笨,他對沒有聽蔡文姬說到底有什麼事情,但還明智的選擇了爲劉琦通報。

而後來的事情也的確如大家所料,劉琦幾乎是不假思索就把蔡文姬請進了帳中。

“不知蔡小姐深更半夜到我帳中有何貴幹?”劉琦見蔡文姬一臉的憂色,笑着問道。

卻聽蔡文姬嘆道:“琰感念楚公大恩,這裡有心腹良言相告,不知楚公肯採納否?”

“哦?不知小姐有何賜教?只要有理。琦定然不會拒絕。”劉琦的心中不由好笑不已,奇怪的看着蔡文姬。緩緩問道。

只見蔡文姬行了一個禮,然後緩緩說道:“妾昨日見楚公寫下一首《春望》。其中寫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妾不知其中之意,今夜特來請教。”

劉琦聞言,頓時浮現了一臉的苦澀,原來自己所料不錯,此女深夜來訪,果然是爲了探討詩文。

這可是他這些日子最爲頭疼的事情了,可是既然人家來了,也只能硬着頭皮解釋了。

“但是以此女的才智,豈能不知我這句話的意思?她這樣問到底有什麼深意呢?”劉琦雖然疑惑不已,但還是無奈的講解下去,因爲他生怕對方會再提出一些稀奇古怪、令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只好耐着性子說下去,而且這一次說的儘量緩慢,希望能夠拖延上一定的時間,然後再借口對方累了,把她請回去。

“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此句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

幸虧劉琦在前世還讀過爲數不多的一些詩評,而這首《春望》由於是高考常見的是溫欣賞之作,他當年爲了考學將其中的評論被的滾瓜爛熟,如今倒是恰好用上了。

在這個世上,劉琦不怕劉備,也不怕曹操,卻對面前這個女子充滿了由衷的懼怕,因爲從來沒有誰逼得他把高中的那點基礎都搬了出來。

卻見蔡文姬輕輕感嘆了一下,然後點頭說道:“昔者我朝治國,崇尚黃老無爲之政,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故令天下承平,乃有文景之治,後來孝武帝在位,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積百年之基,終令國家強盛,兩敗匈奴,我朝帶甲百萬,四夷敬服,雖則好大喜功,征戰多日,百姓稍有疲敝,然而我朝聲名遠播,亦是無可諱言。”

劉琦聞言亦是點了點頭,正色說道:“你說的沒錯,孝武帝雄才大略,令我大漢懾服四夷,我向來也是十分佩服的。”

蔡文姬卻看了劉琦一眼,嚴肅的說道:“竊以爲,孝武帝之所以能流傳青史,未嘗不與重視武功有關,然而其中發展生產,對內施行仁政也不無關係,然而妾在返回幷州的沿途之間,卻見生產凋敝,人煙稀少,百姓多菜色,民衆多餓死,白骨壘於野,雞犬不相聞,心中無限傷懷,楚公既爲幷州之主,琰又素聞公雄才大略,爲何偏偏學秦皇殘暴之舉?當此之時,公豈不當行仁政,事生產,教化萬民,奠定我大漢強盛根基?琰今日不避斧鉞,冒死進言,還望楚公採納良言,如此,琰即便一死,亦能換來無數百姓安寧康泰,可謂死得其所矣。”

劉琦不禁好奇的看了蔡文姬一眼,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蔡文姬來這裡的真正目的,頓時起了促狹之意,沉聲問道:“你若死了,你那兩個孩兒可如何是好?他們可是剛剛與你團聚。”

只見蔡文姬的眼中頓時留下了幾滴淚水,然後擡起頭來,對劉琦深深施了一個禮,堅定地說道:“我相信以楚公的爲人,即便是妾身被殺了,我那兩個孩兒亦能得到照顧,如若楚公真不願照顧,只請楚公派出幾個人來,將我那兩個孩兒再度送還匈奴處,則琰即便是在九泉之下,亦感激楚公之大恩大德。”

劉琦聽了蔡文姬的話,心中頓時又是好笑,又是感動,好笑是因爲此女竟然不知幷州甚至包括三輔之地都是自己剛剛得來,由於時令正是寒冬,移民之舉尚在籌劃,均田之令尚未頒行,這裡顯得荒涼自是不可避免,但這並不是他的責任。而是常年戰亂所致。

但是這卻依舊令他感到動容,因爲蔡文姬只是一個女子,剛剛返回漢地就關心天下百姓,甚至爲了大膽進言,不顧自己的兩個孩子,不顧生死,這份果敢和赤城,或者說對大漢百姓的這種熱愛,連他都感到深深的欽佩。

所以,劉琦嘆了一口氣,虛扶住蔡文姬,柔聲說道:“蔡小姐莫要如此多禮,前言不過是相戲耳。琦雖不才,卻亦知我大漢百姓深受離亂之苦,尤其是關中、幷州之地,自桓靈以來,多有戰亂,異族侵擾、軍閥混戰、山賊流寇,令百姓一日不得安寧,故琦納賢才,練精兵,志在扶保萬民社稷,讓天下百姓再無戰亂之苦,安享太平,這幷州之地,甚至包括關中之地,俱是琦於今年平定了關隴軍閥新得的,所以未來得及行仁政,只等過了年後,琦便下令從荊益移民,充實邊塞,行均田令,立學校,教化萬民,建醫院,保障百姓健康。”

蔡文姬聞言,頓時感到心中驀然的一陣輕鬆,然後施禮謝道:“原來如此,這都怪琰事先沒有調查,這才妄下結論,唐突之處,還請楚公海涵。只是琰不知,何謂均田令?”蔡文姬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政策,不由好奇的詢問了起來。

待得聽劉琦講明瞭均田令的內容的時候,蔡文姬才終於明白了,她果然是誤會了面前的這個人,連忙再度道歉。

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197章 英雄落幕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253章 平叛(一)第22章 狂人廖立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29章 兵分兩路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56章 魏延受罰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5章 義陽魏延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235章 王粲的驚人記憶第48章 荊州犁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367章 泣別第260章 楚公到來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364章 渭南之戰(六)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76章 失而復得第407章 強攻汝南第40章 南征桂陽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445章 被迫納妾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15章 徐庶和龐統第190章 貪婪的劉琦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20章 曹操興兵第280章 霍峻的罵功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32章 酃縣解圍第45章 竟是如此結果!第289章 允吾之戰(一)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4章 蒯越的感慨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300章 孤注一擲第198章 洗劫許昌第313章 劉封之死第115章 無奈的退守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4章 神醫華佗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51章 白馬之戰第246章 晉爲楚公第388章 倭女之爭第12章 名揚荊襄第469章 龍登九五第171章 孫翊之死(二)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203章 神鬼方天戟!第18章 黃月英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109章 賈詡的毒計(二)第507章 重歸一統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473章 刺曹(二)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64章 連環詭計(三)第450章 大戰再啓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233章 派不派兵?第4章 神醫華佗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89章 竟然是魯肅!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74章 虞翻歸心第359章 渭南之戰(一)第297章 亂起祖厲第311章 離間之計(三)第43章 美女樊氏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248章 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