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廬江之爭(一)

孫策和周瑜現在也是鬱悶不已,本來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在劉勳來到上繚發動攻擊之後,便率領軍隊退走,連夜趕往皖縣,以他們大軍的行軍速度,一天就能達到皖縣城下,可是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大軍剛剛渡江沒過多久,就被黃祖的水軍給阻住了。江夏黃祖訓練的水軍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銳,再加上自己這支隊伍本來就沒怎麼準備打水戰,目的只是要用龐大的船隊來渡江登岸,前往皖縣,所以沒有準備大船,全都是那些輕快的艨艟、赤馬之類的小船,只有孫策與衆將乘坐了一艘樓船、還有七八艘鬥艦,所以如果貿然和對方開戰的話,己方肯定是要吃虧的。可是不戰的話,黃祖的上千艘戰艦浩浩蕩蕩的阻住了自己的去路,讓自己根本無法順利渡江。孫策不由大怒,命令樓船開往陣前,登上樓船頂層,對着黃祖大聲喝道:“黃祖老兒,你不在江夏做你的太守,好好的跑到我丹陽境內做什麼來了?”黃祖呵呵笑道:“這裡是江心,天下人儘可行得,我黃某爲何行不得?這一次我黃某不爲別的,就是想從這裡出發前往九江郡,既然大家碰到一起了,又彼此各有公幹,總要有個順序不是?你率領你的船隊後退十里,等老夫大軍通過之後再動。”孫策聞言大怒,頓時說道:“黃老兒欺人太甚,這裡是我丹陽郡的地盤,要論先行的話,也是本將先行,爲何不是你率軍後退十里,待我們通過之後你再走?”卻聽黃祖說道:“老夫可信不過你這小娃娃,一旦我軍先動,你肯定會率軍乘勢發動進攻,如此一來我大軍豈不會吃虧?所以,還是你們先動,老夫保證不動你們就是。”孫策嘿嘿冷笑道:“彼此彼此,你不相信我們,我們還不相信你呢,黃祖,本將以安東將軍的名義向你保證,只要你通過,我們絕不動你們一下便是。本將縱橫江東三郡,從來沒有不講信用過,你若答應便罷,若不答應,本將今日就與你決一死戰,爲我父親報仇雪恨。”只聽得黃祖哈哈笑道:“孫策小兒,難道你以爲這樣就能威脅得了老夫嗎?你父孫文臺當年何等英雄?還不照樣命喪本將手下嗎?你這等無知小兒對與本將來說,簡直不值一提,你若開戰,老夫隨時恭候便是,我倒要看看是你丹陽精兵厲害,還是我荊州水軍厲害?”孫策聞言不由得嘿然無聲,若論起丹陽精兵的精銳,放眼整個天下,恐怕也就是曹操的青州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但這說的是在陸上作戰,而至於水軍的話,休說現在根本沒有打水戰的準備,就算是準備充足了,他的丹陽兵也不一定就是對方荊州水軍的對手,更何況現在是要率軍突襲皖縣,如若在這時和黃祖硬拼起來,恐怕就算勉強戰勝,也絕對再也沒有實力威逼皖縣投降,這樣一來自己這一次可算是白忙活一場了。所以孫策雖然揚言要戰,可是在心底卻是根本不願與黃祖打上這一場仗,雖然他恨不得現在就掐死黃祖爲父報仇,卻深深知道自己現在實力不足,最起碼應該在佔據了廬江,實力壯大之後,再水路並進威脅江夏,殺黃祖爲父報仇。更何況現在劉琦佔據了豫章郡,對於整個江東來說如同眼中釘肉中刺,一日不拔除,江東就一日不得穩定,而要想佔領豫章,就必須有足夠強的勢力,然後再靠着足夠的耐心與捕捉戰機的果斷,纔有這樣的可能。而只要佔據了廬江郡,就能讓豫章陷入己方的三面包圍之中,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無論是戰與不戰,都是自己佔據了主動權。所以,雖然好戰的因子在體內沸騰,孫策也只能強行忍住要戰的念頭。但是不管怎樣,自己作爲一方統帥,又是在自己的地盤內,如若就這麼屈服的話,定會導致士氣下降,更何況自己也真的擔心對方會在自己後退的時候發動攻擊,所以堅決不同意爲對方讓路。而黃祖這一回也好像是鐵了心一般,根本沒有半分的通融,就這麼與孫策的大軍對峙着。“戰機稍縱即逝,難道我們就這樣把時間耗在這裡?”孫策的眼中透着濃濃的不甘,低沉着聲音問道。“眼下之際,只有主公密令丹陽水軍也一起出動,到時候我們集中力量先打敗黃祖,再發兵皖縣了,幸好現在劉勳被阻,根本回不去,我們還有機會。”周瑜沈沉臉,點頭嘆道。“看來也只好如此了。”孫策連忙命張昭寫下命令,然後命心腹乘小船前往曲阿送信,命在那裡的孫權與周泰率領兩萬水軍星夜趕來,聯合起來打敗黃祖,以便自己進軍皖縣。其實他最希望的是,看到孫權援軍到了,黃祖直接被嚇走,這樣一來不僅令自己保存了實力,也能更加快速的趕往皖縣。至於黃祖,只要佔領了廬江、拿下了豫章之後他算總賬也不遲。孫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好無可奈何地與黃祖大軍對峙了兩天。兩天之後,孫權率領兩萬援軍趕至。站在樓船上遠遠看到了孫策後方趕來的龐大船隊,黃祖不由的面色一變,立刻命令大軍撤退吧。“哈哈,沒膽子的老狗,竟然被嚇得屁滾尿流,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孫策不由得哈哈大笑,對着黃祖的船隊罵道。就在這時,周瑜忽然面色一變,大聲說道:“不好,主公,我們上當了,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一次黃祖攔截我們,定然是劉琦定下的陰謀,某將恐怕這一次皖縣之役,將會生變,所以我們應當立刻發兵前往皖縣,同時還要小心劉琦,說不準他就在那裡設下了什麼陰謀詭計?”“不會吧?現在柴桑在我們手中,那劉琦想要到皖縣,又談何容易?”孫策雖然不相信劉琦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攻破柴桑,但是也不敢保證對方會不會用其他的詭計,所以還是神色凝重的下達了命令:“全軍立刻極速前進,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皖縣城下。”所幸這一路上倒是很順利,大軍很快便來到了皖縣城下,大軍立刻將整個皖縣城密密麻麻的包圍住,緊接着孫策便來到了南城門下,對着城上大聲喝道:“城上的守軍聽着,你們的主子劉勳已經死在了上繚,那數萬大軍也都盡皆瓦解了,現在你們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識相的話早早投降,還能免去一郡生靈之禍,否則的話,本將一旦攻破城池,必將屠城三日。”沒想到剛過了不長時間,就見城頭上掛起了白旗,然後見城門緩緩打來,一名將領肉袒綁縛,率領着一隊人馬來到城門下,表示向孫策投降。“末將舒邵拜見將軍,早就聽說將軍大名,恨無緣拜會,今日將軍兵臨城下,末將不敢相抗,故率一郡軍民歸順將軍,還望將軍善待我一郡生靈。”舒邵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說道。孫策聞言大笑,將舒邵扶了起來,又親自解開他的綁縛,撫慰道:“將軍不必多禮,有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本將如何會對一郡生靈動手呢?將軍開關獻城,功勞不小,本將便委任你爲都尉,待得日後立功。另有封賞,舒將軍,請隨本將一道入城。”“諾,多謝將軍。”舒邵對着孫策行禮拜謝,隨後便跟在孫策身邊,引孫策入城。說句實話,他現在對這孫策倒是沒有什麼反感,反而內心裡頗有些欣賞此人的風度,甚至看對方如此誠摯的對待自己,幾乎就忍不住真的歸順對方了。但是他本來已經答應劉曄,要賺得孫策入城,便不能失信於人,更何況又是自己一向很佩服的劉子揚找到自己,並向他說明自己所效忠的那個劉琦也像孫策一般待人以誠,而更爲重要的是,這個劉琦比孫策更能知人善任,甚至連自己這樣的無名小卒都聽過,而自己當年與孫策同在袁術帳下,看對方的樣子,卻明顯是沒有聽說過自己。所以舒邵略一猶豫,便強行忍住欲要將真相告訴對方的衝動,心中暗暗嘆息了一聲,便帶着孫策入城。孫策見舒邵入城,不由得哈哈大笑,就要縱馬入城。卻不料周瑜忽然攔住他,鄭重說道:“主公,莫如讓末將先入城去,待得確認城內安全了,主公再行入城也不遲啊。”孫策呵呵笑道:“本將作爲軍中主將,如何能不隨之去城中受降?不過你所擔憂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要按說劉琦小兒既然派了黃祖攔截我們,必然會有陰謀,可是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他現在身在何處,這其中的確很詭異。不如這樣吧,公瑾你率領一部分人先駐紮在城外以作策應,待得本將確認安全了,你再率兵進城,萬一本將不幸中計,也好有個接應。”

“可是這樣也是在太過危險了,主公身負我江東三郡萬民安危,一身非輕,不如還是讓末將入城吧。”周瑜搖了搖頭,仍然堅持說道。

第193章 兵臨許昌第305章 曹操的哀嘆第13章 金卯刀和草朋刀第106章 應敵之策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72章 周瑜的妙計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236章 霍峻的決心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69章 豫章之爭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184章 連弩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210章 大戰拉開序幕第495章 代郡之爭(一)第5章 義陽魏延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401章 昆陽攻城戰第189章 筒車和印刷術第42章 揮淚斬將第451章 白馬之戰第50章 交州之爭第476章 情動之下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507章 重歸一統第270章 孫尚香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96章 劉琦大婚(三)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3章 請令第272章 爲自己考慮?第476章 情動之下第307章 勸降荀彧?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162章 圍點打援(一)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244章 北方聯盟第392章 倭國內戰爆發第497章 代郡之爭(三)第421章 “天降雷火”的秘密第237章 戰張任第240章 二擒孟獲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483章 濁鹿城下第490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一)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103章 風雲突起第7章 破敵之策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158章 龐統之名第106章 應敵之策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369章 神器!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297章 亂起祖厲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261章 劉琦單挑趙雲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220章 曹操興兵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196章 計取南陽第344章 計破長安(二)第259章 馬超戰趙雲第61章 放虎歸山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135章 荊襄鉅變(十二)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258章 受困沔水第38章 抵足而眠?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423章 處死曹洪?第23章 五溪蠻族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1章 荊襄才俊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213章 劉備的梟雄本色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二百一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388章 倭女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