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你且隨老夫去府上走一趟。”楊彪開口道。
“現在?”曹寧詫異的問道。
“要不然呢?難道要等到將軍人頭落地之時麼?”楊彪反問道。
“好,請義父稍歇,在下交待一番便隨你前去太尉府。”曹寧開口道。
“不必做出那些佈置,只要你隨我前去,一切危機都會化作烏有。”楊彪自信的說到。
“哦?那義父請!”曹寧聽後一愣,而後開口道。
太尉府中,一青年男子正在屋中飲茶。
曹寧與楊彪返回後,這男子放下了手中的茶,衝着楊彪和曹寧拱了拱手。
“你是?”曹寧只感覺眼前之人很熟悉,但卻一時間想不起來此人的名字。
“讓老夫來爲將軍引薦,這位是陛下的親信劉裕。”楊彪笑着說到。
“哦!原來是你!”一聽到劉裕的名字,曹寧便想起來此人是誰了。
曹寧很快便將劉裕的名字和身份對上了號:“原來此人是劉協小皇帝的侍衛統領。”
曹寧也曾與劉裕見過幾面,但並未有過溝通。
“將軍何懼董卓?”劉裕雖嘴角含笑,但眼中卻是殺氣騰騰。
“此話怎講?”曹寧皺眉道。
雖然他的武力在西涼軍中傲視羣雄,但在甲士的重重護衛下取了董卓的性命,曹寧自問無法做到。
“董卓禍楊太尉之女,奪將軍之妻,此番行徑與禽獸何異?難道將軍甘心受此”劉裕喝道。
“請教曹某如何做!”曹寧咬牙切齒道。
“董卓禍亂朝綱,欺凌天子,將軍屈身事賊許久,到此也該有個了結了!”劉裕緩緩說到。
“請教曹某如何做!”曹寧重複了一遍剛纔的話。
“大漢開國四百年以來,像董卓這般的巨賊可謂是前所未見,若是將軍能夠爲國除賊,不但可以爲你正名雪恥,更能爲大漢王朝延續國祚,這可是一份蓋世奇功啊!”劉裕循序漸進道。
“憑我手中烏油十字三叉條紋槍,要誅殺董卓,實如屠豬宰狗一般,但董卓身旁甲士如雲,我實在是不好下手啊!”曹寧如是說到。
“那若是董卓孤身一人呢?”劉裕直視曹寧。
“孤身一人?自曹操行刺以來,董卓身邊的甲士從未少於過百人!退一步講,就算董卓孤身一人,我將其斬殺的確是易如反掌,可董卓畢竟是我的義父,若是真誅了董卓,世人將如何看我?”曹寧開口道。
“直到此刻,將軍還顧及與董卓的父子之情麼?他董卓擲槍追殺你之時,可曾顧及過你二人的父子之情?”劉裕冷笑道。
“小女李師師尚處於水深火熱當中,若是將軍不誅了董卓,小女何時才能得救?難道將軍就不想與小女長相廝守,日夜相伴麼?”楊彪在火上澆了一把油。
“將軍若是手除董賊,於公於私,都是功德無量之事啊!”劉裕亦是勸說道。
“二位直言吧,需要我做什麼?”曹寧咬牙說到。
其實曹寧心中並未經過太多的掙扎,因爲早在楊彪到訪之前,曹寧就已經開始召集兵馬準備和董卓魚死網破了。
與劉裕和楊彪二人的這番談話,曹寧不過是在爲自己尋個臺階下罷了!
跟原著中的呂布相比,曹寧不像呂布那般瞻前顧後,因爲他比呂布更狠!
連親爹都說殺就給殺了的人,會顧及一個所謂的義父麼?
“請將軍奉天子詔,誅殺國賊董卓!”劉裕從懷中掏出了一份詔書。
“臣領旨!”曹寧行禮接旨。
“將軍,這是天子給董卓的聖旨,請將軍過目。”劉裕又從懷中掏出了一份聖旨。
曹寧接過看後,便明白了聖旨的大意:“天子孱弱,龍體多病,不堪坐朝,故此決定禪位給董卓,請董卓進位九五,改朝稱帝。”
曹寧看後滿頭霧水,這讓位給董卓,那他還誅殺董卓幹什麼?
見了曹寧的模樣,劉裕笑道:“將軍,這不過是陛下的權宜之計,其目的不過是將董卓騙進宮來!將軍你想想看,若是董卓進宮接受禪位,他哪裡會帶一衆甲士隨行?”劉裕笑道。
“但天子突兀讓位,董卓會上當麼?”曹寧問到。
“不只有天子詔書,楊太尉等公卿大臣亦會聯名上書,請董卓進位天子,董卓必會相信!”劉裕自信的說到。
“妙計,真乃妙計也!”曹寧讚不絕口道。
“屆時將軍只需藏身於殿前,待董卓入殿之前,將其一舉格殺!”劉裕殺氣騰騰道。
“好!且看我如何手刃國賊!”曹寧興奮的舔了舔嘴脣。
“事不宜遲,請將軍這便隨在下一同返回皇宮,但將軍需要注意,這一路上將軍都不能出馬車,否則被西涼兵告知董卓,董卓勢必生疑!”劉裕開口道。
“曹某曉得。”曹寧點頭道。
“還有一事,請將軍召集信得過的兵馬,因爲董卓一死,這長安城也就亂了!西涼軍各部羣龍無首,在下擔心這些亂軍會驚擾聖駕!”劉裕補充道。
“不過是些許小事罷了,只要董卓一死,哪個也不敢在我面前造次!”曹寧輕蔑的說到。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曹寧還是留下一封書信,請楊彪轉交給他的心腹,待心腹見信後便知道如何行事了。
而後,曹寧便隨着劉裕乘坐馬車進了皇宮,見過劉協後,曹寧便藏身於殿前等待董卓前來。
……
長安以西,郿塢。
“董卓接旨!”一個小黃門宣旨道。
“恩?”董卓聽後一愣,自從打入京以來,還從來沒人讓他接過旨!
“何人派你前來宣旨?”董卓瞪着眼睛喝問道。
“稟相國,小人受天子派遣而來。”小黃門硬着頭皮回答道。
“天子?”董卓聽後滿腹狐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臣接旨!”想了想,董卓決定還是先把這聖旨接了再說。
看過聖旨以後,董卓的臉上盡是喜色,天子居然要禪位給自己?
其實董卓也早就動了這個心思,只不過天子並無失德,事事也都聽從董卓的,故此董卓並沒有合適的理由榮登九五,改朝換代。
如今劉協這一道聖旨,可謂是解決掉了所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