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離別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中平二年一月。

陳暮的父親陳青總算是退燒,修養十多天,勉強可以下地了。

憨厚漢子也是戰場上刀山血海走下來,身軀雖然不高大也不健壯,但病痛卻沒有打倒他,依舊如鐵塔般屹立,頂天立地撐起這個家。

婦人等他可以下地後,秋後算賬,指着他的鼻子一頓臭罵。

漢子再也沒有當初單手拄柺杖瘸着腿帶着少年毅然決然頭也不回地往縣城去的霸氣,只是憨笑,讓婦人罵着罵着,不自覺紅了眼睛,痛哭起來,撲進了漢子懷裡。

陳暮在一旁默默地給父親比劃了個贊,別看平日裡被鄉里人戳了脊樑骨說慫人怕老婆,卻不知道漢子對付老婆有一手。

打老婆算什麼男人?

能讓老婆一邊罵着還一邊心甘情願撲在懷裡哭,那才叫真本事。

漢子向陳暮眨了眨眼,只是露着淳樸的笑容,許是察覺到妻子越來越激動的情緒。戰場上被人砍斷了一條胳膊,砍傷了一條腿,眉頭都不帶皺的漢子也心疼起來,獨臂抱着妻子小聲安慰。

陳暮等了片刻,從屋裡走出去,漢子在妻子的攙扶下一瘸一拐跟出來,身後是少年和小丫頭,一家五口人,又到了分別的時候。

劉關張已經在安順鄉待了近一月,從十二月末到一月下旬。

最近這段日子幾乎每天都有從外地各郡縣慕名而來的人拜訪,冀州名士、官員、豪傑也是絡繹不絕,劉關張陳四人已經有些不耐煩,只是一直在等陳青病情有所好轉之後,終於還是得啓程。

原本計劃是在陳家村過年,新年過了之後,四人再啓程北上去一趟幽州,劉備和張飛衣錦還鄉,在家鄉父老們面前亮個相後,再轉頭南下去司隸。

一來陳暮還得回洛陽,準備今年從鴻都館畢業的事情,按照以往畢業生就業安排,一旦畢業,最少都是個縣令。

二來準備去接關羽在老家的妻子,嫂夫人胡氏和大侄子關平還在家鄉等着他們。

現在耽誤的時間太久,必須得走了。

家門口村裡人都聚集過來,有提雞蛋的,有抓了只活鴨的,提雞拿鴨,都要過來聊表一番心意。

“使君,我這鴨是最肥的鴨,你可一定要收下。”

“使君,我這幾籃子雞蛋,聊表心意。”

“使君,我家有個閨女.....”

劉備被鄉民們簇擁,在戰場上能夠廝殺幾個來回的大英雄此時卻手足無措,鄉民們熱情似火,還有幾個陳暮的族姐族妹在不遠處含羞待放,眉目傳情地注視過來,羞答答地轉達着情意。

作爲面如冠玉的大帥哥,又是一郡太守和一國列侯,今年剛滿二十五歲的劉備在姐妹們眼裡相當有市場,含情脈脈的眼神像是滿世界都是他的身影。

“好了。”

陳老太爺看出了劉關張的窘迫,發言呵斥道:“一個個的圍着貴客像什麼話,太失禮了。把東西都留下,全都散開。”

老頭威望甚高,衆人便把東西放下,稍稍散開一些,但也沒走太遠,離了個三五丈距離,生怕劉備跑了。

劉備看到老頭,猶如看到了救星,連忙上去攙扶,感動道:“老大人......”

老頭咧嘴一笑:“使君,我有個曾孫女,年芳十六......”

劉備頭皮發麻,瞧見陳暮出來,忙不迭使眼色。

陳暮走出家門,所有人都看着他。

作爲陳家村的麒麟兒,外出一年就混到了孝廉茂才和議郎,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年瘋猴拜象也離不了太遠。

在這一瞬間,

陳暮已經成爲了整個陳氏宗族的期望,說不準將來他們也能成爲一地豪強。

作爲全村人的希望,陳暮站在門前臺階上,向鄉鄰拱手,緩緩說道:“諸位族人,這麼些年,暮多謝諸位的照顧。如今我在外爲官,難以顧得了家鄉,我父親殘疾,母親體弱,弟妹年幼,他們,就拜託給諸位了。”

“哪裡的話,都是自家族人。”

“暮郎你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們呢。”

“大侄子,有我在,誰也不敢欺負你父母弟妹!”

族人們善良淳樸,紛紛拍着胸脯保證。

其實一個宗族一個村子,有時候難免會產生矛盾,比如陳暮的母親,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悍婦。

因爲三嬸家的羊咬了她家豆苗一片葉子,就可以叉腰與鄰家三嬸對罵一個下午。

因爲六婆家的牛路過她家門口的時候拉了一坨屎,也能吵吵半天。

鄉里人的矛盾往往只是小事,可因爲宗族血脈相連,有諸多族老在調解,小事也成不了大事。

但這並不就意味着這些小事會慢慢積怨成恨,因爲往往到了最後誰家出事時,跑得最勤快的就是陳暮母親這樣村裡的悍婦們。

誰對誰好,遇到事的時候誰能做個依靠,村裡人的門清得很。就算嘴上不饒人,心裡有什麼時候真怨恨過?

“一切就拜託各位族兄族弟族叔族伯族公了。”

陳暮又一鞠躬。

“暮郎你就安心去吧,你耶耶我看着。”

族叔陳猛站了出來做保證。

他的命是陳青在戰場上給的,將來這條命也打算爲了陳青豁出去。

陳暮看着鄉鄰百姓,又回頭看了眼自己的父母。

在漢朝,按道理來說,自己的父親傷成這樣,是有理由棄官回家照料的。

這種情況,就算天子有急事徵辟,也完全可以拒絕。而且不用負任何責任,即便傳揚出去,也是一樁爲父盡孝的美談。

但陳暮卻沒法當這個孝子,未來很快會天下大變,諸多佈局還要等他去完成,時機不等人,要想將來能夠在大變革之後佔得先機,他也只能當一次不孝子了。

“阿志,阿鳳。”

陳暮又招來兩個弟妹。

陳志和陳鳳走過來,一個十三歲,一個六歲,都是懵懂無知的年紀。

“阿哥。”

“大兄。”

陳志面容剛毅,陳鳳有些怯生生。

“照顧好爹孃。”

陳暮囑託道。

“知道了。”

“嗯。”

兩兄妹用力地點點頭。

“等我回來。”

陳暮展顏一笑,這世間像是了一種別樣的風采。

走下臺階,門外已經安置了馬車。

沒有跟父母道別。

只是背對着他們,揮了揮手,留給他們一個瀟灑的背影。

老爹,你當年就是這麼瀟灑地追到了我娘。

兒子比不得你瀟灑,也不如你那般快意灑脫,所以就不跟你們說什麼肉麻的話了。

祝你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子要去跟着老大哥劉備去拯救江山咯!

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九章 羅市賊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章 反間計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五章 定策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章 馬鈞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