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丟人。

大寫的丟人。

還是在學生們面前。

陳暮老臉丟盡了。

原本經過一段時間習武,還自我感覺良好。

就連太史慈都誇讚他有習武天賦,讓陳暮有點小飄了。

不過實際上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那些自幼習武的士人惹不起。

想着華佗的戰鬥力應該不會太高,即便打不過,戰不了兩三百回合,打個二三十回合應該不成問題。

結果被人家輕易一挑,再順勢一拍,就給拍落下馬。

雖然是草地,而且還是背部着地,沒受什麼傷。

但陳暮的自尊被嚴重打擊到,傷了自尊心。

好吧。

看來自己確實不是習武的料。

以後每天老老實實堅持做五禽戲鍛鍊身體,爭取個長命百歲就行,別奢望什麼武力值了。

結束了一天課程,帶上陳鳳,去泰山學宮接上陳志,回了刺史府。

二十三歲的孫邵迎了上來,陳暮向他點點頭,對陳志說道:“阿志,帶小妹去後院,你們兩個好好看書聽到沒有?”

陳志在泰山學宮裡更喜歡舞刀弄槍,最喜歡的就是太史慈的武課,原本想回家以後再練習槍法,但長兄之命不敢違,只能老老實實說道:“我知道了大兄。”

“刺史。”

孫邵恭敬行禮。

“嗯。”

陳暮越過他,往裡面廳堂走:“進去說。”

孫邵原本是北海郡吏,黃巾之亂時,青州到處都有戰事,地方動盪不安,孫邵不得不棄官回家。

陳暮抵達青州後,派關羽掃蕩北海,安穩地方,召回原本各郡縣的官吏重司其職。

一縣之地的縣令、縣丞和縣尉都有朝廷任命,但各郡縣的曹吏一般都是由當地長官錄取。

比如鄭玄一開始是被當地縣令任命爲鄉吏,後來北海相杜密巡視地方,發現了他是個人才,於是將他調到了郡裡做郡吏。

所以如今青州的縣令、縣丞以及縣尉空缺,都在漢靈帝那掛牌出售了。而各地的曹吏則被召了回來,維持地方安穩。

孫邵因爲安撫百姓出色,政績在一干縣吏郡吏中十分耀眼,被陳暮提拔,聘爲別駕從事,代替了氏儀的位置。

二人走入正殿,陳暮走上主位坐下。

孫邵拿着疊公文,正色道:“按照刺史的吩咐,這一個月我派人巡視了齊國各縣,查訪各地有無貪官污吏,目前察吏員十九人,縣尉一人,皆有瀆職現象。”

“給我看看。”

“唯。”

陳暮接過孫邵遞上來的公文,細細查閱。

他是在三月份就把齊國需要官員的信息彙報給漢靈帝,大概是四月初的時候各縣官員就已經就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買官的這批官員並沒有出什麼問題。

畢竟能夠買官的,很大一批都是士人地主豪強階級,這部分人家裡有錢,犯不着當貪官。

而且初來乍到,還沒有摸清楚地方情況就胡作非爲顯然不太可能,因此肆意欺男霸女,貪墨賑災款,或者別的犯罪倒沒有發生。

反倒是有一位縣尉被人舉報,在黃巾之時,曾經投靠過黃巾,現在黃巾被平定,又恬不知恥地回來繼續當官。

這樣的官員,當然要罷黜,甚至還要捉拿下獄問罪。

除了這名縣尉以外,還有一些縣吏鄉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貪墨公款,與豪強勾結欺壓鄉民,霸佔田地等等。

實際上這些事情並不歸他這個刺史管,刺史管的人只有朝廷任命的官員,一州太守以下,縣尉以上的級別。

各地方的吏員則由地方太守管轄,如果有不稱職的地方,有郡裡的督郵去辦,不需要刺史。

不過現在陳暮一手遮天,齊國上下都被他管轄,這些事情自然由他來處理。

“嗯,做得很好,長緒,這些事情都交由你去辦。另外以刺史和太守的名義,督促地方官好好處理春耕,嚴防豪強欺佔百姓田地的問題。”

陳暮放下公文,以前看過《三國志》和《後漢書》,以他出色的記憶力,還是能記住孫邵後來就是吳國第一任丞相。

現在看來,才幹確實出色,目前只當一個別駕從事屈才了,以後可以像氏儀一樣培養。

“唯。”

孫邵恭敬應是,準備出去。

陳暮想了想,又說道:“去頒佈法令,今年不準田地買賣,鼓勵百姓開荒,再去各縣張貼告示,若有豪強欺壓百姓,巧取豪奪,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唯。”

孫邵倒退着離開。

等他走後,陳暮才咳嗽一聲。

藏於廳內陰影中的軍情司探子走出來,拱手道:“司命。”

“張世平到哪了?”

“算算日子,應該到了揚州。”

看樣子今年應該是種不了水稻了,只能等明年。

陳暮心想。

張世平和蘇雙投資劉備非常成功,如今已經把產業遷到了濟南。

包括濟南的地暖經濟,就是他們在做。

不過濟南畢竟不像洛陽聚集天下富豪,地暖經濟能夠帶動的效應十分有限,無法產生太高的經濟效應。

在漢朝做生意想發家致富,只有三種生意最值錢,一者是賣鐵,二者是賣鹽,三者是賣酒。

古代就有海鹽,《世本》記載:“黃帝時,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

包括春秋戰國時齊國,也是用海水煮鹽發了財,最後稱霸諸侯。

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人口也就那麼幾十上百萬。

換到今天,就是一場縣與縣的戰爭。

雖然跟日本戰國那種村鎮械鬥比起來還是要強一點,但也強不到哪裡去。

所以齊國當時的原始工藝水煮法,產量其實極低,等到漢朝統一天下,全國人口數千萬,用海水煮鹽肯定滿足不了需求。

當時的食鹽主要來源是井鹽和池鹽,一直要到唐代海鹽才逐漸成爲主流,到明清時期,曬鹽法完善,井鹽和池鹽才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陳暮要想發財實在簡單,等收復了東萊,就在山東半島推動曬鹽法,如此產量暴增,財富也會瞬間暴漲。

可惜現在還不是曬鹽的時候。

漢靈帝沒死,鹽鐵專利就一直掌握在他的手裡,如果真的開海鹽,到時候漢靈帝橫插一槓子,陳暮就是給他人作嫁衣。

所以陳暮現在的第一階段是在青州推廣水稻爲主。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一味地推陳出新,而是循序漸進。

因爲水稻還無法代替粟。

水稻不像粟那樣不需要水,稻田需要大量水灌溉,由於水利問題,水稻只能種植在河流與湖泊附近。

這樣一來,實際種植面積還是很少。

需要等將來水利設施跟得上,才能大面積推廣。

因此陳暮打算先在巨澱湖附近把水稻種上,用來釀酒,先斂一筆財再說。

有了錢以後,再用這筆錢大興水利,在全州各郡縣挖溝渠,修水利設施,引黃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蓄水建湖。

如此就能在全州推廣水稻。

青州就是後世的山東,占城稻喜高溫,非常耐旱,不挑土地,需要日照充足。

恰好青州就是北方日照最充足的地方,甚至後世還有個地方叫日照市,只是現在屬於徐州琅琊郡,叫海曲縣。

地理條件適合,就不會發生淮橘爲枳的問題。

只是占城稻需要春天二三月播種,到五六月成熟(注意,這裡說的農曆,如果是陽曆,應該是三四月播種,六七月份收割,也就是正常的早稻播收時間。)。

六七月雖然還是夏天,但再過一兩個月就入秋了,不適合占城稻生長,所以必然要擠佔粟的生存空間。

這樣就只能在粟和水稻之間做一個取捨。

不過粟可以夏播,收割了水稻之後,五六月份還能播種一次粟,到十月入冬的時候就能收割。

等到粟成熟之後,還可以種植冬小麥,聽上去貌似還能夠搞一年三熟。

然而那也只是理論上可以,實際上在沒有合成尿素之前,土地的施肥跟不上,依舊做不到這一點。

因此在一切條件充足之後,還是隻能選擇兩種作物。

春天種占城稻,夏天種粟、小麥。

這是陳暮做規劃時候,認爲是目前比較理想的一種青州農業種植方式。

事實上宋朝之前,爲什麼北方是經濟中心?

就是因爲北方的作物可以一年兩熟,春天播粟,冬天種麥。

而南方的水稻則是一年一熟,產量遠不如北方。

等占城稻傳入之後,因爲生長週期遠比本土水稻短了大半,所以在兩湖流域和江南地區可以做到兩熟,在日照充足的嶺南甚至能到達三熟。

慢慢到了明清時,就發展成瞭如今的固定模式。既北方一年兩熟,南方一年三熟,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

不過占城稻本身的產量就很多,一畝粟能產二到三石,差不多在60-80公斤左右,而占城稻一畝則能達到100多公斤,比粟產量高了三分之一。

這是宋真宗親自實驗後得出的結果,也是爲什麼占城稻能在宋朝推廣的重要原因。

所以綜合上述,陳暮在青州推廣占城稻並不是一件壞事。

只是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循序漸進,因爲它有產量高生長週期短的優點,就立即全面推廣也不行。

還得因地制宜,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最後確定。

青州耕地近一億,他也只打算先在巨澱湖周圍那數十畝土地上試種,等收穫之後全部釀酒,有了錢再搞水利建設,再慢慢推廣占城稻種植面積。

今年是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86年,如果順利的話,再過兩年,也就是漢靈帝死前的中平五年,青州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積種上占城稻,那麼全州的糧食產量就能提高九分之一。

雖然看着少,但實際上已經是個天文數字。

到時候如果陳暮再在各地修建糧食倉庫,把多餘的糧食存儲起來,一旦天下大亂,那麼青州立即就能成爲世外桃源。

當然。

這一切都只是理想狀態,真正還得要實踐才能檢驗真理。

至於如何實踐,那就要等明年春天的時候,張世平這次從交州帶回來的占城稻種,是不是真的能在巨澱湖開花結果了。

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請假條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