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

劉備大軍抵達華陰縣,入駐城內。

從陝縣到華陰,沿途各縣都留了兵馬把守,爲糧草護衛。

而公孫瓚的兵馬由於是騎兵,走崎嶇山路實在太難了,目前還在大後方,正緩緩向西運動。

別看函谷關到華陰縣,總共也就二百多裡,但對於騎兵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特別是冬季大雪紛飛,道路溼潤泥濘,不僅運糧草的馬車通行極爲艱難,就連公孫瓚的幽州輕騎,也跟蝸牛沒什麼區別。

所以到第八日,劉備大軍入城之後,七萬大軍就地駐紮,幾名諸侯與重要將領聚集一起,商量起對策。

縣衙府邸,大廳之中,劉備孫堅曹操鮑信四人聚齊。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有喜色。

即便是知道冬季打仗佔了便宜,心裡有所預期,他們還是沒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順利。

一路上就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孫堅五千先鋒軍,加上關羽的前軍總共兩萬人,就將原本以爲十分難走的秦嶺給打了個通關,實在是太簡單了些。

坐在廳堂內,所有人都壓抑不住臉上的喜悅。

曹操撫摸着自己的愛須,微笑着說道:“看來董卓果然不出我等所料,完全沒有想到我們居然會在冬日作戰,沿途竟是沒有任何重兵把守,怕是所有兵馬,都龜縮在長安。”

孫堅看了眼關羽,點點頭:“不錯,我與雲長也是這般作想。董賊最少有十萬兵馬,一路殺來,卻只見到一兩萬,確實不同尋常,也只有這個解釋。”

“若是董賊將兵馬龜縮在長安,倒是個麻煩。我聽聞長安的城牆比洛陽還要高,靠我等兵馬,怕是圍困一年都不一定拿下。”

劉備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嘴角的八字鬍一動一動地道:“而且即便董賊不死守長安,出城與我等決戰,怕也是不太好打。我軍雖有棉衣優勢,但畢竟人少,且西涼鐵騎名聞天下,公孫瓚的幽州騎兵卻趕不過來。”

關東軍加上還沒來的公孫瓚才十萬兵馬,如果不算公孫瓚,現在也才七萬。

而董卓有十萬大軍,人數上關東軍其實是處於劣勢。

他們之所以敢打,就是因爲士兵有棉衣可以取暖,冬季不再那麼寒冷,在作戰的時候,身體也會更加靈活,不那麼僵硬。

只是這樣的優勢會隨着時間推移而無限變小,十二月就是深冬,到了一月份,春天到來,雪化開,天氣回暖,那棉衣的優勢就會毫無意義。

此時西涼軍人多勢衆的優勢就會無限擴大,到時候即便公孫瓚趕來,最終的結果怕也是兩敗俱傷,難以取勝。

因此聽到劉備的擔憂,曹操也是這麼覺得,思索道:“我軍目前還有幾日糧草?”

這些事情是王朗在管,他說道:“還有十一日。”

出發前只帶了十日糧草,結果打到現在,居然還比出發前的糧草多一日。

這是爲什麼?

是因爲他們沿途擊破了函谷關弘農縣以及湖縣華陰縣數處隘口,

除了湖縣的段煨把存糧燒燬了以外,董越和胡珍的存糧全被聯軍俘虜。

只是董越和胡珍的存糧,其實是夠所部五千人吃兩個月用,到了劉備大軍七萬人手裡,自然也就是七八天的事情,再加上之前還剩下的糧草,最後統計得出剩餘的糧草是夠大軍十一日食用。

這些糧草其實不多,很多都是乾糧揣在士兵身上,方便攜帶。

但同時也側面證明,關東聯軍確實難以久戰,只要後續的糧草沒有跟上,也許不用打,聯軍就要撤退。

孫堅也很關心糧草的問題,又問道:“那第一批糧草,要何時才能運到?”

“大雪封山,道路溼滑,遍地都是泥濘,車隊實在難以通行,根據後方運糧的牽招來報,第一批糧草不過是剛運到弘農縣,在往湖縣的路上,只是行進緩慢,每日前行十餘里,等第一批糧草到,怕是要等十天左右。”

劉備倒是知道情況,將問題給衆人說了一下。

幾個人算了算,發現糧草並沒有中斷。

不要以爲弘農縣離華陰縣很遠,實際上這一段路,總共不到九十公里,差不多二百漢裡左右。

每天走十多裡,省着點吃,勉勉強強等到現有糧草吃完後,後續就跟過來了。

想到這裡,衆人就放心不少。

鮑信笑着說道:“看來我等只要在華陰等些日子,糧草就能源源不斷地運來。而且公孫瓚的兵馬,也能趕到。如此十二月深冬,必然比十一月更冷,對於我等來說,卻是最有利的局面。”

“不錯。”

曹操讚許地點點頭:“我們決定不等輜重,急行軍強攻,就是因爲冬季作戰對於我等有利。現在攻勢簡直是勢如破竹,順利得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確實該緩一緩,等糧草抵達之後,再攻打長安,這樣纔不會有後顧之憂。”

劉備想了想,說道:“那既然如此,我們便在華陰縣駐紮,等糧草與公孫伯圭到了之後,再做計較。”

現在是十一月下旬,哪怕再等十多天,也不過是十二月上旬。

而洛陽離長安,總共不到五百公里,其中還有二百多公里,是洛陽到陝縣這一段不設防的區域,所以實際上關東聯軍要打的地方,就是函谷關到長安這一段二百多公里的距離。

原本劉備曹操孫堅鮑信公孫瓚五路諸侯是認爲在冬季兩個月內拿下這一段路,就已經是極限,哪知道一路過來,太順利了,反倒讓他們有了充足時間等待糧草。

可現在到了華陰縣,從這裡去長安,不僅是道路相對好走的平原地帶,且距離也已經只有一百多公里,差不多三百漢裡,五天左右就能到,確實讓他們有了充足的底氣等待糧草抵達。

商量好了對策,劉備就命令士兵就地駐紮,等待後方輜重。

這一等,就是兩天過去。

而在鄭縣,此時的徐榮,卻在府邸之中與段煨胡珍等人,一起靜待前方探馬斥候的消息。

兩個時辰過後,探馬風塵僕僕地會來了,進來就單膝叩首:“將軍!”

徐榮坐在主位上,焦急問道:“關東軍有何動靜?”

“毫無動靜。”

斥候彙報道:“這兩日城內十分寂靜,每日也不見車馬出來,關東軍像是全都駐守在城內。”

“什麼?”

徐榮皺起眉頭,臉色一下子難看了許多。

東線戰場最大的劣勢就是兵力不足,所以他才選擇誘敵深入,試圖利用關東聯軍後勤薄弱點進行打擊。

因爲關東聯軍的攻勢,其實是依仗每名普通士兵揹負一定乾糧換來的。

由於道路不通暢,哪怕陝縣到華陰縣這麼短的距離,也得十多天才能抵達,因此只要把關東軍現有的糧草消耗光,斷了他們的後勤,關東軍就不足爲懼了。

甚至爲了迎接關東軍到鄭縣,徐榮已經準備撤離鄭縣,回灞橋駐守,這樣才能讓關東軍走出華陰,不讓他們背靠秦嶺有退路逃竄。

哪料到人家過了秦嶺一線之後,就不再進軍,看樣子明顯是在等後勤輜重抵達,完全沒有繼續進軍的意圖。

這是徐榮最害怕的事情。

畢竟華陰後方就是秦嶺,你的兵馬是沒辦法越過華陰縣去斷人家的糧道,唯有將他們引誘進鄭縣,利用浩大的關中平原,才能做到這一點。

可現在......

“我早就說過,將所有兵馬集中在南山之中才能阻隔敵軍,現在搞什麼誘敵深入,人家的直接堵在南山口子上,等到他們的糧草援軍抵達,我們兩萬多人打人家十萬人......”

胡珍陰陽怪氣地嗤笑道:“呵呵,這不是嫌命長嗎?”

徐榮臉色青一陣紫一陣,沒有說話。

段煨卻說了句公道話:“就算把兵馬集中在南山,我們人少也夠嗆,而且冬日在山裡作戰,我等士兵哪個不凍得受不了?那什麼綿衣你也是穿過的,我軍如何在冰天雪地中與他們在山裡打仗?”

之前潼河設伏,段煨從擊殺的聯軍士兵身上扒了幾件棉衣回來,現在大家才明白爲什麼關東聯軍居然敢在冬天出兵找他們的麻煩。

那棉花做的軍大衣不僅暖和,而且很厚,畢竟是青州集團下血本從印度進口來的好東西,裡面再套件札甲,普通的刀兵甚至都不一定能刺穿,山區作戰,董軍確實難以爲繼。

別看段煨依仗潼河地利,打了個三比一,但那也就是短時間內的事情。正要長期對峙試試?不出三四天,董軍就得凍死人,軍心直接渙散潰敗。

“那照你的意思,我軍必敗,既然如此,還打什麼?”

胡珍兩手一攤,語氣已經極爲不耐煩。

段煨皺眉道:“若非朱儁與白波軍調走了我們大半兵力,我們又怎麼可能如此狼狽?”

“哼。”

胡珍冷哼一聲:“但願牛輔能擊敗朱儁吧。 ”

“等會......”

徐榮忽然看向段煨:“你剛纔說什麼?”

段煨一頭霧水,試探道:“就算把兵馬集中在南山,我們人少也夠嗆?”

“不是這句。”

“我軍如何在冰天雪地中與他們在山裡打仗?”

“也不是這句。”

“若非朱儁與白波軍調走了我們大半兵力?”

“就是這句!”

徐榮噌一下站起來,眼中閃爍着莫名的光:“我知道該怎麼擊敗關東軍了。”

段煨忙道:“什麼辦法?”

“關東軍現在必然是糧草不足,所以在等待後續輜重。”

徐榮猜測道:“而且他們依仗着那棉衣,自信等輜重到齊之後,便可以與我們在深冬決戰。”

“不錯。”

段煨和胡珍都點點頭,就是這個道理。

徐榮繼續道:“所以,如果我們要誘敵深入,就必須要給關東軍找一個理由。”

“什麼理由?”

“一個.......”

徐榮轉頭看向北方,喃喃自語地道:“一個如果他們不出兵,就會失敗的理由......”

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通知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說明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十章 B計劃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請假條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九章 陌上桑請假條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十四章 祭祀請假條。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四十八章 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