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

玄甲重騎輕裝簡行,只一日半的時間就抵達了長安城下。

準確來說,應該是灞橋一帶。

從霸縣旁邊的灞橋陸陸續續地經過灞水,遙遠的地平線上,能夠看到密密麻麻的百姓正在往東遷移。

西漢的長安城其實遠不如唐朝長安城那麼規模宏大,它的城池內部主要是以皇宮爲主,百姓則散落居住在城外,並沒有城牆的保護。

所以當李傕郭汜的戰火又一次燒到長安城時,住在城外的無數百姓,又一次不得不背起行囊,離開家鄉。

荒野之上,臨近春麥成熟,田野裡全都是由青轉黃的麥谷,無數百姓站在田野上,茫然中帶着一絲畏懼地神色看着他們。

他們有些的人是順着官道往東遷移的長安百姓,有的是住在灞橋附近縣鄉亭的本地村民,沒有人清楚這支新來的軍隊會對他們怎麼樣,在戰爭當中,永遠都只有百姓最爲無辜。

“吩咐下去,讓後方大軍接應這些逃難的百姓。又臨近麥熟,不許大軍士兵踐踏麥田。若有違背者,重罰,且三倍於麥田的價值賠償。”

看到官道上與田野裡的百姓,陳暮意識到這是個在關中人面前刷印象分的機會,立即對胡平說道。

胡平便讓一名傳令兵回後方軍中報信。

二百餘里,他們這些騎兵一天半就能抵達灞橋。而關羽孫堅那些步兵則需要兩到三天,所以就必須轉頭回去給他們傳令。

這就是在學曹操了。

不過下達軍令陳暮也沒有太過嚴格,曹操割發代首,直接就是斬首,他則一句重罰以及賠償了事。

畢竟一來麥田哪有人命值錢,二來老曹就在這事上坑了自己,萬一紫影沒注意踩了一腳,弄到老曹那樣下不來臺的局面,他可沒個聰明的主簿幫忙圓場。

軍隊緩緩繼續前行,所過之處,所有的百姓都自行散開,退到兩邊,用畏懼的眼神看着他們。

陳暮注意到不遠處有一輛轓車,一般是中級官員或者有名望之人乘坐的馬車,車上除了一個車伕以外,就是一位老者,身後烏泱泱跟着數百人,不由好奇地下馬過去問道:“車上老伯安好。”

“將軍安好!”

老者見騎兵過來與他打招呼,連忙想要下馬車,被身後的族人攙扶了下來。

“請問老伯是?”

陳暮禮貌地拱手問道。

“我爲大予樂令李由,不知足下是?”

老者回應。

“濟南國相陳暮。”

“原來是名震天下的陳使君,老朽有禮。”

“長者爲尊,不必多禮。”

見老頭要行禮,陳暮連忙阻止。

老頭感慨道:“這亂世已至,像使君這般尊老之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陳暮謙虛地笑了笑,問道:“我聽聞李傕郭汜復叛,接到長安詔書準備馳援朝廷,大予樂令在此,莫非長安?”

“不錯。”

老頭嘆氣道:“西涼人已經包圍了京都,

我恐城外宗族被屠戮,因此連夜辭官出城,帶領鄉亭族人往東逃難去。”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不知戰況如何?”

“現在尚未知,只知西涼人勢大,聚衆十餘萬,擊敗了徐榮,朝廷命令呂布出戰,不知打贏了沒有。”

“原來如此。”

陳暮點點頭,瞭望了眼遠方源源不斷的逃難百姓,又對李由說道:“如今逃難百姓無數,背井離鄉,恐在路上就變爲皚皚白骨。我大哥劉玄德素有仁義,在東討僞帝之前,就命我多照拂百姓,大予樂令在鄉野有威望,不若組織百姓,安置在灞橋一帶,等我大軍抵達,分發糧草接應,以圖長安後續,莫讓百姓家破人亡。”

李由又驚又喜,這樣戰亂的年代居然還有軍閥會管他們這些逃難的百姓,簡直是聖人品德,當即高興地說道:“我早就聽聞劉青州仁義之名,所以才帶着鄉人往東逃難。使君能夠安置我等已經感激涕零,如今還給予糧草,當真是令我......”

“誒。”

陳暮擺擺手道:“我作爲朝廷官員,上忠於天子,下仁於百姓,乃是分內之事,何足掛齒?還請老伯讓鄉人四散,去百姓中傳播,我已下令讓後方大軍接應,切不要盲目逃跑,以免遭了災禍。”

“多謝使君!”

李由認真拱手一禮。

如今這個時代,能有這樣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

然而就在李由吩咐族人去組織百姓,逃去劉備軍軍中避難的時候,陳暮卻看着他們的身影微微一笑。

這些人將來可都是自己治下的百姓,要爲自己生產糧草提供兵力的,怎麼能死在逃亡路上?

留下百人原地保護着百姓撤退之後,陳暮領着九百人繼續往西而去。

過了灞橋,就是一處廣袤的平原,位置大概是在後世西安市的張家堡一帶,離漢長安城舊址約十餘公里。

騎兵一路奔馳,遠方的地平線上,終於出現了一座宏偉而又高大的城市。

這不是陳暮第一次來漢長安。

穿越前去西安出差的時候,就曾經來過一次。

只是那個時候看到的,無非就只剩下一些古城區的遺址而已。

經歷過歷史的滄桑與時間的洗刷,什麼都沒有留下。

可如今呈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座巍峨高大,寬有數公里,城高十二米的巨型城池。

雖然相比於洛陽,長安城跟它相差不多。

但無論如何,這已經是當前世界上最宏偉的兩座城市之一,值得令人矚目。

張龍指着遠方說道:“四將軍,快看!”

陳暮騎在紫影背上,駐足於長安城宣平門二里外,遠遠地眺望。

就看到此時此刻,長安城下,密密麻麻,裡三層外三層,全都是西涼人的兵馬。

原本在長安周邊有大量的建築物,如洛陽東西二市一般,建造有諸多裡坊、街道,供長安城周邊的百姓居住。

但經過上次曹操孫堅鮑信聯軍攻進長安城,董卓堅壁清野之後,大量的建築物慘遭損毀,到現在已經兩年過去了,慢慢地重新又修葺了新的房屋。

可現在這些房屋全都被西涼軍佔據,因爲離得太遠,看不到具體情況,只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在各里坊街道中穿梭。

已經沒有百姓。

聰明一點地像李由這些人,早就離開。

傻一點的不願意拋棄自己的財產和田地,現在則變成了西涼人的刀下鬼。

徐榮盡力了。

那種形勢下,已經是他所能夠做到的極致。

胡軫楊定樊稠當場反水,哪怕他奮力死戰,也最終失敗,流落於亂軍之中,不知所蹤。

在擊敗了徐榮之後,李傕郭汜王方胡軫楊定樊稠等人立即兵合一處,聚衆接近二十萬西涼人,繼續往長安進攻。

一路上攻城略地,沿途無不望風而降,僅僅三天時間,就打到長安城下。

王允聽到情況不對,連忙派出呂布迎戰。

當時呂布從城北開門殺出去,遇上了最先抵達的郭汜大軍,帶領鐵騎直衝入郭汜軍中,千騎在敵方數萬人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甚至遇上了郭汜,差點一戟將郭汜斬殺。

最後若不是後續大軍抵達,也許郭汜的先鋒部隊,就已經被呂布擊退。

而此時此刻,陳暮那邊還並沒有派出兵馬,所以當陳暮抵達長安城下的時候,西涼軍已經到了兩日,十多萬大軍將長安城圍得水泄不通。

附近鄉野也通通被西涼人佔據,整個灞橋以西的平原之上,西涼人的軍隊像是瘟疫一樣在四處蔓延。

“四將軍!”

張龍拉了拉陳暮的衣袖,向他指了個方向。

陳暮看過去。

不遠處一隊西涼人的斥候看到了他們,但他們的人只有十多個,畏懼於大批的騎兵,不敢貿然過來,只遠遠地看着。

“別管他們。”

陳暮淡淡地道:“他們不敢過來。”

平原之上騎兵來去如風,就憑對面十幾騎斥候,如何敢和他們騎兵隊一戰。

臨近傍晚,夕陽西下。

新一輪的攻城再次開始,大量的雲梯掛在了城牆之上,無數的士兵如螞蟻一樣開始往上攀爬。

呂布這個時候就像是一個救火隊員,在城中四處奔走,哪處城門有問題就去營救。

這就是城池太大,城內兵少的壞處,根本無法阻擋太多的敵人進攻。

壩城門外,滔天的大火熊熊燃燒了起來。

爲了將城門打開,西涼軍開始在城門上澆上魚膏油脂,堆砌了大量柴火,準備焚燒城門。

清明門附近的城牆,有西涼軍終於殺到了城牆之上,與守軍開始肉搏。

宣平門雖然還沒被打開, 但同樣已經搖搖欲墜。

如果從上空俯瞰的話,就會看到在夕陽之中,晚霞輝映着大地。

無數螻蟻般的人海在一遍一遍地向着城池涌去,與之相比,城牆上孤零零的守軍,彷彿大海里的一葉扁舟,像是隨時會被浪花拍入海里。

整個城池都被撼動。

陳暮默然地看着遠方,這一戰後,長安城內的百姓又將會遭受怎樣的境地?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燒殺劫掠,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他本來有能力組織這一切。

如果他不撤兵的話,也許李傕郭汜沒有這個膽子敢進攻長安。

但現在。

他卻放任罪惡在人間肆掠,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可那又能怎麼辦呢?

爲了達到他的戰略目的,也只能出這樣下作的手段了。

黑幕重重,陳暮的臉色隨着夜幕降臨,長安城外燒起的熊熊大火而變得陰晴不定。

這個世界便是成王敗寇。

青史寥寥幾筆,記載的永遠都會是李傕郭汜他們的罪惡,而不是作爲一個救世主出場的他們。

我於殺戮之中盛放,亦如黎明中的花朵,也許這就是一位王者應該要走過的道路吧。

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通知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完結感言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