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殿內,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等待着皇帝到來。
隨着王植一聲響亮的贊禮。
劉備自後殿進來,穿着正式的天子服袍,緩步走到了臺上。
“陛下!”
內閣諸臣們同時起身拱手行禮。
這不是在大朝會,漢朝只有大朝會纔會行特定的跪拜禮。
所以普通朝會以及內閣這種會議見面談話的形式,自然就不需要三叩九拜。
但劉備還是雙手虛擡道:“諸卿坐!”
“謝陛下。”
四十多名內閣成員紛紛坐下。
劉備看向陳暮道:“丞相, 今日會議的議題是什麼。”
從這幾年開始,陸陸續續已經展開多次內閣會議,每次都有一個議題。
有的時候是民生,有的時候是軍事,還有的時候是經濟農業等。
今日自然也由內閣首輔,擔任丞相的陳暮確定一個新議題。
陳暮從椅子上站起身,俯身看着下面諸多閣臣, 緩緩說道:“往日多次議題,我給大家講過商貿、農事以及軍事, 今日我就說些不一樣的,與大家聊聊國家,誰知道國家?”
臺下衆人互相對視,心中都有答案,只不過誰都不想第一個出來說。畢竟在坐的都是聰明人,懂得什麼低調內斂,過於張揚容易遭人嫉恨。
唯獨楊修還是按捺不住性子,站起來道:“叔父曾經說過,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我曾經以爲國家是如《易》所言,“開國承家”,乃是諸侯們打下的封地。但現在我知道了,國家便是由百姓與土地所組成。有土地纔有國,有百姓纔有家。”
陳暮頓時笑了起來:“不錯,總結得很好。只是還要補充一點,那就是國家的組成還需要一個高效廉潔爲百姓做事的朝廷,否則光有土地和百姓, 只是沒有秩序, 沒有統一,
沒有方向的一盤散沙而已,不能算是一個國家。”
“侄受教了。”
楊修連忙拱手道謝,然後坐下。
等他坐下之後,陳暮繼續道:“很多人都說天子的權柄來源於上天賜予,就連康成公都推崇此言論,但我要在這裡說,這其實是一種謬論。因爲這否定了高祖世祖開創基業的困難,也否定了陛下在國家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功勳。”
“大漢國家,來源於大秦,大秦一統天下,將分裂的中原大地合七爲一,功勳千古,這一點不能否認。只是秦雖強大,卻不懂得如何治理,致使王朝更迭,歷史循環。於是纔有了高祖起義,推翻暴秦而終成國家。”
“到了前漢末年,王莽篡逆神器,又因爲世家豪強大量兼併土地,造成了百姓流離失所,從而又引起了新一輪的王朝更迭。世祖皇帝以布衣而再次一統大漢,此爲再興大漢。”
“今時今日,同樣是王朝末年,幸賴當今陛下同樣以布衣起事,討黃巾,除董卓,最終擊敗袁紹,平關中、幽州之地,大漢祖業已恢復二分之一。”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陛下三興大漢已是定局!”
一番話語,讓衆人精神一振。
王朗立即慷慨陳詞道:“這一切都幸賴陛下,纔有如今大漢三興!”
陳暮笑道:“自然是因爲陛下,可大家想一想,即便是陛下三興大漢,數百年後,土地兼併,王朝再次更迭。高祖之後已有世祖和當今陛下再次興盛,而宗室之中,你們又能指望誰能夠站出來呢?”
劉備有些一頭霧水道:“丞相,朕到現在都沒有明白今日的議題到底是什麼,能說明白一些嗎?”
陳暮豎起手指頭道:“一,當年內閣第一次會議的時候,我就說過,將來每年內閣第一次會議,都得提出一個國家今年要完成的目標任務,當年的那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便是統一國家,早日恢復大漢江山!”
“不錯,朕都記得。”
劉備點點頭,當初內閣第一次會議,他也在現場,自然是歷歷在目。
陳暮便說道:“二,這就是我今日要提出的議案,國家國家,現在陛下恢復的只是殘缺的一半,另外一半,還在那些諸侯手中。國家恢復統一,是首要任務,而如何讓國家長久,纔是根本目的。”
劉備有些明白了,說道:“丞相想說的是,今日的議題就是如何恢復統一,統一之後,又該如何讓大漢屹立不倒,千年不衰,是這個意思嗎?”
陳暮笑着拱手說道:“臣是這個意思。”
“那丞相快說說。”
劉備很感興趣。
陳暮俯瞰着下方諸多未來的朝廷大員們,認真地說道:“國家是由百姓、土地以及朝廷三樣東西組成,而六樣東西能讓國家長久。”
“一是脫貧致富,穩定人心。”
“二是維持朝廷的高效率運轉,隨時隨地要有新的政策變化。”
“三是保證生產力足夠,讓百姓安居樂業。”
“四是軍事力量,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證國家不被外敵入侵而滅亡。”
“五是科學技術發展,便捷人們的生活。”
“六是教育事業,只有一個國家的基礎教育普及開,纔會涌現出源源不斷的人才,以此維持國家的運轉。”
這六樣東西總結在一起,就是經濟、政治、農業、軍事、科技以及教育。至於思想文化和體育建設,那是將來的事情,飯都還沒吃飽就別想着精神文明瞭。
徐庶和龐統等人當年在荊州就曾經聽陳暮說過這些,但當時說得比較籠統,沒有說這麼詳細,現在再次聽到這番言論,又有了新的感悟。
陳暮繼續道:“能夠站在內閣當中,就說明將來諸位都是朝廷棟樑。而我今天之所以要跟大家議論國家,便是要告訴大家。我希望將來所有的朝議都不要脫離這六個範疇,如果每一代內閣的大臣們想的都是如何強國,那麼大漢何愁不長久,百姓何愁不安居呢?”
毛階沉聲道:“可是現在國家還沒有統一,現在談治理,爲時尚早了些吧。”
“不,是太晚了。”
陳暮說道:“統一自然要統一,但治理也一定要存在。不然光只想着打仗,那就是窮兵黷武,只有一邊治理一邊打仗,才能讓國家不崩潰,讓戰爭儘早結束。以後這將是內閣會議的所有基調,在保持國家昌盛的前提下,再談其它。”
這就是要爲將來內閣的存在而定下規矩,後世自從唐朝開啓羣相制,再到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前期還好,到了中後期,那些一路走上來的大臣們往往都是依靠各種政治鬥爭或者獻媚於皇帝上的位。
比如明末時期的內閣大臣們十個有九個跟泥糊的沒什麼區別,既不能安邦定國,也不能爲君分憂。要麼整日拉幫結派搞內鬥,要麼給朝廷拖後腿,弄得整個朝堂烏煙瘴氣。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當時的政治制度過於籠統,沒有做好細節規劃。上位之後,也不知道幹些什麼,面對國家大事,兩手一攤,一抹黑。
所以陳暮要做的就是明確內閣的任務和目標,把他們要做的事情限制在條條框框當中,讓他們有事做,不至於在靠政治鬥爭以及討好皇帝上位之後,每天除了用權力欺壓別人以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董昭說道:“既然如此,那軍事是否也在內閣的議論之內?”
“自然!”
陳暮說道:“我將強國六事限制在內閣,將來內閣只能討論此六事,軍事自然也在其中,我大漢武德昌盛,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今日大漢卻如此破滅,我心憂之,因而我欲恢復二十軍功爵制,早日將大漢恢復一統!”
二十軍功爵制?
諸多內閣大臣們互相對視,恐怕這就是今日議題的核心吧。
後世上過高中歷史的都知道,秦國能夠戰勝山東六國江山一統,二十級軍功爵制可謂功不可沒。
谷稯
它讓底層士兵有了上升通道,從而作戰十分勇猛,造就了大秦帝國充沛的武德。
實際上漢承秦制,所以西漢的時候二十級軍功爵制度依舊存在。
結果就是西漢同樣繼承了秦國的武德,威震天下。
《蘇武傳》裡記載,“南越殺漢使者,屠爲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
單看這句話的意思,好像是大漢受了欺負之後被迫自衛,這才進攻周邊國家。
然而實際情況是,大漢派去大宛的使者,逼迫大宛國王毋寡給漢武帝獻上汗血寶馬,大宛國王說汗血馬是國寶,不能給,然後大漢使者就指着國王鼻子罵,羞辱國王,國王怒而殺漢使,於是漢武帝派李廣利遠征大宛。
而派去南越的使者安國少季是南越樛太后的前男友,二人策劃讓南越歸順大漢,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然後被當時的丞相呂嘉察覺,立即殺了漢使和樛太后,史稱“呂嘉之亂”,後被漢武帝派大軍將南越滅國。
最離譜的就是派去朝鮮的使者涉何了,當時的朝鮮就是衛氏朝鮮,涉何到了朝鮮之後,因爲朝鮮王衛右渠不願意臣服大漢,涉何離開之前,殺良冒功,把送使者的官員砍了,回來說殺了朝鮮大將軍。
漢武帝聽到這事之後,並沒有不高興,反而龍顏大悅,委任涉何爲遼東東部都尉。衛右渠知道後勃然大怒,進攻遼東,殺死了涉何,然後漢武帝派樓船將軍楊僕以及左將軍荀彘滅了衛氏朝鮮。
雖說歷代史書都有美化,把大漢塑造成了一個正義凜然,只有受到欺負後才反攻倒算的良善國家。
但班固和司馬遷這兩個老實人還是在《漢書》和《史記》中很老實地把西漢如何欺負周邊國家的事情詳細記載下來,沒有過於美化,這才讓世人知道西漢真面目。
這個真面目基本就突出兩個字——兇悍!
做我大漢的狗,那是擡舉你。
不聽話,三天之內撒了你,骨灰都給你揚咯!
雖說在後世電視劇當中,這劇本就是反派的標配,但奈何當時的大漢,確實如此。
而大漢兇悍的底氣就在於繼承了秦國狂熱的****。
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就在裡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遠征大宛,漢武帝賞每名士兵四萬錢。
討伐匈奴,漢武帝搬空半個國庫。
滅朝鮮和南越,漢武帝也毫不吝嗇土地和爵位。
因軍功發家致富的士兵數不勝數。
到西漢滅亡二十多年前,陳湯還能夠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可以知道繼承了大秦的武德,西漢帝國有多強盛。
可以說,正是因爲二十級軍功爵制度的存在,導致西漢對外軍事力量那叫一個兇猛。就連《蘇武傳》中記載,唯獨匈奴未耳,最後也被漢武帝挫骨揚灰,滅了匈奴帝國。
只是二十級軍功爵制度有利也有弊。
好處自然是讓帝國武德充沛,周邊小老弟們誰敢不聽話,立即給你揍個半死,惹得不高興,國家都給你滅咯。
壞處也很明顯,窮兵黷武,戰爭不休。從漢武帝開始,就因爲四處打仗鬧得國內造反不斷,民怨四起,使得他被迫下了輪臺罪己詔。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昭帝和漢宣帝停止了對外過度征伐,休養生息,搞出昭宣中興,才恢復一些元氣。
因此等到東漢的時候,光武帝劉秀也已經開始意識到二十級軍功爵制度是一把雙刃劍,便逐漸廢除了一些爵位,最初是廢掉了十二個,保留八個。
到了東漢中期,剩餘的八個也沒了,只保留了關內侯和列侯。
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文章《爵論》中記載:“今爵事廢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奪之,民亦不懼;賜之,民亦不喜,是空設文書而無用也,近世爵廢,人有小功,無以賞也。”
說明到了東漢末年,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已經徹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
這也是爲什麼曹操後來給手下封侯的時候,先是關內侯,然後列侯,接着是亭侯、鄉侯最後纔是縣侯的緣故。
就是因爲爵位不再像以前那樣賞賜給底層士兵,只會給高層軍官。
如張遼投降後,封關內侯。攻打荊州,封亭侯。合肥之戰,封鄉侯。曹丕稱帝,封晉陽縣侯。
而普通士兵卻不可能有爵位。
所以說,東漢的武德就不如西漢昌盛,畢竟沒有了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就無法形成狂熱的****,國家也不會像西漢那樣喜歡到處打仗。
但這並不代表二十級軍功爵沒有用處,它能夠增加士兵的戰鬥力,缺點就是國庫會空空如也,大量的錢財要賞賜出去。
那麼現在的大漢是否能夠搞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呢?
當然可以搞。
二十級軍功爵的弊端是窮兵黷武,導致國庫虧空,百姓生活艱難。
而現在的情況是,陳暮掠奪了島國的金銀銅礦,以日本露天金銀銅礦的豐富儲量再加上黃銅合金的技術,讓現在的大漢國庫每天都能造出無數錢幣。
甚至爲了防止因爲物資匱乏,大量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出現,國家不得不少印一點錢幣。
不然的話民間流通的錢太多,而生產力就這麼點,物資儲備少,大家有錢就瘋狂購物,結果就是物價越來越高。
若是最終造成明明國家有豐富的金銀銅儲備,卻出現了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那就尷尬了。
當然。
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
通貨膨脹近乎絕對只出現在紙幣時代。
金銀銅作爲貨幣流通的時代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金銀銅不像紙幣那樣本身沒有價值。
它們在生活當中亦有用處,比如做裝飾品、收藏品以及資產儲備。
所以在朝廷有充足的金銀銅作爲流通貨幣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開始窮兵黷武,搞職業化軍隊,自然是一件沒有任何問題的事情。
“二十級軍功爵制度是有弊端的,賞賜爵位,還有相應的土地、錢幣,這些都要國家發重金去獎勵士兵。”
賈逵是窮苦出身,對於底層更加有深刻的認識,提出異議道:“現在國家正是危難之際,我不知道國庫庫存如何,但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青州再富庶,恐怕也難以支撐如何大獎賞,還請丞相三思纔是。”
陳暮笑着說道:“這一點不用侍郎擔心,國庫庫存足夠。青州鑄造錢幣的府庫夜以繼日地鑄造銅幣,源源不斷地送到洛陽來。又經過三年修養,糧草和錢幣已經十分充足。”
賈逵驚訝道:“莫非青州是發現了什麼大型銅礦嗎?”
“不是在青州,而是在倭奴島。”
陳暮說道:“打仗打的是錢和糧食,如今生產力還不夠,我才修養三年,讓冀州和青州多多產糧儲備。但錢是足夠的,倭奴島有大量金銀銅礦,隨意開採,一船一船地運往青州,我大漢朝廷,有的是錢!”
賈逵得知此事,拱手說道:“若是如此,那便無礙了。”
陳暮俯瞰衆人,朗聲說道:“我欲在五年之內,讓大漢一統。這便是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今日開始,恢復二十級軍功爵制度,以往只有青州實行募兵制,現在全大漢都實行。只要參軍,不管什麼民族,什麼地方的人,只要立功,皆有賞賜!我要讓大漢的武德,再次充沛!”
“尊丞相令!”
下方所有人,齊齊拱手,這道政令,毫無任何懸念地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