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假冒僞劣的御駕親征

時光流逝如白馬過隙,終於到了第三天,所有的臣子再次上朝。

有了前兩天的教訓,除了一些知情人之外,其餘的臣子都以爲劉玉今天十有八九會不上朝。他們很快又可以回去了。有些大臣今日連墊肚子的早飯都沒有吃,就等着回去之後好好地吃上一頓。

神武朝廷的早朝沒有以前那麼苛刻,不用那麼早就來朝堂。

然而劉玉是可以晚到,但做臣子的卻不能不做好準備。哪怕不用那麼早上朝,大臣們都起得很早,做足了準備。

當今天子不是先帝,不能夠忽悠的。加上整個洛陽都是當今天子的眼線,如果不做好一些準備,很有可能會被降職,甚至被罷官啊。

可以說,除了一些真正做了實事的官員,比較清閒的官員是一個個都擔心自己的官位不保。

今天的大臣們倒是可以放鬆一下,準備工作少了很多。

禰衡也想着劉玉今天估計也不來了,心裡面對劉玉的意見非常的大。他可是對劉玉忠心耿耿啊,劉玉居然來一個不上朝這樣的昏君行爲,你讓以忠臣廉吏自居的禰衡有何感想啊。

可打臉的事情來了。

一句“陛下駕到!”把所有人的精神都給提了起來。

劉玉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大殿,一身帝王之氣四射。彷彿黑夜中螢火蟲那樣顯明。

劉玉在所有臣子的注視下,坐在了御座上,俯視羣臣,高聲說道:“諸位愛卿,朕今日有一事要宣佈!來人,宣旨!”

在所有臣子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李貴手持聖旨,高聲念道:“大漢天子詔!自黃巾賊亂起,諸侯並起。朕得蒼天庇佑,狩獵叛逆,匡扶天下,羣賊授首。今天下大定,唯有江東孫策小賊。孫策小賊,素來不服朝廷管教,藐視皇威。如今更是擅自監國稱公,視朝廷法度於無物。從古至今,從未聽聞自我標榜爵位者。此賊囂張跋扈,不可不除。朕代天巡守天下,必除孫策。朕決議發天下之力,御駕親征!滅此賊首!欽此!”

“陛下三思啊!”

所有的官員都跪下了。

他們就是擔心劉玉要御駕親征,一直都在爲澆滅劉玉這個心思而努力。可努力了那麼久,劉玉還是堅持要御駕親征,這對他們的打擊很大。

此時此刻,他們才明白劉玉的險惡用心。劉玉就是知道自己這幫人會堅決反對御駕親征的,所以先把他們給晾了兩天,無形中打擊了衆人的士氣。今天可是有不少大臣是什麼準備都沒有,精氣神不足啊。現在劉玉就突然宣佈御駕親征之事,這讓大部分的大臣有點接受不了。

“陛下,臣以爲御駕親征之事可再議。滿朝文武,英才輩出,何必陛下如此操勞。”禰衡站出來反對了。

禰衡急忙看向了黃忠、陳宮、沮授、賈詡等朝中大佬,希望他們可以出來反對一下。有了這幾位大佬出馬,自己這邊有了更多的底氣。

然而禰衡並沒有發現從一開始,黃忠等朝中大佬是在反對劉玉御駕親征的事情上,一句話都沒有說。

以前都是這些大佬反對劉玉的,今天卻讓禰衡等大臣感到稀奇。這些大佬居然一聲也不坑。大佬可能顧及自己的身份地位,但一些年輕人也不說話就有點奇怪了。

比如說諸葛亮也是一聲不吭,坐在一邊不說話。

不明所以的大臣們就心中疑惑不已。

像軍機處的大佬們,當然不會去反對劉玉了。之前劉玉是真的要御駕親征,可是這次乃是假冒僞劣的,劉玉都不用去,他們出來反對幹嘛?還不如坐在一邊看着禰衡他們表演,不香麼?

而諸葛亮這些年輕人,腦子轉得快。特別是諸葛亮這個妖孽。他雖然不知情,但經過盤算之後,發現曹操下大獄,和這段時間劉玉的反常行爲有着緊密的聯繫。諸葛亮以爲劉玉肯定在搞着什麼陰謀詭計。

但實際情況,諸葛亮不清楚,所以他纔不敢出聲。

劉玉看到禰衡站出來,心想這廝還有完沒完啊,都這麼多天,腦子還沒有轉過來啊。

“正平!朕意已決,汝無需再上奏!退回去!”劉玉直接開大。

禰衡的噴子性子被劉玉這麼一刺激,就要爆發了。

但是禰衡敏銳地發現,軍機處的大佬,還有很多新晉的大臣,都在用一種十分淒涼的眼神看着禰衡。彷彿禰衡是一個多麼可憐的人一樣。

禰衡震驚了。如果是一個人這樣看着自己,那自己還沒啥。那麼多人用悲傷的眼神看着自己,就意味着自己將要倒黴了。

宦海生涯挽救了禰衡,他感覺到一股深深地不對勁,立馬按下了自己的火氣,乖乖地退了回去。至於是什麼不對勁,禰衡自己也不清楚。

好了,最大的刺頭退了。

如果禰衡不識相,劉玉說不得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了。好在禰衡挺乖巧的,縮回去自己的位置上了。

劉玉看了一下滿朝的文武,微笑地說道:“還有誰?誰有意見?”

最大的那個刺頭閉嘴了,大佬們都沒有開口,武將們都巴不得有仗可以打,根本就沒有誰會來反對。

環視了一週,沒有人反對。劉玉反倒是高興不起來。

如果這次是劉玉真正的御駕親征,他一定會高興的。可又不是。

“算了!自己好歹是皇帝,金口玉言,說了就要算數。”劉玉難得知道自己一言九鼎。

劉玉坐在御座上,威嚴地說道:“昭告天下!朕要討伐孫策!”

“大漢威武!”大將軍黃忠率先站出來表態了。

“大漢威武!”其他的臣子都統一地出來表態了,無論他們願不願意。

天子下旨,天下雲動。

以洛陽爲中心,劉玉的聖旨不斷地蔓延,傳到了大漢的每個角落。

整個神武朝廷都知道了當今天子要御駕親征,用最強大的實力,一舉拿下東吳。

朝野之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百姓們相信只要天子出馬,就能夠迅速拿下東吳,天下很快就要統一,百姓們就能夠享受盛世繁華了。

寧爲盛世犬,不爲亂世人。

只有經歷過亂世,才懂得盛世的不容易。

百姓們都支持劉玉御駕親征的。

沒有入士的大儒和學子們紛紛對劉玉這次的御駕親征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都清楚劉玉這一次御駕親征的目的所在。然而所有人都認爲這一次的御駕親征,絕對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比方說司馬徽就在各種場合表示孫策稱公建國,朝廷放任不管,那天下就要大亂了。這種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不過卻是少數。

朝中的官員倒是簡單得多,劉玉已經昭告天下了,他們再有意見也得遵旨辦事。如若不然,大可以掛冠而去。誰也不想丟掉現在的這份官職。

天子御駕親征,一般來說都要準備很長一段時間的。

可這一次的準備時間,比起之前親征益州準備的時間還要少。

只用了兩天的時間,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了。

在洛陽城的最大演武場中,劉玉一身戎裝地站在高臺上,俯視着腳下的軍民百姓。

雖然不是劉玉親自去,卻是以他的名義去的,所以必要的樣子還是需要的。

這一次,黃忠等大佬都是笑容滿面地站在劉玉的身後。當然,曹操並不在其中。

比起之前親征益州的時候的苦瓜臉,今天就像是一朵菊花那樣的燦爛。

劉玉簡單的鼓舞了一下士氣之後,就走下了高臺,進入了早就準備好的御駕之中。

此次出征,神武朝廷動用了很是頂尖的人員架構。

武將方面,有呂布、趙雲、關羽、張飛、張遼等大將,謀士方面,有郭嘉、荀彧、荀攸。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謀士這方面居然都是以前曹操的舊部。同時武將方面,像曹仁、徐晃、許褚等曹操舊部也都在其中。

在兵力方面,派出各類步戰兵員六萬,騎兵四萬,加起來人數有十萬。號稱百萬大軍。

能夠拿得出這麼多的兵力,已經是不容易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兵員不斷地往豫州方面集中。而荊州的本土兵力和司馬懿、龐統的兵馬都沒有動。整合起來的話,這次滅亡東吳,可以動用的兵馬大概有二十萬之巨。

號稱百萬,乃是嚇唬一下東吳而已。

在百姓們的歡送之中,劉玉帶着大軍出了洛陽城,而後來到了洛陽城外十里亭。

而在這裡,曹操和許褚、曹昂已經等候多時了。

呂布、趙雲、關羽、張飛、張遼等大將對曹操出現在十里亭很是震驚,他們可都知道曹操之前是被押入死牢的,在這之前可是一點都沒有任何的音信。

距離洛陽十里,這裡人煙稀少,最適合偷樑換柱了。

“臣參見陛下!”曹操在路邊拱手行禮。

劉玉的御駕停了下來。在李貴的侍候下,劉玉慢慢地走了出來。

看着曹操一臉的笑意,劉玉心裡總是有點不舒服的。

然而再不高興,劉玉都要國事爲重。

“讓諸將前來朕的面前。”劉玉下旨道。

劉玉同時讓曹操登上自己的御駕,和自己站在一起。

呂布、趙雲、關羽、張飛、張遼等武將都來到了劉玉的面前。他們隱隱感覺有點不對勁,但是卻不知道是爲什麼。

所有人都到齊了,於是劉玉高聲說道:“這次御駕親征,乃是朕的計策!”

“計策?”衆將一個個心中充滿了疑惑。

劉玉不管這些武將心裡是怎麼想的,他直接下旨道:“諸將聽令!此次征討東吳,其主帥爲太尉曹孟德!”

“什麼啊!”衆將一個個都不敢相信,不是說御駕親征麼?居然把主帥交給了曹操?

劉玉沒有停頓,繼續說道:“加封曹孟德太子少保,賜天子劍,虎符,可先斬後奏。見天子劍如朕親臨!”

好傢伙!劉玉居然把象徵天子的配件斬蛇劍賜給了曹操。

眼尖的武將看到曹操腰間的配劍,不就正是斬蛇劍麼?有了這把大殺器在手,誰還敢對曹操說個不字。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劉玉說什麼就是什麼,衆人沒有任何的意見。

加上曹操的實力和身份擺在那裡,沒有誰有太大的不滿。

很快的,一輛十分普通的馬車靠近了御駕。

劉玉最後對曹操叮囑道:“孟德,這次朕把大漢幾乎所有的力量都交給你了。希望你能早日凱旋歸來。”

曹操嚴肅地說道:“陛下放心!”

劉玉輕輕點頭,隨後說道:“這天子的御駕,你大可以拿去用,免得他人懷疑。”

劉玉的意思就是曹操想坐在御駕之中都行,劉玉不計較。

曹操可不敢拿這個開玩笑。逾越之罪,可是要誅滅滿門的。曹操口頭上說的很好,實際上內心是一點都不敢造次。

交代完畢之後,劉玉就坐上了御駕旁邊的馬車,調頭往洛陽城回去。

劉玉此時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恭送陛下!”曹操帶領衆人向劉玉行禮。

而後,曹操拔出斬蛇劍,高聲對所有人說道:“全軍開拔!”

“是!”全軍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

劉玉坐在往洛陽回去的馬車中,看他的臉色就知道很不開心。

“仲允,你說朕這樣來一次假的御駕親征,會不會被後世之人嗤笑啊?”劉玉詢問身邊的李貴道。

李貴是一個絕對忠心的狗腿子,獻媚地說道:“陛下,從古至今,像陛下這樣犧牲自我而成全天下的帝王能夠幾個啊?臣覺得後世定然是對陛下此舉稱頌不已。”

劉玉真心無語了,和李貴說這些東西算是沒用了。

“算了,朕就當是給自己放個假吧。”劉玉躺在了馬車中的軟枕頭上。

李貴摸了摸頭,他不知道劉玉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次的御駕親征,絕對是假冒僞劣的。

如果東吳知道劉玉根本就不在軍中,會是什麼想法呢?

而這些都不是劉玉去關心的,他現在已經在回去的路上睡着了,當起了甩手的掌櫃。

第八百四十四章 兄弟就是用來擋槍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貴的不對勁第二百七十六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劉璋和劉表的反應第三百八十二章 曹操援軍 劉玉敗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挖牆腳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統統綁起來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來一個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劉軍撤退之路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一百七十五章 比武鬥將 高順出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斬顏良 殺文丑第五十二章 欲拜師,卻遭拒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鎮豫州的人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劉備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五百五十五章 劉玉教子(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劉備算哪根蔥第七百一十七章 孫策中招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堵住大門 陳宮的套路第二百章 騙開函谷關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怒火沖天 柔情似水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張遼版蠻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曹彰鞭打蔣幹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劉備打感情牌求放過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將到來不服老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見見故人之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第一!果然不同凡響!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應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貴拜訪于禁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六十三章 賑濟災民 發現黃巾第一百五十二章 田豐的疑問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皖口還守得住麼?第五百零六章 大火風飛第八百七十七章 這事沒完!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走投無路 投靠烏恆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虛實被探知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呂布等人來了第一千三十九章 孫仲謀有蒼天庇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不打仗其實挺好的第一千二十五章 趙雲大婚(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現在知道後悔了沒有?第八百零四章 劉備一臉的懵逼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典韋吃了大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攻入吳郡 孫尚香參戰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宋憲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第七百九十四章 劉備的反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通過考驗 加入侍衛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水攻第九章 思路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龍虎相見 送最後一程第三百四十五章 許昌城下第一千一十四章 逼婚不成第二十六章 至洛陽生事端第五百七十一章 都是僞君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前的動員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接受慕容光 劉玉和曹操的對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呂蒙假死逃生第十一章 出皇宮,出籠第一千兩百章 曹昂往壽春第六百四十九章 臣能做的只有這麼多第七百六十三章 蒯越、蔡瑁密謀(一)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千四十章 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曹孟德會生女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逃不行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劉備失憶的日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益州對劉備的態度第九百一十四章 還是劉皇叔對陛下最忠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楊彪說蔡邕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五十章 有間武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李貴的第一次第四百零三章 袁紹思計 糧草與關羽第三百零四章 公孫敗亡 趙雲歸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羣起而攻之第一千七十四章 猛烈的進攻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第九百九十章 朕很傷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給朕好好表現第四百三十八章 袁譚被斬 密道建功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天子上陣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侯反應 劉備投曹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後與坑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劉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