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十八章 見劉玉不是那麼容易的

對於新都郡的三個家族來說,他們在孫瑜的眼皮底下搞動作,真的非常的危險。可他們卻又吃定了孫瑜。

現在的東吳已經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之前劉軍佔據了丹陽郡大部分的城池,那個時候,整個東吳的世家都還老實。可是如今神武皇帝親率大軍殺入了東吳,還攻破了鄱陽郡。局勢已經完全倒向了神武朝廷。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知道東吳大勢已去。除非孫策和周瑜能夠扭轉乾坤,幹掉了劉玉。如若不然,東吳就會劉軍一點點地吃掉了。

新都郡的世家就算再不靠譜,孫瑜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要是他能夠可以預知世家之中的陰謀,他現在就不是一個太守了。

孫瑜在極力地收縮兵力,爲了防止奸細,把面對劉玉那邊的所有關卡都給封閉了。這些卻難不住郝仁這個處心積慮要去投靠劉軍的人。東吳的情況是地廣物博,人口稀少,很多地方都是沒有人煙的。這就是給了郝仁這種人機會了。

在這個時代,鹽鐵糧等重要的資源都是官營的。哪怕是亂世當中沒有統治力的官府也是如此。這裡面的利潤巨大,在亂世之中,很多人都想在其中分一本羹。這不,郝仁這一家子暗地裡就有走私鹽的勾當,他們早就有着一條十分隱秘的通道,官府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也是郝仁爲何有底氣去尋找劉軍的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一條通道,郝仁腦子抽了纔會去做這樣的蠢事。

郝家爲了能夠在未來的大漢之中佔到便宜,全家上下都決定付出一切冒險一次。郝仁的能力在郝家算是頂尖的。雖然他不是一個好人,可絕對是一個能人。單單一個孤身冒險的勇氣,就是其他人所有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躲避有時候出現的東吳軍,郝仁已經連續走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越是靠近劉玉,東吳軍一些小部隊出現的頻率就越高。郝仁可不想被東吳軍給發現了。孫瑜都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劉軍,一旦發現就格殺勿論。若是因爲這個原因被殺了,郝仁覺得自己死到是沒有關係,要是誤了整個郝家,郝仁就算是死一百遍都不行了。

此時的郝仁正躲在一個巨石下面休息。

拿出一份地圖,郝仁看了看,自言自語地說道:“到了這裡之後,距離王師應該不遠了。”

郝仁休息了一陣之後,將地圖收了起來,邁步向着劉軍的方向行進。至於郝仁爲何能夠知道劉軍所在的方向,先不說郝家都在打探劉軍的消息,單看東吳軍不斷後撤的方向就知道了。

郝仁繼續走了一段路程,眼睛一眨,感覺後腦一疼,整個人就失去意識了。

郝仁癱軟在地上,有幾個人將他包圍在中間。

“這人出現荒郊野外,肯定有問題。”

“搜一下!”

幾人講郝仁全身給搜查了一遍,除了郝仁身上帶着護身的短劍之外,找出了一份地圖,一份書信。

“嗯?這是給陛下的!”

這幾個人影都是李貴派出去的“暗部”探子。他們得到了李貴的命令,秘密潛伏往東吳更深處去通知那些之前就投靠朝廷的世家大族和官僚。只是在這裡遇到了郝仁,感覺郝仁不是什麼好貨色,於是就出了雷霆手段將其打暈了再說。

誰知道打暈了之後,搜了身才知道這人是要去投靠劉玉的。探子們都是精銳的,從信封上的恭敬用詞就知道。如果沒有這點腦子,那真的就不用在“暗部”中混了。

“將他弄醒了再說!”一個探子直接在郝仁的人中狠狠地摁了一下。

昏迷過去的郝仁慢慢地恢復了意識,他睜開眼睛看到好幾個人盯着他,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腰間,可惜兵器不在,瞬間嚇得臉色蒼白,顫抖地說道:“好漢饒命!你們不要殺吾,吾身上沒錢,家中有錢。只要你們放了吾,多少錢儘管開口。”

在荒山野嶺,之前被人給打暈,郝仁馬上就認爲自己遇到了山賊。

一個探子冷冰冰地說道:“我等不是劫財!”

“不是劫財?難道是劫色!蒼天啊!難道吾居然要有此劫難?”郝仁一聽對方不是劫財,瞬間想歪了。

對方有幾個人,身材都是雄壯的,郝仁自然自己的身材也是雄壯,也經不起他們的折騰啊。

於是郝仁用試探地語氣說道:“幾位好漢,吾在新都有點人脈。只要幾位放了吾,吾郝仁保證,每個月都給幾位送來幾個細皮嫩肉的過來。”

探子們呆滯了一會,隨後暴怒了起來,其中一個直接給了郝仁一腳,大罵道:“可惡!居然把我等當成無恥之徒。”

郝仁被打得發疼,他很是疑惑啊。不是劫財,不是劫色,那是幹嘛?難道是要殺了他?

最後,有一個探子說道:“吾問你幾個問題。汝爲何會在這裡?要去哪裡?你身上的這份書信是怎麼回事?要是有半句假的。吾等馬上送你下黃泉。”

看到探子手中拿着的郝家家主給劉玉的信,郝仁就驚恐了。

說完之後,這個探子亮出了一把小刀,刀鋒鋒利無比,證明探子不是在開玩笑。

郝仁吞了一口口水,心裡尋思着對方究竟是什麼人來的。如果是東吳的人,那麼看到自己身上的那份信,要麼就直接幹掉自己,要麼就將自己綁走,帶回去給孫瑜,以作爲把郝家給滿門抄斬的證據。可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可以說不是東吳軍的人佔了很大可能。假如是山賊,那自己早就死了。若是劉軍的人,問出這幾個問題,是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以作爲下一步打算。

一想到可能是劉軍,郝仁就激動了,於是問道:“幾位是朝廷的人麼?”

幾個探子對視了一眼,這小子的眼力不錯啊。

郝仁何等的聰明,從對方的小動作就看出是朝廷的人,是他要找的人啊。

“幾位軍爺!吾終於找到朝廷的王師了!太好了!還請諸位帶吾到陛下面前,吾有要事要向陛下稟報啊!”郝仁急忙說道。

幾個探子都看出郝仁沒有說謊,此人出現在這裡,又有給陛下的書信,肯定是有要事的。給劉玉的書信,他們又不敢打開,只能夠猜測而已。幾個探子對視了一眼,決定將郝仁給帶回去,交給李貴。

“汝說的沒有錯。我等都是朝廷的人。如今在這裡遇到,也算是你的運氣。你就和我等一同回去!”探子說道。

“多謝軍爺!”郝仁感激不盡啊。

於是探子們帶着郝仁往劉軍所在的位置而去。有了探子的帶路,郝仁減少了太多的波折和時間浪費。在過了三個三頭之後,郝仁終於見到了劉軍的營地。

因爲東吳軍收縮兵力,劉玉也抓緊時間給士兵們修整,在一個山谷之中安營紮寨。與此同時,劉玉和曹操等人商議着接下來的戰鬥需要如何佈置。

越是到了最後,劉玉更加的謹慎。歷史上有太多最後關頭出現陰溝裡翻船的情況,劉玉萬萬不想出現那樣的情況。

“陛下,新都郡的東吳軍收縮兵力,乃是存了保存實力的想法。以臣之見,孫策大軍估計快到了。”荀彧出來說道。

劉玉和曹操都認同荀彧這個想法。新都郡的東吳軍早不收縮兵力,偏偏在這個時候收縮兵力,肯定是孫策和周瑜兩人的謀劃之一。

不過在劉軍上下看來,孫策大軍早點到來,他們更加期待。

征戰天下這麼多年,劉軍將士都盼望着天下一統的到來。若是能夠拿下孫策,那麼天下太平就快到了。他們作爲終結亂世的人,定當名垂千古。而普通士兵也可以撈到一個衣食不愁。

所以劉軍的求戰慾望很高。

“陛下,俺覺得咱們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將士們一個個都想着消滅孫策。咱們還是立刻拔營!”典韋這個好戰分子說話最大聲。

其餘的武將沒有說話,但是他們的表情幾乎和典韋一樣的興奮。

劉玉淡淡地看着這些武將,心裡清楚這些武將的心情。求戰慾望高漲,是劉玉想要看到的。可卻不是唯一。驕兵必敗,劉玉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孫策和周瑜帶領大軍前來,又是本土作戰,定然有陰謀。若是貿然出擊,恐遭遇算計。”曹操出聲說道。

說話的是曹操,使得所有的武將都不敢出聲。大膽如典韋,他也不敢在曹操的面前反駁。

劉玉肯定地說道:“孟德說的沒錯!我軍這次進軍太過順利了。糧道拉得太長!稍有不慎,將會有缺糧的危險。”

糧草的問題,是在場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劉玉之前也算計過糧草的問題,也想到在攻破的城池府庫中進行補給。天知道富庶的東吳,各城池的糧草居然都是快空虛的。百姓更是臉有菜色。劉玉這仁慈的帝王,看得都有點心疼了。

接下來的戰鬥,劉玉甚至可以預料到沿途的城池不會有任何的糧草,孫策不會給劉玉以戰養戰的。

在這個時候,帶着郝仁的探子們回到了大營,並且一個探子先行進來給李貴彙報。

李貴看到探子在外等候,不動聲色地走了出來。探子把郝仁身上帶來的書信交給了李貴,並且彙報了相關的情況。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李貴聽完之後,整個人眼前一亮,對探子叮囑了幾句之後就轉身快速回到劉玉的身邊,將自己得到的書信交給了劉玉,輕聲說道:“陛下,探子在前往東吳腹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叫做郝仁的傢伙,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這東西。探子更是將他帶回來了。”

曹操等人都沒有聽到李貴向劉玉說什麼話。

只見劉玉接過書信,看到上面的寫着“恭請大漢神武皇帝御覽”幾個字,打開後細看,笑容滿面地對所有人說道:“咱們在關心糧草問題,這不,就有人送糧草過來了。仲允,你把這封書信念給大傢伙聽。”

衆人都來了精神,居然還有這樣的好事。

李貴清了一下嗓子,高聲念道:“漢新都郡鄉野之人郝俊,恭請陛下聖安!先祖封於建元二年爲諫議大夫,孝武皇帝派其到此,立足於來此江東,歷經數百年。郝家世世代代均忠君愛國、奉公守法、恪守本分……….”

衆人聽着李貴不停地念着,一個個強忍着笑意。郝家家主郝俊這份書信的文化水平不咋滴。書信的內容和意思,大傢伙都聽清楚了,無非就是向劉玉表忠心,還有獻出五百石糧草,同時郝家將會隨時聽候劉玉差遣之類的。只是你表忠心就表忠心吧,何必將自己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擡出來呢,還把自己誇得多麼忠君愛國。漢武帝時期的祖先拿來說事,這不是讓人覺得搞笑麼?

不過話說回來,拿出五百石糧食出來,也是一份孝心。

李貴唸完之後,劉玉就開口說道:“眼下這個郝家拍出來的人到了營地,諸位愛卿覺得此人,朕是見呢還是不見呢?”

對於這個問題,在場所有人都不好說了。見不見,都是劉玉的自由,誰還干涉劉玉的權力啊。

曹操就秒懂了劉玉的意思,開口說道:“陛下,單憑一份書信,怎麼可能斷定是良民呢。要是暗藏禍心的賊子前來行刺的?故而臣以爲,不如就由李大人前去辨認真僞,陛下再接見不遲。”

嗯,劉玉對曹操的反應表示了滿意。對於這些世家之人,前來投靠,劉玉是高興的,但也是不喜歡的。要是劉玉不見,肯定會讓這些世家多想。要是輕易被他們見到劉玉,那劉玉還是皇帝麼?

所有用來路不明,需要證明清白來搓搓其銳氣,使得其乖乖地順從,纔是王道。

當然了,這種話,劉玉是不能說出來的。而曹操說出來,劉玉就滿意了,這纔是真正的好臣子啊。

“嗯,太尉所言甚是!仲允,你就跑一趟吧!速去速歸!”劉玉對李貴說道。

第五百三十章 王越薦史阿 沉冤昭雪第一千八十章 劉備決策 孝直夜訪元直第七百六十二章 襄陽的微妙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叔,陛下有請!第一千二十六章 趙雲大婚(二)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要來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張飛願意 但有條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富貴在眼前 換誰都眼饞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蝶的煩惱第一千二十九章 江東四家分裂第一千二百七十六 凱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呂蒙、周泰匯合第九百八十章 劉華殺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抓拿與審問第六百八十二章 喜當爹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周瑜:伯符,對不起了!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不愧爲老狐狸第九百二十六章 總有傻缺送上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軍進城 劉協逃離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年大發展第四百章 劉玉進蔡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監視與鬥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接受慕容光 劉玉和曹操的對弈第六百四十六章 城門爭奪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再提遷都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禰衡:陛下,這是爲什麼啊?第一千兩百章 曹昂往壽春第六百八十五章 朝議出征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向洛陽進發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老臣就坐在地上第五百零二章 劉備敗退第五十二章 欲拜師,卻遭拒第一百六十六章 潛入皇宮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陸遜說俘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劉協突圍第三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上位第三百一十五章 鬱悶的袁術和袁紹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行軍十分順利的魯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魏延想取而代之第二百一十章 韓遂入侵第七十四章 綁架進行中第六百零七章 翡翠玉葡萄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悲劇的倭國天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死道友 不死貧道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五百九十六章 打暈了帶走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回到洛陽 呵斥太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這次算栽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曹操教曹彰第六百九十八章 咱們已經是陛下的人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戰(三)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涼亭談話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議戰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孫權圖謀交州之權第二十三章 衆人的誤會第七百一十六章 江東軍的遭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在陸地上不能和劉軍相鬥第三百八十章 血腥大戰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的壽宴第一千七十八章 目標:劉封第四百零九章 袁紹入網第一千八百十二章 消息傳到劉玉面前第四百八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六十二章 縣令陳宮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百七十章 混亂的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汝南太守 劉玉的禮物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孫策的遠見第一千五百章 劉玉的心情很不好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徐庶購糧 曹畢使壞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翼德戰妙才 曹仁的亂入第三十七章 整治惡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後恢復出現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韓遂斷了子孫根第三百三十章 收拾殘局的曹操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魯肅想死都不行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我是誰?我在哪裡?第四百四十四章 袁尚的情況第一千七百十二章 土雞瓦狗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高順出現 豐都城破第一千一十九章 劉華與童淵相遇第二百零一章 李傕驚懼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看破?第一千九十二章 劉封不見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田豐的疑問第一千四百章 腳底抹油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法正想走都不成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牢之虎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困獸第九百三十六章 赤壁大戰(五)第一千三十二章 張遼攻陷廬江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蔡瑁他們誤會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老小子田豐第一百七十五章 比武鬥將 高順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