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後恢復出現的問題

由於曹操把整個許昌都搬空了,劉玉和手下們忙壞了。

首先是糧草問題,這麼多人馬,每天的吃喝都是一筆巨大的數字。劉玉不得不從後方運輸大量的糧草到這裡來,幸虧劉玉在糧草方面的準備是充足的,要不然他會被這種情況給爲難死了。

運輸也是一件麻煩事情,曹操敗退後,很多敗兵都直接佔據了山頭落草爲寇,時不時出來劫掠一番。劉玉不得不派出兵力出去圍剿這些賊寇,並加大運輸隊伍的護衛力量。

同時,運輸路程太遠,一路上人吃馬嚼的也浪費了很多。

即便如此,劉玉勉強能夠維持着糧草夠用的局面,但要是繼續進軍就不可能實現了。

其次是人口。許昌屬於平原,有着大量的肥沃土地。可這些都是需要百姓來耕種纔可以有收穫的。如今沒有百姓,這些肥沃的土地就只能荒廢了。

一想到這些,劉玉的內心就在滴血,那可都是錢糧啊。如果佔領地變成劉玉的負擔,劉玉乾脆還不要這些領地。

按照劉玉以前的做法,他會從自己的領地中安排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或者無產者來這裡耕種。劉玉也是向領地下達了呼籲百姓來到許昌定居的政令。甚至還表明可以免除一年賦稅。

可是劉玉領地內的百姓生活不錯,還算得上安居樂業,流民的情況幾乎是絕跡了。但凡不是太懶惰,只要肯努力,在劉玉的領地內,能夠有一口吃的是沒有問題的。百姓可不想背井離鄉來到許昌,離鄉背井那是逼不得已的情況才走的路,而且許昌以後很有可能是前線,誰知道曹操會不會打過來,這危險性太大了。就算曹操打不過來,但每天不也是要提心吊膽地生活着。

沒有人願意活着提心吊膽的,沒有人會這種吃飽了撐着的愛好,過上安居樂業生活的百姓只能婉拒皇帝陛下的呼籲了。

也有一些貧民爲了一年的賦稅來到許昌,只不過人數太少了。

劉玉又想保住自己明君的帽子,不能強制要求百姓過來,一時間很爲難。

陳宮建議劉玉把之前佔領地內的百姓劃分一部分過來,這樣就可以充實許昌流失的人口了。

計策是好的,劉玉也同意了。可這人數還是不夠啊,也不能爲了充實許昌,把其他地方的田地搞得荒蕪了吧。

陳宮也是無計可施啊。

只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劉玉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領地內的囚犯都發配到許昌過來耕種。

這個辦法早就有的了。漢朝喜歡把罪犯發配到北方或者嶺南之地,充實當地的人口,順便鞏固邊防。就是傳說中的廢物利用,也是統治者慣用的辦法。

劉玉只不過是依樣畫葫蘆,把發配的地方改爲在許昌耕種,那麼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完成充實許昌的計劃了。

爲什麼說是輕而易舉。

這個時代的北方是苦寒之地,胡人四處亂竄,生活很危險。雖說現在北方的胡人不敢南下了,但中原的漢人還是不喜歡去。別說罪犯了,就算是邊界的官員守將也是天天想着離開這個鬼地方。只是劉玉對邊境很重視,管理又很嚴厲,所以纔沒有人敢逃離。

嶺南更不用說了。潮溼悶熱,還有大量的毒蟲猛獸,甚至有着和漢人不同的野蠻人,他們十分敵視漢人,發配到這裡的漢人經常會受到這些野蠻人的攻擊。而且能不能活着到達目的地都是一個問題。

兩相對比之下,發配到許昌耕種簡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劉玉把這個命令在領地內一發布,所有要被髮配到北方和南方的罪犯紛紛感激涕零。

他們本以爲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死了都無法回到中原了。沒想到時來運轉,神武皇帝居然會給他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雖然知道在許昌可能會遭遇到戰亂的危險,他們很有可能也會上戰場當炮灰。可總比北方和嶺南之地強啊。留在中原就是天堂一般的消息!

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他們懂得選擇。

無論哪個時代,好勇鬥狠,作奸犯科,小偷小摸都是屢禁不止。以至於劉玉治下治安不錯,可罪犯都是挺多的。這些人用來充實許昌算是他們上輩子積了不少德了。

當然還有很多被人冤枉的,被陷害的,這些人都是想着只要不離開中原,那麼他們就有機會可以報仇了。

總之,許昌的人口填充問題暫時是解決。

因爲這些人過來的大部分是男人,女人都很少。這幫人有很多人註定要打光棍了,反正都是罪犯,打光棍也活該。

人總要夢想的,沒有夢想就是一隻鹹魚了。作爲一個皇帝,劉玉還是比較人性化。他給這些罪犯一個可以安心耕種的夢想,只要矜矜業業在許昌努力耕種到五年,劉玉就會大罪變小罪,小罪變無罪釋放。犯了大罪的,只要在許昌努力奮鬥十年,那麼就可以釋放回家了。若是表現良好,還可以適當減免時限。

罪犯們高興了,五年而已,這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那些犯大罪的也高興,十年有點長,可還有一樣減免政策麼,好好幹,或許可以就不用十年就可以回去了。

這幫罪犯現在是這麼想的,可是僅僅兩、三年以後,他們就不想離開許昌了。因爲許昌恢復了繁榮,比他們的家鄉好太多了。

話扯遠了,迴歸正題。

人口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同時另外的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耕種的種子和牛馬。

劉玉這一次沒有發愁,他把眼光看向了穎川那邊的世家大族,這些可都是一大堆的待宰羔羊啊。

從一開始,劉玉就沒打算和世家妥協或者巴結他們,一心都是存着利用的心思來對待世家大族。所以這一次出現困難問題,劉玉就準備向穎川世家開刀了。

可這一次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而且是劉玉內部的強烈反對。

這讓劉玉有點措手不及。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曹仁的行動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門!第三百九十章 一切都在曹操的掌握中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吾就不信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庶提出的計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終於明白了司馬懿的用意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曹操:哥們,你想太多了第九十九章 援軍的到來 形勢逆轉第二百零九章 劉玉的套路第六百七十九章 心境昇華第四十九章 風波平(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超的厲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劉備消失不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機處的設立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玉三問第五百三十九章 汝南太守 劉玉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我是誰?我在哪裡?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蘇、葛、廖三人的脫身辦法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過棧道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九百零八章 五常見劉玉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設套?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周瑜和孫策跑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炮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讀書人淚奔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彈劾開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穩定成都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郭嘉算魯肅第四百三十三章 袁譚挺進 袁尚出征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貴拜訪于禁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炮灰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寇封的報復開始了第二百零五章 自相殘殺 敗局已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簿失蹤案第四百八十章 恩斷義絕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六百九十八章 咱們已經是陛下的人了第四十七章 麻煩來了(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孫策放棄太史慈第八百八十二章 劉玉對諸葛亮的指導第五百零九章 空蕩蕩的許昌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殺劉備第七百五十三章 糜竺收小弟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司馬懿心真大第一千八百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光大葬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益州要換主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郭嘉的睿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危險靠近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呂布不講武德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出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恐怖的關羽 孫策重傷第七百九十二章 聯合初成 孫策暴怒第一千八百十四章 壓倒孫策的一根稻草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等於冤大頭第三百二十章 得隴望蜀?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倭奸誕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該到的都到了第六百章 鳳雛不是那麼容易收服的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三百五十一章 曹袁夾攻劉玉 四面包圍第六百二十一章 曹操心力交瘁第一千三十五章 張遼的野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曹子孝的逆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留全屍第三百六十一章 兗州陳家的積極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八百九十七章 不長眼的劉協臣子第七十二章 上門要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徐庶購糧 曹畢使壞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初戰第一千九十六章 江東新南向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文武狀元第六百五十章 兗州破滅計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蔣幹見孫策第二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盧植第九百七十二章 哪個王八羔子那麼浪費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玉就是一個傻缺!第一百一十四章 鮮卑稱臣(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一千四十六章 孫策敗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朕來取你狗命!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自以爲是的胡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歡天喜地陰劉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八百零二章 劉玉耍了田豐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劉備失憶的日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卿本佳人 奈何爲賊第六百四十九章 臣能做的只有這麼多第三百零二章 呂布的請教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舅哥!第三百一十六章 悲憤欲絕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徐庶被迫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