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孫仲謀欲出

孫權現在是一個十幾歲的青年人了,但外貌稟異,看起來根本就不像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如何稟異法?孫權的毛髮相對其他人來說是比較濃密的,但是偏偏還紫色的毛髮,碧眼。幾乎就是一個混血兒的存在。都不知道是不是孫堅的種。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是看重外表的,孫權這樣的外貌,導致他從小就收到其他小夥伴的排斥。但是孫權有個牛逼的哥哥和父親,任何欺負孫權的,都會被孫策狠狠揍一頓。所以孫權的童年不會感覺到任何的敵視,也不會像龐統和黃月英那樣被人說成醜八怪。

可是這一切都在孫權九歲的時候變了,孫堅戰死沙場。十七歲的孫策扛起了整個孫家,並把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弟弟送到安全的地方。年幼的孫權第一次感受了什麼叫做世事無常,可能從小內心堅強,孫權很快就振作了過來,沒有了頑童的樣子,開始努力讀書勤練武藝。

在孫策佔據江東之後,逐漸長大的孫權也開始展露頭角了。孫策認爲自己的弟弟也需要成長起來,經常將孫權帶在自己身邊,親自教導孫權。孫權沒有讓孫策失望,他的能力不俗,每每說出自己的見解,都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隨着孫策在徐州的戰敗,孫策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孫策覺得自己要是突然暴斃了,那孫家就後繼無人了。於是孫策把自己的家人全部放在自己的核心城池吳郡,同時讓孫權他們努力學習,其他的事情放到一邊去。直到劉玉兵臨江北,對江東產生巨大威脅的時候,孫權才得以到了孫策的身邊,做一些後勤方面的工作。

這是孫權主動要求的,他知道壓力就是成長的動力,多經歷一些東西,他可以從中學到更多,這是書本之中無法學到的,他可不想成爲紙上談兵的趙括。

孫權知道現在孫策所面對的困境,作爲一個弟弟,他想要爲一直保護自己的大哥出一份力。但是孫策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必須給孫家留一條可以復興的根子,而最關鍵的就是孫權這個被孫策看到的弟弟。劉玉大軍隨時可以攻擊過來,孫策都沒有把握可以贏得過,要是出現了一個萬一,他孫策自然以身殉國,但是孫家可不能因爲孫策的死而破滅了,孫策打算把孫權給叫回去吳郡。孫權卻不是這麼認爲的,他年輕氣盛,覺得作爲江東猛虎的兒子,怎麼可以逃到後方去當縮頭烏龜。

但是孫策十分的強硬,他直接給孫權下了軍令,讓孫權必須在今日踏上返回吳郡的路程。孫權不想回去,苦思冥想之下覺得只要自己再赤壁還有作用,那麼孫策就會收回成命了。

所以今天,孫權前來找周瑜,他自己心中想到一個與自己相關的計策。

“仲謀見過公瑾兄長。”孫權十分有禮貌地給周瑜行了一禮。

周瑜和孫策稱兄道弟,兩家早已經是通家之好了,周瑜年歲比孫權大很多,孫權也習慣了稱呼周瑜爲兄長了。

“仲謀,你來找我幹嘛?伯符不是讓你回去吳郡了麼?你怎麼還沒有動身?”周瑜終於想起了孫策讓孫權回去吳郡的事情。

“其實吾不想回去吳郡!”孫權直接了當地說道。

周瑜以爲孫權不想回去吳郡,前來找他是爲了向孫策說情,於是說道:“仲謀啊。你也知道伯符的性子,事關你們親兄弟之間的事情,吾也不好插嘴。所以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吾不是來這兒讓兄長求情的。吾今今日前來毛遂自薦。”孫權抱拳說道。

“毛遂自薦,你要想做什麼啊?”周瑜對孫策的這個弟弟十分看好的,雖然年紀小,但是做事沉穩,和孫策大大咧咧的性子完全不同。

孫權沉吟了一會後說道:“今日大廳商議之事,吾覺得這詐降之計就是需要吾這樣的人選才行。”

“什麼!”周瑜都被孫權的話給嚇到了,這孫權的膽子實在太大了。

孫權卻沒有一點意外,彷彿周瑜的話是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見孫權淡淡地說道:“兄長,吾並不是胡亂說話的。”

周瑜聞言反倒被孫權鎮定的表情給說服了,於是周瑜坐下來,說道:“你爲何會這樣認爲?”

孫權說道:“兄長,此刻乃是我江東上下團結一致對抗劉玉的時候,要是出現一些想要投降的聲音是很正常的。如今在江東之中,劉玉的細作已經滲透到了各大世家之中。但是爲何他們現在還那麼老實?無非就是擔心被我大哥發現,擔心他們全家老小都被我孫家給滅了!”

對於這一點,周瑜很認可孫權的話,江東世家大族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他們和劉玉勾結的事情若是被揭發,以孫策一直以來的作風,來一個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那麼江東世家大族能夠有幾個活着的?江東世家被孫策給殺怕了,根本沒有膽子繼續亂來。除非到了孫策絕境的時候,他們纔會背後捅一刀。

“即便是現在江東世家向劉玉坦誠要投效,恐怕劉玉也不會相信的。”孫權說道。

“哦?仲謀爲何如此斷定!”周瑜對孫權這個見解感到意外,孫權哪裡看出來這些的。

孫權自信地說道:“其中一點,江東世家在劉玉的眼裡算個老幾?劉玉一直以來的作風都是和世家大族不是那麼融洽,看看荊州那邊的情況就可以知道了。而且劉玉得到荊州之後,實力更上一層樓,江東世家對劉玉來說可有可無。吾甚至還認爲,劉玉可能還巴不得江東世家被大哥給滅了,省的他日後麻煩。這一點,江東世家也是看的很清楚的。而第二點就是,徐元直大庭廣衆地把詐降之計說出來,無非就是讓劉玉知道這一點。江東世家要是投效劉玉,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咱們要是想用詐降之計,那只有找來一個和大哥在江東有同樣影響力的。而最好的人選就是吾!”

周瑜沉默地看着孫權,似乎想要從孫權的眼中看出些什麼東西出來。

孫權十分坦然地和周瑜對視。

周瑜最後說道:“仲謀,你讓吾刮目相看啊。文臺將軍有你和伯符兩個兒子,夫復何求!”

“公瑾兄長,那你覺得吾是不是適合這個詐降的人選。”孫權可沒有被周瑜的話給忽悠住了,他現在就需要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周瑜的認可。

周瑜搖頭說道:“吾不認可你的想法。”

孫權眼神一黯,自己還是不能和大哥相比麼?

“哈哈哈,都督,難得二將軍能夠有如此擔當,你爲何要打擊他呢?”徐庶大笑着走了進來。

孫權回頭一看,徐庶徐元直一臉笑意地出現了。

周瑜看到徐庶前來,心中罵道:你這廝怎麼這個時候到了!

周瑜眯着眼睛說道:“徐元直,偷聽他敘話可不是君子所爲!”

“都督,在下可是沒有偷聽,而是光明正大地進來,只是兩位一直談得十分融洽,沒有注意到而已。誤會,都是誤會。”徐庶面不改色,一臉的老實。

誤會?周瑜感覺徐庶的臉皮實在太厚了,不是偷聽的話,早就出來了,爲何要把所有的話都聽到耳中之後纔出現。

“聽聞劉皇叔素來厚顏,沒有想到元直也是如此。看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古人城不欺我。”周瑜知道劉備臉皮厚,這個徐庶和劉備是同樣的貨色。

徐庶跟一個沒事人一樣,徑直走到了周瑜和孫權的旁邊坐了下去,然後自顧自的喝着茶水,吃着糕點。

周瑜的嘴角在抽搐,這傢伙真的夠無恥的。而孫權則是饒有興趣的看着徐庶,不知道徐庶這次幹嘛的。

還是周瑜按不住脾氣,說道:“徐軍師,本都督和仲謀有要事相商,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還請你自便吧。來人,送客!”

“在下自然是有要事的,事關擊破劉玉的大事,否則也不會前來打擾都督了。就是不知道都督願不願意聽聽。”徐庶說道。

周瑜看了一下孫權一眼,想着讓孫權也聽一下吧,說道:“當說無妨。”

徐庶微笑地說道:“剛纔在下聽聞仲謀將軍願意爲江東百姓而以身犯險,實在讓人敬佩啊。沒有想到仲謀將軍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膽氣,不像某些人,時常懷疑他人的用意,簡直不爲人子啊。”

這回輪到孫權嘴角抽搐了,這傢伙嘴巴還真的厲害啊。

徐庶這是在諷刺周瑜了,周瑜有點小生氣,輕喝道:“說重點!”

報了剛纔周瑜諷刺之仇,徐庶也回到了正題,說道:“在下之前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詐降之計,其實有另一層的目的,那就是讓劉玉知道這一點,以他的性子,肯定會大力利用這點。那麼咱們這邊就有機可趁了。”

周瑜白了徐庶一眼,你能想到的,我也能想到。

“徐軍師,本都督時間很寶貴的!”周瑜不滿地說道。

“這是這個前去詐降的人選是一個十分困難的選擇。如今仲謀將軍自告奮勇,在下認爲絕對是最好的人選。劉玉肯定會利用此事大做文章,那麼咱們的計策就成功了一半了。”徐庶興奮地說道。

“你想說的不就是用火攻麼?但是你是不是忽略了一點,即便是用火攻,沒有風力相助,如何能夠擊破劉玉,如今可是到了冬天了。”周瑜直接潑了徐庶冷水。

“這有何難啊。”徐庶大包大攬地說道:“都督和孫將軍不就是擔心如今是西北風起,劉玉佔據上游處於風頭,我等用火攻而無法擴大威力。在下可爲江東求來一場東風!”

周瑜和孫權都站了起來,萬分驚訝地說道:“東風!?”

“然也!”徐庶自信地說道。

孫權的拳頭握緊了。這東風是能夠借來的?太神了吧。

涉及鬼神之力,周瑜還是不相信這點,說道:“徐庶,你如何能夠求來東風!?”

徐庶笑道:“都督可曾聽說過黃巾之亂時,張角等人可以佈置陣法,行飛沙走石之術?我主麾下也是着這樣的奇人。在下也涉獵一些。爲了擊破劉玉,我主自然可以爲江東出力的。”

“當真?”周瑜猶豫地問道。

“自然,若是都督決定,在下可以修書一封與我家主公,不日就可以開壇做法,而都督最好是先準備好如何去實施這詐降、火攻之計吧。”徐庶還是一臉欠揍的樣子。

“若能成功,倒是不失爲一個奇策!”周瑜是有點心動了。“只是萬一不成?”

“沒有十全把握,在下也不敢亂來。如若不成,我主與孫將軍且成爲劉玉階下之囚,在下可不敢拿自家主公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徐庶肯定地說道。

“好!”周瑜拍了一下桌子,然後說道:“徐軍師只要成功,任何的需求,本都督都能夠滿足於你!”

“都督客氣了,都是爲了擊敗劉玉,咱們誰跟誰啊。在下先行告退了。”徐庶說完話之後就起身離開,臨走之前還給了孫權一個鼓勵的眼神。

這可把孫權給弄糊塗了,這徐庶是什麼意思啊?

周瑜陷入了沉思之中,孫權不敢出聲打擾,免得打斷了周瑜的思路。

良久之後,周瑜已經將腦海之中的計策全部完善,於是對着孫權問道:“仲謀,你真的願意去實施詐降之計?”

孫權大喜,可臉上卻是露出堅定的神色,說道:“爲了孫家,吾孫仲謀可以犧牲一切。”

周瑜看着孫權看起來不像實際年紀的臉盤,頓時發現時間過得好快,曾經在自己和孫策身後當跟屁蟲的孫權居然也成長起來了。

“仲謀,你跟我去伯符那裡吧。”周瑜最後說道。

孫權知道周瑜是答應自己了,但事關他們孫家的兄弟之間的事情,周瑜還是不敢貿然做主,一切都是讓孫策去做決定吧。

“多謝兄長成全!”孫權十分感激周瑜。

一切就看孫策同不同意了。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七百五十四章 妹夫關羽第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要孫尚香去和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白送都不要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諸葛孔明收徒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難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讓孫權暫代孫策之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一份書簡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九百五十六章 劉璋麾下的意見第八百二十章 享受無比的歡樂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劉備必須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個壞種聚在了一起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玉返回洛陽(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百姓衝擊壽春第一千七十六章 曹操安排後路第一千四十七章 火陣阻臥龍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李貴來指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劉軍動手了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願不願意爲當今陛下效忠第八百二十七章 張飛願意 但有條件第七百三十九章 以火破火第七百二十三章 孫策回軍 曹操無奈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五百七十四章 魏文長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戰黃巾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六百七十八章 于吉死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五十二章 欲拜師,卻遭拒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魯肅:郭嘉!麻煩大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袁譚被斬 密道建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世家造反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曹操入獄第一千七十一章 黑冰出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雁形陣!第二百九十六章 遇阻與抉擇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一十六章 田豐挺身而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劉玉教子(一)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此戰後的賞賜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周瑜:伯符,對不起了!第四百九十章 曹操軟禁郭嘉第二百一十三章 韓遂斷了子孫根第五百一十五章 忍辱負重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坐鎮豫州的人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跪死在這裡第八百三十九章 妙才追擊 張飛逃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益州事了 返回洛陽第三十五章 酒樓的消息 惡人出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張飛送曹豹直達地下十八層第六百四十七章 曹洪想到了死第八十三章 黃忠大戰典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還是被呂蒙跑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留全屍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劉軍撤退之路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應聘侍衛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策的突破第七百六十六章 好一場逼宮大戲第六百四十五章 小沛慘烈的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鮮卑稱臣(二)第三百零五章 趙雲與呂布的切磋第六百三十九章 噴子的最好用處第五百三十七章 臣妾做不到第一千零一十章 李貴的目的 劉備到新都第九百一十八章 在朕面前玩這一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小心掉下畫像第四十章 做正事(二)第一千二百七十六 凱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快被發現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箭傷發作 命垂一線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敵我之間的相互算計第八百七十二章 下棋論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被冤枉的程武 關羽出來了第九十章 地頭蛇的接風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留全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國太來找茬!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通過考驗 加入侍衛第一千八十二章 法正的大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謀劃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玉與甄宓不得不說的相遇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難第二十一章 劫匪突現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看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麻煩侯爺您解釋一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劉玉不以爲然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孫策和周瑜雙中毒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二張算計孫尚香第八百五十二章 熱鬧的場面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協的恐懼第四十一章 劉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