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雨季結束,紅葉遍地,江南煙雨散盡,碧空如洗,江東的百姓也長出一口氣,非但陰雲消散,心頭的重壓也不見了。
隨着中原消息不斷傳來,孫奮領兵長驅大進,連奪四郡,掃蕩中原,官拜驃騎將軍、麒麟王,孫權的心情也好轉起來。
經營半生,守住父兄繼業,終於能夠入主中原,開疆擴土,超越兄長孫策的功績,擺脫守成之主的名號,孫權心頭最後的一點芥蒂也隨之消除了。
更讓孫權欣慰,東吳朝野上下欣喜的是,在懲處陸遜等一干老臣之後,東吳內耗甚大,本以爲無人可用,孫奮的橫空出現,彌補了這個巨大的空缺。孫奮真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成爲東吳炙手可熱的人物,一時間風頭超過年前襲取徐州的諸葛恪,甚至有人將之比作大都督周公瑾,贊其文韜
武略,直追乃祖孫武。
吳大帝孫權龍顏大悅,久治不愈的重病半月間竟自痊癒,不用使者攙扶便能下地行走,食量見長,每隔三日便能上朝理事。
吳赤烏九年冬十月下旬,大帝孫權改年號龍飛,建鄴城中太初宮改爲承乾宮,設建章、長平、長壽三座大殿,並將原本的魯王府邸改爲麒麟王府,等待孫奮凱旋迴朝。
年末之際,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擔驚受怕的羣臣和屢次加重賦稅的百姓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似乎江東的平和安樂又來了。
建鄴城沐浴着朝陽的金光,皇宮顯得巍峨磅礴,此時的朝堂之上,金碧輝煌,人人建言獻策,整個朝中文武被孫權清洗一遍之後,信任官員無不爭相表現自己的能力。坐在龍椅之中,環顧一衆文武,雖然陸遜、顧譚等等都已經不再,但東吳形勢反而比以前更好,心中暗自冷笑,這些人自恃功勞,經常違背聖意,如今不用這些人,大吳
比往昔更勝,當初的抉擇,真是英明至極。
“衆愛卿,如今麒麟王橫掃中原,已得其二,料想不出半年,中原必爲我大吳所據,魏延又在洛陽反叛,若能勸其歸降,豈非一舉平定中原乎?”
暢想着接下來的局勢,孫權顧盼生威,又恢復了當年掃平江東的雄姿,英雄遲暮,對他來說,還爲時尚早。
“回陛下,魏延本爲長沙人氏,乃是我吳楚之人,自古吳楚雖有爭執,卻本爲一家,其自立楚王,便是念及出身之地,待取了中原,封南郡之地於魏延,必能勸降於他。”
第一個站出來的正是丞相朱據,改元之時,孫權以丞相步騭年邁,準其告老回鄉,以朱據爲丞相,其驃騎將軍之職也封於孫奮。
雖然步騭年過六十,但身體康健,其爲人恭敬,性情寬弘,通達治體,深得人心,自從接替陸遜成爲丞相之後,以德度規檢爲政,內外肅然。
這兩年時間,如果不是步騭勉強維繫朝堂,只怕大吳朝綱早已崩散,其女步練師又爲皇后,雖然已經去世,但步騭頗受孫權倚重。
改元前夕,步騭忽然上奏告老還鄉,主動辭去丞相一職,孫權也准奏,羣臣皆知他是因爲北伐之事,觸怒了孫權。
當日呂壹從譙郡回來之後,大肆宣揚孫奮文治武功,吳軍氣勢如虹,所向披靡,橫掃中原,羣臣無不稱賀。
孫權聖心大悅,當堂便決意調濡須塢兵力北上支援孫奮,拜宋謙爲徵北將軍,領精兵八萬,戰將十餘名出征。丞相步騭卻在這個當口勸阻孫權,認爲魏軍精銳未歸,孫奮只是趁虛而入,萬不可輕敵,長驅直入極有可能成爲孤軍,而此時豫章、南郡蜀軍不見動靜,意向難測,屢次
抽調留守後方的兵力,後果不堪設想。
孫權聞言大怒,當場叱責步騭自墮士氣,擾亂軍心,一向內斂少語的步騭與孫權在朝上爭執起來,最終不歡而散。
三日之後,步騭以老邁抱病爲由,主動辭去丞相一職,同時濡須的兵力也揮師北上,趕往兗州去了。東吳上下皆知孫權依然還有進取之心,一心想着踏足中原,不再只是偏安於江東,先前諸葛恪得徐州,便官封太傅、大將軍,這次孫奮又進入兗州腹地,這樣的機會,孫
權怎會輕易便放棄?雖然步騭是爲穩重考慮,但細作早已回報,蜀軍因爲魏延造反,措手不及,全盤大亂,長安和荊州都在大肆調兵圍攻洛陽,關平已經調荊襄之兵從南陽出征,哪裡還有精
力來顧江東?
也有人念步騭這兩年保舉之情,此時卻無人敢諫言,這時候勸諫孫權,無疑是觸其逆鱗,只能順承聖意,盡全力完成己任。朱據爲人謙遜,多交士人,樂於施捨,也曾陷於太子和魯王之爭中,但因公主孫魯班的保全而免禍,兩黨之爭結束,事後孫權或許也有悔恨之意,命朱據官復原職,這次
步騭告老,更封其爲丞相。
朱據雖結好士人,卻本爲武將出身,文武兼備,也主張一舉掃平中原,當年孫權以朱據文武兼備,可繼任呂蒙、張溫之事,拔擢重用,如今終於成爲股肱之臣。
此時聽朱據之言有理,孫權點頭道:“如今中原雖未平,亦可先派人與魏延聯絡,以備將來之需,何人可爲信使?”
朱據奏道:“昭武將軍果敢練達,頗有辯才,有乃父遺風,足以擔當此任!”孫權聽朱據舉薦的是魯肅之子魯淑,不禁想起當年魯肅爲了吳蜀聯盟奔走之事,慨然道:“當年子敬爲我東吳立下大功,今其子有大器,子敬可安心矣,就讓魯淑去走一趟
吧!”
“遵旨!”
“對了,”孫權想了一下,又道,“命胡綜從解煩軍中抽調十名精銳護送前往,不得有誤。”
“是!”
孫權這才滿意點頭,言道:“諸位愛卿,如今中原戰事正酣,各位務必各盡其責,籌備糧草輜重,朕料年底還需百萬石糧草撥運,萬不可誤了大事。”羣臣一起出列答應,個個都信心十足,眼看着東吳基業又上一步,等中原平定,他們都是有功之臣,堪比先前的開國功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