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兩路調兵

諸葛亮見劉封說得肯定,便點頭道:“既然如此,你便派它給文長送信,若是他先到長安,不可輕易泄露行跡,等打探到郿城有戰事,便悄悄偷襲長安。”

劉封見諸葛亮說起郿城,就知道他打算兵分兩路,問道:“丞相打算要兵發兩路?”

諸葛亮點頭道:“不錯,趁長安援軍未到,當急速行軍,一軍從斜谷出兵攻打郿城,一軍卻沿秦嶺而進,奪取陳倉,據渭水而迎之。”

劉封也知道兵貴神速,當下說道:“既然如此,就讓我回漢中,和子龍叔叔率一路兵馬出斜谷,丞相自領中軍東進。”

諸葛亮大笑道:“正合吾意,軍心可用,正當乘勝而進,就由子龍和子益帶領一軍從斜谷出發,我率一軍從祁山而進,在五丈原會合。”

劉封說道:“丞相大軍乃是主力,我和子龍叔叔從旁策應,爭取早日拿下郿城,則長安震動,魏將軍也好見機行事。”

諸葛亮站起身來,掃視衆人,雄姿英發,灑然笑道:“好,今得隴右,等孟起平定西涼,吾等直取長安,問鼎中原,不遠矣!”

衆人齊聲道賀,各自分兵,劉封帶了荀方、趙統、孟達幾人直奔漢中,諸葛亮則傳令調回馬超爲天水太守,整兵出向陳倉進發。

******

隴右連失三郡,夏侯楙兵敗被擒,消息傳到洛陽,曹叡大驚,連忙升殿設朝。

看着議論紛紛的羣臣,曹叡眉頭緊皺,言道:“今駙馬已失三郡,今蜀兵已過祁山,前軍臨渭水之西,誰可爲朕退兵?”

王朗出班奏道:“臣觀先帝出征,每用大將軍曹真,所到必克;陛下何不拜爲大都督前往長安,以退蜀兵?”

曹叡聞言大喜,於是宣曹真道:“先帝託孤與卿,今蜀兵入寇涼州,威脅中原,將軍安忍坐視?”

曹真奏道:“臣受大恩,怎敢推辭?但需一人做爲副將,望陛下恩准。”

曹叡聞言說道:“有何人才,愛卿但說無妨。”

曹真答道:“臣舉之人乃是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濟。”

曹叡笑道:“原來是射亭侯,准奏。”

王朗又奏道:“子丹將軍乃社稷之臣,出戰必勝,老臣雖駑鈍年邁,願隨將軍前往長安,共退蜀兵,略盡綿薄之力。”

曹叡准奏,正要拜曹真爲大將,突然近臣慌張而進,跪地奏道:“報陛下,東吳發兵十五萬向壽春一帶而來。”

曹叡大驚失色,環顧羣臣:“如今西有蜀兵,東有吳軍,諸位愛卿有何良策退敵?”

羣臣一陣譁然,只見華歆出班奏曰:“蜀、吳聯合,定是兩家約好之計,依臣來看,只需擊退蜀兵,則東吳不戰自退矣。”

賈充也奏道:“須是陛下御駕親征,大會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長安有失,關中危矣。”

太傅鍾繇聞言奏道:“凡爲將者,智過於人,則能制人。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曹叡急得站了起來,指着羣臣怒聲道:“如今軍情緊急,兵臨城下,爾等作此空談有何益處,曹將軍前往長安,還有何人能督軍揚州?”

鍾繇猶豫片刻,才奏道:“臣保舉一人,可解揚州之圍。未知聖意準否?”

曹叡點手催促道:“卿乃元老大臣,有何人可用,速速召來與朕分憂。”鍾繇奏道:“驃騎大將軍司馬懿智謀過人,先帝也重用之,曏者,諸葛亮欲興師北伐,但懼司馬,故而散佈流言,使陛下心疑,將其解甲歸田,蜀軍才得以長驅大進。今若複用之,西有子丹平賊,東有司馬

出征,可保寸土不失也。”

曹叡聞言睿嘆道:“此事朕亦悔之,有勞愛卿親去傳旨,命司馬懿官復原職,防備吳軍!”

鍾繇領旨,持節前往宛城,復司馬懿官職,加爲平東都督,統領揚州諸路軍馬,前赴壽春。

華歆又奏道:“先帝在時,曾封五子良將,如今雖然大多都已物故,但徐晃、張頜仍在,徐晃屯兵新野,防備荊州,張頜尚在軍中,不如重用之。”

曹叡拍額大笑道:“若非愛卿提起,朕幾乎忘記,若有張頜,朕心安矣。”

辛毗也出班奏道:“前徵西將軍夏侯淵之子夏侯霸甚有勇力,陛下不妨起用。”

曹叡聞言大喜:“我魏國人才濟濟,又有衆愛卿齊心協力,何愁天下不定?”

曹叡於是拜曹真爲大都督,賜節鉞;命郭淮爲副都督,王朗爲軍師,封夏侯霸爲破虜將軍,選撥東西二京軍馬二十萬與曹真西征。

曹真命宗弟曹遵爲先鋒,蕩寇將軍朱贊爲副先鋒,領大軍來到長安,與王朗、郭淮共議退兵之策。

******

劉封輕兵趕到漢中,寫了書信讓白虎往子午谷去尋找魏延通報,整備兵馬與趙雲從斜谷出發,前軍報告陳倉道有道魏兵把守。

陳倉道是斜谷通往郿縣的必經之地,位於咽喉要地,地勢險要,魏軍在此設防,也是爲了防備蜀軍從漢中出兵。

“陳倉道守將何人?”先前趙雲就已經派人查探過,劉封知道此處必須強攻,關鍵看守將的本事了。

士兵答道:“回殿下,陳倉道守將乃是郝邵。”

“郝邵?”劉封心中一沉,不由皺起了眉頭。

歷史上郝昭是鎮守陳倉的,怎麼會跑到斜谷來?

本來還想着兩路進兵,劉封佔領五丈原,諸葛亮從天水率軍東下,陳倉便會被夾在中間,和長安失去聯繫,成爲孤城,肯定難以久守。

但現在郝昭來到這座險關,阻斷了進軍的道路,而且斜谷窄小,不可能從四面進攻,只有正面能攻打,難度更大。

趙雲見劉封面現愁容,問道:“吾未曾聽說過郝昭之名,子益莫非知道此人?”

劉封點頭道:“此人善守,不下曹操當年部下的李典。”

在歷史上,郝昭少入軍,鎮守河西十餘年,匈奴不敢來犯,鎮守陳倉的時候,以三千守兵對諸葛亮三十萬大軍,守衛陳倉二十餘天不敗。

“我識卿耳,箭不識也。”郝昭這句對老鄉的回話,也成爲經典。一個武將不怕死,上下一心,視死如歸,纔是最可怕的。

第461章 調兵第1043章 訓練騎兵第1653章 智換要地第1418章 絕倭島第1736章 錯失良機第843章 沒心沒肺第153章 隆中求才第1964章 外敵來襲第266章 藏身之地第2117章 以德報怨第873章 旗開得勝第1107章 卓而不羣第1122章 東海巨賈第587章 金鱗鞭第31章 回到成都第515章 陣前認親第951章 宴會風雲第1272章 暗流涌動第1110章 得遇明主第184章 子午谷之兵第1899章 漁陽之光第919章 生死相隨第499章 英雄遲暮第1655章 故技重施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789章 內憂外患第1350章 聲東擊西第572章 歷史疑團第1480章 相如賦第1915章 駝鈴悠悠第707章 放你一馬第409章 兩面受敵第396章 借道第1135章 中原首戰第931章 生財之道第2074章 首戰立功第1667章 反向進軍第869章 龍編陰謀第111章 五禽戲第74章 屯田之策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79章 諸葛信任第1557章 料敵先機第475章 你來我往第1893章 苦肉計第764章 德才兼備第1329章 後院拱火第1877章 事與願違第2117章 以德報怨第576章 空空上人第1140章 慘烈一戰第978章 十二天將第436章 聲東擊西第391章 五胡亂華第489章 不同命運第548章 各施其能第1040章 水流密道第611章 退路阻隔第1763章 添兵增竈第517章 中原大計第1488章 事先安排第991章 步步爲營第937章 咸陽祭陵第1979章 先鋒歸屬第802章 恩怨情仇第1804章 大勝慶功第1344章 如此誤會第594章 胡昭計劃第1384章 海軍出動第2005章 後繼有人第85章 關府家宴第1836章 敗軍之將第609章 因愛生恨第95章 強大的敵人第921章 司馬離朝第939章 整頓朝綱第435章 南陽烽火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835章 七日之限第1483章 最後希望第839章 傲嬌女子第565章 嘯聚山林第1992章 進退兩難第569章 不明刺客第1171章 糧草運到第39章 可惡妖道第2082章 大意失手第59章 王者決斷第536章 擺擂炒作第2014章 聲東擊西第124章 剷除惡霸第一章 螟蛉之子第1502章 贖回當品第1331章 全面部署第830章 燕王使者第2040章 傳經佈道第1170章 燃眉之急第1851章 兵臨城下第1281章 虛實詭詐第191章 倭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