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再換旗幟

“不好!”

忽然他心中一動,急得直拍手,如果這是魏軍演的苦肉計,誘敵出城,壽春就危險了。

“將軍,魏軍營中大亂,莫非還有其他援軍不成?”

程諮幾人也得到消息,趕來詢問。

“爾等速速準備兵馬,只怕壽春有變!”

諸葛恪來不及解釋其中緣由,急忙對幾人下令:“程諮將軍帶領五千人馬前往東門見機行事,我與全琮自帶兵馬去南門,張休和全懌在此看守大營,以防合淝之兵。”

諸葛恪見其他幾人一臉茫然,急道:“軍情緊急,諸位速速行動,事後再向各位解釋。”

大家見諸葛恪匆匆忙忙回了大帳,相視一眼都猜不透其中原委,但諸葛恪自帶兵以來並未出錯,深得幾人信任,只好各自去點撥人馬。

程諮帶着兵馬滿腹疑惑地趕往壽春東門,遠遠看到一片廝殺,催促兵馬快速趕去,正走之間,突然從道旁殺出一隊伏兵,大喝道:“東吳小兒,爾等來晚了。”

正是魏將典滿帶兵再次埋伏,陳泰等人既然定下誘兵之計,自然會提防成德的援軍。

程諮猝急不防,大驚之下連忙迎敵,上前敵住典滿,兩人殺了數合不分上下,不過眼見魏軍越來越多,兵馬被衝散到各處,只好奮力逼退典滿,倉皇撤退。

莫名其妙出兵,又莫名其妙被人埋伏偷襲,程諮損失近千人,心中的憤懣不已,怒氣衝衝打算回城質問。

但另一路的諸葛恪兵馬也並不比程諮幸運,半路上便被夏侯和帶領的伏兵殺退,黑夜中也不敢貿然再進,只好長嘆一聲撤回成德。

諸葛恪等人離城之後,成德也遭到了合淝魏軍的攻擊,雖未全力攻城,但四處騷擾不斷,加上半夜,看不清敵勢,全琮等人也不敢貿然出擊,只好小心防守。

程諮剛殺退城外的魏軍進了城,便見諸葛恪也帶着殘兵退了回來,陰沉着臉上前問道:“將軍命吾等貿然出城,中了埋伏不說,還險些丟了成德,莫非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諸葛恪頹然搖頭,嘆道:“此實乃調虎離山之計,但此虎非吾等,乃是壽春之人,只恐壽春丟矣。”

“啊?”

這下不僅程諮愣住,其他將士也都呆住了,還以爲諸葛恪說胡話呢,不會敗了一陣便一蹶不振,故意找些託詞吧?

“哈哈哈!”

程諮怒極反笑:“壽春守備充足,魏軍兩月未能拿下,反倒一夜之間便能攻破不成?”

諸葛恪並不答話,邊往回走邊說道:“明日便見分曉。”

衆人見諸葛恪無精打采,還以爲是吃了敗仗面子上難看,也不再追問,各自去準備防守事宜,誰也不會相信壽春會一夜之間被拿下。

******壽春失守,吳軍十五萬軍馬在混戰中死傷無數,收服降兵五萬餘人,僅有兩萬多殘兵陸陸續續逃到成德,孫越、凌封戰死。

這座連年烽火的城池再次傷痕累累,城內外血痕遍野,一片狼藉,魏軍進城之後全力安撫百姓,光是打掃處理死屍等就耗費了三日時間。

第二日,曹爽便躊躇滿志地坐在壽春太守府內,召集所有將領論功行賞,正準備表寫奏章告捷,卻聽聖旨降下,不由心中疑惑,壽春這纔拿下不到半日,千里之外的洛陽如何得知?

一衆人滿腹狐疑出門迎接聖旨,卻沒想到收到的是一紙撤軍之令,不僅停止攻打壽春,更從汝南和下邳軍隊中個抽掉三萬人馬前往河北鄴城,再問信使,卻也不知緣由。

“自武帝統一河北以來,除防止塞外蠻族兵馬,數十年未曾用兵,爲何突然抽調兵力?

且如此緊急?”

曹爽本來等着被褒獎的心情一落千丈,想不通是爲什麼。

“恐是塞外鮮卑入侵,或高句麗有異動。”

夏侯玄思索片刻,分析了一下河北邊界形勢。

鮮卑自從匈奴被擊破以來實力迅速壯大,鮮卑統領軻比能更是百年難出的人才。

魏文帝時受封附義王,並乘機打破鮮卑嫡系拓跋部落,收服匈奴殘部,後因勢力過大,魏國暗中干涉挑唆,受烏丸等部落沉重打擊,於是對魏懷恨在心。

但軻比能能夠隱忍,獻書於魏帝以表忠心,使之放鬆警惕,在草原上擴張實力。

此後軻比能部衆更加強盛,控弦十餘萬騎,剪除勁敵素利等人,威行諸部落,統一鮮卑部,連年爲害魏國邊境,並以鮮卑前輩檀石槐爲偶像,力圖統一塞外全境,威勢無兩。

就在軻比能縱橫塞外,無人能擋之時,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深入草原刺殺軻比能,不知什麼原因軻比能逃過一劫,從此對魏國更加痛恨,要是出兵來攻也不足爲奇。

高句麗自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便主動與魏軍結盟攻打遼東,平定遼東之後,高句麗卻發兵突襲遼西,自此勢力逐漸發展,在丸都城建國,打算徐圖遼東,朝廷也連年輸送兵力防備。

夏侯玄乃兵部侍郎,掌管國中軍事機要,自然對魏國周圍的各個勢力都十分清楚,經過他一番分析,衆人都深以爲然,看來是大軍壓境,否則不會如此大動干戈。

“陛下定料不到將軍已然攻下壽春,今壽春既得,將軍當選大將留兵馬鎮之,合淝之兵亦不可撤,可防東吳來襲,如此一來能抽調的兵力僅有一萬,將軍當即刻班師回朝,奏明聖上。”

陳泰在一旁對曹爽言道,壽春沒攻下也就算了,既然辛辛苦苦拿下了,又損失了幾萬兵力,豈能拱手讓人?

“玄伯所言甚是!”

曹爽本還想乘勝追擊,但聖旨卻不敢不從,只好留典滿、夏侯玄、夏侯和、許儀守壽春,諸葛誕帶部曲駐紮合淝,防備淮南。

張頜帶本部兵馬返回下邳,留守徐州,命陳騫帶一萬兵馬前往鄴城,並表奏張輯爲汝南太守,爲諸葛誕兵馬提供糧草,表述諸將之功,先命探馬送往洛陽。

第1448章 迴歸中原第1118章 旗鼓相當第352章 各爲其主第1469章 完璧歸趙第996章 江湖令第2131章 糾結難定第1242章 憋出內傷第50章 心理戰術第2063章 莎車歸順第1613章 有去無回第691章 功虧一簣第256章 分派兵力第155章 漢中發展第1344章 如此誤會第188章 裡應外合第361章 中伏受傷第1551章 新的世界第357章 家族鬥智第774章 栽贓陷害第186章 進軍長安第1724章 爭先搶功第900章 人言可畏第1207章 一舉兩得第791章 神秘永壽宮第2004章 殺敵奪關第1372章 大吳六劍第726章 水底驚魂第857章 驚天異象第2039章 古蜀國後裔第252章 對敵之策第96章 糜竺用計第1977章 自以爲計第976章 白虎會菜刀第1046章 夢裡夢外第1668章 動向不明第1700章 各懷心機第1427章 異象消失第1388章 愧於見人第317章 山越蹊蹺第981章 恐怖鄴城第811章 清除隱患第360章 攻防戰第1489章 其樂融融第1407章 羣島形勢第521章 不甘利用第23章 皆大歡喜第940章 暗衛出動第1007章 一擊致命第157章 出征在即第365章 再換旗幟第936章 未央面聖第765章 再添一亂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1304章 金蟬脫殼第920章 回城計劃第1123章 深謀遠慮第1358章 主動來降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1812章 戰局變化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149章 劉備託孤第730章 無力迴天第1398章 博學麒麟王第276章 互惠互利第291章 棋逢對手第1389章 召喚神龍第2083章 以身說降第1588章 僵持不下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1838章 易水秋寒第1741章 人心惶惶第1786章 最後尊嚴第1756章 衣錦還鄉第756章 春情氾濫第311章 唯命是聽第2020章 措手不及第540章 喜相逢第1991章 欺世盜名第688章 計中計第1524章 趁亂而進第488章 奇襲徐州第1445章 雪地遇敵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738章 刺客線索第993章 歪打正着第152章 巡視江陵第135章 雲波詭譎第554章 精心算計第848章 煽動羣情第2024章 樹立榜樣第958章 白獸之威第1648章 羊祜獻策第2008章 全軍西進第1733章 大展神威第1254章 新城弱點第1877章 事與願違第115章 白虎攔路第1901章 烏桓殘族第436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