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

親眼看到荊州軍推着柴垛向營寨而來,曹仁還是沒有太多辦法。?眼下只能派兵出戰,否則等敵軍將這些柴垛運至寨前,放火一燒,營寨斷然無法堅守。

見曹軍被逼出營寨,城頭上觀戰的趙雲和龐統相視一笑。不怕曹軍出戰,就怕他們龜縮在營寨內不出來。

因地勢狹窄,雙方都沒有出動太多騎兵,而是以步軍爲主。出戰的曹軍很快便與荊州軍衝撞到一起,雙方刀來槍往,殺做一團。此次陌刀營並沒有出戰,但荊州軍盔甲精良鬥具鋒利,配合又非常嫺熟,很快便佔了上風。

曹仁見狀,只得下令增兵支援,他心裡很清楚,這是荊州軍逼自己放棄防守優勢,從而不斷削弱己方的實力,但現在已成騎虎之勢,斷然不能讓荊州軍從容焚燒營寨。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來,荊州軍卻越戰越勇,將曹軍壓迫到不得不依靠營寨防守的地步。到了這種時候,曹仁意識到再也無法阻擋敵軍的進攻了。

“可是我軍只是稍有挫折,現在就放棄營寨,是否太早了些?”牛金等將校卻不這麼認爲,在他們看來,荊州軍戰力是要高出一些,又佔據了人數上的優勢,但己方營寨還在,若是堅守下去,未必不能守住。

曹仁比他們看的要更遠,聞言只是微微皺眉,對牛金等將校說道:“現在我軍主動撤退,尚能保存實力,以待將來,若是在此固守,傷亡必大,明知不可勝而戰,非智將所爲!”

對於曹仁的決斷,衆將校自然也只能服從。只是如何撤退,也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稍有差池,累及全軍,甚至會造成全軍崩潰,那就與曹仁的初衷不符了。

不過在曹仁的安排下,各部開始有序的撤出營寨,而前方與荊州軍接戰的曹軍,也開始逐漸脫離戰鬥。

曹軍的動向,自然瞞不過荊州軍將領的眼睛,只是對荊州軍來說,能夠逼其放棄營寨,主動退兵,就已經完成任務,沒有必要徒增傷亡。而且天色漸黑,冒然追擊的話恐爲曹軍所趁,於是趙雲下令移駐曹軍營寨,不許各部追擊。

葉城之戰,至此便告結束,然而接下來要想對許都構成威脅,迫使曹軍主力從黎陽撤軍,也絕非攻克葉城就能達到的。

消息傳到成都時,已是十月下旬。

劉琮倒是沒有太過意外,他這段時間一直忙着在益州推行新政,現在總算有了些起色。然而對於漢中的佈局,卻因爲各種原因不得不暫時擱置下來。

說到底,還是劉琮擴張的太快,同時益州內部複雜的形勢,讓他不得不放緩速度。

益州內部各方勢力實在太多,除了世家大族之外,豪強和小地主之間、外來流民與本地土著之間,土著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之間,都存在着許多固有的矛盾。

在將以流民爲主的東州兵解散重編之後,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這支武裝力量的威脅,也使得備受東州兵困擾的世家大族,豪強們放下了心病。

不過在收編益州各部軍隊的過程中,劉琮可謂費盡心機,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還好說,畢竟很多都擺在明面上,但各地豪強的武裝,卻很難用同樣的手段去收編,而且就當前的形勢而言,劉琮也不打算在益州建立太過龐大的軍隊,那麼豪強武裝就只能面臨解散一途。

如果單純論數量的話,豪強武裝看似並不多,某些小地方的豪強也就是幾百人,但是放眼整個益州,這些人馬加起來卻有數十萬之衆。當然這些人平日也都是以務農爲主,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客兵存在。

既不能將這些人收編,又必須給他們找條生路,好在新政推行,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只是對於人身依附非常嚴重的當下,要將這些人口從豪強手中剝離出來,就必須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大族與豪強之間的合流,就成爲了必然。獲得開礦權力的大族需要很多人,而被解散了武裝的豪強又無法養活多餘的人口,兩者之間的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同樣需要大量人手的道路修建等工程,也採取了徵發徭役與招募雙管齊下的辦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

穩定的社會結構初步形成,唯有如此劉琮才能說已經控制了益州。至於周邊地區的少數部落叛亂,就成爲了疥癬之患,不足爲慮了。

然而要將益州的潛力繼續開發,形成穩定的大後方,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代農業始終是根本,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不用等強敵進攻,內部自己就亂了。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尤其顯著。結合後世的經驗,劉琮在益州各地設立了糧倉,以調劑豐歉,不使因天災而造成。

由於有了平定江東的經驗,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也被劉琮移植到了益州,比如新幣的鑄造和流通,不但使得益州的物價很快趨於穩定,而且使得益州的物產,通過長江運輸到益州甚至揚州。世家大族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初步嚐到了甜頭,許多人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不過那些在家族中掌握大權的族長們,還是將目光投向了益州的官場。

這是世家大族賴以生存的基礎,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放棄的。好在劉琮兌現了他的承諾,在清理戶籍和放棄了部曲私兵之後,大多數世家大族,都獲得了若干官員的舉薦之權。

其實舉薦制度所舉之孝廉也好茂才也罷,一般並不能直接成爲官員,只是擁有了成爲官員的資格而已,至於能否授官,還得看朝廷裡有沒有人。當然現在朝廷也就是個擺設,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一下多出來近萬官員,對於益州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不過劉琮倒是很痛快,並沒有在此事使什麼鬼蜮伎倆。

這些低級官吏無非是多了些財政上的負擔,相對於整個新政的推行,這個代價劉琮覺得很值得。現在唯有未定了益州,才能圖謀全局,否則早晚成爲影響勝負的隱患。

到了十月中旬,劉備那邊終於傳來消息,曹軍主力在曹操的率領下攻破了黎陽,劉備率領殘部退守鄴城……

對此劉琮也只能無奈的接受,看來曹軍的實力越發強大了,希望劉備能夠守住鄴城,至少熬到曹軍退兵吧。

出門在外,

第477章 又因何故突收兵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384章 何以破城唯火攻第481章 識破詐降急圍攻第125章 借酒裝瘋生毒計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155章 引蛇出洞掃餘孽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19章 敢赴戎機戰虎狼第199章 兵入益州方立足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220章 虛與委蛇謀宛陵第332章 飛矢如雨阻敵軍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33章 兵激煙下弓弩發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419章 着眼關中布暗棋第514章 其意已知難應對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30章 此生死敵唯荊州第333章 誘敵深入甘冒險第519章 另有準備攻水寨第260章 拋卻虛名念蒼生第239章 略變戰術復強攻第484章 勸募財帛犒全軍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367章 忽有急報荊州來第181章 攻勢逆轉當機斷第476章 將士歡騰援軍至第210章 雪夜白衣奮短兵第427章 南北對峙何所倚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308章 何不爭取爲使者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347章 神態自若潛入城第517章 突遭伏擊聚部衆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239章 略變戰術復強攻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第182章 秋夜喋血月光寒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147章 敵軍已至大營外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54章 暴雨突陣旌旗展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134章 患得患失苦煎熬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352章 流言四起恐荊症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32章 大氅受仗肅軍紀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116章 梟雄豈能居人下第448章 井闌高聳逼城下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296章 早有準備防突襲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275章 偶得感觸說必然第306章 分合之間有大勢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482章 可否調兵驅下岸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358章 夜空忽起孔明燈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215章 大火無情吞三軍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306章 分合之間有大勢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556章 入城堅守糧草缺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301章 自有辦法令歸去第188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